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大 物化试题

济大 物化试题

济大 物化试题
济大 物化试题

济南大学200 -200 学年第学期考试试卷(样题)此题与考试内容无关,仅用于学生熟悉考试题型

课程物理化学(上)授课教师

考试时间考试班级

学号姓名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U=Q+W只能适用于( )

(A) 理想气体(B) 封闭系统(C) 隔离系统(D) 敞开系统

2.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A) 在0K时,任何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 在0℃时,任何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

3. 某化学反应在300K, p?于烧杯中进行时,放热60 kJ,若在相同条件下在可逆电池中进行,吸热6kJ,则该系统的最大有效功为()kJ

(A) –54 (B) 54 (C ) –66 (D) 66

4. 下列四种表述中错误的是()

①定温定压下的可逆相变,系统的?S=?H/T

②系统经一自发过程总有?S>0

③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④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系统的?S=0

(A )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

5. 有四杯含相同质量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稀),分别测定其沸点,沸点升得最高的是()

(A) Al2(SO4)3(B) MgSO4 (C) K2SO4(D) C6H5SO3H

6. 已知挥发性纯溶质A液体饱和蒸气压为67Pa,纯溶剂蒸气压为26665Pa,该溶质在此饱和溶液(理想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此溶液的蒸气压为()

(A) 600Pa (B) 26133Pa (C) 26198Pa (D) 599Pa

7. 在一中部带有活塞的U型玻璃管的两端分别有曲率半径不同的两个肥皂泡,当打开活塞以后,两个肥皂泡将如何变化()

(A) 大泡变大,小泡变小,至两泡曲率半径相同

(B)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至半径相同

(C) 大泡和小泡半径不变

(D) 大泡变小,小泡变大至破裂

8. 两种金属熔融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其低共熔点的自由度是()

A. 0

B. 1

C. 2

D. 3

9. 下列各式()表示偏摩尔量

(A)

??

?

?

?

??,,

j

i T P n

U

n

(B)

??

?

?

?

??,,

j

i

T V n

A

n

(C)

??

?

?

?

??,,

j

i S P n

H

n

(D)

??

?

?

?

??,,

j

i S V n

U

n

10. 一定温度下,分散在气体中小液滴的半径愈小,此液体的蒸气压p r()

(A) 越大(B) 越小(C) 越趋近于l00kPa (D) 越是变化无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有ΔU①0,ΔH②0 。(填:>、<或=)。

2. 在298K时,向x(甲苯)=0.6的大量苯-甲苯理想溶液中加入1mol纯苯。这一过程的①ΔG为,

②ΔH为。

3. 封闭系统中W/=0时,下列过程中的ΔU、ΔS、ΔG何者必为零?

某物质经一循环过程恢复原状②。

4. AlCl3溶液完全水解后,其独立组分数①K= , ②相数Φ=,③自由度f= 。

5. 液滴的半径越小,饱和蒸气压越①,液体中的气泡半径越小,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压越②。

6.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PCl5(g)在一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若容器中充入N2(g)而保持体积不变,则PCl5的离解度①___ _,如果增加系统的压力,即体积减小,则PCl5的离解度②___ _ 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 298K时有一仅能透过水的半透膜,将0.01和0.001 mol·dm-3的蔗糖溶液分开,欲使该系统达平衡需在①溶液上方施加压力②__ ____ 。

8. 溶胶的电动现象包括①和②。

某一电池反应Δr S m(298K)>0 ,则25℃原电池可逆工作时是吸热还是放热?①__ __,因为②__ __。

…………………………………………装…………………………订…………………………线…………………………………………

三、计算题(共49分)

1.(14分)1mol 理想气体在27℃时压力为106

Pa ,在定温下外压恒定为105

Pa 进行膨胀。计算此过程的Q 、W 、?U 、?H 、?S 、?A 及?G 。

2.(10分)求标准压力下,-5℃的过冷液体苯变为固体苯的?S ,并判断此凝固过程是否可能发生。

已知苯的正常凝固点为5℃,在凝固点时熔化焓 m fus H ?=9940J ?mol -1,液体苯和固体苯的平均定压

摩尔热容分别为127和123J ?K -1?mol -1。

3.(6分)已知C(s)的燃烧焓为Δc H m ?(298K)= -393.3 kJ · · mol

-1

CO(g)+12O 2(g) = CO 2(g) 的反应焓为Δr H m ? (298K)= -282.8 kJ·mol -1 计算298K 时反应 C(s) +

1

2

O 2(g) = CO(g)的热效应。

4.(7分)工业上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C 6H 5CH 2CH 3(g) =C 6H 5CHCH 2(g) + H 2(g)

已知627℃时,Δr G m

= –2.984 kJ ?mol –1

(1) 求627℃时的K ;

(2) 求算在此温度及标准压力时反应的解离度;若用水蒸气与乙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

解离度为多少?

