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系统设计中的事务级建模方法_石晓郁
- 格式:pdf
- 大小:113.14 KB
- 文档页数:3
第2章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第1/3部分)一旦获得并收集和整理出软件系统的各种需求、并通过特定的形式加以描述出,然后再得到软件系统的使用者客户的认可之后,则需要对软件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并最终能够建立出软件系统的分析模型。
因为,通过建立出软件系统的分析模型,可以捕获到独立于软件系统的具体技术实现细节之外的各种信息和预期的行为,而这些内容是与所使用的开发语言、开发的平台、部署的应用服务器等都是无关的。
而如果对软件系统的设计活动,是基于系统的分析结果而得到的,软件系统的开发人员可以更加确信所开发出的应用系统项目,将是一个完全按照用户需求而构建出的应用系统。
那如何有效地进行需求分析并建立出正确的系统分析模型?通过对软件系统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开发者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方面的结果呢?如何熟练地应用可视化的建模工具?这也是读者所感兴趣的问题,本章将介绍如何进行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模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并通过详细的图示和实现步骤来说明在Rose工具中的具体实现方法。
1.1Rational Rose对UML建模方面的支持1.1.1Rational Rose2003工具概述1、Rational Rose工具概述(1)Rose工具是美国Rational 公司(现在为 IBM公司)的面向对象建模工具利用这个面向对象建模工具,开发者可以建立用UML 描述的软件系统的各种模型,而且可以自动生成和维护C++、Java、VB、Oracle 等语言和系统的代码。
达到先建模后编码的效果。
(2)Rational Rose工具是个菜单驱动应用程序,用工具栏帮助使用常用特性它能默认支持大多数流行的编程语言,包括C++、Ada、CORBA、Java、COM、VB、XML、Oracle、VC等;另外也能通过添加第三方的Add-Ins插件组件,来支持其它的编程语言。
(3)Rational Rose工具支持统一建模语言(UML)其中统一建模语言(UML)由Rational公司3位世界级面向对象技术专家Grad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通过对早期面向对象研究和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扩展而得来的,它为可视化建模软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9年1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期灰色系统GM(1,1)模型适用范围拓广α李希灿(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研究了灰色系统GM(1,1)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由于原始数列乘以不等于零的常数对模型值及预测值的影响,得出GM(1,1)模型完全适用于负数据序列建模的结论.关键词灰色系统模型灰色参数WideningofSuitableLimitsofGreySystemGM(1,1)ModelLiXican(ShandongHydraulicEngineeringCollege,Taian271000)AbstractInthispaper,westudythefactthataconstantwhichmultipliesalldatainthecoarseserieswouldin fluencethevaluesofmodelandprediction.TheresultthatGM(1,1)modelissuitabletonegative datasequenceisobtained.Keywords greysystem;model;greyparameters1引言设有时间数据序列X(0)X(0)={x(t) t=1,2,…,n}={x(0)(1),x(0)(2),…,x(0)(n)}t对X(0)作一次累加生成(1-AGO),令x(1)(t)=6x(0)(k),得生成数据序列X(1)k=1X(1)={x(1)(t) t=1,2,…,n}={x(1)(1),x(1)(2),…,x(1)(n)}n=x(0)(1),62x(0)(k),…,x(0)(k)k=16k=1利用序列X(1)可建立如下白化方程(1)+(1)dtaX=u式中,a,u为灰色参数.按最小二乘法求解(a,u)T=(BTB)-1BTYNα本文于1997年7月15日收到©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1)(2)(3)(4) 98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B=1999年1月(x(1)(2)+x(1)(1))2(x(1)(3)+x(1)(2))211--YN=(x(0)1(x2(1)(n)+x(1)(n-1))(2),x(0)(3),…,x(0)(n))Taa求出a,u后,解(3)式得微分方程xδ(1)(k)=x(0)(1)-e-a(k-1)+(5)对xδ(1)作一次累减生成,即得xδ(0)序列δ()δ()δ()x0(k)=x1(k)-x1(k-1)xδ(0)(k)=x(0)(1)-a(1-ea)e-a(k-1)(6)因此,给定原始数据序列(1)式,由式(2),(3),(4),(5),(6)即可建立GM(1,1)预测模型.但GM(1,1)建模时一般要求(1)式必须为“非负”数列.随着灰色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GM(1,1)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变形观测中,利用监测网的多期观测数据建立GM(1,1)模型进行变形预测等,当时间数据序列为高差时,就可能为负数据序列.那么负数列是否能直接用于建模呢?为此本文加以讨论.首先导出灰色参数的显式表达式,由此对原始数据序列乘以不等于零的常数对预测结果及精度影响加以讨论,得出GM(1,1)建模完全适用于负数据序列的结论.2原始数据序列乘以不等于零常数对GM(1,1)模型参数及预测值的影响设原始数据序列(1)式乘以常数K0,K0≠0,生成新的数据序列Y(0)Y(0)={K0x(0)(1),K0x(0)(2),…,K0x(0)(n)}(7)Χ{y(0)(1),y(0)(2),…,y(0)(n)}对数列Y(0)类似式(2)~(5)建模yδ(1)(k)=y(0)(1)--ea1a1(k-1)+a1(8)式中a1,u1为灰色参数,即-1T(a1,u1)T=(BTB1Y11B1)(9)其中-B1=(y(1)(2)+y(1)(1))2(y(1)(3)+y(1)(2))211--(y(1)(n)+y(1)(n-1))21δ(1)(k)=K0xδ(1)(k).