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公法简答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30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法律关系D. 所有上述关系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一个国家被普遍认为拥有哪项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和平使用太空权答案:C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解决国际争端B. 制定国际法C. 监督国家行为D. 维护国际和平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有绝对的经济自主权答案:D5.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避免什么?A. 威胁和平的行为B. 破坏和平的行为C. 任何敌对行为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哪些内容?A. 勘探和开发B. 管理和处置C. 国际合作与交流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7.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经济C. 不干涉他国文化D. 不干涉他国任何事务答案:A8. 国际公法中的“自决权”通常适用于哪种情况?A. 国家独立B. 民族解放C. 人民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A. 只有自卫时B. 只有联合国授权时C. 只有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D. 只有国际法院裁决时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答案:ABCDE1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承担的义务可以分为哪几类?A. 法律义务B. 道德义务C. 条约义务D. 习惯义务E. 单边义务答案:ACD13. 国际公法中,国家承认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些?A. 明示承认B. 默示承认C. 法律承认D. 事实承认E. 选择性承认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际公法的违反?A. 侵略行为B. 种族清洗C. 违反国际法院裁决D. 单方面改变国界E. 经济制裁答案:ABCD15.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赔偿责任B. 道歉责任C. 停止违法行为D. 保证不再犯E. 经济援助责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公法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禁止使用武力C. 互不干涉内政D. 国家无权独立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A. 独立权B. 平等权C. 管辖权D. 领土完整权答案:D3. 国际法上的“领土”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陆地B. 河流C. 领海D. 领空答案:B4. 国际公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的表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承认是单方面的B. 承认是不可撤销的C. 承认可以是有条件的D. 承认可以是默示的答案:B5.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来源?A. 国际不法行为B. 国际义务的违反C. 国际争端的解决D. 国际合作的失败答案:C6.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解决B.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际法院解决C.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双边谈判解决D.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联合国解决答案:A7.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管辖权?A. 国家间争端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C. 国际条约解释D. 国际法规则的适用答案:B8.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不使用核武器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10. 国际公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A. 难民B. 儿童C. 妇女D. 罪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指的是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保障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法中尊重国家平等和主权的体现。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B. 个人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公平互利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A4.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强制的B. 非强制的C. 仅对当事国强制D. 仅对法官强制答案:C5.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家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B. 国家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C. 个人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D. 个人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答案:D7.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A. 管辖权B. 外交豁免权C. 领土完整权D. 所有以上答案:D8.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以上答案:A9.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B. 国家在遭受经济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C. 国家在遭受文化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司法判例答案:ABCD2. 国际法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答案:ABCD3.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包括?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BCD4.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承担的义务包括?A. 遵守国际条约B. 遵守国际习惯C. 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D. 遵守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BC5. 国际法上的“不歧视原则”包括?A. 国籍不歧视B. 性别不歧视C. 种族不歧视D. 宗教不歧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不侵犯D. 所有选项都是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政治独立B. 经济自主C. 领土完整D. 所有选项都是3.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是指什么?A. 