5.(12分)已知某反应的Δr G m /J ·mol -1= –528858–22.73T ln T +438.1T

(1) 计算2000K 时的K 和Δr H m

(2) 导出Δr S m 与温度T 的关系式

四、综合分析题(共13分)

已知A 、B 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如下:

(1) 标出各相区的相态,指出自由度为零的地方; (2) 画出图上a 点所示系统的步冷曲线;

(3) 指出水平线上有哪几相平衡共存;

(4) 分析物系点a 在降温过程中的系统状态的变化情况。

A w% B

化验理论考试题答案

煤质检验人员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煤中水分按其存在形式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 2、全水分指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3、测定煤中水分时,通氮干燥法适用于所有煤种,空气干燥法用于和烟煤和无烟煤,微波法适用于褐煤和烟煤。 4、27.745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结果是27.74 。 5、分析试验取样前,应将煤样充分混匀;取样时,应尽可能从煤样容器的不同部位,用多点取样法取出。 6、煤炭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一般用重复性限和再现性临界差表示。 7、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是指破碎到粒度小于0.2mm,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用于大多数物理和化学特性测定的煤样。 8、 Q的中文名称是收到基恒容低位发热量。 net, v,ar 9、煤的全水分测定的关键是保证原来煤样的水分没有损失也没有增加。 10、干燥法测定水分时,鼓风是为了促使干燥箱内温度均匀。 11、用于煤的灰分测定的马弗炉后壁有烟囱,炉门上有通风口,目的是为了保证煤样在灰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通风,使硫氧化物一经生成就马上排出。 12、如果挥发分坩埚的盖子不严密,煤样加热时有可能受到氧化,使测定结果偏高。 13、恒容高位发热量由弹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以及硫酸校正热后得到。恒容低位发热量是恒容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气化热后得到,其中水包括煤中原有的水和煤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需根据水分测定结果进行校正或换算的分析试验,应同时测定水分;如不能同时测定,两者测定也应在尽量短的、煤样水分未发生显著变化的期限内进行,最多不超过7天。(×) 2、用两步法测定煤中全水分时,可以将第一步测定的外在水分和第二步测定的内在水分直接相加。(×) 3、挥发分测定的马弗炉前面应有通气孔,后面应有烟囱。(×) 4、挥发分测定中7 min加热时间应包括3 min温度回升时间。(√) 5、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测定时,必须进行检查性干燥。(×) 6、发热量测定用氧弹应进行17 MPa的水压试验。(×) 7、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时,每天试验前应先做废样,直至库仑积分器的显示值不为0,方可开始试验。(√) 8、库仑法测定煤中全硫时,应每周换一次电解液。(×) 9、水分测定检查性干燥中,如果出现增重现象,表明煤样可能受到氧化。(√) 10、平行测定与重复测定的意义相同。(×) 11、某煤样空气干燥基挥发分的4次测定结果是:15.46、15.77、15.84、16.15其报出结果是15.80。(×) 12、煤的挥发分中包含水分。(×) 13、测定褐煤、长焰煤的挥发分时,最好先将煤样压饼。(√) 14、库仑法不能测定煤中硫燃烧生成的SO3。(√) 15、测定发热量时,点火后20 s内不要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热量计上方。(√)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问答题 气体的 PVT 性质 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 PV -P 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 P 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 T1 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 值总随 P 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 T2 线? 10 8 6 4 2 T2 T1 RT2 RT1 0 2 4 6 8 10 P 答:理想气体分子本身无体积,分子间无作用力。恒温时 pV=RT ,所以 pV- p 线为一直线。真实气体由于分子有体积且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此两因素在 不同条件下的影响大小不同时,其 pV-p 曲线就会出现极小值。真实气体分子间 存在的吸引力使分子更靠近,因此在一定压力下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小,使得 pV <RT 。另外随着压力的增加真实气体中分子体积所点气体总体积的比例越来 越大,不可压缩性越来越显著,使气体的体积比理想气体的体积要大,结果 pV >RT 。 当温度足够低时,因同样压力下,气体体积较小,分子间距较近,分子间 相互吸引力的影响较显著,而当压力较低时分子的不可压缩性起得作用较小。 所以真实气体都会出现 pV 值先随 p 的增加而降低,当压力增至较高时,不可压 缩性所起的作用显著增长,故 pV 值随压力增高而增大,最终使 pV >RT 。如图 中曲线 T1 所示。 当温度足够高时,由于分子动能增加,同样压力下体积较大,分子间距也 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大大减弱。而不可压缩性相对说来起主要作用。所以 pV 值 总是大于 RT 。如图中曲线 T2 所示。 2.为什么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升高而液体的粘度下降? 答: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气体的定向运动可以看成是一层层的,分子本身 无规则的热运动,会使分子在两层之间相互碰撞交换能量。温度升高时,分子 p V m