首先有下面的命题成立.可以证明,y2T命题1 BT1B1 =K0 BB()()()Y1=(y0(2),y0(3),…,y0(n))T证记bi=-[x(1)(i)+x(1)(i+1)]2©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期灰色系统GM(1,1)模型适用范围拓广=-6ix(0)(j)-(0)(i+1)i=1,2,…,n-1j=12x则b11n-11bbi2biBTB=1b2…bn-1 21i=16n-i=111…1=b=6n-1bbin-1n-16i=1其中6n-1n-1ibi=-x(0) (j)+(0i=16i=16j=12x)(i+1)n =-(n-1)x(0)(1)-6n-i+ (0)i=22x(i)6n-1n-1i2bi2=x (0) (j)+2x(0)(i+1)i=1 6i=16j=1n=(n-1)(x(0)(1))2+2x(0) (1)6n-i+0))i=22x((in+6n-i+(x(0)(i))2+)x(0)(i)x(0)(j) i=242≤6(2n-2j+1i<j≤n由(10)式得n-1n-1n-1BTB =(n-1)6bi2-b2 i=(n-1)(bi-λb)2i=16i=16i=1其中λb=n-16n-1bi.所以当b1,b2,…,bn-1不全相等时, BTB >0. i=1由(13)式及(11),(12)式,经化简整理得nBTB =6(n+2-i)i-n-(0)i))2i=242(x(+6(2n-2j+1)i-3n+3j-(i)x(0)(j)i<j≤n2x(0)2≤同理nB1TB1 =6(n+2-i)i-n(y(0)(i))2i=24-2+6(2n-2j+1)i-3n+3j-(i)y(0)(j)2≤i<j≤n 2y(0)由(7),(14),(15)式得 BT1B1 =K20 BTB.证毕.命题2参数a1=a.证因为x(0)(i)=x(1)(i)-x(1)(i-1),i=2,3,…,n由(4),(10)式,a=(BTB)-1BTYn-1-=6n-1bix(1)(2)-x(1)(1)i=1b1b2…bn-1(1)BTBn-1b11x(3)-x(1)(2)-6i6n-1b2…1ix(1)(n)-x(1)(n-1)i=1i=1©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99(9)(10)(11)(12)(13)(14)(15)100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月=BBTn-1bi-66n-1i=1n-1bib2i-i=1[(x(1)(n))2-2 (x(1)(1))2] (16)-6n-1i=16(i)(i)2nx(0)(i)i=2由式(11),a=BBTT--(i)n266nnxx(0)--(x(0)(1))2-i=1n6b6ii=1n-1nx(0)(i)i=2=BBn(0)22(n-1)xx (0)(x(0)(1))2+i+ i=16xi=2(0)(0)(1)+6n(n-(0)i=2)x(0)(i)2 (17)=BTB 6(i)i=26i=22n-i+1x(i)同理a1=B1B1T6y(0)(i)i=26ni=22-i+1y(0)(i)(18)由(7)式及命题1,(17),(18)式得a1=a.证毕. 命题3u1=K0u证由(16)式及(11),(12)式u=BBTT66n-nxx(0)(i)(i)4i=2n6n-1bi+2i=126n-1bi2i=16nx(0)(i)(1)2-n(x(0)(1))2n-i+i=1=BB(0)(n-1)(x(0)(1))+2x (0)i=26i=22x(0)(i)+-6ni+(x(0)(i))2+x(0)i=22≤i<j≤n6(2n-2j+1)x(0)(i)x(0)(j)(i) 222x(0)(1)6nn(i)+i=26nnx(0)×(n-1)x(0)(1)+i=26nn-i+i=22x(0)(i)经整理化简后, u=ax(0)(1)+6x(0)T(i)BBn6i=22(x(0)(i))2+2≤i<j≤n6n+2-j+22x(0)(i)x(0)(j)(19) 同理u1=a1y(0)(1)+6yT(0)(i)B1B16ni=22(y(0)(i))2+2≤i<j≤n6n+2-j+22y(0)(i)y(0)(j)(20)由(7),(19),(20)式及命题1,2得u1=K0u.证毕.由(5),(8),(7)式及命题1,2,3可得δ()δ()y1(k)=K0x1(k)(21)证华.即常数乘以原始数列后的模型计算值等于常数与原始数列建模的模型计算值的乘积.δ(1)(k)缩小K0倍就等于以原由(21)式可知,Y(0)序列建模的模型值及精度是序列x(0)建模的K0倍,y始序列X(0)建模的模型计算值.(21)式的实践意义是:对于给定的时间数据序列建立GM(1,1)模型,采用不同单位建模,模型精度是相同的.δ(1)(k)=-xδ(1)(k)推论当K0=-1时,y©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22)第1期灰色系统GM(1,1)模型适用范围拓广101δ(1)(k)亦为xδ(1)(k)的相反数.因此,对由(22)式,当X(0)为正数列时,Y(0)为对应的负数列,模型计算值y于负数据序列(序列中数据全为负数)也可以直接用于建立GM(1,1)模型.3应用“非负”数据序列拓广到负数据序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表GM(1,1)模型的建模条件从现在两方面.1)用于负数据序列建模设给定的负数据序列Y(0)={y(0)(1),y(0)(2),…,y(0)(n)},正数据序列X(0)={x(0)(1),x(0)(2),…,(0)(0)(0)(0)x(n)},满足y(k)=K0x(k),且K0=-1,k=1,2,…,n.则Y建模有两种方法:δ(1)(k)①由式(7),(8),(9)得yδ(1)(k),即yδ(1)(k)=K0xδ(1)(k)②由(1)~(5),(21)式得y显然,GM(1,1)建模条件拓广到负数据序列,为负数据序列直接建模提供了理论基础.2)用于GM(1,1)模型优化GM(1,1)模型优化就是对于给定的数据序列,寻找模型精度最优的灰色参数a,u.文献[1]证明了原始数据序列中每一数据增加同一常数a0对GM(1,1)模型值及预测值均有影响,取不同的a0进行模拟计算,寻找模型精度最好的a0,就得到优化的GM(1,1)模型.由于GM(1,1)建模时,原来要求原始数据序列必须为非负的,所以原始数列加常数a0后仍必须满足非负条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优化的范围.GM(1,1)建模条件由正数据序列拓广到负数据序列,就克服了这种局限性.下面以实例加以说明.已知原始数据序列X由(2)~(5)式(0)Xx(0)={230,226,220,218,214,208,201}0.02189119(k-1)δ(1)(k)=-10455.72e-令残差q(0)(k)=x(0)(k)-xδ(0)(k),得残差序列q(0)+10685.72显然原点误差相对来看较大,为此进行模型优化,取后验误差C,绝对平均误差ϖ原点误差E0、残差E、方差Ρ、关联度G作为衡量模型精度的指标,取不同的a0模拟计算,各项指标列于表1.