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植物的滞尘效应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5
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探析发布时间:2021-03-16T11:37:22.84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2月作者:孙世利辛玉红张强[导读] 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空气质量良好、具有优美景观的城市,城市绿化是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因素。
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对粉尘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
本文主要是对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展开分析。
胜利油田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部孙世利辛玉红张强摘要:为了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空气质量良好、具有优美景观的城市,城市绿化是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因素。
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对粉尘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
本文主要是对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展开分析。
关键词: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大气粉尘的危害很大,人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大气中粉尘的含量,做到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滞尘能力的概念为:植物单位叶面积单位时间中截留的粉尘。
季节的变迁会在一定程度中影响着植物的滞尘能力,例如,在夏季,某一树种叶量多,那么其滞尘能力较冬季强。
据资料显示,在树木的落叶期间,植物的枝丫和树皮也同样有滞尘能力,滞尘量大致在18%~20%。
对于有些植物来说,在单位叶面积内,其滞尘能力不高,但是它拥有茂密的枝叶,浓郁的树冠,总的叶面积相对较多,可以阻挡和吸滞空气中的粉尘,这样空气粉尘中有害物质的传播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对净化空气有着独特的作用。
1、我国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研究现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树木的滞尘能力进行研究,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相对其他方面的研究成熟,在各方面研究中占主体地位。
从植株的自身角度出发,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滞尘能力。
研究内容大致为一下4个方面。
不同植物个体滞尘能力的研究。
近些年,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课题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科研者大量试验发现,植物个体与个体间的滞尘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杜双洋等在长春地区常用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中显示:针叶树种中的桧柏,乔木树种中的山桃稠李和灌木树种中的小叶女贞,这3种树种3周的平均滞尘量分别达到13.46g/m2、11.15g/m2和7.74g/m2,是理想的滞尘树种。
银川市园林植物滞尘量调查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城市的建设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尘污染的问题愈发突出。
因此,对城市园林植物的滞尘量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一、植物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学者普遍认为,绿色植物是城市环境中最佳的净化因素之一。
因为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微粒和有害气体,并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生物质和氧气释放到空气中。
同时,植物具有改善城市热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噪声、净化水源、防止土壤侵蚀等多种作用。
二、园林植物的滞尘效果园林植物中有些树种可以通过吸附和过滤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PM2.5等微粒物,如银杏、白蜡树、护城河等。
而有些植物则可以通过吸附和转化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丝瓜、鸭脚木、车前草等。
不仅如此,绿化带和草坪上的草丛也可以将扬尘物质固定在地面上,减少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和危害。
为了掌握银川市园林植物的滞尘量,我们选择了一些公共绿地、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居民小区、办公楼等区域进行了调查。