生产车间级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

重庆XX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进员工车间级安全培训测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填括号里,每题4分) 1、进入生产车间,我司要求必须( )。 A. B. C.戴安全帽 B. 穿防尘服 C.戴耳塞、护目镜 D.穿绝缘鞋 2、我司对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分成( )级。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3、“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 )。 D.违规检修 B.违规生产 C.违反操作规程 D.违反劳动纪律 4、机械设备出现异常时,我们应该( )。 A.报告给主任、主管 B.视而不见,任其发展 C.自己动手拆卸维修 D.直接关掉电闸、气阀 5、发生火灾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 )和引火源。 A.助燃物 B.风 C. 电线 D.明火 6、使用干粉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 A.上风向 B.下风向 C.无一定位置 D.喜欢站哪就站哪 7、作为生产现场操作员工,我们应该( )。 A.按照师傅教的操作 B.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C.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 D.随机应变操作 8、发生安全事故时,迅速拨打报警电话是: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依次的电话顺序是( )。 A.110、122、120、119 B.110、119、122、120 C.110、119、120、122 D.119、110、122、120 9、我司提倡的工作作风是( )。 A.用心做食品 B.团结就是力量 C.至真至味、成就精彩 D.干、就是现在、立刻、马上

10、上班( )分钟之后打卡,视为迟到,提前( )分钟下班视为早退。 A .10 10 B.5 10 C.5 5 D.10 5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填括号里,每个选项1分,填错不得分,每题4分) 1、当员工发生符合下列那种情况时,公司可以辞退员工( )。 A、严重违反劳动纪律 B、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经济损失 C、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 D、无理取闹、打架斗殴 E、向公司提出的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2、下列哪些属于危险、有害因素?( )。 A、高温的蒸汽保温层破损 B、高温的液体、油品飞溅 C、安全通道、消防通道阻塞 D、“跑、冒、滴、漏”现象 E、电线绝缘层破损 3、机械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的征兆有哪些?( )。 A、设备内部出现异响 B、设备表面异常升温 C、设备突然自动停机 D、管道上压力表指针波动较大 E、出现绝缘材料烧毁的焦煳味 4、火场逃生的方法有( )。 A、用手巾,手帕捂鼻护嘴 B、遮盖身体 C、寻找避难处所 D、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E、往人多的地方逃生 5、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四不放过”是指:( )。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C、事故报告没有上报不放过 D、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E、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每题4分) 1、非吸烟区禁止吸烟。( ) 2、“7S”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公司形象,提高员工素养。( ) 3、可以用水来扑灭电气设备产生的火灾。( ) 4、发现人员身上大面烫伤后立即脱去衣服,并用冷水冲洗。( )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OO六一二og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化学试题A卷 注意:学号、姓名和所在年级班级不写、不写全或写在密封线外者,试卷作废—*.计算题。(本大题6分) 将某电导池盛以0.02 mol dm3 KC l溶液(25C时其电导率为0.277 S m1), 在25C 时测得其电阻为82.4 Q,再换用0.005 mol dm 3K2SO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 Q。求: (1) 电导池常数K(l/A); (2) KSO溶液的电导率; (3) KSO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请回答下列各题。(本大题4分)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 (非沉淀剂),或将溶胶适当加热,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本大题10分) 均相反应2A+B3Y+Z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其中C A,0及C B,0分别表示A及B的初始浓度;A,0表示A的初始消耗速率,即,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1) 确定分级数,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 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本大题6分) CH 4气相热分解反应2CHGR +H2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已知该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试求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五.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8分)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在 25C 时为1.448 V : Pt | H 2 ( p ) | HCl ( b=0.1 mol - kg -1, =0.796 ) |Cl < p ) | Pt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 计算氯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E (Cl |Cl 2 |Pt )。 六. 推导题。(本大题6分) 气相反应2A(g) Y(g), 是二级反应,反应开始时只有A ,压力为p”, 试推导反应系统的总压力p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 七. 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共 22小题,总计60分) 1、 (3分)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 (1) 是表面积A; (2)是表面张力 ; (3) 是表面积A 和表面张力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 系。 2、 (3分)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是不是 ? 3、 (2分)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 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 的关系是:( ) (1) ; (2) = ; (3) ; (4)不能确定。 4、 (4分)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2) CH CH 3- +H- E I =423 kJ -mol CH + CH4GH +H- 日=201 kJ -mol -+ CH 4 CH 3- +H E 3=29 kJ -mol -+ CH 3- CH 4 E -i =0 kJ -mol (D

