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分析测试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558.54 KB
- 文档页数:8
引言概述:MOLDFLOW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它可以提供关于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详细信息,帮助设计师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通过分析报告的方式,详细介绍MOLDFLOW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模具充填分析1. 熔体流动模拟:对熔体在模具中的流动进行模拟,可以分析熔体的充填情况、充填时间和充填压力等参数,以及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等。
2. 塑料充填模拟: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充填过程,可以评估模具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充填不良、厚薄不均等问题。
3. 充填时间分析:根据模具充填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塑料充填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二、冷却系统分析1. 冷却效果模拟:通过模拟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工艺参数,在模具充填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冷却效果的分析。
可以评估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冷却不均、温度过高等问题。
2. 温度分布模拟:根据冷却系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帮助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工艺参数。
3. 冷却时间分析:根据冷却系统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冷却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三、固化模拟分析1. 熔体固化分析: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固化过程,可以评估模具冷却效果和固化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缺陷,如收缩、变形等。
2. 温度变化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变化曲线,帮助优化冷却系统和固化参数的设计。
3. 固化时间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固化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四、缺陷分析1. 模具缺陷预测:通过模拟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过程,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收缩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缺陷修复优化:根据缺陷分析结果,可以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的发生,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效果验证与总结1. 效果验证:通过对MOLDFLOW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产品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修正和改进分析模型。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方案分析说明:1.在图1中充填时间差为0.77S,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接受。
2.在图2中制件冷却时间差较小,能够实现制件的均匀冷却。
3.在图3中流动前沿温差较大,即整个模型温差较大,但制件温度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
4.在图4中回路冷却介质温差较小,说明冷却回路的设置较为合理。
5.在图5中锁模力峰值为26t左右,且在12S左右降为0,较为符合要求。
6.在图6中最大变形值为0.3488mm,变形量稍微有点大。
在整个模型的分析过程中,网格漏洞的修复较为繁琐,网格厚度不均导致多次分析失败,而最后的分析结果说明整个方案也不够理想,在流动前沿温度中温差过大、V/P转换中则有未充满的区域,有需要靠保压才能充满的区域,两浇口所充填的区域大小有较大差别,内部气穴较多,有较多的熔接痕(两浇口间熔接痕较长)……因此该方案有待改进:采取改变浇口位置,两浇口充填区域平衡,减少熔接痕和气穴,修善冷却管道使变形翘曲量减少等措施。
修改后的方案分析说明:该方案在第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两处改动:一是将其中一个浇口移到了面板的右上角,使得充填时间差减小到0.6489S,基本达到了流动平衡,但依然有较小的区域需要在保压期间才能充满;二是,将方案一中下部的冷却水管整体上移了10mm,并把空腔处的管道弯折上去了,使得上下管道的热交换效率接近,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而在空腔也有效地得到了冷却。
改动后的方案只是使得模型在翘曲方面的变形有所加大,但变形量依然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总体来说,改动后的方案较好。
以下为修改后的方案:(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材料成型CAE论文(Moldflow注塑工艺分析)姓名:郭玲玲学号:20060330332在Moldflow Plastic Insight 6.0环境中,运用MPI的各项菜单及其基本操作,来实现对所选制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填充、流动、冷却以及翘曲分析,以此来确定制件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案,为工程实际生产提供合理的工艺设置依据,减少因工艺引起的制件缺陷,有助于降低实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导入零件导入文件guolingling.stp。
选择【Fusion】方式。
二、划分网格【网格】—【生成网格】—【立即划分】三、网格诊断【网格】—【网格诊断】,诊断结果如下:图1、网格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检查,发现连通区域为1,交叉边为0,最大纵横比为7.218616<8,均符合要求,网格划分合理。
四、选择分析类型1、浇口位置1)双击任务栏下的【充填】—【浇口位置】;2)选择材料:双击任务栏下的【材料……】—【搜索】—输入“ABS”—搜索—在结果中任选一种材料,点击【选择】即可;3)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在分析结果中勾选:Best gate location,查看最佳浇口位置,如下图:图2、最佳浇口由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结果可以知道,浇口设在零件上表面的中间部位,零件的注塑工艺效果好。
