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工艺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11
电力电缆生产工艺流程图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电力电缆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1非铠装型低压电力电缆2铠装型低压电力电缆单线-------- ►检验导电线芯—直流由阳试F 1--- 内衬层 ------ V -----------绝缘电阻试—亠成缆绞合、—绝缘挤出——■钢带铠装_LN 挤包外护套I J 电缆标识_ 1出厂电压试成品包装复绕出厂检单线 检验导电线芯直流电阻试I绝缘电阻试验缆芯绞合、句(带及埴绝缘挤出挤包外护套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3低压变频电力电缆4耐火非铠装电力电缆出厂电压试验—------ ►复绕出厂检—---> —成品包装——5耐火铠装电力电缆检验 ------- T 绞制导F 直流电阻试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绕包耐火层内衬层 ---- __绝缘线芯成缆、填充、包带 --- 挤包绝缘层铠装层 _______ ~~丨挤包外护套_~T 出厂电压试验j T 复绕出厂检验成品包装单线 检验导电线芯 直流电阻试总屏蔽层绝缘电阻试 成纟缆绞合、绝缘挤出挤包外护套 电缆标识检验挤包外: :户套F --*绕包耐 甘火层挤包绝缘层绞制导直流电阻试验 绝缘线芯成缆、填充、包带6高压非铠装电力电缆单线--------1检验* 导电线芯■ 直流电阳试* 挤包外护套—4--------成缆绞合、------1 --------[__金属屏蔽—4 -------内外屏绝缘三戻共电缆标识I ■丨出厂电压试I ■丨复绕出厂检I \ 成品包装7高压铠装电力电缆复绕出厂检挤包外护套电缆标识铠装层出厂电压试成品包装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1、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和接线施工工序流程图(1)、电缆敷设前,根据设计图,检查电缆敷设路由是否通畅,并检查电缆沟和电缆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才可进行电缆的敷设。
(2)、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提供的单线系统图,对电缆进行分配。
并在电缆上贴上回路标鉴,并用宽的透明塑料粘胶带缠绕保护,电缆较长时应采用采用放缆辊敷设:直线段用直线辊,转角处用转向辊等措施,提高电缆敷设效率和保护电缆。
同一槽架内的交流三芯电力电缆不宜超过2层;控制电缆在槽架上不宜超过3层。
电缆在槽架上应排列整齐,绑扎牢固,如图如所示;电缆转弯处应保证其具有足够大的弯曲半径,如图所示。
(3)、电缆敷设后,电缆的两端应用自粘带将终端头部干包处理,防止电缆受潮。
2、电缆接线电缆在接线前,应按施工图核对其型号规格,确认正确无误后即可进行整理,并固定或绑扎整齐。
(1)、电缆敷设完毕应贴好正式电缆标鉴,标鉴文字清淅,书写规范,位置方向一致整齐。
(2)、电缆连接采用冷压压接端子连接时,冷压端子压接使用专用压接钳。
Ⅰ.电缆柜内排列Ⅱ.电缆芯线号箍的正确套法端子的压接及标识(相序、线号)方法如图6.2.7.3.3-1所示.若设备上接线柱为插接端子时,应将电缆芯线烫锡后接上。
对电缆在接线端,其芯线应按相别(包括零线和PE线等)作明呈标志,若接线连接用螺栓为M8及以上时,应用力矩搬手紧固,并作明显标记。
电气接线按规定留足余量和幅度,绝缘护套的削剥长度应符合接线方式的要求,接线必须紧固牢靠保证导电良好和足够的导电面积布线要整齐美观。
盘柜内接线如图所示。
3、二次接线变电站为了保证接线工艺,借鉴其它工程变电站二次施工的成功经验,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艺要求。
具体内容如下:(1)、电缆头与地面距离统一确定,主控楼屏柜内电缆头距离地面300mm;端子箱、机构箱内电缆头距离封堵面距50mm。
因特殊原因造成对地距离无法保证时,施工人员经安质员、技术员或二次队长的同意后,可以适当调整对地距离,但必须保证在同一屏、柜、端子箱、机构箱内,所有电缆头对地距离协调一致。
电缆敷设及接线1工序流程图2操作步骤和要点1施工准备根据电缆清册将各种规格型号的电缆盘备齐,运抵配电站施工现场。
如果整盘电缆运输有困难,也可先到配电站将各种电缆实地测量长度后,在仓库将电缆裁好,并缠上白色胶布(白色胶布上写明电缆长度,电缆型号规格、电缆起止点)。
然后盘起捆好运至配电站。
敷设前应对电缆外观进行检查,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试验合格方能使用。
还应检查电缆敷设通道是否畅通,排水是否良好,保证电缆沟内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2电缆敷设将电缆盘吊起放到电缆放线架上,人工展放。