最新物理化学模拟试卷1

《物理化学》(本)模拟试卷1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一封闭系统从A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后回到A态,则下列何者为0() A.Q B.W C.Q+W D.Q-W 2、一定温度和压力的乙醇溶液中,若使乙醇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dV>0,此时水的偏摩尔体积的变化() A.>0 B.=0 C.<0 D.不能确定 3、在1000K时,反应Fe(s)+CO2(g)=FeO(s)+CO(g)的Kp=1.84,若气相中CO2含量大于65%,则() A.铁将不被氧化 B.铁将不被氧化 C.反应是可逆平衡 D.无法判断 4、下面何者的运动属电解质的导电机制() A.电子 B.离子 C.原子 D.电子和离子 5、电解质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A.电导率增加 B.摩尔导电率减少 C.摩尔电导率增加 D.电导率减少 6、产生浓差极化的原因() A.电极附近和溶液内部电解质浓度的改变 B.两个半电池中溶液浓度不同 C.电池的可逆性 D.测量时温度的变化 7、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 A.热力学稳定系统 B.热力学不稳定系 C.动力学稳定系统 D.动力学不稳定系统 8、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 C.胶体粒子是带电的 D.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

9、下列性质中大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是() A.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 B.扩散慢 C.不能透过半透膜 D.具有丁达尔效应 10、与大分子化合物的黏均分子量有定量关系的是() A.相对粘度 B.增比粘度 C.比浓粘度 D.特性粘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 20分) 1、对有纯态凝聚相参加的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压力商中只出现(),而与()无关。但对有固熔体或溶液参加的反应,压力商中则不仅出现气体相组分的压力,还出现()。 2、影响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主要因素是()、(),而不是()。 3、反应C(S)+H2O(g)=CO(g)+H2(g),在673K、pθ下达到平衡,已知△Hm=133.5Kj/mol,问下列条件变化时,对平衡有何影响? (1)增加温度() (2)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3)增加总压() (4)通入氮气()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 20分) 1、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 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W的值一般也不同。() 3、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4、吉布斯能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5、对于纯组分,化学势等于其摩尔吉布斯能。() 6、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而且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7、对于二元互溶体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8、二元体系中,若A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9、在简单低共熔物的相图中,三相线上的任何一个体系点的液相组成都相同。