表1GM(1,1)模型优化指标表a0={0,-0.40,-1.50,1.30,1.99,0.58,-1.93}数列类型正正正正正负负负CϖE1.04471.04461.09951.16451.81040.57580.81680.9944E0Ρ1.25561.25551.31521.39262.53980.92221.03361.2030G10005000-100-200-233-300-10000.13500.13500.14140.14970.27240.09920.11110.1293-1.7812-1.7734-1.9287-2.123-5.24640.0297-1.2329-1.65620.55460.55460.55020.55030.68350.73390.60480.5587从表1可见,a0=-233时模型精度最高.故a0=-233时得到GM(1,1)优化模型.而a0=-233时数列为负数据,因此GM(1,1)建模条件未拓广时无法得最优化的模型.最后确定GM(1,1)模型为δ()()x1(k)=-30.00606e0.257818k-1+260.00606(下转第105页)©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就业乘数新算法探讨表3新旧方法计算结果对比旧方法一、各部门就业乘数11农业21工业31建筑业41运输邮电业51商业饮食业61其他服务部门71居民收入平均二、平均就业增加量1.14L(I-A)-1FCL3105新方法1L(I-A)-L3(I-A3)-121350.870.870.740.861.123.991.952.051.871.992.342.112.18(I-A3)-1FC0.9122.07其中L(I-A)-1表示各部门增加单位最终需求(如出口)等,直接和间接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就业乘数);L(I-A)-1FC表示固定资本增加一个单位直接和间接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量,可利用它计算增加公共投资而引起的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11995年度中国投入产出表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1~302国家统计局编1中国统计年鉴1997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96~973陈锡康1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基础1北京:科学出版社4陈锡康1中国城乡经济占用产出分析1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接第101页)4结语经上述讨论可知,灰色系统GM(1,1)建模条件可以拓广到负数据序列.这一拓广为负数据序列直接建模和GM(1,1)模型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算例说明有助于提高GM(1,1)模型精度,得到最优模型.参考文献1李留藏1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讨论1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3(1):15~222邓聚龙1灰色系统基本方法1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吧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江苏科技大学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 .. (3)1.1 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 .. (3)1.2 系统开发技术 ..................................................................... ..................................... 3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 (5)2.1 可行性概述 ..................................................................... .. (5)2.2 可行性研究 ..................................................................... ......................................... 5 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 (6)3.1 传统网吧管理 ..................................................................... . (6)3.2 系统优点 ..................................................................... .. (6)3.3 系统功能需求 ..................................................................... . (7)3.3.1 系统逻辑模型 ..................................................................... (7)3.3.2 服务端 ..................................................................... (7)3.3.3 客户端 ..................................................................... (8)3.4 系统的设计原则 ..................................................................... (8)3.5 系统设计的思想 ..................................................................... (9)3.5.1 系统设计结构 ..................................................................... (9)3.5.2 系统实现技术 ..................................................................... ........................... 