通过选取的9个样点进行样本分析,我们发现白杨、法桐、鸭脚木等园林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较强,平均滞尘量分别为8.58mg/m2、5.25mg/m2、3.8mg/m2,其中以白杨滞尘效果最佳;而丝瓜、冬青、卫矛等观赏性植物则对有害气体的去除效果好,平均降低量分别为0.3mg/m2、0.24mg/m2、0.22mg/m2,其中以丝瓜去除效果最佳。
朝阳区的滞尘量最高,而开发区的滞尘量最低。
银川市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树种适应性、生长速度、观赏性等多个方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银川市的绿化覆盖率和滞尘效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银杏、白蜡树、护城河等树种的种植面积,以提高PM2.5的吸附能力;3.加强绿化管理,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提高滞尘效果;4.合理调整街道树的栽种密度及种类,避免因密植而导致的拥挤、排水不畅等问题。
几种园林树种的滞尘效应研究植物具有滞留粉尘的作用,研究不同植物滞尘的影响机制及其效果,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选取几种主要的园林树种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表明,植物的滞尘效应由环境、时间、树种、天气、叶片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针叶树的单位面积滞尘量大于阔叶树。
最后,通过讨论、分析,从提高滞尘效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以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标签:滞尘;园林树种;研究1、国内外滞尘效应的研究现状园林植物之所以能降低大气粉尘污染,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减低风速的重要作用,随着风速减慢,空气中一部分大颗粒沉降下来;另一方面是由于叶片表面吸附的结果。
植物叶片由于其表面特性和本身的湿润性使得植物具有很大的滞尘能力,从而能够将粉尘等物质吸附、滞留。
1.1国外滞尘效应的研究现状国外对园林植被滞尘能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城市植被滞尘效应的综合评价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也没有学者系统性地对绿化植被滞尘效果差异性进行研究,在提高绿化植被滞尘效果对策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少见。
1.2国内滞尘效应的研究现状一般绿化树种都有一定的吸滞粉尘的能力,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不同。
初步认为,这与植物叶片的大小,叶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叶子着生角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叶片宽大、平展、硬挺而风吹不易晃动、叶面粗糙多绒毛等特点,是有利于吸滞较多粉尘的。
不同功能区绿地滞尘效应研究,在工业区绿地方面,陈芳等针对武钢工业区污染较严重的情况,测定了武钢工业区园林植被的滞尘能力,并定量研究了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滞尘效应[1]。
在防护绿地方面,张华等对科尔沁沙地人工杨树林生态服务效能进行研究[2]。
在居住区绿地方面,梁立军等以杭州丹桂公寓为例对居住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进行研究,并对绿地年滞尘量进行了定量的测定[3]。
在风景区绿地方面,贾智明等从景区生态功能角度出发,测定了环成吉思汗陵绿地的滞尘能力以及绿地的减噪作用[4]。
2、研究滞尘效应的意义和目的植物的叶面滞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因而,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已越来越为环境工作者所关注[5]。
北方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
北方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
摘要:以地处山西省晋中盆地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试验区,研究了主要绿化树种单位叶面积(单位叶重)的滞尘能力和滞尘机理以及各树种的`植株滞尘量.结果表明:植株间滞尘能力有较大差别.从叶片形态观察的结果可以看出:阔叶树中,叶面皱缩、多毛和具有分泌液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强;针叶树单位叶重滞尘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集生叶片数量不同和叶片的着生角度不同引起的.落叶乔木的植株滞尘量大于灌木. 作者:郑少文邢国明李军李锦生作者单位:郑少文,邢国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李军(山西省林业厅,植造处,山西,太原,030002)
李锦生(山西省建设厅,山西,太原,030013)
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 Journal: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008, 28(4)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绿化树种叶面特征滞尘量。
银川市园林植物滞尘量调查近年来,银川市园林植物滞尘量逐渐成为困扰市民的一个问题。
银川市作为宁夏自治区的首府,其园林植物滞尘量调查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川市政府决定开展一次全面的园林植物滞尘量调查,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解决园林植物滞尘量过大的问题。