车间岗位工艺培训考试题(带答案)2016810

车间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日期 成绩评价 1、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80mg的代码为(D ) A、05 B、06 C、13 D、25 2、替硝唑片的有效期为(D ) A、12个月 B、24个月 C、30个月 D、36个月 3、马来酸依那普利口腔崩解片的制粒目数为(C ) A、22目 B、24目 C、30目 D、20目 4、维参锌胶囊的粘合剂为(B) A、4%淀粉浆 B、5%淀粉浆 C、40%乙醇 D、50%乙醇 5、盐酸乙哌立松片冲模的直径为(B ) φ=6.5mm B、φ=7mm C、φ=8.5mm D、φ=12mm 6、马来酸依那普利口腔崩解片冲模的直径为(A) φ=6.5mm B、φ=7mm C、φ=8.5mm D、φ=12mm 硫糖铝咀嚼片的冲模规格为(B) 圆型,浅凹,φ=6.5mm B、圆型,浅凹,φ=8.5mm C、圆型,平冲,φ=6.5mm D、圆型,平冲,φ=8.5mm 8、马来酸依那普利口腔崩解片的规格为(A ) A、10mg B、0.25g C、50mg D、0.5g、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80mg双铝板的规格为(B ) A、6片/板 B、8片/板 C、10片/板 D、12片/板 10、微生物限度检查时,霉菌总数(B ),需氧菌总数( A ),大肠埃希菌(E ) A、≤800cfu/g B、≤80cfu/g C、≤100cfu/g D、≤1000cfu/g E、不得检出 11、洁净区要控制房间内的人员限制,保证操作人员平均每人4-6 ㎡,人员着装应符合要求,在洁净区应减少幅度大的活动,不得进行跑跳、大声喧闹等活动。 12、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他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13、洁净区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为45-65% 。 14、生产过程中双人复核的管理包括领料复核、关键操作步骤复核、记录复核。 15、中间产品应悬挂容器状态卡:表明容器内所有物料的情况,内容包括产品名称、 物料编码、产品批号、生产工序、第几件、毛重、净重、称量人、复核人、日期。 16、存放在中间站的中间产品和包装后的成品应有标明物料质量状态的标识:黄色待验、绿色合格、和红色不合格。 17、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18、称量的先称量辅料、后称量主料。先称量活性小的物料、后称量活性大的物料,防止物料出现吸潮、氧化、降解等偏差。 19、洁净区需要进行上锁管理的是:中间站、器具存放室、模具室。 22、用于洁净区墙面消毒的消毒液是75%乙醇和0.1%新洁尔灭液。用于洁净区地面消毒的消毒液是0.1%新洁尔灭液和4%甲酚皂溶液。 21、批号16051103中:16代表年份05代表月份11代表产品代码 03代表每月生产的第3批。

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试题(A )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 系统对环境做功为负(W<0),环境对系统做功为正(W>0),则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 ) A) ΔU = Q – W (B) ΔU = Q + W C) ΔU = W – Q DΔU = – Q – W 2. 两种理想气体在等温下混合( ) (A )ΔU = 0 ΔH = 0 ΔS = 0 ΔG = 0 (B) ΔU = 0 ΔH = 0 ΔS > 0 ΔG = 0 (C )ΔU > 0 ΔH < 0 ΔS > 0,ΔG < 0 (D) ΔU = 0 ΔH = 0 ΔS > 0 ΔG < 0 3. 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是化学势 ( ) (A) C s,v,n B n U )(?? (B) C s,v,n B n H )(?? (C) C T,p,n B n G )(?? (D) C T,v,n B n F )(?? 4. 在等温等压下,溶剂A 与溶质B 形成一定浓度的稀溶液,采用不同浓度表示的话,则 ( ) (A)溶液中A 、B 的活度不变 (B)溶液中A 、B 的标准化学势不变 (C)溶液中A 、B 的活度系数不变 (D)溶液中A 、B 的化学势值不变 5. 已知FeO (s) + C (s) = CO (g) + Fe (s),反应的Δr H m θ >0,Δr S m θ>0,且都不随温度而变化,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A ) 高温有利 (B ) 低温有利 C 与温度无关 (D )与压力有关 6. 已知水的四种状态:(1)100℃、p θ、H 2O (l);(2)99℃、2p θ、H 2O (g); (3)100℃、2p θ、H 2O (l);(4)100℃、2p θ、H 2O (g)。它们化学势高低顺序是 ( ) (A) μ2 > μ4 > μ3 > μ1 (B) μ4 > μ3 > μ2 > μ1 (C) μ4 > μ3 > μ1 > μ2(D) μ1 > μ2 > μ4 > μ3 7. H 2O 、K +、Na +、Cl – 、I – 体系的组分数是 ( ) (A) C = 3 (B) C = 5 (C) C = 4 (D) C = 2 8. 设反应 A(s) = B(g) + C(g) 的Δr G m (J·mol -1) = – 4500 + 11(T/K),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 ) (A) 高于409 K (B) 低于136 K (C) 高于136K 而低于409 K (D) 低于409 K 9. 公式pV r = 常数的适用范围是 ( ) (A ) 任何气体的绝热变化 (B ) 理气的任何绝热变化 (C ) 理气的任何可逆变化 (D ) 理气的绝热可逆变化 10. 如图A 与B 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相图,图中有几个单相区 ( ) A ) 1 个 (B ) 2 个 (C ) 3 个 (D ) 4 个 11. 在同一高温热源与同一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效率为ηR ,不可逆热机效率为ηIR ,则二者关系为 ( ) 不能确定 (A) = (B) < (C) > (D) 12. 270 K 和大气压下 1 mol 水凝结成冰,对该过程来是说,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 (A) ΔS 体+ΔS 环> 0 (B) ΔS 体+ΔS 环< 0 (C) ΔS 体+ΔS 环≥ 0 (D) ΔS 体+ΔS 环= 0 二、填空题(共18分,每空2分) 1. 1mol 某理想气体从始态T 1=273 K ,p 1=2×105 Pa 经恒温可逆压缩至末态压力p 2=4×105Pa ,则该过程中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为 kJ 。

