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25
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案执教老师田改儒教案首页教案首页项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题引入在黑板上绘制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去剪一个一模一样,看学生具体操作?学生动手发现问题分解任务课题内容一、第二章基本制图标准1、尺寸标注1)尺寸组成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数字组成2、标注要求1)尺寸宜标注在轮廓线以外尺寸界线垂直于该标注的轮廓尺寸线平行于该标注的轮廓起止符号以尺寸界线顺时针旋转45°数字宜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2)线型:除尺寸起止符号为中粗线外,其余均为细线在黑板上详细板书,并请学生改错尺寸数字的真实性(跟比例无关,实际是多少就是多少)3、具体图形的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记住要求共同评议上台绘制小组评议错误修改师生互动掌握方法正确使用15b项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题内容标注尺寸时,平面图形与曲面图形的区别:——尺寸起止符号(由中粗短线变成箭头)半径:R+尺寸数字直径:φ+尺寸数字球体:Sφ+尺寸数字上述三种尺寸标注尺寸线都应经过圆心角度、圆弧其他2、尺寸练习1、根据习题集改正错误2、标注尺寸上台绘制小组评议错误修改开动脑筋回答问题指正错误孰能生巧师生互动正确绘制小结1、尺寸的组成2、尺寸的标注布置作业1、尺寸标注(习题集)已知:横向定位轴向线间距(即开间)均为3900㎜,纵向定位轴线间距(即进深)为6m,墙厚0.24m,门M宽为1000㎜,窗C1宽1500㎜,窗C2宽为1200㎜,窗C3宽为900㎜,台阶为700㎜×1500㎜,散水宽为600mmm。
教案首页项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检查学生的绘图作业,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指出错误明确要求课题内容一、章节问题回顾1、线条的粗细2、菱形绘制的要求3、丁字尺、三角板的正确适用丁字尺:只能水平适用三角板:与丁字尺配合适用,绘垂直线4、标题栏的字号7、10、14号字二、第三章几何作图1、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直线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先动懂脑,然后在回答学生上台利用自己的所想,上台演示利用三角板、丁字尺等2、特殊角度的绘制30°、60°、15°、45°、75°角度的绘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老师点评3、任意等分线段已知直线段,做辅助线,按要求等分,端点连接,推平行线,即可。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3. 学生将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解读和分析。
3. 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的实践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
3. 建筑模型和构造材料。
4. 教学活动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介绍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2. 解释建筑识图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三、图纸解读与分析(20分钟)1. 展示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解读图纸上的各种符号和标注。
2. 引导学生分析图纸上的空间关系、尺寸比例和材料选择等内容。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幢建筑,并根据提供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使用建筑模型和构造材料进行实践搭建。
2.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建筑构造技巧和方法,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建筑识图与构造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建筑相关知识,并探索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的发展前景。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工地或建筑展览,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实际情况。
2. 提供更多的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图纸解读和分析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建筑识图与构造在不同建筑风格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系部:土木工程系任课教师:王朝兴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总学时:60【教学内容】第 1 章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1.1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简介1.1.1国家标准1.图纸幅面及格式(A2=420x594)2.比例(如1:100)3.字体,长仿宋体4.图线,(1)图线线型及应用(2)图线的画法及注意事项5.常用建筑材料图例6.尺寸标注(1)尺寸线(2)尺寸界限(3)尺寸起至符号(4)尺寸数字(5)半径、直径、角度、弧长、球的尺寸标注(6)其他尺寸标注1.1.2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1.图板及丁字尺2.三角板3.圆规和分规4.曲线板5.铅笔1.1.3绘图方法及步骤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2.画底稿3.加深1.2投影的基本知识1.2.1投影的概念1.投影的概念2.投影的分类(1)中心投影法(2)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斜投影3.正投影的几何性质(1)同素性(2)从属性(3)定比性(4)平行性(5)显实性(6)积聚性4.三面投影图的形成(1)建立三面投影体系(2)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正投影(3)把位于三个投影面上的三个投影图展开1.2.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点的投影(1)点的单面投影(2)点的两面投影(3)点的三面投影(4)点的投影与坐标1.2投影的基本知识1.2.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2.直线的投影(1)一般位置直线(2)特殊位置直线,平行线: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3)直线上的点3.平面的投影(1)平面的表示方法(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一般位置平面、特殊位置平面(垂直面、平行面)1.2.3几何体的投影1.平面立体的投影(1)棱柱,棱柱的投影、棱柱表面上的点(2)棱锥,棱锥的投影、棱锥表面上的点2.曲面立体投影(1)圆柱,圆柱的投影、圆柱表面上补点(2)圆锥,圆锥的投影、圆锥表面上补点(素线法、辅助平面法)(3)球,球体的投影、球表面上补点1.2.4组合体的投影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1)叠加:叠合、相交、相切(2)切割2.组合体的投影画法步骤:(1)形体分析(2)选择视图(3)作图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尺寸基准(2)尺寸的分类:定形尺寸、定位尺寸、总体尺寸(3)尺寸标注原则(4)尺寸标注的步骤4.组合体的视图读法(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课堂情况反馈】复习,能把以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效果较好。