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人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C. 国家有权自由发展自己的经济D. B和C都是4. 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争端中,必须首先寻求国内法律的解决B. 在国际争端中,可以忽略国内法律的解决C. 国内法律无法解决争端时,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法院D. 国际法院可以代替国内法院解决争端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针对哪些行为?A. 干涉他国内政B. 干涉他国经济C. 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国际公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D. 司法判例7.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国家行为的合法性B. 国家行为的不当性C. 国家行为的补救措施D. 国家行为的赔偿责任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存在严重的人道危机B. 国内政府无力或不愿采取措施C. 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D.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9. 国际公法中的“领土完整”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国家领土的不可侵犯性B. 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性C. 国家领土的不可变更性D. 国家领土的不可剥夺性10.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包括哪些方式?A. 谈判B. 调解C. 仲裁D. 强制执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权”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2.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外交保护”原则,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国际公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
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构成要件3、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4、简述解除国际不法行为和不法性的几种情形5、简述国家不法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6、简述国家责任的履行7、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8、简述外交保护的概念和条件9、简述引渡的程序10简述人权的国际保护机制11、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12、简述无公害通过制度13、简述沿海国在田比连区中的管制权14、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15、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16、简述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17、简述使馆的职务18、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19、简述条约无效的原因20、简述国际组织的决策方式21、简述联合国的宗旨22、简述安理会的表决程序23、简述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24、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5简述战争开始后交战国的法律后果论述题1、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试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3、试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4、试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5、试述领海概念及其法律地位6、试述危害国际名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管辖权7、试述外空活动的责任制度8、试述使馆的外交特权与豁免9、试论述条约条约终止的原因10、试述联合国的宗旨11、试述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权12、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简答论述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要素(1)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存在;(2)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即不被各国接受为法律的实践或通例不是国际习惯。
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答:国际法主题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作为国家法主体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①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②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③有国际求偿能力3、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 2、国家合并 3、国家分离4、国家解体4、简述解除国际不法行为和不法性的几种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国际公法》含答案单选题1、( ) 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正确选项1.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V)2、(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正确选项1.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V)3、( )不能行使紧追权。
正确选项1.民用商船(V)4、()是国际组织的最高机关,由组织全体成员组成。
正确选项1.决策机关(V)5、()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正确选项1.情势变迁(V)6、()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正确选项1.直线基线法(V)7、“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 )的待遇。
正确选项1.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V)8、《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签订的。
正确选项1.1944年在芝加哥(V)9、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在他发表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于任何国家。
正确选项1.宾刻舒克(V)10、18世纪末,()首先提出编纂国际法的倡仪。
正确选项1.边沁(V)1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正确选项1.格老秀斯(V)12、处理国际组织日常工作的常设机构是()。