园林植物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环境噪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遭受到了严重的滞尘污染。
园林植物被尘土覆盖严重,叶片上积累了大量的灰尘,导致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生长和健康受到了威胁。
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园林植物滞尘量进行全面的调查。
这次调查覆盖了银川市内的各个区县、公园、街道等区域,旨在全面了解城市园林植物滞尘量的分布情况和滞尘量大小等相关信息。
调查员们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引起园林植物滞尘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工业排放是导致园林植物滞尘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银川市的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这些废气进入大气后与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结合,落在园林植物表面。
这些污染物附着在园林植物表面,导致园林植物滞尘量逐渐增大。
城市建设和人为因素也对园林植物滞尘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尘土飞扬和施工垃圾等对园林植物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人为因素也会导致园林植物滞尘量增大。
通过对园林植物滞尘量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园林植物滞尘量加大的主要原因,并且对问题的症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面对现状,我们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减少和避免园林植物滞尘量过大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的管理,减少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排放,以降低园林植物滞尘量。
银川市政府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加强环保监管,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广环保技术,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我们还要加强对城市建设和人为因素的管理,减少尘土飞扬和施工垃圾对园林植物的污染,加强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素养,使城市建设和个人行为对园林植物造成的滞尘量减少到最低。
我国城市绿化植物滞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郑蕾【摘要】城市粉尘污染是许多地区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对一定范围内空气中的粉尘有净化作用。
植物通过粗糙湿润的叶面有效地滞留大气颗粒物充当着城市粉尘过滤器的作用。
国内的相关学者从不同研究主体下滞尘量、不同影响因素下滞尘量以及叶面尘研究三方面阐述了我国城市绿化植物滞尘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Dust pollution i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many areas. As the main body of unban greening, plants have purification effect on dust in regional air. Plants effectively retent atmospheric particle by rough and moist leaves functioning as the urban dust filters. Some relevant researchers hav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research of dust-retention by unban plants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ust-retention amount of different research subjec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dust on leaves, and Drospect its future research.【期刊名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3)003【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城市;绿化植物;滞尘【作者】郑蕾【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及粉尘越来越多,远远超过大气自净能力。
街道绿色植物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研究进展边廷廷袁夏德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为解决大气中的粉尘污染问题,本文对街道绿化建设中的不同类型绿色植被的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进行研究。
以芜湖市街道绿化常见树种为例,分析不同绿色植物对粉尘污染物的阻隔、过滤、吸附能力的差异。