展放时避免与地面或其它硬物磨擦。
按照交直流、高低压、控制与电力电缆的不同,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分别布放在电缆支架不同层上。
若设备间电缆较短,可先测量出所需长度,将该段电缆从电缆盘上拉出截断后,人工敷设到所需位置。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相序应符合GB50168-92规范要求。
3电缆整理固定挂牌每敷设完一根电缆,立即从电缆端头将电缆按顺序依次放到电缆支架上,并保证电缆的整齐美观。
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再进行一次统一整理。
电缆之间避免交叉。
同时注意电缆弯曲半径符合规定。
在电缆支架宽度不够时,相同规格型号、相同起止点的电缆可以重叠布放。
在电缆整理完毕后,对电缆进行绑扎、挂牌。
电缆除了在终端头、拐弯处等要绑扎及挂牌外,还需每隔5米交叉绑扎一次,转弯和穿管进出口处挂电缆牌。
电缆牌内容包括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电缆长度、电缆起止点等信息。
4电缆头制作4.1、我公司依靠进口专用制作工具,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电缆头制作工艺,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电缆头专业制作人员来完成电缆头制做,即节约材料又提高工效和质量。
4.2、10KV电缆终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热缩或冷缩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电缆的接线端子与电缆导线之间的压接采用环压方式,确保接线端子与铜导线之间的紧密接触。
按照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图中提供的尺寸剥切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护层;4.3、按照接线端子压线管的长度剥切电缆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芯线上绝缘去除干净以保证接线端子和导线之间的紧密电连接;4.4、接线端子的压接采用环压方式压接三道。
电缆线路施工工艺流程图(1)维护管敷设程序
弯管配管维护管敷设维护管接地防腐、油漆
检验
(2)电缆支架的制作及安装程序
量取尺度钢材查看钢材校对支架制造
镀锌支架装置防腐处理检验
(3)桥架装置程序
支吊架装置横撑装置托架装置压板装置
桥架接地油漆、防腐检验
(4)电缆敷设程序
了解施工图纸、电缆写好电技能电缆盘运至
剖面图、规程标准缆清单交底敷设地址
依照电缆敷设程序及电缆验
方向将电缆盘架好敷设收
(5)6kv终端头的制造及装置程序
剥在外护层剥除钢带剥除内垫层分芯线焊接地线
包绕填充胶固定分支护套剥铜屏蔽固定应力管。
电力电缆安装工艺流程1施工流程图2到货验收检查(1)所有电缆沟土建应已结束,电缆沟盖板应完整齐全,排水畅通。
(2)电缆沟道的电缆支架已全部按图施工完毕。
(3)施工道路畅通无阻,杂物清理干净。
(4)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订货要求,电缆外观不应受损。
3贮存及验收(1)在对电线进行存放的时候,严禁与酸、碱及矿物油类接触 ,要与这些有腐蚀性的物质隔离存放。
(2)贮存电线的库房内不得有破坏绝缘及腐蚀金属的有害气体存在。
(3)电缆贮存时应避免露天存放,若露天存放必须对电缆进行防潮、防晒、防尘等措施,电缆两头应用密封帽密封,防止水汽进入电缆内部,对电缆电气性能造成损害。
对长期露天存放的电缆应搭建简易工棚或塑料膜防水布遮盖在电缆表面以便防潮、防晒、防尘。
4现场环境控制电缆敷设有一定的要求在施工前必须严格作好施工区域的环境条件控制。
工作环境控制主要是对粉尘和温湿度进行控制。
防尘措施:(1)本次作业为户内、户外作业,施工作业人员穿着整洁。
(2)施工过程中保持电缆清洁。
防潮措施:(1)选择良好的天气进行施工。
5电缆支架制作安装(1)电缆支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
(3)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有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4)金属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6电缆管加工敷设(1)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2)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3)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4)电缆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电线电缆敷设施工工艺1、管内穿线管内穿线工艺流程电线进场检查验收清扫管内杂物电线敷设导线连接线路绝缘测试1)穿线前,将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并穿好铁丝。
