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72 MB
- 文档页数:5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综合过关检测—分式方程及应用(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3•天涯区一模)把分式方程﹣=1化为整式方程正确的是()A.1﹣(1﹣x)=1B.1+(1﹣x)=1C.1﹣(1﹣x)=x﹣2D.1+(1﹣x)=x﹣2【答案】D【解答】解:方程变形得:+=1,去分母得:1+(1﹣x)=x﹣2,故选:D.2.(宝应县二模)初三(1)班在今年的植树节领有平均每人植树6棵的任务,如果只由女同学完成,每人应植树15棵,如果只由男同学完成,每人应植树的棵数为()A.9B.10C.12D.14【答案】B【解答】解:设单独由男生完成,每人应植树x棵.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出方程:,解得:x=10.检验得x=10是方程的解.因此单独由男生完成,每人应植树10棵.故选:B.3.(2023•邵阳县一模)分式方程=的解是()A.x=3B.x=﹣1C.x=1D.x=﹣3【答案】D【解答】解:去分母得,3(x+1)=2x,去括号得,3x+3=2x,移项得,x=﹣3,检验:把x=﹣3代入x(x+1)=﹣3(﹣3+1)=6≠0,∴x=﹣3是原方程的解,故选:D.4.(2023•武威三模)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某市为美化城市环境,计划种植树木50万棵,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实际每天植树比原计划多3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植树x万棵,由题意得到的方程是()A.B.C.D.【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故选:A.5.(2023•龙江县校级三模)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a的值为()A.0B.1C.﹣1或0D.0或1【答案】D【解答】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得1﹣a=2ax﹣4a,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ax =3a +1,∵方程无解,∴2a =0或=2,解得a =0或a =1.故选:D .6.(2023•环翠区一模)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a 的值为()A .﹣3B .3C .2D .﹣【答案】A【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 ﹣2)得:6﹣(x ﹣2)=﹣ax ,解得:x =,∵方程有增根,∴x ﹣2=0,∴x =2,∴=2,解得:a =﹣3.故选:A .7.(2023•东港区校级三模)某班级为做好疫情防控,班委会决定拿出班费中的a 元给同学们购买口罩,由于药店对学生购买口罩每包优惠2元,结果比原计划多买了5包口罩.设原计划购买口罩x 包,则依题意列方程为()A .B .C .D .【答案】B【解答】解:设原计划购买口罩x 包,则实际购买口罩(x +5)包,依题意得:=+2.故选:B.8.(2023•吴桥县校级模拟)“若关于x 的方程无解,求a的值.”尖尖和丹丹的做法如下:尖尖:去分母得:ax=12+3x﹣9,移项得:ax﹣3x=12﹣9,合并同类项得:(a﹣3)x=3,∵原方程无解,∴a﹣3=0,∴a=3.丹丹:去分母得:ax=12+3x﹣9,移项,合并同类项得:(a﹣3)x=3,解得:x=,∵原方程无解,∴x为增根,∴3x﹣9=0,解得x=3,∴=3,解得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尖尖对,丹丹错B.尖尖错,丹丹对C.两人都错D.两人的答案合起来才对【答案】D【解答】解:去分母得:ax=12+3x﹣9,移项,合并同类项得:(a﹣3)x=3,∵原方程无解,∴x为增根或a﹣3=0,当3x﹣9=0,解得x=3,此时=3,解得a=4;当a﹣3=0,解得a=3;综上所述:a的值为3或4,故选:D.9.(2023•义乌市模拟)若分式的值为1,则x的值是()A.5B.4C.3D.1【答案】A【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去分母得:x﹣2=3,解得:x=5,检验:把x=5代入得:x﹣2≠0,∴分式方程的解为x=5.故选:A.10.(2023•黄埔区校级二模)在正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定则为a※b=,如2※4=,根据这个规则,则方程3※(x+1)=1的解为()A.B.1C.﹣1D.﹣【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得:3※(x+1)=.∵3※(x+1)=1,∴.∴x+1+3=3(x+1).∴x+4=3x+3.∴﹣2x=﹣1.∴x=.当x=时,3(x+1)≠0.∴这个方程的解为x=.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1.(2023•柳州三模)分式方程的解是x=﹣2.【答案】x=﹣2.【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x﹣3),得2(x﹣3)=5x,解得:x=﹣2,检验:当x=﹣2时,x(x﹣3)≠0,所以x=﹣2是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2.12.(2023•梁山县模拟)“孔子周游列国”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次他和学生到离他们住的驿站30里的书院参观,学生步行出发1小时后,孔子坐牛车出发,牛车的速度是步行的1.5倍,孔子和学生们同时到达书院,设学生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x里,则可列方程为.【答案】.【解答】解:设学生步行的速度为每小时x里,则牛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x里,∵学生早出发1小时,孔子和学生们同时到达书院,∴,故答案为:.13.(2023•建湖县一模)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4且a≠2.【答案】a<4且a≠2.【解答】解:去分母得:1﹣(a﹣1)=2(x﹣1),解得:x=2﹣a,由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得到2﹣a>0,且2﹣a≠1,解得:a<4且a≠2,故答案为a<4且a≠2.14.(2023•盐田区二模)当x=﹣8时,分式的值为2.【答案】﹣8.【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去分母得:x﹣2=2(x+3),解得:x=﹣8,检验:把x=﹣8代入得:x+3≠0,∴分式方程的解为x=﹣8,则当x=﹣8时,分式的值为2.故答案为:﹣8.15.