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9
建立产权代表制度深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淄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寿利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企业管理的“游戏”规则,它不仅通过形成激励约束和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所有者的最终控制权和收益权,而且要以科学的组织结构、管理系统及其制度体系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
也就是说,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分权制衡。
在实践中,实现分权制衡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职权配置形成公司内部各治理机构间的功能互补和权力制约,重点是解决公司层面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能问题;二是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多层治理结构,实现对权属企业的制衡与约束。
这两种权力制衡机制,犹如车之两轮,任何一轮断裂都很难运行。
因此,从理论上讲,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应该仅限于公司层面的治理,也应包括建立以母子公司体制在内的多层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以来,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说,更多关注的是通过组织设计实现公司层面的制衡,重视了公司管理层的责权利制衡,忽略了公司内部多层组织结构、管理和控制系统及其制度体系,淡化了多层组织结构的治理,即便是建立起了较为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体系,从而影响了治理和运行效率。
淄矿集团作为省管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试点单位,在公司层面建立起完善的治理机制后,围绕建立健全完善的母子公司体制,在权属及出资子公司全面推行了产权代表制度,为完善多层次治理结构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建立产权代表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权代表是指母公司作为出资者通过一定的程序,派驻到其出资公司的代表,是母公司权益的代表人,母公司通过产权代表对子公司进行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
产权代表在子公司中代表母公司行使有关权力,维护出资者的权益。
母公司派出的产权代表,按照法定程序进入子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子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执行母公司的决策意见。
产权代表是母子公司体制管理的纽带,直接关系到母公司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和子公司的发展,起着管理和监控的重要作用。
浅析产权制度改革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要求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产权制度改革保持社会主义性质。
本文通过对企业产权制度模型的阐述,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并对改善公司治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如重要条件、核心机构、公司目标和选人用人机制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治理[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27-02在现实经济世界,任何私人产权都不能脱离相应的公有产权而独立存在;任何公有产权也不能脱离相应的私人产权而独立存在。
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是两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产权,我们把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产权结构。
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不能相互排斥,只能相互依存,这是从它们的内在本性而言的,但这并不代表某种产权制度完全有可能让公有产权去排斥或侵害私人产权。
根据这种理解,我们把基于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内在本性构成的产权结构称之为均衡性产权结构;把违反这种内在本性即用公有产权排斥或侵害私人产权构成的产权结构称之为失衡性产权结构。
1企业产权制度模型经济生活中的任何契约都是产权契约。
有四类重要的产权契约,即企业和政府、企业职工和政府、企业和企业职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间的产权契约。
考察作为产权契约“联结点”的企业,有纵向产权契约与横向产权契约之分。
在纵向产权契约中,企业职工和政府的产权契约取决于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契约。
因为企业职工是企业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契约,事实上包含了职工和政府间的产权契约。
在纵向产权契约和横向产权契约之间,前者决定后者而不是相反。
只有企业同政府签订了产权契约,才可以出现企业之间的产权契约。
企业如果不与政府签订任何产权契约,它就不可能与其他企业去签订什么产权契约。
例如,企业如果不与政府签订市场准入方面的产权契约,企业间的产权契约就无从谈起,而且,企业和政府间的产权契约性质还决定着企业间的产权契约性质。
跨国公司产权制度、委托代理与公司治理摘要:跨国公司产权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单体公司在企业集团基础上相应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进一步延伸,从而使公司治理突破了单体公司治理和企业集团治理的边界,形成了跨国界的高代理成本和高治理风险。
跨国治理绩效主要的不是取决于代理链的长短,而是取决于代理链本身能否产生千种顺畅的传导机制。
解决跨国公司涉及的全球化治理难题需要建立三种体系,即全球化的监管体系、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国际间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合作体系。
关键词:跨国公司产权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源于产权形态的分离,如果没有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代理问题,进而也就没有研究公司治理的必要。
也就是说,追根溯源,研究任何形态的公司治理问题(自然包括跨国公司),必先研究产权问题。
所以,产权的制度安排,无疑是考察和探讨跨国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一、跨国公司产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中的产权范畴主要指所有权和经营权,而所有权即为投资者控制企业股份的程度,它是拥有企业各种权力的基础,所以,又进一步以其中能量化的股权为重点。
一般来说,投资者在公司持有股权的大小大致与其控制权成正比,换句话说,股权结构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司治理结构。
关于产权问题,尽管理论界存在许多分歧,但它们所选定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相同的,即都是研究单体公司的产权。
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循着企业制度形态如业主制、合伙制再到公司制这条变化路径来研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单个企业的产权。
实际上,还存在另一种发展阶段的研究,即以研究对象的组织形态(或者说规模形态)的变化为主线的企业产权阶段化研究,用过程式表示就是:单个企业产权研究→企业集团产权研究→跨国公司产权研究。
相对而言,这条路径阶段式的产权理论研究要弱得多。
毫无疑问,无论是企业集团的产权研究抑或是跨国公司的产权研究,都是建立在单体公司产权理论基础之上的。
国外有关企业集团的产权研究比较贫乏,其原因可能是国外企业一旦发展到企业集团的规模,它就会很快寻求到别的国家去发展,这时也就具有了跨国公司的意义了。
集团产权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开放,我国企业集团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而集团产权管理则成为保障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因此,建立健全的集团产权管理制度,对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权保护、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集团产权管理制度进行详尽的解析和说明。