得出植物叶片表面特性以及植物结构特征是影响植物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的重要因素。
提出在街道绿化建设工程中应优先选择滞尘吸尘能力强的植被树种或植物群落,重视街道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以期为相关人员进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道绿化;绿色植物;滞尘能力;吸收粉尘能力;生态效益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2)06-0193-030引言街道绿化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居住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的作用,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增多,如何合理规划城市街道的绿化建设,发挥植物的生态价值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绿化中常见的园林植被由于表面微结构特征存在差异,因此滞尘及吸收粉尘能力略有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也会影响植物的滞尘、吸尘能力,因此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应该选择与本地环境相契合的绿色植物,达到事半功倍的环境治理效果[1]。
1绿色植物的滞尘、吸尘机理植物单位叶面积的在特定时间内吸附的颗粒污染物数量就是绿色植物的滞尘和吸尘能力[2]。
街道栽植的绿色植物的叶片表面大多可以将空气中漂浮的粉尘颗粒物进行截取、固定和吸附,进而形成良好的滞尘、吸尘效应,是城市净化的主要过滤体。
一般绿色植物的滞尘、吸尘机理分为3种方式:①滞留或停着形式。
②附着形式。
③粘附形式[3]。
1.1滞留或停着机理滞留或停着是绿色植物的主要滞尘吸尘形式,通过植物对空气气流的流通产生阻碍的效果,进而使污染物下沉至植被叶片表面[4]。
但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形式的滞尘吸尘效果会有波动性。
第40卷第4期201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40㊀No.4㊀July,2018㊀收稿日期:201709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1559)和湖北省教育厅项目(D2*******)资助作者简介:谢子瑞(1991-),女,硕士生,E-mail:ray_xzr@;赵锦慧,通信作者,副教授,E-mail:zhaojh2004@文章编号:10002375(2018)04042405武汉市公园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谢子瑞,赵锦慧,黄超(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62)摘要:为筛选适用于武汉市公园的具有优良滞尘能力的绿化物种,提高城市景观植物的滞尘效应,选取武汉市公园绿化应用最广泛的33种植物,应用质量差值法于2016年11月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采集和测定,并结合空气质量㊁叶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类型和树种间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树种在不同采样点的滞尘量与各采样点的空气质量指数成正相关.叶表皮具有沟状组织㊁气孔㊁密集纤毛的树种滞尘能力强.植物滞尘能力与其叶表特征及所处环境空气质量等密切相关,评价树种滞尘能力时应进行综合考虑.关键词:绿化植物;武汉市公园;滞尘能力;叶面尘中图分类号:X173;Q14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DOI :10.3969/j.issn.1000-2375.2018.04.020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ofubran green plants in WuhanXIE Zirui,ZHAO Jinhui,HUANG Chao(Facult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Abstract :Aiming at providing basic information on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 and criterions for selecting trees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increasing the dust retaining effect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we collected and calculated the dust deposition per unit leaf area of 33kinds plants that most widely-planted in the parks in Wuhan in November,2016.And analysed combining with the air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af surface.The results show that: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of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plant type and tree species,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of the same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sampling site and the AOI in different sampling site.The