正确选项1.行政机关(V)13、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正确选项1.复合国(V)14、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正确选项1.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V)15、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正确选项1.国内运输权(V)16、第一个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是()。
正确选项1.《东京公约》(V)17、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项,由()专属管辖。
正确选项1.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V)18、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正确选项1.350海里(V)19、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进行()。
国际公法简答一、国家承认国家承认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作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而存在,并表示愿意与其交往的行为。
国家承认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明示和默示承认以及法律上的和事实上的承认。
国家承认的法律效果:理论上,存在“构成说”和“宣告说”两种不同主张;实践中,国家承认可在承认国和被承认国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二、国家责任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它是国家从事国际不当行为所必然产生的法律后果。
国际不法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国家责任的构成条件:《国家责任条文草案》的规定,国家责任的构成条件是一国实施了国际不当行为。
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某一行为依国际法的规定可以“归因于”某一国家;二是该国家行为违背了该国负担的有效国际义务。
在(权利国)同意、国际不当行为的对抗措施、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危难、紧急状态、自卫等情况下,一国实施的行为依国际法可排除其不当性,因而不负国际责任。
国家责任的内容和形式:国家责任体现为行为国与受害国之间的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国家责任条文草案》的规定,行为国有义务停止其不当行为,并通过恢复原状、赔偿或道歉等方式补偿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受害国有权利要求或迫使行为国履行上述义务,也有权利对行为国采取对抗措施或暂停履行有关义务。
三、领土及其去得分方式领土是指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
领土由领陆、领水、领空、领路和领水的底土四个部分构成。
国家以先占、时效、割让、征服、添附等方式取得新领土,传统国际法理论上称之为“五种取得领土方式”。
先占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有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行为。
国际以先占的方式取得领土已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但在解决国家间领土争端时,有时还应考虑先占作为领土变更的方式所具有的效果。
时效是指对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的行使管辖权而取得该领土的主权。
国际法的时效与国内法的时效有两点区别:一是不以善意占有为前提;二是没有确定的有时效期限。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非政府组织答案:C2. 国际公法中,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征税权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中的基本原则?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 集体安全原则答案:D4. 国际法上的领土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领空B. 领海C. 专属经济区D. 所有选项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A. 赔偿损失B. 道歉C. 恢复原状D. 军事制裁答案:D6. 国际公法中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受到武装攻击时采取的防御措施B. 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取的防御措施C. 国家在受到非武装攻击时采取的防御措施D. 国家在受到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措施答案:A7. 国际公法中的外交豁免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人身不可侵犯B. 司法管辖豁免C. 财政豁免D. 军事豁免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中的海洋法原则?A. 公海自由B. 领海主权C. 专属经济区D. 内陆国答案:D9. 国际公法中的引渡是指?A. 一个国家将犯罪嫌疑人移交给另一个国家B. 一个国家将本国公民移交给另一个国家C. 一个国家将外国公民移交给另一个国家D. 一个国家将本国公民移交给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审判答案:A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中的战争法原则?A. 区分原则B. 比例原则C. 军事必要原则D. 无差别攻击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权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司法管辖豁免B. 财政豁免C. 行政豁免D. 军事豁免答案:A、B、C12.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谈判B. 调解C. 仲裁D. 制裁答案:A、B、C13.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可以采取以下哪些形式?A. 赔偿损失B. 道歉C. 恢复原状D. 军事制裁答案:A、B、C14. 国际公法中的海洋法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公海自由B. 领海主权C. 专属经济区D. 内陆国答案:A、B、C15. 国际公法中的战争法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区分原则B. 比例原则C. 军事必要原则D. 无差别攻击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国际公法的主体仅限于国家。
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因素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和构成要件3、简述新国产业生的形势4、简述排除国际非法行为和非法性的几种情况5、简述国家非法行为责任的构成要件6、简述国家责任的执行7、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8、简述外交保护的观点和条件9、简述引渡的程序10简述人权的国际保护体制11、简述南极的法律地位12、简述无公害经过制度13、简述沿海国在田比连区中的管束权14、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15、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16、简述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17、简述使馆的职务18、简述合约的缔结程序19、简述合约无效的原由20、简述国际组织的决策方式21、简述结合国的主旨22、简述安理睬的表决程序23、简述国际法院的咨询管辖权24、简述严禁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25简述战争开始后开战国的法律结果阐述题1、试述国家的基本权益和义务2、试述国际法的基来源则3、试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益和义务4、试述大陆架的法律地位5、试述领海观点及其法律地位6、试述危害国际名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管辖权7、试述外空活动的责任制度8、试述使馆的外交特权与宽免9、试阐述合约合约停止的原由10、试述结合国的主旨11、试述结合国安理睬的主要职权12、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国际法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阐述1、简述国际习惯形成的两个因素 (1) 有一般的实践或常规存在 ;(2) 一般的实践或常规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 , 即不被各国接受为法律的实践或常规不是国际习惯。