(2023•市北区三模)甲、乙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去距离学校15千米的农场参加劳动.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结果甲比乙早到10分钟,求甲和乙的速度各是多少?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答案】.【解答】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1.2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16.(2023•九龙坡区校级模拟)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关于y的分式方程+=1有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是﹣10.【答案】﹣10,【解答】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整理得,∵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且仅有四个整数解,∴1≤<2,∴﹣8<a≤﹣3,解分式方程得y=且≠2,∵关于y的分式方程有整数解,且a为整数,∴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为﹣7,﹣3,∴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7﹣3=﹣1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本题共7题,共58分)。
考点05 分式、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分式在中考中的考察难度不大,考点多在于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分式的化简求值。
浙江中考中,分式这个考点的占比并不太大,其中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为主要出题类型,出题多以简答题为主;个别城市会同步考察分式方程的简单应用,多以选择填空题为主,有些城市甚至不会出分式的单独考题;而分式方程的应用也和分式方程一样,较少出题,出题也基本是以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的形式考察,整体难度较小。
但是,分式的化简方法以及分式方程的解法的全面复习对后期辅助几何综合问题中的计算非常重要!考向一、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考向二、分式的运算法则考向三、分式方程的解法考向四、分式方程的应用考向一: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一般地,如果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分母,那么式子叫做分式,分式中A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最简分式: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的分式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分式值=0需满足的条件【易错警示】1.下列四个式子:,x 2+x ,m ,,其中分式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可得.【解答】解:分母上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分式,题目中所给的式子中只有,两个分母中都含有字母,所以这两个是分式,故选:B .2.若分式无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得2x ﹣1=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2x ﹣1=0,解得:x =,若 <故选:C .3.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A .2或﹣2B .2C .﹣2D .1【分析】分式的值为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解答】解:依题意,得x 2﹣4=0,且x +2≠0,解得,x =2.故选:B .4.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 .【分析】先化简,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故选:C .考向二:分式的运算法则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初三数学总复习分式方程及应用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 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 (即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3.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⑴ 增根的产生:分式方程本身隐含着分母不为0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方程中未知数允许取值的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使原方程中分母的值为0,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合原方程的根的增根;⑵ 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验根的方法是将所求的根代人 或 ,若 的值为零或 的值为零,则该根就是增根。
4.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但要稍复杂一些.解题时应抓住“找等量关系、恰当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整式表示未知量”等关键环节,从而正确列出方程,并进行求解.另外,还要注意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注意检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5.通过解分式方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观察分析所给的各个特殊分式或分式方程,灵活应用不同的解法,特别是技巧性的解法解决问题。
6. 分式方程的解法有 和 。