tree species with furrow tissue,stoma,seta on its leaf surface,possess a strong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The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of pla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surface and air quality,which must be synthetically considered when evaluate the 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tree species.Key words :green plants;parks in Wuhan;dust retaining capability;foliar dust0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威胁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在目前还不能完全依靠污染源治理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借助自然界的清除机制,城市绿化植物是缓解城市大气污染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1].植物叶片通过停着㊁吸附或黏附3种方式进行滞尘,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细菌含量[2-4],因此,研究绿化植物的滞尘效果,选择和优化城市绿化植物的种类,对降低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和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5].我国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相对其他方面的研究更成熟,在各方面研究中占主体地位.研究内容大致第4期谢子瑞,等:武汉市公园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425㊀分为不同植物个体滞尘能力的研究㊁不同影响因素下滞尘能力的研究㊁不同绿地类型滞尘能力的研究㊁绿化植物叶片滞尘机理研究4个方面[6].但我国在植物滞尘领域的研究始终比发达国家晚,研究水平及能力较发达国家都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研究仍需加强.国外有关树种户外滞尘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7],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树木的滞尘能力进行研究,目前也已广泛开展对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几个城市[8].在南方,高传友等研究和比较了南宁市典型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及生理特性,并且提出以植物材料的滞尘功能作为城市绿地设计中重要依据[9].江胜利等选择杭州西湖区18种常见的道路绿化植物,得出乔灌草不同类型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10].武汉市关于不同树种滞尘能力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区域范围内,而市内公园林立,市区内的各大公园内的园林植被占市区绿化面积的大部分比重,公园植被为武汉市园林绿地植被的代表,以这些公园中的植被作为对象可以有效地探究武汉市内植物的滞尘能力以及污染情况.本文中以武汉市内10个主要公园的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这些植物对颗粒物是否有滞留作用,以及在这些植物中哪些植物的滞尘能力更强作了初步探究,为日后依据滞尘能力选择和优化城市绿化树种提供理论参考,以期为武汉市公园植物群落中绿地的绿化及树种选择提供一些科学建议.1㊀研究区域概况武汉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13ʎ41ᶄ115ʎ05ᶄ㊁北纬29ʎ58ᶄ31ʎ22ᶄ之间,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㊁日照充足㊁四季分明,夏高温㊁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0ħ;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3ħ,夏季长达135d;春秋两季各约60d.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205mm.武汉活动积温在5000ħ5300ħ之间,年无霜期达240d.武汉市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兼有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分,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武汉市的典型植被类型.2015年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2d,近5年武汉市降尘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㊀采样区域分布示意图2㊀研究方法2.1㊀供试植物㊀试验植物的选取地点在武汉市10个综合性公园,在每个公园试验区内挑选3个植被密集区域作为采样样方,区分草本植物㊁乔木植物㊁灌木植物3类作为样本.在每个样方内展开考察和采样工作.共33种常见的植物,其中乔木有15种,包括香樟㊁玉兰㊁石楠㊁独杆女贞㊁乐昌含笑㊁桂花㊁枇杷㊁银杏㊁枫树㊁侧柏㊁海棠㊁紫薇㊁雪松㊁杨树㊁栾树;灌木有12种,包括红叶石楠㊁杜鹃㊁龙柏㊁山茶㊁洒金珊瑚㊁小叶女贞㊁茶梅㊁金边黄杨㊁紫叶小檗㊁小叶冬青㊁龟甲冬青㊁南天竹;草本有麦冬㊁鸢尾㊁三叶草㊁马蹄金㊁葱兰㊁蒲公英共6种植物.2.2㊀样品采集㊀采样点设置在武汉市的10个公园,分别为解放公园㊁中山公园㊁常青公园㊁硚口公园㊁汉阳公园㊁黄鹤楼公园㊁沙湖公园㊁南干渠游园㊁石门峰公园和东湖风景区的梨园.