2、简述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和构成要件: 答: 国际法主题亦称国际法律人品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 , 直接蒙受国际法上的权益和义务 , 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作为国家法主体须拥有以下三个条件 : ①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②能直接蒙受国际法上的权益和义务③有国际求偿能力3、简述新国产业生的形势:1 、殖民地或隶属国的独立 2 、国家归并 3 、国家分别4、国家解体4、简述排除国际非法行为和非法性的几种情况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履行职权没关的个人行为 ;2) 因公民、法人和其余组织自己的行为以致伤害发生的 ;3) 法律规定的其余情况。
国际公法简答题汇总简答题1、简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2、简述一国国家不当行为非法性的排除。
3、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
1、简述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
沿海国在本国的专属经济区的权利有四个方面:(1)对自然资源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专属经济主权权利。
(2分)(2)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学研究有专属的管辖权。
(2分)(3)《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其他权利。
如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2分)(4)建立相关的法律规章和执行该法律规章的权利。
(2分)沿海国在本国的专属经济区的义务: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行使上述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适当顾及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分)2、简述一国国家不当行为非法性的排除。
(1)同意,即国家实施的行为是在得到关系国的同意情况下作出的。
(2分)(2)针对他国的违法行为而采取的对抗行动。
(2分)(3)国家出现的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
(2分)(4)危难,指国家代表或受其监护的人为了逃避极端危难的状况而实施的行为。
(2分)(5)紧急状态,即国家遇到特别紧急的状况,如遇到外国侵略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
(1分)(6)国家的自卫行为。
(1分)3、简述外国人待遇原则。
实践中形成的外国人待遇原则主要有以下三项(1分):(1)国民待遇原则,也称平等待遇原则,是指一国对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在一定事项上给予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
这一原则的目的是使外国人与所在国国民处于平等的地位,既不享有特权,也不受到歧视。
(3分)(2)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一国(施惠国)给予某外国(受惠国)的国民的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国民的待遇。
其目的是使受惠国国民与第三国国民相比永远处于不受歧视的地位。
(3分)(3)互惠待遇原则,是指一国给予外国国民某种权利、利益优遇须以该外国给予本国国民同等的权利、利益或优遇为前提。
其目的是避免外国人在本国片面获得某些权利和利益,同时反对本国人在外国受到歧视。
(3分)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航行制度。
2、简述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3、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航行制度。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一般是指构成世界性航道从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2分)《海洋法公约》对一些两端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沿海国的领峡,同时构成世界性航道的海峡规定了一种航行制度,即过境通行制。
(3分)所谓过境通行就是外国船舶和航空器自由通过和飞越海峡,但通过应继续不停地并应遵守沿岸国规定的入境条件限制,不得对沿岸国使用武力或威胁,同时还应遵守国际规章、程序和惯例。
(5分)2、简述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1)领馆馆舍中专供领馆办公的部分不可侵犯,接受国官员进入要征得馆长同意。
(2分)但遇火灾或其他灾害需要保护时,可推定馆长同意而进入。
领馆馆舍、设备及财产和交通工具,不得征用,但有必要征用时,应作迅速、充分、有效赔偿。
(2分)(2)领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
(2分)(3)通讯自由(1分)(4)领馆人员有行动和旅行自由。
(2分)(5)免税特权(1分)。
3、简述条约的缔结程序。
答:条约的缔结通常有三个程序:(1)约文的议定这是指各方代表通过谈判,就拟缔结的条约的内容、文字、生效等达成协议,并起草、拟定约文。
(2分)(2)约文的认证谈判代表认证条约约文为其代表的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接受该约束的标准文本。
认证的方式有草签、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和签署等形式。
(4分)(3)表示同意受条约拘束国家及其他缔约者最终表示接受条约约束的形式有签署、批准、加入、接受和赞同。
(4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2、沿海国在毗连区中具有哪些管制权?3、条约无效的原因有哪些?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对该公约下的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管辖权?《蒙特利尔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各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罪行实施管辖权:(1)罪行在该国领土内发生;(2)罪行是针对在该国登记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3)在其内发生犯罪行为的航空器在该航空器降落时被指称的罪犯仍在航空器内;(4)罪行是针对租来时不带机组的航空器,或是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而承租人的主要营业地,或如承租人没有这种营业地,则其永久居所,是在该国。
第2款规定:当被指称的罪犯在缔约国领土内,而该国未将此人引渡给本条第一款所指的任一国家时,该缔约国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对有关罪行实施管辖权。