二、集团产权管理的基本概念企业集团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母公司控制,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并且在一个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
产权是指个人和单位依法拥有和支配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权利。
而集团产权管理是指母公司通过对子公司、关联公司等各类企业实行对其产权的控制和管理,包括股权的操控和管理、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等。
三、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的健全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通过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和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链的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 加强产权保护健全的集团产权管理制度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提高治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维护市场秩序,增强市场信心,诚信经营。
3. 提高资产配置效率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
通过统一的产权管理机制,可以实现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产配置更加合理,有效避免实体资产长期闲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四、集团产权管理制度的内容1. 公司治理结构集团产权管理制度应明确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实现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2. 股权激励机制集团产权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与实施合适的股权激励机制,激励管理层和核心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 高管薪酬管理集团产权管理制度应规范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机制,确保合理的薪酬水平和激励有效性。
4. 股权激励和持股限制集团产权管理制度还需要规定并限制高管和核心团队的持股限制,防范管理层的股权过度集中或滥用。
5. 股权转让和交易规范集团产权管理制度应规定股权转让和交易的规范程序和要求,保障集团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国有企业基本管理制度一、前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规范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的基本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包括产权制度、股权管理、董事会职责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二、产权制度1.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于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机构。
国家作为产权的所有者,有权决定和管理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对企业的负责人的任免和考核等。
2.国有企业的产权保护为保护国有企业的产权,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管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提高产权保护的力度,确保国有企业的产权得到有效维护。
三、股权管理1.股权的性质和种类国有企业可以发行股份,并通过股权的交易来实现资本的运作。
股权包括国有股、非国有股和流通股等,相关管理制度应当明确各类股权的性质和特点,做到公平公正。
2.股权的控制和监管国有企业的股权控制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确保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权,同时也要兼顾非国有股东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股权的监督与管理,防范各类风险。
四、董事会职责1.董事会的构成与任命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构成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任命程序应当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董事会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董事会的职责和权力董事会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审议重大决策和监督企业经营情况等。
同时,董事会应当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决策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五、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1.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2.激励机制的建立和优化为激励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例如,通过股权激励、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等方式,推动员工向优秀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一、引言产权结构是指一个公司内部所有权的分配状况,即股东在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和控制权的分配情况。
公司治理则是指为了保护股东权益、提高公司经营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
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探讨产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产权结构的类型在产权结构方面,通常存在三种类型:集中型、分散型和杂合型。
1. 集中型产权结构集中型产权结构是指较少的股东控制着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通常由少数股东或者公司创始人掌握控制权。
这种产权结构下,决策效率较高,可以快速作出决策。
然而,如果控制权被个别股东滥用,可能导致公司治理问题,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2. 分散型产权结构分散型产权结构指公司股权分散在众多股东之间,没有明显的控制股东。
这种产权结构下,公司治理相对复杂,决策过程可能较为缓慢,但也能避免个别股东滥用控制权的问题。
3. 杂合型产权结构杂合型产权结构是指同时存在较多的控制股东和分散股东的情况,并且彼此之间相互制衡。
这种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平衡集中型和分散型产权结构的优缺点,提高公司治理效果。
三、产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1. 控制权与经营决策产权结构直接影响公司内部的控制权分配,而控制权的不同分配又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控制权高度集中,较少的股东可以更快速地作出决策,但可能忽视了其他股东的利益;而在分散型产权结构下,由于股东分散,决策需要公开透明,从而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
因此,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2. 股东权益保护产权结构还与股东权益保护密切相关。
在集中型产权结构下,如果少数股东滥用控制权,可能导致其他股东权益受到损害。
相比之下,在分散型产权结构下,由于不存在控制股东,较为能够保护股东权益。
因此,产权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
3. 公司绩效产权结构也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
在集中型产权结构下,控制股东可以更有效地监督公司经营,做出迅速的调整,有助于公司绩效提高。
国企改革的概念国企改革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
在中国,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特点是资产归国家所有,由政府任命管理层,经营范围广泛,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存在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等问题,这也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国企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股份制改革。