各采样点较为分散,分布于武昌㊁汉阳㊁汉口㊁硚口㊁青山和洪山6个区,样本公园多是市民经常参与游憩的综合性公园,且涵盖了武汉市各功能区:工业区(南干渠游园)㊁商业区(解放公园㊁中山公园)㊁科教区(沙湖公园)㊁居住区(常青公园㊁硚口公园)㊁风景区(黄鹤楼公园㊁东湖风景区)㊁郊区防护林区(石门峰公园),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采样区域分布图如图1所示.426㊀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一般认为15mm的雨量就可以冲刷掉植物叶片的降尘,然后重新滞尘[11-13].本研究分别于2016年11月上旬和下旬两次大雨过后的5d采集.草本植物在草本植物群落中东南西北4个方向进行分别采样;灌木植物在灌木植物群落中外围东南西北4个方向,树冠内部㊁外部2个方位,上㊁中㊁下3个高度分别进行采样;乔木植物在乔木植物群落中外围东南西北4个方向,树冠内部㊁外部2个方位,上㊁中㊁下3个高度分别进行采样;对于高于2m的植株则取2m为最高点进行采样.采样分别选取植株迎风面和背风面分别采样,每个样方内单个种群采样数目不低于15片完整叶片,不高于100片完整叶片,采样时不直接接触叶片表面,从叶柄处切断后直接让样本落入密封样本袋中保存(防止震动),之后将样本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实验.2.3㊀试验处理㊀将样本带入实验室后,将样本放入烧杯中用蒸馏水浸泡30min后,用毛刷轻轻搽洗叶片上的附着物,用镊子将叶片夹出,将浸洗液倒入已经烘干称重的滤纸过滤,过滤前滤纸重量记为W1.待洗液滤完,将滤纸放入105ħ的烘箱中烘5h后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重,重量记为W2.目前,植物叶片滞尘量的计算尚无统一标准方法,一般采用质量差值法进行叶片滞尘量的测定分析[14],即叶片上所附着的降尘颗粒物的质量为过滤烘干后的滤纸质量(W2)减去过滤前烘干的滤纸质量(W1)的质量之差.夹出的叶片晾干后,采用AM300-002叶面积仪测叶面积,将叶面积记为S,则每个样本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表达式即为: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X=(W2-W1)/S.式中X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mg㊃dm-2);W1 滤纸过滤前质量(mg);W2 滤纸过滤后质量(mg);S 样本叶面积(dm-2).3㊀结果与分析3.1㊀乔木的滞尘能力㊀为了筛选出样品中滞尘能力较强的乔木,将10个公园所采集的44个乔木样品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加和求平均,得到了高于平均值的9个样品(表1).这9个样品分属于广玉兰㊁雪松㊁栾树㊁石楠㊁桂花和侧柏6种树种.其中南干渠游园的广玉兰单位面积滞尘量最大,为50.52 mg㊃dm-2,滞尘量相对较小的为中山公园的广玉兰17.45mg㊃dm-2.表1㊀武汉市公园中乔木滞尘能力对比表树种叶面特征生境特征采样点滞尘量/(mg㊃dm-2)细颗粒物/(μg/m3)广玉兰㊀叶厚革质,叶下面有褐色或灰褐色短绒毛㊀喜温湿气候,有一定抗寒能力.生长喜光,而幼时稍耐阴中山公园硚口公园南干渠游园17.4521.6750.528390139雪松㊀叶针形,坚硬,叶之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46条㊀喜阳光充足,也稍耐荫;喜年降水量6001000mL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石门峰公园汉阳公园30.1331.7399107栾树㊀纸质,上面仅中脉上散生皱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脉腋具髯毛,有时小叶背面被茸毛㊀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中山公园19.383石楠㊀革质,上面光亮,幼时中脉有绒毛,成熟后两面皆无毛㊀喜光稍耐荫,喜温暖㊁湿润气候硚口公园18.6290桂花㊀革质,光滑,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批针形,深绿色叶缘波状㊀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沙湖公园22.0178侧柏㊀叶小,鳞形,背面中间有条状腺槽㊀喜光,幼时稍耐荫,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耐寒力中等,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石门峰公园42.7799分别在中山公园㊁硚口公园和南干渠公园采集的同一树种广玉兰样品中,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差异较显著,采样当天各采样点空气中含细颗粒物分别为83μg/m3㊁90μg/m3㊁139μg/m3,根据采样当天空气中细颗粒物含量的差异,同一树种在不同采样点的滞尘量与各采样点的空气中含尘量成正相关.由于广第4期谢子瑞,等:武汉市公园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427㊀玉兰叶面厚,叶下面有短绒毛,从而有利于颗粒物的滞留.雪松叶密,叶面上有气孔线,侧柏叶小而叶面粗糙成鳞片状,背部有条状腺槽,这些都有利于植物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叶面较光滑的栾树㊁石楠㊁桂花的滞尘能力相对低一些.在本次试验所得到的滞尘能力较好的乔木中,大都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气候中,武汉市的气候是比较适宜它们的生存环境.在公园的绿植配置中可以优先选择这些滞尘能力强,又适宜在本地生长的植物. 3.2㊀灌木的滞尘能力㊀供试灌木样品求和平均后,得出表2.所有供试灌木中有6种树种滞尘能力较强:红花檵木㊁龙柏㊁小叶冬青㊁红叶石楠㊁茶梅和杜鹃.其中,黄鹤楼公园的红花檵木滞尘量最高,滞尘能力最好.