第3款规定:本公约不排斥根据本国法行使任何刑事管辖权。
2、沿海国在毗连区中具有哪些管制权?(1)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之外,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
按照国际法,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2分)(2)沿海国为防止外国船舶违反该国领土或领海中关于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行为而对其行使管制权;(2分)(3)因为惩治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而对外国船舶行使管制权。
(2分)3、条约无效的原因有哪些?(1)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2分)(2)违反自由同意,包括错误、诈欺、贿赂、强迫等情形;(3分)(3)违反强行法。
(1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应符合那些条件?2、何为国家管辖豁免原则?3、外交代表享有哪些特权与豁免?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国家行使外交保护权应符合那些条件?要求答出:(1)国民的合法权益在所在国遭到了该国的不当侵害;(2)受害人自受害之日期起到保护国的抗议或求偿结束时保持该国国籍;(3)受害人须已用尽当地救济方法。
(各项要简要说明,每点2分)2.何为国家管辖豁免原则?要求答出:(1)概念国家管辖豁免,泛指一国不受他国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的管辖,其中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司法管辖,即除非经过一国同意,他国司法机关不得受理针对该国或该国的行为和财产提起的诉讼,也不得对该国的财产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
(4分)(2)19世纪形成了国家绝对豁免原则,但现今国家管辖豁免原则已受到限制,国家从事的商业行为及相关的财产不豁免。
(2分)3.外交代表享有哪些特权与豁免?要求回答:(1)人身不受侵犯;(1分)(2)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1分)(3)管辖豁免,说明刑事完全管辖、民事和行政也豁免,但要说出四种例外情况、作证义务豁免。
(3分)(4)免除直接税及海关检查。
(1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国际法上确立了哪些惩治战争犯罪的原则?2.国家有哪些基本权利?3.条约因哪些理由而无效?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国际法上确立了哪些惩治战犯的原则?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国际文件和国际法庭的审判确立了惩治战争犯罪的原则,主要有:(1)追究犯罪者的个人刑事责任;(1分)(2)官方身份不免除个人责任;(1分)(3)政府或上级命令不免除刑事责任原则;(1分)(4)上级责任原则;(1分)(5)不适用法定时效原则。
(1分)除上述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则:如被控有违反国际法罪行应得到公平审判;不违反国内法不能作为免除实行国际罪行之责任;不溯及既往等原则。
(1分)2.国家有哪些基本权利?答: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
(2分)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独立权。
即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内外事务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
(1分)(2)平等权。
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权利义务的权利。
(1分)(3)自卫权。
即有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武力攻击的权利。
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
(1分)(4)管辖权。
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
(1分)3.条约因哪些理由而无效?答:(1)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2分)(2)违反自由同意,包括错误、诈欺、贿赂等情形;(3分)(3)违反强行法。
(1分)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2.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3.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无害通过制度。
无害通过制度的内容有以下方面:(1)无害通过权,即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2)无害通过的含义。
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领海。
(3)在通过领海期间,不得从事任何非无害活动。
非无害活动如:以任何种类的武器进行任何操练或演习;任何捕鱼活动。
2.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确定外空法律地位的主要文件是《外层空间条约》及《月球协定》。
按这些法律文件规定,外空法律地位的内容包括:(1)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自由;(2)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3)外层空间应用于和平目的;(4)天体及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财产。
3.简述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1)禁止使用极度残酷和过分伤害的武器;(2)禁止使用不分皂白的作战手段和方法;(3)禁止使用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4)禁止使用背信弃义的手段和方法。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沿海国在毗连区中的管制权。
2.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简述联合国的宗旨。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沿海国在毗连区中的管制权。
(1)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之外,由沿海国对海关、财政、移民和卫生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
按照国际法,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2分)(2)沿海国为防止外国船舶违反该国领土或领海中关于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行为而对其行使管制权;(2分)(3)因为惩治违反上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而对外国船舶行使管制权。
(2分)2.简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条约是国家等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并受国际法支配的国际协议。
条约有如下主要特征:(1)条约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缔结的协议。
(2)条约是受国际法支配的协议。
(3)条约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协议。
(4)条约通常是书面形式的协议。
3.简述联合国的宗旨。
(1)维持和平和安全,这是联合国的首要目的;(2)发展各国间友好关系;(3)促进国际合作;(4)构成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公海自由航行制度。
2.简述条约无效的原因。
3.简述战争开始后交战国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