9 第四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10)4.1 系统功能设计 ..................................................................... .. (10)4.2 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 (10)4.2.1 客户端功能模块 ..................................................................... (10)4.2.2 服务端功能模块 ..................................................................... (11)4.2.3 数据库设计 ..................................................................... ............................. 11 第五章详细设计 (14)5.1 关键模块设计 ..................................................................... .. (14)5.1.1 登陆模块 ..................................................................... (14)5.1.2 客户端模块 ..................................................................... .. (14)5.1.3 服务端模块 ..................................................................... .. (15)5.2 系统界面设计 ..................................................................... .. (16)5.2.1 登录界面 ..................................................................... (16)5.2.2 客户端界面 ..................................................................... .. (16)5.2.3 服务端界面 ..................................................................... ............................. 17 第六章编码实现 (18)6.1 系统功能实现 ..................................................................... .. (18)6.2 登陆模块编码 ..................................................................... . (19)6.3 客户端模块编码 ..................................................................... . (23)6.4 服务端模块编码 ..................................................................... ............................... 28 第七章系统测试 (37)I江苏科技大学7.1 系统测试目标 ..................................................................... .. (37)7.2 具体测试 ..................................................................... (37)7.2.1 登录模块测试 ..................................................................... . (37)7.2.2 客户端测试 ..................................................................... ............................. 38 致谢辞 (40)II江苏科技大学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开发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月更新,越来越多的人们注重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了满足学校学生或者社会学员的需求,许多网吧都纷纷对外开放,实行计时收费。
第一章一、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和难题。
它包括两方面:如何开发软件,已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维护数量不断增长的已有软件。
软件危机的典型表现:(1)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常常出现实际成本比估算成本高出一个数量级、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现象。
而为了赶进度和节约成本所采取的一些权宜之计又往往损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
这些都降低了开发商的信誉,引起用户不满。
(2) 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3)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是靠不住的。
(4) 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文档资料不全或不合格,必将给软件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6) 软件成本、软件维护费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7) 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的需求。
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1) 来自软件自身的特点:是逻辑部件,缺乏可见性;规模庞大、复杂,修改、维护困难。
(2) 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当:忽视需求分析;认为软件开发等于程序编写;轻视软件维护。