理论考试题库

2018年中队长助理选拔理论题库 一、单选题 1、新修订的共同条令生效时间是(C )。 A、2010年5月4日; B、2010年6月3日; C、2010年6月15日; D、2010年6月30日。 2、穿军官常服大衣时,可以围制式围巾。围巾置于大衣领内,竖向对折,折口朝下围于脖领处,围巾上沿高于大衣领不得超过(C )。 A、1厘米; B、2厘米; C、3厘米; D、4厘米。 3、军人在(B)时,应当着作训服。 A、作战、训练; B、体力劳动; C、战备执勤; D、处置突发事件。 4、连(B )至少进行1次军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并讲评。 A、每天; B、每周; C、每半月; D、每月。 5、军人因工作需要印制名片,必须经(D )以上机关审查批准,登记备案。 A、连; B、营; C、团; D、师、旅。 6、除休息日和节假日外,连队通常每日出早操,每次时间通常为(C ),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7、连首长(B )组织1次全连内务卫生检查。 A、每天; B、每周; C、每半月; D、每月。 8、连务会,(D )至少召开1次,由连首长主持,班长以上人员参加。 A、每天; B、每周; C、每半月; D、每月。 9、士兵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外出时,通常(A)以上同行,并指定负责人。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10、士官和军官配偶来队如因特殊情况需延长留住时间,应当经团以上单位首长批准,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C)日。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11、经济民主组通常(B )活动1次,主要负责了解和反映官兵对伙食的意见,研究改善办法,审查食谱;监督经费开支,定期检查账目,防止贪污、挪用、铺张浪费和侵占官兵利益。 A、每天; B、每周; C、每半月; D、每月。 1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B )的方针。 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13、消防工作应当坚持( C )的原则。 A、防火安全责任制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D、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14、消防员到达灭火现场后,在利用消防广播系统和警报系统组织人员疏散时,应按 照(A )的顺序发出警报。

物理化学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封闭系统 2. 内能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电解池 5. 表面张力 6. 零级反应 7. 催化剂 8. 乳状液 9. 熵判据 10. 拉乌尔定律 二. 选择题(在A,B,C,D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10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2. 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热不能自动从低温流向高温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作功而无其它变化 (C)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功 3.关于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方程仅适用于液-气平衡 (B)该方程既适用于液-气平衡又适用于固-气平衡 (C)该方程假定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液体或固体的体积 (D)该方程假定与固相或液相平衡的气体为理想气体 4.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5. 采用对消法(或称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时,需要选用一个标准电池。这种标准

电池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 (A) 电极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很大,可逆性大 (B) 高度可逆,电动势温度系数小,稳定 (C) 电池可逆,电势具有热力学意义 (D) 电动势精确已知,与测量温度无关 6. 法拉弟于1834年根据大量实验事实总结出了著名的法拉弟电解定律。它说明的问题是 (A)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B) 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与超电势之间的关系 (C) 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D) 电解时电极上析出物质的量与电极面积的关系 7. 对于理想的水平液面,其值为零的表面物理量是 (A) 表面能 (B)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C) 表面张力 (D) 附加压力 8. 表面活性剂是 (A) 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B) 能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C)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D) 溶入少量就能显著增加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 9. 用物理方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优点在于 (A) 不要控制反应温度 (B) 不要准确记录时间 (C) 不需要很多玻璃仪器和药品