建筑识图与构造电子教案1.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和流程。
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理论课主要讲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原则和方法,实践课则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应用。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了解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通过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获取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够分析和解决建筑构造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程安排第一周理论课•建筑构造和识图的定义和概念;•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建筑识图的分类和要点。
实践课•学习建筑图纸和构造图纸的基本内容;•讲解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实际案例。
第二周理论课•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和组成;•建筑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和方法;•常见施工工艺和材料。
实践课•学习建筑施工流程和验收标准;•讲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周理论课•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实践课•实际操作建筑施工工艺和材料;•学习建筑质量检验和验收的操作方法。
第四周理论课•建筑施工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建筑施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实践课•学习施工现场管理和人员管理;•讲解建筑施工成本和效益分析的操作方法。
4.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采用以下方式:•考试:30%•实际操作:20%5. 参考资料•《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施工实务》•《建筑构造》•《建筑测量》•《建筑设备安装与维修》。
规划建筑工程系教案课程:建筑识图与构造教研室:建筑工程技术一、课程说明《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而且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与其它专业课如《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结构》等课程关系密切,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学习任务有以下几方面:(1)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绘图的技能;(2)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了解房屋各部分的组成、科学称谓及功能要求;(3)根据房屋功能、自然环境因素、建筑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构造反案;(4)熟练的识读施工图纸,准确地掌握设计意图,熟练的运用工程语言进行有关工程方面的交流。
合理地组织和指导施工,满足构造方面的要求。
按照专业岗位需要的主要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融合职业资格标准,针对课程内容设置,结合对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进行的分析,在行业企业中开展广泛调查研究,与校外企业专家共同论证,建立了教学内容遴选机制。
经过教学团队多年探索与实践,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形成了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模块式课程结构。
每个模块内容是由一个或若干任务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教学。
课程内容紧贴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和对口岗位能力特征。
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职业岗位任务为主导模块,体现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学效果好。
(1)知识目标:①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投影的基本原理、建筑形体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建筑构件剖面图和断面图的作图方法;②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形成规律和图示内容、作图要求及识读方法;③掌握民用建筑中,房屋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常用的建筑构造做法和构造要求,与实际紧密结合,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标准;④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组成和类型、单层厂房定位轴线、单层厂房主要结构构件和围护结构组成及其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案标题:建筑识图与构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识图和构造的技术和工具。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教师准备投影仪、计算机和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师准备建筑模型和实际建筑案例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实际建筑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识图和构造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 介绍建筑构造的基本要素和技术,包括结构、材料、施工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和分析。
2. 引导学生根据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知识,分析建筑模型或实际建筑案例的结构和构造要素。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建筑识图和构造。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一道建筑识图和构造的练习题。
五、问题解答和讨论(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和解答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建筑识图和构造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与建筑识图和构造相关的作业,如练习题或写作业。
2. 强调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