(3) 供求矛盾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长的软件需求,人们显得力不从心。
二、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1.1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清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答:在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
耦合映像格子模型时空混沌的控制刘璐;谷开慧;孙晓冰;刑淑芝;孟瑜【摘要】Spatiotemporal modes of a coupled map lattice chaotic electrical-optical bistable system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nonlinear feedback method and constant diviation method. We have draw space-amplitude plo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definit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rol re-sults and control parameters in a certain region of compressed phase space,when we control the spatiotemporal chaos to homogeneous stable state.The state was very steading by sequence diagram. We would prove that the constant diviation method was effective.%采用非线性反馈方法研究耦合电光双稳映像格子混沌系统的控制。
画出空间振幅变化图。
数值模拟的结构表明:在一定的相空间压缩参数区域内,控制时空混沌到均匀稳定状态时,控制结果与控制参数之间存在关系。
同时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相应参数下的时序图,格点处于稳定状态,从而证明常数偏移法的有效性。
【期刊名称】《大学物理实验》【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电光双稳系统;时空混沌;控制【作者】刘璐;谷开慧;孙晓冰;刑淑芝;孟瑜【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00;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4-34自Ott等[1]提出混沌控制理论(OGY)以来,混沌控制及其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2-6]。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软件工程试题课程代码:0233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有( )。
A. Booch方法B. Coad方法C. OMT方法D. VDM方法2. 系统流程图是一种传统工具,用于描绘( )。
A. 逻辑模型B. 程序系统C. 体系结构D. 物理系统3.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以数据流图、( )和加工说明等描述工具,即用直观的图和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软件系统模型。
A. DFD图B. PAD图C. IPO图D. DD4. 信息隐蔽概念与( )这一概念直接的相关。
A. 模块的独立性B. 模块类型的划分C. 软件结构定义D. 软件生命周期5. 在软件的概要设计中,不使用的图形工具是( )图。
A. SCB. IPOC. PADD. IDEF06. 不属于详细设计的主要工具有( )。
A. IPO图B. PAD图C. PDLD. SC7. 不属于序言性注释的有( )。
A. 模块设计者B. 修改日期C. 程序的整体说明D. 语句功能8. 单元测试阶段主要涉及( )的文档。
A. 需求设计B. 编码和详细设计C. 详细设计D. 概要设计9. 在软件测试中,白盒测试方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A. 应用范围B. 内部逻辑浙02333# 软件工程试题第 1 页共 4 页C. 功能D. 输入数据10. 在维护中,为边界条件的逻辑测试做出修改而引起的是( )副作用。
A. 编码B. 测试C. 文档D. 数据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是( )。
A. 可及早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错误B. 减少技术应用风险,提高生产率C. 容易作到彻底测试,更新文档较为容易D. 适应需求变化,能有效提高系统质量12. 需求分析是分析员经了解用户的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最终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并写出( )的过程。
2009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试卷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10)、(21)—(40)每题2分,(11)—(20)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A)循环队列B) 带链队列C) 二叉树D)带链栈(2)下列数据结果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A) 循环队列B) 栈C)队列D)二叉树(3)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B)队头指针一定大于队尾指针C)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D)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5)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A) 低内聚低耦合B) 高内聚低耦合C) 低内聚高耦合D) 高内聚高耦合(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A) 可封装D) 自顶向下C) 模块化D) 