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所讲的是关于“乡村社会学”的内容,整本书并不是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举例和论述提取了一些简短精炼的概念。

整本书我觉得可以分为4个部分:(1)——(3)为第一部分,(4)——(6)为第二部分,(7)——(11)为第三部分,(12)——(14)为第四部分。

第一部分:“熟悉”的社会,“熟悉”的社会不那么需要文字。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全篇从“土气”一次开始,在最开始就说明了乡下人离不开土地,而正因为世世代代与土地相伴,乡下人也沾染到了属于“土气”中的朴实踏实的特性,就像文章中说:“‘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因为土是乡下人的命根,离不开不变动的土地,当然就会有“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一个不流动的空间中,造成了乡村一定程度的孤立和隔膜,因此中国的聚村而居的情况普遍存在,文章页指出了聚村而居的原因,每家所耕田面积小,需要水利,为了安全保卫,土地平等继承等原因都促成了聚村而居的现象。当然,这种聚村而居的,也形成了乡村内部社会的相熟,“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面对熟悉的人当然会有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而一个拥有土地般质朴特性的人又常年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当然会格外的信任和心安。

而文字对于乡下人的意义,可能并不像城里人那样重要,因为在乡下,每个人每天见到重复的信任的人,做着一些与文字无关的事情,当然就不需要文字来传递本用声音或者动作便可以传递的信息,更不需要文字来保障些什么。但是,这样一些城里人便说农民“愚”,愚是不能只以学习识字为标准的,“乡下的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的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确实是这样的,识字对于城市的我们,确实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但对于农民,或许这并不重要,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所以并不能将我们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的价值观用同样的标准衡量。“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谊的唯一象征体系。”“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

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其实乡土社会中这种人人相熟的生活,不是正是城里人所怀念的吗?怀念曾经在院子一起玩耍的伙伴,怀念永远不用关上的房门,而不是现在用猫眼将对面的邻居缩小很多倍的畸形画面。

第二部分:私人的道德

读了这个部分,脑中浮现的最深的三个字便是“找关系”。这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对比,西方社会强调权利与义务,而我们讲的是交情和关系。在我们的社会里,缺乏如西方社会中明确规定的团体的道德,没有一个清楚明白的义务行为规范。“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找关系似乎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惯性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下意识的认为,在中国如果想办成事,没有一定的关系是不可能的。公平无私的竞争好像从来没有,那些没有关系的人好像在一开始在士气上就已经输给了“爸爸,叔叔或者伯伯是领导”的人,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都觉得这好像是理所当然。

读了这一部分,我似乎明白,可能这是我们的社会从孔子时就开始形成的一种规矩吧,或许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民族特质,怪不得谁。当然,所谓“家族”的好处马上显而易见了,如果一个家族的亲戚能够给我们自身带来好处,能攀上好的关系,我们办起事情来也更方便不是吗?“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第三部分:乡土中国中不得不说的传统

这一部分我觉得主要讲了中国的一些传统,“男女有别”“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

在中国,男为大的观念从来不陌生,虽然宣扬男女平等,现在女性的地位确实很高了,但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思想是不那么容易改变的,嫁入豪门的名媛如果不生一个儿子出来,婆家可是不依的哦!不过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为什么会有这个思想的答案:“‘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想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而关于“礼治秩序”,我觉得似乎在乡村,礼治比法治更有效,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其实社会公认和社会所累积的东西我觉得更能让大家信服,

对于乡土这个安土重迁的地方,我们需要遵守的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变化,规矩也是需要适当地变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相对性的,永远不变的规矩当然就变成了陈腐。“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到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当然,还有一点是在现在城市逐渐淡化但是依旧存在,在农村还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辈分。农村的长老制度是很明显的,教化性的权力在农村表现得很明显,并且不仅存在于亲子关系中,听长辈的话,是理所当然的。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想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教化性的权力吧。

第四部分:任何社会都会有发展

有传统当然会有发展,乡土社会也不例外。

在过去,血缘和地缘可以是划上等号的,因为乡村依靠土地,土地的不流动性,使地缘的空间与血缘的空间基本重合,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饱和,很多农村人上城务工,渐渐地人口的流动性变大,地缘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做的决定。”在这一章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怎样才能成为村子里的人?大体上说有几个条件,第一是要生根在土里:在村子里有土地。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这是我突然想到了现在城里人结婚不也一样吗?物质的社会中不外乎问你有没有本地户口,是不是有一套现成的房产。对比起来或许很讽刺吧,但是从这里大概我们也能看出,城里人虽然总是极力与乡下人撇清关系,但是从根里留下的向同性是丢不掉的。

至于名实分离,我的理解便是面子工作吧。中国人重面子,重规矩,违了规矩的人当然要受惩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规矩似乎不再那么符合当今的社会了,但是在农村,规矩又是不能破坏的,那当罚的便罚,当骂的便骂,只是这表面工作下的实质就在不断的变化了。“在长老权力下,传统的形式是不准反对的,但是只要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可以经注释而改变。结果不免是口是心非。”

最后,欲望与需要里,我对这一段话印象颇深:“人类的欲望确乎有点微妙,他们尽管要这个要那个,结果却常常正合于他生存的条件。欲望是什么?食色性也,那是深入生物基础的特性。这里似乎有一种巧妙的安排,为了种族绵续,人会有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