可采用直接浇口。
2、流动分析1)设置注射位置:设置之前,先将方案备份。
【文件】—【另存方案为】。
双击任务栏下的【设置注射位置】—鼠标变成一个十字光标和一漏斗形状,然后在上一步分析中的最佳浇口位置处单击,即可完成注射点的设置;2)选择分析类型:双击任务栏下【浇口位置】—【流动】;3)设置浇注系统:【建模】—【浇注系统向导】,设定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的尺寸,各浇道尺寸均采取的默认值。
根据制件的形状特征以及最佳浇口位置,采用直接浇口。
4)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中的“pressure at V/P swithover”项,发现出现了浇不足的现象,经分析是由于注射压力过小所引起的,只需增大注射压力即可。
套管塑件分析报告班级:材控(1)班姓名:张新学号:11060310141:模具结构设计1)塑件成型结构及其工艺性(1)该塑件壁属厚壁塑件,生产批量大,材料选PP,考虑到主流道应尽可能短,一般小于60mm,过长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2)外形尺寸该塑件外形尺均匀壁厚为2.5mm,尺寸不大,形状简单,塑料熔体流程不大,适合于注塑成型。
(3)精度等级由图知,该塑件的所有尺寸均为标注公差,现由实际使用分析可知,该塑件的所有尺寸可均按MT5级公差等级进行设计计算。
(4)脱模斜度参考表2-10选择该塑件上凸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1°2)浇注系统设置尺寸(1)主流道尺寸设计根据所选注射机,则主流道小端尺寸为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 =3(2) 主流道球面半径为SR=喷嘴球面半径+(1—2)=15+(1—2)=7mm(3) 球面配合高度 h=3mm—5mm,取h=3mm(4) 主流道长度,取L=40mm(5) 主流道大端直径D≤2t取D=5mm3)冷却系统尺寸设计查《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表4-27,取f=6.84(水温为25℃)取d=8mm 模具温度取65℃4.)计算凹模上座设冷却管总长度(mm)由于传热面积A=πdL所以。
L=A/πd=16.3×10-3 (3.14×8×10-6)=0.64m5.)求凹模所需冷却水管根数n=L/B (B为模具的宽度)=0.64/0.23=2.78≈3孔由于该模具对称,可取冷却水道为4根2:实体模型的创建划分网格:网格统计:4: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创建浇注系统创建:冷却系统创建:5:塑料端盖流动分析1、充填时间:充填时间显示了熔体填充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从充填时间可以看出产品的充填是否平衡。
由分析结果可知充填时间为5.342s,比较合理。
2.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V/P转换时刻压力属于单组数据,通常,V/P转换时刻压力在整个注塑周期中是最高的(45.44MPa),此时的压力大小和分布可以在图中读出,同时,未填充区域在图中以灰色显示。
多格盒分析报告
班级:12材控一班姓名胡永鹏学号1206031001
1:模具结构设计
①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3mm,塑件外形尺寸一般,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
②精度等级按实际公差MT5进行计算。
③脱模斜度选择该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1。
1)主流道尺寸
根据所选注射机,则:
主流道小端尺寸为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5+0.5=5.5mm
主流道球半径为SR=喷嘴球面半径+(1~2)=9.7mm
2)浇口尺寸
浇口截面积通常为分流道截面积的0.07倍—0.09倍,浇口截面积形状多为矩形和圆形两种,浇口长度为3mm—5mm。
运用PROE软件创建实体模型,需通过三次拉伸获得实体件。
第一次拉伸可得整体件;第二次拉伸去除材料可在整体件上得到多格空腔;第三次拉伸获得实体件两侧的小凸缘。
结果如图2.1所示。
网格划分
选择下拉菜单”文件”到”新建工程”,在默认的创建目录中输入一个工程名称,如图3.1所示。
在已经建好的的工程中导入模型文件,选择导入命令后,在对话框中打开模型文件,此时会弹出导入对话框如图3.2所示。
接着,在如图3.2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网格划分类型,包括中性面,双层面和实体三种,同时还要选择导入模型所采用的单位,包括毫米,厘米,米和英寸。
选择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后,模型被导入,如图3.3所示,此时网格尚未划分,仅仅选择网格的类型。
在任务窗口中双击”创建网格”图标,或者选择下拉菜单”网格”菜单中的生成网格命令,会弹出网格生成对话框,如图3.4所示。
单击对话框中的”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生成网格,如图3.5所示。
此时,任务窗口中的图标”创建网格”变成”双层面网格”,显示表明网格类型为双层面,单元个数为13274。
图3.1创建新的项目图3.2”导入”对话框
图3.3被导入的模型
图3.4网格生成对话框图3.5生成的网格
网格诊断
选择”网格”菜单中纵横比诊断命令,弹出”纵横比诊断”对话框,如图3.6,3.7所示。
图3.6文本结果图3.7显示结果
网格处理
合并节点,减小纵横比,如图3.8,3.9所示。
图3.8”合并节点”对话框图3.9处理结果
4: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创建
通过”平移”节点得到浇注系统基点和冷却系统基点,然后以基点用”创建柱体单元”来创建浇道和冷却管道且进行编辑。
如下图所示。
图4.1”平移”对话框图4.2”柱体单元”对话框
图4.3”平移”节点结果
图4.4”创建柱体单元”结果
5:多格盒流动分析
选择下拉菜单”分析”到”设置分析序列”到”填充+保压”命令,再选择下拉菜单”分析”到”工艺设置向导”或者双击任务窗口中的”工艺设置”按钮,弹出”工艺设置向导-充填+保压设置”对话框。
选择”分析”到”开始分析!”命令,程序开始分析计算.在流动分析完成后,结果会以文字,图形,动画等方式显示出来。
(1)流道前沿温度
从流道前沿温度图中可得知在模型里没有热点或者冷点,熔体前沿温度要求温度相差不易太大(小于20℃)。
从流动前沿温度图中可看出本塑件的温度相差10℃,说明浇注位置设计符合要求。
(2)剪切速率,体积
从剪切速率,体积图中可得知体积剪切率没有超过材料数据库里的最大推荐值,说明注射速度和材料选择符合该塑料件注射成型要求。
(3)注射位置处压力:XY图
从注射位置处压力:XY图中可得知进料口处压力变化曲线:反映注射、保压、冷却整个过程中压力变化情况,说明注射位置选择符合该塑料件注射成型要求。
综上所述,浇注系统设计合理
6:多格盒冷却分析
1)回路冷却温度
从回路冷却温度图中可得知回路冷却液温度显示了在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
入口到出口的温度差不能大于2-3℃。
由本次的回路冷却液温度可看出温差为1.1℃,说明基本满足要求。
改进意见:尽量减短冷却回路。
2)回路流动速率
从回路流动速率图中可得知每个回路中的冷却流动速率总和小于冷却液泵的输出量,说明冷却通道正常。
回路雷诺数
从回路雷诺数图中可得知雷诺数应该大于4000使水路冷却制品确保在回路中湍流从而有效的冷却,可以看到回路雷诺系数为10000,说明冷却水通道有效。
综上所述,冷却水道方案设计基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