逐步求精(7)软件详细设计产生的图如下:该图是A) N-S图B) PAD图C) 程序流程图D) E-R图(8)数据库管理系统是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C) 一种编译系统D) 一种操作系统(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A) 椭圆图B) 矩形C) 菱形D) 三角形(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A) 选择B) 投影C) 交D) 并(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编写程序代码并上机调试B)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的任务就是确定所用算法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完整(12)以下选项中,能用作用户标识符的是A)voidB)8_8C)_0_D)unsigned(13)阅读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case; float printF;printf(“请输入2个数:”);scanf(“%d %f”,&case,&pjrintF);printf(“%d %f\n”,case,printF);}该程序编译时产生错误,其出错原因是A)定义语句出错,case是关键字,不能用作用户自定义标识符B)定义语句出错,printF不能用作用户自定义标识符C)定义语句无错,scanf不能作为输入函数使用D)定义语句无错,printf不能输出case的值(14)表达式:(int)((double)9/2)-(9)%2的值是A)0B)3C)4D)5(15)若有定义语句:int x=10;,则表达式x-=x+x的值为A)-20B)-10C)0D)10(16)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a=1,b=0;printf(“%d,”,b=a+b);printf(“%d\n”,a=2*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0,0C)3,2D)1,217)设有定义:int a=1,b=2,c=3;,以下语句中执行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if(a>b) c=a,a=b,b=c;B)if(a>b) {c=a,a=b,b=c;}C)if(a>b) c=a;a=b;b=c;D)if(a>b) {c=a;a=b;b=c;}(18)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c=0,k;for (k=1;k<3;k++)switch (k){ default: c+=kcase 2: c++;break;case 4: c+=2;break;}printf(“%d\n”,c);}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3B)5C)7D)9(19)以下程序段中,与语句:k=a>b?(b>c?1:0):0;功能相同的是A)if((a>b)&&(b>c)) k=1;else k=0;B)if((a>b)||(b>c) k=1;else k=0;C)if(a<=b) k=0;else if(b<=c) k=1;D)if(a>b) k=1;else if(b>c) k=1;else k=0;20)有以下程序#include{ char s[]={“012xy”};int i,n=0;for(i=0;s[i]!=0;i++)if(s[i]>=’a’&&s[i]<=’z’) n++;printf(“%d\n”,n);}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0B)2C)3D)5(21)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n=2,k=0;while(k++&&n++>2);printf(“%d %d\n”,k,n);}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0 2B)1 3C)5 7D)1 2(22)有以下定义语句,编译时会出现编译错误的是A)char a=’a’;B)char a=’\n’;C)char a=’aa’;D)char a=’\x2d’;(23)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char c1,c2;c1=’A’+’8’-‘4’;c2=’A’+’8’-‘5’;printf(“%c,%d\n”,c1,c2);}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65,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E,68C)E,DD)输出无定值(24)有以下程序#includevoid fun(int p){ int d=2;p=d++; printf(“%d”,p);}main(){ int a=1;fun(a); printf(“%d\n”,a);}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32B)12C)21D)22(25)以下函数findmax拟实现在数组中查找最大值并作为函数值返回,但程序中有错导致不能实现预定功能#define MIN -2147483647int findmax (int x[],int n){ int i,max;for(i=0;i<N;I++)< p="" />{ max=MIN;if(maxreturn max;}造成错误的原因是A)定义语句int i,max;中max未赋初值B)赋值语句max=MIN;中,不应给max赋MIN值C)语句if(maxD)赋值语句max=MIN;放错了位置(26)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m=1,n=2,*p=&m,*q=&n,*r;r=p;p=q;q=r;printf(“%d,%d,%d,%d\n”,m,n,*p,*q);}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1,2,1,2B)1,2,2,1C)2,1,2,1D)2,1,1,2(27)若有定义语句:int a[4][10],*p,*q[4];且0≤i<4,则错误的赋值是A)p=aB)q[i]=a[i]C)p=a[i]D)p=&a[2][1](28)有以下程序#include#includemain(){ char str[ ][20]={“One*World”, “One*Dream!”