这是国企改革的核心之一。
股份制改革是指将国有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企业市场化运作。
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可以吸收外部资本,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2. 公司治理改革。
公司治理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组织结构的改革。
在国企改革中,公司治理改革主要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等方面。
通过公司治理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防止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3. 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是指对企业资产归属和使用权的规定。
在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比较模糊,往往存在多头管理和利益冲突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企改革需要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明确国有资产的归属和使用权,防止资产流失和浪费。
4. 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是指将企业从政府管理中解放出来,让其自主决策、自主经营。
在国企改革中,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取消行政干预、降低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程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
通过市场化改革,可以让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总之,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国企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腐败、利益输送等问题。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国企改革的目标。
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产权制度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制度是决定公司治理绩效的基本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只不过是特定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
公司治理结构最终是由产权制度决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抽象概括。
企业的产权安排形成企业的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影响公司治理机制功能的发挥,决定公司治理绩效。
一、产权制度的内涵与功能(一)产权的内涵对于产权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界定,意见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产权是使财产主体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是财产主体围绕财产的存在和使用而形成的排他性的经济权利关系。
(二)产权制度的内涵与功能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是将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具体化为产权关系,也就是关于如何行使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权能,并获得利益的规则。
通过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已有的产权关系明确化,相对固定化,从而使产权主体得以合理、有效行使产权权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
合理有效的产权制度必须给予产权侵犯者以相应的制裁,使其侵权收益小于其成本。
产权制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规则,包括法律制度、社会契约、组织结构的构造和确定;另一类是非正式规则,包括人们的文化传统、习惯或约定俗成和道德规范等。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产权制度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作用和功效。
产权制度的功能是由产权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是客观的,没有价值判断。
产权制度具有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部化;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五个功能。
二、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因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提供制度基础,它是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构建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前提。
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落实。
(一)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产权制度将特定的所有制关系具体化为产权关系,也就是关于如何界定、保护和行使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权能,并获得利益的一系列规则。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化,是配置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它决定了公司的经营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以及风险和收益在企业不同参与人之间的分配方式等。
企业的产权安排是由股东股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相结合而形成的双重权利安排。
股东通过出资而享有股权,企业拥有全部股东出资而形成的法人财产权,这种双重的权利构架已经体现出了所有权限与控制权分离的关系,使得合理配置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构建权力制衡机制成为必要。
这就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必然性。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又为股东股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效行使提供了组织保障。
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所有者相互交易产权的结合体。
公司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契约治理,是以契约的方式,规范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治理它们的交易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公司治理的关键就是要在不同的企业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和调整,是以清晰的企业产权安排为基础的。
没有清晰的产权安排,就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治构。
只有在产权清晰且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剩余索取权的最大化,股东才有可能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来约束经理人员的败德行为,监督董事会的履职情况。
外部市场体系也才有可能发挥其治理作用。
因此,公司治理本质上是明确产权关系的契约,公司治理的功能就是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控制权与收益权。
不同的所有权形式和结构,会决定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言以蔽之,产权制度是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
(二)产权制度是决定公司治理绩效的基本因素产权制度是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界定、组合、调节和保护的一系列规则。
产权制度具有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提供激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帮助产权主体在经济交易时形成稳定的预期等功能。