(二):【课前练习】1. 把分式方程11122x x x--=--的两边同时乘以(x-2), 约去分母,得( ) A .1-(1-x)=1 B .1+(1-x)=1 C .1-(1-x)=x-2 D .1+(1-x)=x-22. 方程2321x x -=+的根是( ) A.-2 B.12 C.-2,12D.-2,1 3. 当m =_____时,方程212mx m x +=-的根为12 4. 如果25452310A B x x x x x -+=-+--,则 A=____ B =________. 5. 若方程1322a x x x -=---有增根,则增根为_____,a=________.二:【经典考题剖析】1. 解下列分式方程:25211111 332552323x x x x x x x x x -+=+==+---++();(2);(); 2222213(1)1142312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4);(5);(6) 分析:(1)用去分母法;(2)(3)(4)题用化整法;(5)(6)题用换元法;分别设211x y x +=+,1y x x=+,解后勿忘检验。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分类解析】 例1. 解方程:x x x --+=1211分析:首先要确定各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在方程两边乘这个公分母时不要漏乘,解完后记着要验根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 x +-11,得x x x x x x xx x 22221112123232--=+---=--∴==()()(),即,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例2. 解方程x x x x x x x x +++++=+++++12672356分析:直接去分母,可能出现高次方程,给求解造成困难,观察四个分式的分母发现()()()()x x x x ++++6723与、与的值相差1,而分子也有这个特点,因此,可将分母的值相差1的两个分式结合,然后再通分,把原方程两边化为分子相等的两个分式,利用分式的等值性质求值。
解:原方程变形为:x x x x x x x x ++-++=++-++67562312方程两边通分,得167123672383692()()()()()()()()x x x x x x x x x x ++=++++=++=-∴=-所以即经检验:原方程的根是x =-92。
例3. 解方程:121043323489242387161945x x x x x x x x --+--=--+--分析:方程中的每个分式都相当于一个假分数,因此,可化为一个整数与一个简单的分数式之和。
解:由原方程得:3143428932874145--++-=--++-x x x x即2892862810287x x x x ---=---于是,所以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1898618108789868108711()()()()()()()()x x x x x x x x x x --=----=--==例4. 解方程:61244444402222y y y y y y yy +++---++-=2分析:此题若用一般解法,则计算量较大。
中考数学复习第8课时《分式方程及其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分式方程及其应用》是中考数学复习的第8课时,主要内容是分式方程的定义、性质、解法及其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解分式方程,并能够将分式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分式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式方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分式方程的解法不够熟练,对分式方程的应用更是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能够将分式方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方程的定义、性质、解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分式方程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中考复习分式方程的解法总结与应用中考复习:分式方程的解法总结与应用分式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中考复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分式方程的解法,并且探讨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分式方程解法的基本步骤解决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将分母中的未知数消去,使方程变成一般的代数方程。
下面是分式方程解法的基本步骤:1. 化简分式:将分式进行约分,化简为最简形式。
2. 消去分母:由于分母不能为零,将分母中的未知数消去,得到一般的代数方程。
3. 解一般方程:根据具体的方程类型,采用合适的代数解法,解得未知数的值。
4. 检验解的有效性: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验证其是否满足。
二、常见分式方程类型及解法1. 一次分式方程:形如 ax + b / c = d,其中 a、b、c、d 分别为已知数或未知数。
解法:先将方程中等式两边乘以 c,消去分母,得到一般方程 ax + b = dc。
然后根据方程类型,使用合适的代数解法,解得未知数的值。
2. 二次分式方程:形如 (ax + b) / c + dx = e,其中 a、b、c、d、e 分别为已知数或未知数。
解法:首先移项,将方程转化为 (ax + b) / c = e - dx。
然后将分式的分子项移项,得到一般方程 ax + b = c(e - dx)。
最后根据方程类型,采用合适的代数解法,解得未知数的值。
三、分式方程的应用举例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以两个例子进行说明:1. 水池的填充问题:假设一个水池有两个进水口,一个自来水管每小时向水池注入 2 升水,另一个污水管每小时向水池注入 1.5 升水。
现在需要计算水池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被注满。
解法:设注满水池所需时间为 t(小时)。
根据每个进水口的注水速率,可以建立如下的分式方程:2t / 1 + 1.5t / 1 = 1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得 t 的值,即为水池被注满的时间。
2. 分工问题: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完成工作需要10 天,乙单独完成工作需要 15 天。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分式方程及其应用复习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会解分式方程,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