这些滞尘能力较强的灌木叶面大多都长有纤毛或叶表脉络较多,能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一般来说,叶片表面长有细密绒毛,颗粒物与叶片表面接触,并进入绒毛之间,被绒毛卡住难以脱落,从而滞留颗粒物[15-16].在滞尘量较高的6种灌木中,杜鹃性喜凉爽㊁湿润,既怕酷热又怕严寒,对于像武汉夏季较为炎热的城市,应尽量种植在湿润㊁通风的半阴环境,可种植在较为高大茂盛的乔木周围,合理配置公园绿植.表2㊀武汉市公园中灌木滞尘能力对比表树种叶面特征生境特征采样点滞尘量/(mg㊃dm-2)细颗粒物/(μg/m3)红花檵木㊀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两面均有星状毛㊀喜光,稍耐阴,适应性强,耐旱,喜温暖,耐寒冷黄鹤楼公园29.8974龙柏㊀鳞叶,排列紧密㊀喜阳,稍耐阴.喜温暖㊁湿润环境,抗寒中山公园26.1983小叶冬青㊀微柔毛,叶片背面无腺点㊀耐寒,喜欢略微湿润至干爽的气候环境中山公园19.2183红叶石楠㊀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㊀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中山公园沙湖公园16.6214.868378茶梅㊀叶革质,椭圆形,无毛,侧脉56对,网脉不显著,边缘有细锯齿㊀喜阴湿,以半阴半阳最为适宜黄鹤楼公园13.9974杜鹃㊀卵形㊁椭圆状卵形至披针形,全缘,革质或纸质,叶面有刚毛㊀喜凉爽㊁湿润㊁通风的半阴环境石门峰公园12.98993.3㊀草本的滞尘能力㊀由于植物间垂直高度不同,草本植物主要是滞留吸附地面扬尘,通过求和平均计算得出,草本植物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明显高于乔木和灌木(表3).在供试草本植物中,硚口公园的麦冬㊁南干渠游园马蹄金㊁中山公园鸢尾和沙湖公园的三叶草滞尘能力较强.麦冬是公园中较为常见的草本,生长密集,叶脉较多,在所有试验草本中硚口公园的麦冬单位叶面积滞尘量高达90.48mg㊃dm-2.草本植物大多适应性强,性喜温暖㊁湿润气候,生命力旺盛,而且具有一定的耐践踏能力.在公园草本植物的配置中,可以将不同草本植物交替种植,既美观又能增加草本类植物的滞尘能力.表3㊀武汉市公园中草本滞尘能力对比表草种叶面特征生境特征采样点滞尘量/(mg㊃dm-2)细颗粒物/(μg/m2)麦冬㊀禾叶状,长1050cm,宽1.53.5mm,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㊀喜温暖湿润,生长过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硚口公园90.4890马蹄金㊀叶肾形至圆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㊀喜温暖㊁湿润气候,适应性强南干渠游园77.73139鸢尾㊀宽剑形,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㊀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强,亦耐半阴环境中山公园47.1983三叶草㊀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微被柔毛㊀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具有一定的耐旱性沙湖公园33.8678428㊀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4㊀结论与建议植物滞尘能力与其叶表特征及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等密切相关,叶片的粗糙程度及叶片上下表皮的绒毛等是造成滞尘能力差异的原因.叶片表面长有细密绒毛的植物,通常滞尘能力都较好.同一树种间滞尘量的差异,是随着所处环境空气中含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空气中细颗粒物的含量高,树种的滞尘量也随之增加.在本次试验中,乔木树种中广玉兰㊁雪松㊁栾树㊁石楠㊁桂花㊁侧柏滞尘能力较强;灌木树种红花檵木㊁龙柏㊁小叶冬青㊁红叶石楠㊁茶梅㊁杜鹃的滞尘能力强;草本植物中麦冬㊁马蹄金㊁鸢尾和三叶草都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可以选择这些滞尘能力强的植物,配置适宜的公园绿化结构.因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对11月份叶面尘进行采样,对武汉市10个典型公园的绿化树种叶面尘进行了初步的采样分析,要全面掌握叶面尘特性的时间变化规律,需要长期连续的采样分析,而且采样密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植物滞尘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主要受植物自身㊁时间季节㊁空间部位以及环境气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6].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的滞尘量的影响因素,可建立一个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评价体系,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武汉市城区内公园数量高达63座,公园规模大小不一,但是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这些公园大都以美观作为第一准则进行园林景观配置,忽略了植物滞尘能力这一降低武汉市粉尘/可吸入颗粒物含量的利器,园林景观配置不能达到最佳的植物滞尘效果,虽然景观效果上佳,但是起到的滞尘能力较为低下,并不是最优化的园林滞尘景观配置.选择适合武汉市发展的㊁滞尘能力强的植物,以乔木㊁灌木㊁草本不同生活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可以增加多样性和观赏性,形成不同的景观结构,绿化时组成混合绿化带,对降尘颗粒物的滞留效果最好.5㊀参考文献[1]王赞红,李纪标.城市街道常绿灌木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滞尘颗粒物形态[J].