},*p=str[1];printf(“%d,”,strlen(p));printf(“%s\n”,p);}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9,One*WorldB)9,One*DreamC)10,One*DreamD)10,One*World(29)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 int a[ ]={2,3,5,4},i;for(i=0;i<4;i++)switch(i%2){ case 0:switch(a[i]%2){case 0:a[i]++;break;case 1:a[i]--;}break;case 1:a[i[=0;}for(i=0;i<4;i++) printf(“%d”,a[i]); printf(“\n”);}A)3 3 4 4B)2 0 5 0C)3 0 4 0D)0 3 0 4(30)有以下程序#include#includemain(){ char a[10]=”abcd”;printf(“%d,%d\n”,strlen(a),sizeof(a));}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7,4B)4,10C)8,8D)10,10(31)下面是有关C语言字符数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不可以用赋值语句给字符数组名赋字符串B)可以用输入语句把字符串整体输入给字符数组C)字符数组中的内容不一定是字符串D)字符数组只能存放字符串(32)下列函数的功能是fun(char * a,char * b){ while((*b=*a)!=’\0’) {a++,b++;} }A)将a所指字符串赋给b所指空间B)使指针b指向a所指字符串C)将a所指字符串和b所指字符串进行比较D)检查a和b所指字符串中是否有’\0’(33)设有以下函数void fun(int n,char * s) {……}则下面对函数指针的定义和赋值均是正确的是A)void (*pf)(); pf=fun;B)viod *pf(); pf=fun;C)void *pf(); *pf=fun;D)void (*pf)(int,char);pf=&fun;(34)有以下程序#includeint f(int n);main(){ int a=3,s;s=f(a);s=s+f(a);printf(“%d\n”,s);}int f(int n){ static int a=1;n+=a++;return n;}程序运行以后的输出结果是A)7B)8C)9D)10(35)有以下程序#include#define f(x) x*x*xmain(){ int a=3,s,t;s=f(a+1);t=f((a+1));printf(“%d,%d\n’,s,t);}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10,64B)10,10C)64,10D)64,64(36)下面结构体的定义语句中,错误的是A)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 struct ord a;B)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 struct ord a;C)struct ord {int x;int y;int z;} a;D)struct {int x;int y;int z;} a;(37)设有定义:char *c;,以下选项中能够使字符型指针c正确指向一个字符串的是A)char str[ ]=”string”;c=str;B)scanf(“%s”,c);C)c=getchar();D)*c=”string”;(38)有以下程序#include#includestruct A{ int a; char b[10]; double c;};struct A f(struct A t);main(){ struct A a={1001,”ZhangDa”,1098.0};a=f(a);jprintf(“%d,%s,%6.1f\n”,a.a,a.b,a.c);}struct A f(struct A t)( t.a=1002;strcpy(t.b,”ChangRong”);t.c=1202.0;return t;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1001,ZhangDa,1098.0B)1001,ZhangDa,1202.0C)1001,ChangRong,1098.0D)1001,ChangRong,1202.0(39)若有以下程序段int r=8;printf(“%d\n”,r>>1);输出结果是A)16B)8C)4D)2(40)下列关于C语言文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文件由一系列数据依次排列组成,只能构成二进制文件B)文件由结构序列组成,可以构成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C)文件由数据序列组成,可以构成二进制文件或文本文件D)文件由字符序列组成,其类型只能是文本文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以及3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共有【1】个结点。
2023年10月自考试02333软件工程部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种能表达功能模型的工具是______。
A.HIPO图B.PAD图C.N-S图D.DFD图2、下列不属于创建一个系统的类图步骤是______。
A.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概念,形成类图中基本元素B.模型化待建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形成该系统的初始关系C.模型化系统中的接口,不需给出该系统的最终类图D.模型化逻辑数据库模式3、“与所规约的系统执行之间的偏差”是指______。
A.错误B.失效C.故障D.误差4、面向对象方法源于面向对象______。
A.分析B.设计C.建模语言D.编程语言5、《ISO/IEC软件生存周期过程12207-1995》标准按过程主体把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分为基本过程、组织过程和______。
A.供应过程B.开发过程C.测试过程D.支持过程6、在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中,主要用于支持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开发的是______。
A.喷泉模型B.螺旋模型C.增量模型D.瀑布模型7、下列不属于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是______。
A.可重复的B.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C.完整的D.一致的8、下列不属于软件危机的主要表现是______。