2)导线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管内穿线,导线穿入钢管时,管口处应装设护线套保护导线。
导线穿好后,剪除多余导线,但要留出适当余量,便于以后接线。
预留长度:接线盒内以绕盒内一周为宜;开关板内以绕板内半周为宜。
(3)相线、零线、控制线、保护线用不同的固定颜色的导线加以区分,具体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线——淡兰色、PE线——黄绿相间色、开关控制线——白色。
由于钢管内所穿导线的作用不同,为在接线时能方便地分辩各种作用的导线,可在导线端头粘胶带做记录。
4)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穿于同一钢管内,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接头应设在接线盒或箱内。
5)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间接与装备、用具的端子毗连;截面为10mm2及以上的铜芯线接纳压板压接式压接端子后再与装备、用具的端子毗连。
(6)导线敷设完后,分回路进行相间、相地、相零绝缘测试,同时作好绝缘检测记实。
2、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图如下:排布电缆在桥架中布放位置电缆绝缘摇测展开敷设接线、固定、挂牌1)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现象。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2)电缆沿支架、托盘、桥架敷设时应根据施工图及现场情况决定具体敷设方式,电缆敷设不应交叉,应排列整齐,敷设一根应即时卡固一根。
3)敷设时将电缆放置在的转盘式放线架上,沿水平方向弯直并逐渐拉放出去。
无论水平敷设还是垂直敷设时,视电缆截面大小,每3~5米站一人,协助电缆敷设直到电缆敷设到位。
采用机械法敷设电缆时应事先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电缆敷设应及时进行标识,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挂装应牢固;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起止点,电缆始端、终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每20米设标志牌。
电缆绝缘测试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1.1人员组织序项目单数备注1 技术人员人 1 技术负责2 信号工人 13 辅助工人 11.2工机具序名称规单数备注1 兆欧表500V 块 12 偏口钳把 13 剥线钳把 11 鳄鱼夹个 12 记录本本 13 封端绝个若干型号、数2操作程序2.1工艺流程图4.3.1电缆绝缘测试工艺流程图2.2操作要领2.2.1芯线导通将电缆两端各剥开约30mm, 将A端所有芯线拧在一起, B端用兆欧表的E端子连接一根芯线作回线, 用L端子依次连接B端的其它芯线, 轻摇兆欧表, 当指针指零时, 表示此芯线完好, 否则该芯线为断线。
如图4.3.2所示图4.3.2电缆芯线导通2.2.2线间绝缘测试将电缆的A端芯线全部开路, B端芯线全部拧在一起, 与兆欧表的E 端子连接, 抽出其中任意一根芯线为1号线与兆欧表的L端子相连, 以每分钟120转速度摇表, 当指针稳定后, 其读数为1号芯线与其它芯线间的绝缘值。
此后, E端子不动, 再抽出2号线接L端子用同样方法测试, 依此类推, 如图4.3.3所示。
图4.3.3测试电缆线间绝缘2.2.3对地绝缘测试将电缆两端全部开路, 兆欧表的E端子接地, L端子依次连接各芯线进行测试, 以每分钟120转速度摇表, 待指针稳定后, 其读数即为每根芯线对地绝缘值, 如图4.3.4所示。
图4.3.4测试芯线对地绝缘2.2.4整理记录电缆进行“三测试”后, 要求将数据填写“电缆单盘测试记录表”内, 特别是电缆接续配线前的测试数据还要填入“稳蔽工程记录”内, 作为竣工资料使用。
3质量标准3.1在+20℃时, 信号电缆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 每千米不大于23.5Ω。
3.2电气特性测试芯线不连接端子, 在普通环境温度+20℃时, 信号电缆芯线间绝缘电阻, 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使用500V兆欧表测试, 每公里不得小于500MΩ。
3.3综合扭绞电缆线间绝缘电阻, 任一芯线对地绝缘电阻, 使用高阻兆欧表测试, 每公里不得小于3000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