生态环境,2006,15(2):327-330.[2]Kulshreshtha K,Rai A,Mohanty C S,et al.Particulate pollution mitigating ability of some plant spec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09,3(1):137-142.[3]郭伟,申屠雅瑾,郑述强,等.城市绿地滞尘作用机理和规律的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465-1470.[4]陈玮,何兴元,张粤,等.东北地区城市针叶树冬季滞尘效应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2):2112-2116.[5]么旭阳,胡耀升,刘艳红.北京市8种常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4,29(3):92-95.[6]王江,杜茜,李慧溪.城市绿化植物滞尘效应研究综述[J].现代园艺2016(12):134-136.[7]戚继忠,魏进华,张倩,等.城市树木滞尘能力研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3):52-57.[8]余曼,汪正祥,雷耘,等.武汉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9,3(7):1333-1339.[9]高传友.南宁市典型园林植物滞尘效应及生理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2016,23(1):187-192.[10]江胜利,金荷仙,许小连.杭州市常见道路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1,31(6):45-49.[11]柴一新,祝宁,韩焕金.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 以哈尔滨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9):1121-1126.[12]陈芳,周志翔,郭尔祥,等.城市工业区园林绿地滞尘效应的研究 以武汉钢铁公司厂区绿地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25(1):34-38.[13]吴学英,权文静.对大气气溶胶降尘与降雨相关性分析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1):71-72.[14]范舒欣,晏海,齐石茗月,等.北京市26种落叶阔叶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J].植物生态学报,2015,39(7):736-745.[15]王会霞,石辉,李秧秧.城市绿化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滞尘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2):3077-3082.[16]刘璐,管东生,陈永勤.广州市常见行道树种叶片表面形态与滞尘能力[J].生态学报,2013,33(8):2604-2614.(责任编辑㊀游俊)。
保定常见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及尘污染对其光合特征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其中空气中粉尘污染的增多,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城市地区。
绿化树木可以通过叶面吸滞,从而减轻和有效防止大气粉尘污染。
但据研究,大气颗粒物污染对树木生长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测定、分析了保定市12种常见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同时探讨了树木叶片蒙尘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响应。
研究结果表明:1)保定市城市森林系统中主要绿化树种的叶片都有一定的滞尘能力。
就同种树种叶片的平均滞尘能力而言,绿化树种处于道路旁叶片的滞尘能力大于处于街头绿地和校园。
不同类型绿化树种叶片的滞尘能力不同,绿化树种叶片的滞尘能力都有大部分乔木叶片的滞尘能力大于灌木叶片的滞尘能力的规律。
2)同种植物叶片的滞尘量会随着空气中粉尘含量的增多而增大,最大单叶片滞尘量在自然环境中是无法达到的,模拟测得的结果是植物潜在的滞尘能力,数据显示与植物的一般滞尘能力大小排序相符。
落叶乔灌木树种叶片一般滞尘能力的大小排序为:悬铃木>国槐>紫薇>榆叶梅>臭椿>金银木>刺槐>连翘,常绿乔灌木树种叶片滞尘能了的大小排序为:圆柏>大叶黄杨>雪松>侧柏。
3)单株树木的滞尘量不仅与叶表面特征有关,也与树冠及单株树木的总叶面积有关。
只有悬铃木的单株滞尘量超过1kg,大于0.5kg的还有国槐和紫薇,小于0.1kg的有连翘、雪松和侧柏。
4)植物叶片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能分泌粘液和油脂的叶片滞尘能力强,叶片光滑无绒毛滞尘能力就相对较弱。
同时植物叶面积指数与滞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速与滞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受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颗粒物污染越严重,植物叶片蒙尘量越高,阻碍光合作用越严重。
榆叶梅和金银木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在同一立地与其他树种相比损失率较大,悬铃木和臭椿相对较小;五种阔叶树种悬铃木、臭椿、金银木、榆叶梅、大叶黄杨的滞尘与洁净叶片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ΔPn、Δgs、ΔE)均呈现道路旁>街头绿地>校园的规律且道路旁的变化值与校园呈显著差异(p<0.05);植物叶片的光合特征参数损失率随叶片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