A.软件生产效率低B.软件开发没有工具支持C.软件生产质量低D.软件开发缺乏可遵循的原理、原则、方法体系以及有效的管理9、RUP的分析类包括边界类、实体类和______。
A.子类B.控制类C.父类D.活动类10、软件结构化设计中,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详细设计,并且能够以一种结构化方式严格地控制从一个处理到另一个处理的转移,这个详细设计工具是______。
A.PAD图B.程序流程图C.DFD图D.N-S图11、需求规约的基本性质包括重要性和稳定性程度、一致的、完整的和______。
A.可修改的B.可复用的C.可测试的D.无歧义的12、下列可用于概念模型和软件模型的动态结构的是______。
A.类图B.对象图C.部署图D.用况图13、软件生存周期是指______。
第10章面向对象分析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开发软件,分析的过程都是提取系统需求的过程。
分析工作主要包括3项内容,这就是理解、表达和验证。
首先,系统分析员通过与用户及领域专家的充分交流,力求完全理解用户需求和该应用领域中的关键性的背景知识,并用某种无二义性的方式把这种理解表达成文档资料。
分析过程得出的最重要的文档资料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在面向对象分析中,主要由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组成)。
由于问题复杂,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有随意性和非形式化的特点,上述理解过程通常不能一次就达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还必须进一步验证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如果发现了问题则进行修正。
显然,需求分析过程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及领域专家反复交流和多次修正的过程。
也就是说,理解和验证的过程通常交替进行,反复迭代,而且往往需要利用原型系统作为辅助工具。
面向对象分析(OOA)的关键是识别出问题域内的类与对象,并分析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问题域的简洁、精确、可理解的正确模型。
在用面向对象观点建立起的3种模型中,对象模型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
10.1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10.1.1 概述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
通常,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从分析陈述用户需求的文件开始。
可能由用户(包括出资开发该软件的业主代表及最终用户)单方面写出需求陈述,也可能由系统分析员配合用户,共同写出需求陈述。
当软件项目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单位时,“标书”往往可以作为初步的需求陈述。
需求陈述通常是不完整、不准确的,而且往往是非正式的。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和改正原始陈述中的二义性和不一致性,补充遗漏的内容,从而使需求陈述更完整、更准确。
因此,不应该认为需求陈述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把它作为细化和完善实际需求的基础。
在分析需求陈述的过程中,系统分析员需要反复多次地与用户协商、讨论、交流信息,还应该通过调研了解现有的类似系统。
第6期俄罗斯拟于2025年前组建战斗机器人部队据报道,俄罗斯准备在2025年前组建能够完成作战任务的战斗机器人部队。
俄新社援引俄国防工业系统人士的话报道说,俄罗斯准备组建的战斗机器人部队是全新意义上的兵种,这些机器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动控制,很少需要人工干预,基本能完成战场作战任务。
俄将于2020年开始制订“机器人部队组建任务”路线图,并准备在2025年前完成有关科学研究、试验设计和组建战斗机器人部队等一系列计划,然后将这一新型部队纳入俄军管理体系。
报道说,俄罗斯目前研制的战斗机器人将使用5种自动操作平台,分别执行安保、运输和加油等任务。
它们能使用枪械、榴弹发射器等武器,可施放执行一次性任务的无人机。
据报道,研制能独立完成战场作战任务的机器人,一直是俄军方和研发机构的努力方向。
俄军方和机器人研发机构自2019年以来对新研制的战斗机器人进行了协同配合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称,俄军已将部分新研制的战斗机器人送至叙利亚以接受实战检验。
近年来,俄军实施大规模武器装备现代化升级计划。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9年11月22日表示,俄军队现代武器装备占比已超过68%,这一占比将提升至70%并将稳定地维持在这一水平上。
(摘自新华网)理,并合并为一行。
c)冗余测试若存在列矢量T c=T d(c≠d),则对应的测试是互为冗余测试。
2.3相关计算a)FDR由相关性矩阵得出,计算公式如(2)式所示:FDR=∑λD∑λ(2) b)FIR由相关性矩阵得出,计算公式如(3)式所示:FIR=∑λL∑λD (3)3结束语本文提出的“功能故障传递关系模型”,可更加精确地描述分层次的电子产品,得出的FDR和FIR更加接近实际的测试数据,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1]邱静,刘冠军,杨鹏,等.装备测试性建模与设计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石君友.测试性设计分析与验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3]谢干跃,宁书存,李仲杰,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4]方子豪.装备测试性建模与分析软件框架设计[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3,31(4):27-30. [5]赵建军,梁翔宇,张小枫,等.基于多信号模型的武器装备诊断系统设计[J].在线测试与故障诊断,2008 (11):103-107.张晓洁:基于“功能故障传递关系模型”的测试性建模方法DIANZI CHANPIN KEKAO X ING YU HUANJ I NGSHI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