考点梳理一、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二、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例1、解分式方程:=﹣.【答案】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 【解析】解:方程两边同乘以(2x+1)(2x﹣1),得x+1=3(2x-1)-2(2x+1)x+1=2x-5,解得x=6.检验:x=6是原方程的根. 故原方程的解为:x=6. 三、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 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 例2、解分式方程:21233x x x -+=--. 【答案】方程两边同乘以3x -,得22(3)1x x -+-=,2261x x -+-=. 5x =.经检验:5x =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是5x =.注意: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 四、解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 (2)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 (3)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5)检验所求的答数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例3、甲、乙两班同学参加“绿化祖国”活动,已知乙班每小时比甲班多种2棵树,甲班种60棵所用的时间与乙班种66棵树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班每小时各种多少棵树?【要点诠释】方程的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整体代入,消元思想,分解降次思想,配方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的数学思想.注意:①设列必须统一,即设的未知量要与方程中出现的未知量相同;②未知数设出后不要漏棹单位;③列方程时,两边单位要统一;④求出解后要双检,既检验是否适合方程,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综合训练1.(2022·陕西西安市·交大附中分校九年级模拟预测)某修路队计划x 天内铺设铁路120km ,由于采用新技术,每天多铺设铁路3km ,因此提前2天完成计划,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12012032x x =+- B .12012032x x=+- C .12012032x x=++ D .12012032x x =++ 【答案】B 【分析】表示出原计划和实际的工作效率,根据采用新技术,每天多铺设铁路3km ,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120xm ,则实际用了(x ﹣2)天,每天修建道路为1202x -m ,根据采用新技术,每天多铺设铁路3km 得,12012032x x=+-. 故选:B .2.(2022·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九年级二模)甲队3小时完成了工程进度的一半,为了加快进度,乙队也加入进来,两队合作1.2小时完成工程的另一半.设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x 小时,据题意可列出方程为( ) A .1.2 1.216x+= B .1.2 1.213x+= C .1.2 1.2162x += D .1.2 1.2132x +=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从而可以得到相应的方程,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甲队3小时完成了工程进度的一半, ∴甲队的工作效率为16设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x 小时, ∴甲队的工作效率为1x由题意可得,1.2 1.2162x +=, 故选:C .3.(2022·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分式方程1x x +12x +-=1的解是( ) A .x =1 B .x =﹣1C .x =3D .x =﹣3【答案】A 【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 (x ﹣2),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112x x x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x ﹣2)得: (x +1)(x ﹣2)+x =x (x ﹣2), x 2﹣x ﹣2+x =x 2﹣2x , x =1,经检验,x =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A .4.(2022·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则方程50ss v xx++= 所表达的等量关系是( )A .提速前列车行驶s km 与提速后行驶(s +50)km 的时间相等B .提速后列车每小时比提速前列车每小时多开v kmC .提速后列车行驶(s +50)km 的时间比提速前列车行驶s km 多v hD .提速后列车用相同的时间可以比提速前多开50km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s +50表示列车提速后同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 ,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 ∴s +50表示列车提速后同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 ,路程=速度×时间 ∴方程50s s v xx++=表达的含义提速后列车每小时比提速前列车每小时多开v km , 故选B.5.(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关于x 的分式方程2m xx+--3=0有解,则实数m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m =﹣2 B .m ≠﹣2 C .m =2 D .m ≠2【答案】B 【分析】解分式方程得:63m x x +=-即46x m =-,由题意可知2x ≠,即可得到68m -≠. 