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XXXX最新版
- 格式:pptx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
2.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导学案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班级:姓名:组别:组号: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趋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能用正确观点去看待国家各个方面的改革。
激情投入,享受学习快乐。
【学习重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问题1: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1)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_____决定的,而是由_____决定的。
_____决定_____。
(2)生产决定_____、决定_____、决定消费的_____、为消费创造_____。
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拉动_____、_____生产发展。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_____和_____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_____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_____,能提高劳动力的_____,提高劳动者的_____。
3.社会再生产(1)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_____和_____,这就是再生产。
(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_____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_____与_____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_____和_____。
问题2: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_____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全面建设_____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_____,具有决定性意义。
2.意义(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_____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选择题1.2016年12月1日,“中国诗意高铁”宁安高铁正式开通一周年。
宁安高铁的开通运营改善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并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决定生产发展④新产业的成长取决于新消费热点的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2.Apple Pay是苹果公司发布的一款基于NFC(近场通讯技术)的手机支付功能,2016年苹果Apple Pay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通过在苹果系统自带的Wallet程序添加绑定银行卡后,即可在线下“银联云闪付”商户及线上App实现便捷安全支付。
这一技术既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又刺激了消费。
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质量与水平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闪付”是一种贷款消费行为④新的消费方式可以创造消费动力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3.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用户迅速增多,除夕的短信发送量大幅减少,数据流量却在逐年大增。
除了原有的微信拜年外,微信平台还推出了拜年红包,这些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人耳目一新。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说明()A.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B.消费能够为生产创造新的动力C.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D.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质量4.2016年9月19日,iPhone7在中国内地正式上市。
新一代iPhone7加入了触控式的Home 指纹键,同时也将处理器升级为目前全球最强悍的A10移动处理器。
摄像头也有较大幅度升级,如支持光学防抖功能,从参数上看,整体硬件配置升级不小。
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换代的iPhone7,更加受到消费者热捧。
这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水平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D.消费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5.网购市场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中国传统生产组织形态和经营管理模式。
课时作业7 进展生产满足消费1.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的进展,轿车已进入一般家庭,没有汽车工业的大进展,就没有人们对轿车的猛烈需求。
这主要说明( )A.生产打算消费的对象B.生产打算消费的水平和质量C.生产为消费制造动力D.消费的进展促进生产的进展解析:A 没有汽车工业的大进展,就没有人们对轿车的猛烈需求,这表明生产打算消费的对象,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2.生产打算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
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进展,为人们供应了视听效果更完善的产品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便利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快速进展解析:D A项表明生产打算消费;B项体现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C项不符合题意。
应选D项。
3.对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关学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安排、交换、消费这样相互独立的四个环节B.生产打算安排和消费,安排和消费影响生产C.消费是生产和安排的前提、基础D.安排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解析:B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学问,B项表述正确。
4.“制造成本价”“批发价”“零售价”,这些“价”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的环节分别是( )A.安排、交换、消费B.安排、交换、安排C.生产、消费、消费D.生产、交换、交换解析:D “制造成本价”对应的是生产环节,“批发价”“零售价”对应的是交换环节。
5.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头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解析:C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C项入选。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政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认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2.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原理。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吗?生产对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2.知识讲解(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消费就需要消费什么样的产品。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消费方式的不同。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力的提高,决定了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3.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发展对消费的影响。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具体表现。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
(2)各小组讨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对消费的影响。
(3)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6.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的短文。
(2)调查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消费现象,分析其背后的生产因素。
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提升。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基本原理。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那么你们认为,是什么决定了消费的发展呢?学生:可能是生产吧。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的含义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和作用,认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学生的消费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产的含义和意义2. 消费的概念和作用3. 正确消费观的培养三、教学难点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 正确消费观的实践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正确消费观。
五、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生产的含义与意义1.1 生产的定义1.2 生产的意义1.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 第五章消费的概念与作用2.1 消费的定义2.2 消费的作用2.3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3. 第六章正确消费观的培养3.1 消费观的内涵3.2 正确消费观的基本要求3.3 培养正确消费观的途径与方法六、教学内容4. 第七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4.1 生产决定消费4.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4.3 生产与消费的互动关系5. 第八章市场调节与供需平衡5.1 市场调节机制5.2 供需平衡的重要性5.3 价格与市场调节6. 第九章经济发展与消费结构6.1 经济发展与消费的关系6.2 消费结构的变化6.3 消费升级与经济发展七、教学内容7.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7.1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意义7.2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律法规7.3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实践8. 第十一章可持续消费与绿色消费8.1 可持续消费的概念8.2 绿色消费的重要性8.3 绿色消费的行动指南八、教学内容9. 第十二章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9.1 消费心理的影响9.2 消费行为的特点9.3 引导健康消费行为的策略九、教学内容10. 第十三章消费教育与消费引导10.1 消费教育的意义10.2 消费引导的方法与途径10.3 提升消费者素质的举措十、教学内容11. 第十四章网络消费与新型消费模式11.1 网络消费的特点与影响11.2 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趋势11.3 应对新型消费模式的策略12. 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2.1 教学内容总结12.2 面对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2.3 学生个人心得体会与反思十一、教学内容13. 第十六章生产创新与消费升级13.1 生产创新的动力与途径13.2 消费升级的趋势与特点13.3 生产创新与消费升级的协同效应十二、教学内容14. 第十七章政策调控与经济稳定14.1 财政政策与消费的关系14.2 货币政策与市场流动性的影响14.3 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政策选择十三、教学内容15. 第十八章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与消费15.1 全球化对生产与消费的影响15.2 国际贸易与消费市场的发展15.3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发展策略十四、教学内容16. 第十九章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责任16.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实践16.2 消费者责任的重要性16.3 构建和谐消费环境的合作机制十五、教学内容17. 第二十章未来展望与教学反思17.1 未来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趋势17.2 面对未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17.3 学生个人心得体会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围绕“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主题,全面介绍了生产、消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