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含答案

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 姓名:部门:分数: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危险化学品仓库内不能吸烟,但可以携带烟火。()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0”电话。()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对于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员工,应注意个人卫生,就餐前一定要洗手。() 5、安全生产管理是公司老板和管理人员的事,跟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6、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对触电人员首先采用的方法是使其脱离电源。() 8、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9、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10、仓库货物太多时可以占用消防通道和堵塞消防设施。()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时,吹气频率一般为成人_______每分钟。() A、16~18 B、19~23 C、25次左右 3、以下关于接触有毒物品工人作业规定的正确说法是( ) A、下班回家后立即洗澡 B、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 C、每个小时必须进行清洗 4、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后,不能用______进行扑救。()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5、工伤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实施的,对在工作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的职工或遗属提供补偿的一 种_______。() A、优惠措施 B、社会福利制度 C、强制实行措施 6、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善。()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睡眠不足 C、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7、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该__________。() A、自己马上处理 B、无自己无关、不管 C、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8、发生火灾逃生时,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应该_________。() A、采用口罩、毛巾捂鼻或匍匐撤离B加速奔跑撤离C、屏住呼吸冲过烟雾区 9、“安全第一”的基本含义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_______。() A、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B、安全服从生产 C、安全与生产协调发展出 10、我国于_____开始实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A、2002年3月15日 B、2001年3月15日 C、2003年3月15日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发现火灾后该如何正确拔打报警电话? 2、作业过程中的“三不伤害”是指什么? 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答案) 姓名:部门:分数: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危险化学品仓库内不能吸烟,但可以携带烟火。(×)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0”电话。(√)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心肺复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 ) 次/ 分。 2、《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 气的比率为:(30:2 )。 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 共分为( 5 )个步骤。 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 第一个步骤是(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如果使用双相波除颤, 首次使用的能量为(120-200 )J。 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 压的深度为:(5-6 )cm。 7、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颌法)。 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 上)。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在( 5 ) 组心肺复苏 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应每( 2 )分钟 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

1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即(0.1-0.2 )mg/kg为心脏骤停常规治疗。 12、β-肾上腺能阻滞剂提高儿茶酚胺活性,可诱发(心律失常)。 1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认为,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1.0mg )mg是合理的。 1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对已知或怀疑鸦片过量,确定有脉搏无呼吸或仅叹气(即呼吸停止)的病人,除给标准BLS急救外,培训BLS医务人员经鼻或肌注(纳洛酮)是合理的。 1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时(多巴胺)药物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1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时可选用(阿托品)。 17、《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博应给予(肾上腺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18、《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目标血压是:(收缩压>90 mm Hg) 19、《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呼吸兴奋剂在(循 环复苏满意后)情况下使用。 2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血糖应控制在(8~1O )mmoI/L

最新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车间级安全教育试题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危险化学品仓库内不能吸烟,但可以携带烟火。(×)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0”电话。(√) 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4、对于接触危险化学品的员工,应注意个人卫生,就餐前一定要洗手。(√) 5、安全生产管理是公司老板和管理人员的事,跟普通员工没有关系。(×) 6、从业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7、对触电人员首先采用的方法是使其脱离电源。(√) 8、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9、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10、仓库货物太多时可以占用消防通道和堵塞消防设施。(×)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 A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时,吹气频率一般为成人_______每分钟。(B ) A、16~18 B、19~23 C、25次左右 3、以下关于接触有毒物品工人作业规定的正确说法是( B ) A、下班回家后立即洗澡 B、不准在作业场所吸烟、吃东西 C、每个小时必须进行清洗 4、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后,不能用______进行扑救。( A )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5、带电灭火时,( D )是不适合的。 A.二氧化碳B干粉C.1211 D泡沫 6、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善。( A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睡眠不足 C、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7、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该__________。( C ) A、自己马上处理 B、无自己无关、不管 C、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8、发生火灾逃生时,经过充满浓烟的路线应该_________。( A ) A、采用口罩、毛巾捂鼻或匍匐撤离B加速奔跑撤离C、屏住呼吸冲过烟雾区 9、“安全第一”的基本含义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_______。( A ) A、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B、安全服从生产 C、安全与生产协调发展出 10、三级教育是针对(D )职工的教育。 A.特种岗位B新入厂C.换岗D.以上都对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哪几种颜色?各表示什么含义? 我国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红色:含义是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钮以及禁止触动的部位通常用红色;有时也表示防火。 蓝色:含义是指令,必须遵守。 黄色:含义是警告和注意。如厂内危险机器和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等。 绿色:含义是提示,表示安全状态或可以通行,车间内的安全通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他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表示都用绿色