一个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产权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公司治理结构。
不同的产权制度和产权规则,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制度规范和调节企业的产权安排,并通过企业的产权安排形成企业的股权结构。
只有在股权结构合理,股权清晰并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公司内部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并存的相互制衡机制。
同时,外部市场体系也才有可能发挥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所有权安排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产权界定,赋予了行为主体以权力﹑责任和相应的收益,促使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行使产权权能。
产权是内部化外部性的最基本方法,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可以起到长期稳定的激励作用。
在既定的产权制度下,通过在不同的企业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所有权,使得它们有明确的权责利,做到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尽其责,各得其利。
从而使彼此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三)产权制度决定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产权制度减少不确定性和激励的功能决定了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的形成。
确立或设置产权,即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结合,这使不同的主体拥有不同的、确定的权利,从而使人们的经济交往环节变得比较确定,更能明确自己和别人的选择空间。
确定产权是权、责、利一体的确定。
产权的界定,确定了行为主体的权力、责任和相应的利益,使其有了稳定的收益或收益预期。
产权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功能,界定了产权的边界和主体,主体就会有努力的动力,就会有稳定地获得与其努力程度相一致的收益预期。
这样产权主体才会为产权的权能行为承担责任,并且努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实际上是依靠契约,在委托者与受托者之间分解产权,给予受托者部分产权,激励受托者积极行使产权权能,努力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
没有产权,就没有激励,权力就无法行使,甚至滥用,责任也会落空。
产权的约束功能决定了公司治理的约束机制形成。
产权约束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产权的权能空间的有限性,确定了产权主体的选择结合,限定了其作用空间,确认了他可以做什么,可以在多大范围内活动,也界定了他不能做什么;产权利益的有限性在保证产权主体实现其应得利益或利益预期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不可以得到不该得的利益,如果他超越自己的利益边界,就是侵权,他将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通过合理配置企业产权,明确不同权利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边界,使它们的权利与风险相对称,彼此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从而构建起公司治理的相互制衡机制。
产权客观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公司治理的权力配置机制得以建立的前提条件。
公司治理的关键是要在公司的不同参与人之间合理配置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产权的可分解性和可交易性决定了企业的产权可以在不同的企业参与人之间进行分配与调整,以实现权力、利益与责任和风险的均衡。
产权制度指导、规范企业的产权安排和调整。
企业的产权安排在遵循产权制度要求的原则下,在企业的各组织机构之间,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形成权、责、利统一,权利与责任和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制衡机制。
并在合约没有做出预期的情况下,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的经营状态,决定谁拥有企业的最终决策权。
(四)产权安排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企业的产权安排,是指所有权主体的结构以及在一定所有权主体结构基础上,关于各产权主体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各项权能上所形成的权、责、利相互关系的一种法律的习惯性的制度安排。
企业的产权安排包括外部产权安排和内部产权安排,并认为不同层次的产权安排,从不同层面为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不同的制度基础。
企业的产权安排,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框架下,在企业所有者之间配置所有权和控制权,从而形成企业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套法律的、习惯性的制度安排。
产权安排的目的就是要形成企业合理的股权结构,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机制,以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价值。
具体来说,企业的产权安排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关于所有权主体结构形成的产权安排,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所有权如何分布,所有权的主体是谁,所有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如何。
该层次的产权安排形成了不同性质的股东以及不同性质股东持有的股份在企业总股本所占的比例,即形成企业的股权结构。
这一层次产权安排界定了股东性质和持股比例,决定了所有权结构的状况,即是分散的所有权结构,还是集中的所有权结构。
二是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产权安排,即企业所有者只保留最终控制权,根据委托代理合约转让资产的经营权和管理权,从而形成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本层次的产权安排形成了股东的股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这种双重的权利分配使得所有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成为必然,因而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成为必要。
三是企业法人财产权在企业内部不同机构之间分解与配置。
本层次的产权安排形成了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权,经理的经营执行权、监事会的监督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权力构架体系。
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四是企业内部各机构拥有的产权在各机构内部不同人员之间的分配。
本层次的产权安排决定了董事会成员之间、监事会成员之间以及经理人员之间的权限划分,并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运作机制及运作效率。
综上所述,产权制度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产权安排,企业的产权安排形成企业的股权结构,并决定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并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形成和运作绩效。
3、张小娴说:当时间过去,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义无反顾地爱过一个人,忘记了他的温柔,忘记了他为我做的一切。
我对他再没有感觉,我不再爱他了。
为甚么会这样?原来我们的爱情败给了岁月。
首先是爱情使你忘记时间,然后是时间使你忘记爱情。
4、张小娴说:思念一个人,不必天天见,不必互相拥有或相互毁灭,不是朝思暮想,而是一天总想起他几次。
听不到他的声音时,会担心他。
一个人在外地时,会想念和他一起的时光。
5、张小娴说: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6、张小娴说:不被人珍视的爱情,就只是个羞耻的笑话。
7、张小娴说:寂寞的人,感冒会拖得特别的久,因为她自己也不想痊愈。
8、张小娴:女人放弃一个跟不上她的男人,是有志气。
男人放弃一个跟不上他的女人,则是无义。
9、张小娴说:清醒一点吧,世上没有未完的事,只有未死的心。
10、张小娴说:遗憾,也是一种幸福。
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