【详解】 解:302m x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x -得:630m x x +-+=,∴46x m=-,∵分式方程有解,∴20x-≠,∴2x≠,∴68m-≠,∴2m≠-,故选B.6.(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3个红球、2个黑球、若千个白球.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是概率是310,袋中白球共有()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C【分析】设白球有x个,根据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是310,利用概率公式列出方程,解之可得.【详解】设白球有x个,由题意得:33 3210x=++,解得x=5.经检验,x=5是方程的解,故答案为:C.7.(2022·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校九年级一模)分式方程2152x x =+-的解是______. 【答案】9x = 【分析】方程两边都乘(5)(2)x x +-得出2(2)5x x -=+,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 【详解】 解:2152x x =+-, 方程两边同乘(5)(2)x x +-,得2(2)5x x -=+, 去括号,得245x x -=+ 移项得:9x =,经检验,9x =是原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9x =.8.(2022·西安市铁一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x x -﹣2=3mx -有增根,则m =___. 【答案】0 【分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根据有增根求出x ,代入求值即可; 【详解】2x x -﹣2=3mx -, ()()()()32232x x x x m x ----=-, 223210122x x x x mx m --+-=-,∴()271220x m x m -+--+=, ∵方程有增根, ∴()()230x x --=, ∴2x =或3x =,当2x =时,41421220m m -+--+=,不存在; 当3x =时,92131220m m -+--+=,解得0m =; 故答案是0.9.(2022·山东济宁学院附属中学九年级期末)某商场准备在济宁义乌批发城采购一批特色商品,经调查,用16000元采购A 型商品的件数是用7500元采购B 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比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多10元. (1)求一件A 、B 型商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A 、B 型商品共160件进行试销,其中A 型商品的件数不小于B 型的件数,且总成本不能超过24840元,则共有几种进货方案?(3)已知A 型商品的售价为240元/件,B 型商品的售价为220元/件,且全部售出,在第(2)问条件下,哪种方案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答案】(1)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为160元,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2)有5种进货方案;(3)购进84件A 型商品,76件B 型商品时获得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2040元 【分析】(1)设一件B 型商品的进价为x 元,则一件A 型商品的进价为(x +10)元,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16000元采购A 型商品的件数是用7500元采购B 型商品的件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进A型商品m件,则购进B型商品(160-m)件,根据“A型商品的件数不小于B型的件数,且总成本不能超过2484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m为整数即可得出各进货方案;(3)利用总利润=每件的利润×销售数量,可分别求出五个进货方案可获得的销售利润,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设一件B型商品的进价为x元,则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为(x+10)元,依题意得:160007500210x x=⨯+,解得:x=150,经检验,x=1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10=160.答:一件A型商品的进价为160元,一件B型商品的进价为150元.(2)设购进A型商品m件,则购进B型商品(160-m)件,依题意得:160160150(160)24840m mm m≥-⎧⎨+-≤⎩,解得:80≤m≤84,又∵m为整数,∴m可以为80,81,82,83,84,∴共有5种进货方案,方案1:购进80件A型商品,80件B型商品;方案2:购进81件A型商品,79件B型商品;方案3:购进82件A型商品,78件B型商品;方案4:购进83件A 型商品,77件B 型商品;方案5:购进84件A 型商品,76件B 型商品.(3)方案1可获得的销售利润为(240-160)×80+(220-150)×80=12000(元);方案2可获得的销售利润为(240-160)×81+(220-150)×79=12010(元);方案3可获得的销售利润为(240-160)×82+(220-150)×78=12020(元);方案4可获得的销售利润为(240-160)×83+(220-150)×77=12030(元);方案5可获得的销售利润为(240-160)×84+(220-150)×76=12040(元).∵12000<12010<12020<12030<12040,∴购进84件A 型商品,76件B 型商品时获得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2040元.10.(2022·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解方程: (1)225x x +=;(2)14733x x x-+=--.【答案】(1)11x =-21x =-(2)无解.【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2)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方程,检验即可.【详解】解:(1)225x x +=,2(1)6x ∴+=,1∴+=x∴11x =-21x =-(2)去分母得,17(3)(4)x x +-=--, 解得3x =,检验:当3x =时,30x -=, ∴3x =是方程的增根,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