物化下学期试题

《物理化学》试题(下册) 一、选择(30分) 1. 基元反应中反应级数n 和反应分子数m 的关系 ( ) (A) m > n (B) m < n (C) m = n 2. 同种液体在相同温度下受到的压力 ( ) (A) 凹凸平〉〉P P P (B) 凹平凸〉〉P P P (C) 凸平凹〉〉P P P 3. 在As 2S 3负溶胶中,聚沉力最强的是 ( ) (A) NaSO 4 (B) NaCl (C) AlCl 3 (D) MgSO 4 4. 复合反应 A = 2 B 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1k k 和 则dB/d t 为( ) (A) 122k [A]-2k [B] (B) 2122k [A]-2k [B] (C) 2222k [A]-k [B] 5. 某反应的C 0减少一半,则t 1/2也减少一半,该反应为 ( ) (A).零级 (B) 一级 (C)二级 (D)三级 6. 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 ( ) 1 2 3 4 (A) 1 (B) 2 (C) 3 (D) 4 7. 0.1mol/kg NaCl 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0.219,则电解质的平均活度为 ( ) (A) 0.0219 (B) 0.00219 (C) 0.0524 (D) 0.00524 8. 在毛细管的右端加热时,毛细管中液体向哪个方向移动 ( ) Δ (A) 向左 (B) 向右 (C)不动

9. 对一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正比 (B) t C ?→?1作图位一条直线 (C) 速率常数的单位()1 -t (D) 只有一种反应物质 10.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总是 ( )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不确定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 (B) 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 (C)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面的中心 (D)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指向曲面的中心 12. 一级反应的特点是 ( ) (A) 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 (B)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正比 (C) 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 (D) 738 4 :2:3t t = 13. 一定体积的水,分成许多小水滴,下列物理量增加的有( ) (A) 表面张力 (B) 液面的附加压力 (C) 饱和蒸气压 (D) 比表面, 14. 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2F 与以一定电流放电2F 下列量不同的是 ( ) (A) 对环境作的电功 (B) 与环境交换的热量 (C) 电池反应的G ? (D)电池反应的H ? 15、下列气体钢瓶颜色正确的是 ( ) (A) 氧气钢瓶 蓝色 (B) 氢气钢瓶 绿色 (C) 乙炔气体钢瓶蓝色 (D) 氮气钢瓶绿色 二、填空(10分) 1、分子分散系统粒子的大小 。 2、反应分子数只能是 数。 3、二级反应以 对t 作图得一直线。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2015)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 、B 、C 三个步骤,其中 A 是() A 、人工循环 B 、人工呼吸 C 、开放气道 2、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 ) A 至少80-100次/分; B 至少100次/分; C 至少120次/分; D 至少 60-80次/分 3、 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 ( ) A 30: 2; B 15 : 2; C 30 : 1; D15 : 1 4、 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 A 、 10-12次/分钟 B 、20-24次/分钟 C 、5-6次/分钟 D 12-20分钟 5、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 ) A 双乳头之间胸骨正中部;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 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 )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 ( ) 11、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 ) A 、早期心肺复苏 B 、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C 、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 级生命支持 12、 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 ) A 、侧卧位 B 、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 C 、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 至少5cm ; D 至少6cm A 500-600ml ; B 600-700ml ; C 400-500ml 8、 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200J ; B 300J ; C 360J ; 9、 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 ) A 100J ; B 100-150J ; C 150-200J D 800-1000ml D 150J D 300J A 仰头举颏法; 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 D 环状软骨压迫法

2017武汉中考物理化学模拟试卷

2016年武汉市初中模拟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以及“答题卡”上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用2B 铅笔把对应的位置涂黑。 3.答第I 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题卷”上。 4. 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S -32 Cu -64 可能用到的物理量:g = 10N/kg ,ρ水= 1.0× 103kg/m 3,c 水= 4.2×103J/(kg?℃)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药爆炸 B .铁锅生锈 C .冰雪融化 D .森林火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C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增加烟囱高度,减少废气污染 C .加碘食盐用于调味 D .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奶茶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香醇 B .氢气、酒精、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用水扑灭电器着火引发的火灾 D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5.某物质R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5O 2 点燃 4CO 2 + 2H 2O .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①R 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②R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④R 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26 则正确的一组是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甲是稀盐酸,则乙可能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B . 若甲是澄清的石灰水,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沉淀 C . 若丁为水,则反应物中一定有酸或碱 D . 若丁为铜,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 为了制取CO 2并验证它的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 a 是分液漏斗 ②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③若D 中石蕊溶液始终没有变红,则C 装置中M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④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在D 装置右端的导管口放一盏酒精灯 ⑤A 中的稀盐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 ② ⑤ B .① ④ ⑤ C .② ③ ⑤ D .① ③ ④ 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丁是红色固体,单质乙是一种常见且用途 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 的是 A .转化①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常用于冶金工业 B .完成转化④,物质丙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