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练习册习题附答案15
- 格式:doc
- 大小:76.66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________体的史书,主持编纂的人是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
2.解释词语(1)当涂掌事:________(2)治经:________(3)涉猎:________(4)刮目相待:________(5)博士:________(6)见事:________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言多务,孰若孤?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多务(多事务)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常识深高的人)辞(推托)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过(到)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孙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另眼相待,兄长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及答案【积累·感知】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辨析古今异义孤(古)_________(今)_________治(古)_________(今)_________博士(古)_________(今)_________但(古)_________(今)_________往事(古)_________(今)_________三.解释下列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四.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体验·探究】五.课内语段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实践·拓展】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任末好学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负:②题:③易:④终: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B:以记其事(书上的)C: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D:虽死犹存(还,仍然)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并用“/”划出第②句的朗读节奏。
①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译为:_______________②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译为: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具体表现了任末______的精神品质。
5.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
6.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单元评价与建义参考答案15.孙权劝学一.略。
第15课《孙权劝学》【基础积累与运用】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②涉猎:③才略:④大兄: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5.(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另写的一段文字: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精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写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改变,或消失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集(附答案)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
(18分)炳烛①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于厅事之东北角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D.游于是乎始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
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代)部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卿(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辞5、见往事耳 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卿今者才略才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A. {但当涉猎 (B. {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 (D. {卿今者才略3、治经为博士邪 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8、即更刮目){门当){多多益善(){往事{卿今当涂掌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孙权劝学练习题精选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见往事耳()(3)但当涉猎..才略()(4)卿今者..()(5)卿今者才略..之晚乎()(6)大兄何见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他是如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4.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妙处?5.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6.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完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发?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三国时期
答案:D
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曹操
D. 周瑜
答案:D
3. 孙权劝学时,周瑜担任的官职是什么?
A. 丞相
B. 太尉
C. 都督
D. 将军
答案:C
二、填空题
4.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对周瑜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现在______,不可不学习。
答案:当权
5. 孙权劝学的故事中,孙权认为学习可以______。
答案:增长才干
三、简答题
6. 请简述孙权劝学的故事内容。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是东吴的君主,他看到
周瑜虽然有军事才能,但文化知识不足,于是劝周瑜要多学习,以增
长才干,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7. 孙权劝学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社会做出更大的
贡献。
四、论述题
8. 结合孙权劝学的故事,谈谈你对“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案: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年龄大小、职位高低,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
这与“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相吻合,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终身的追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
七、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温馨提示: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Word版,请按住Ctrl, 此套题为文档返回原板块。
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一课两练·提素能【基础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乃始就学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及鲁肃过寻阳( ) .(4)非复吴下阿蒙 ( ) ..答案:(1)于是,就(2)擦擦眼(3)到(4)不再是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选C。
A项“当”分别解释为“动词,掌管/能愿动词,应当”;B项“以”分别解释为“介词,用/动词,认为”;C项“见”均解释为“动词,了解、认清”;D项“大”分别解释为“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1)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答案:(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3)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不学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以军中多务B.蒙辞/ 孤岂C./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治经为博士岂欲卿///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
15、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的史事。
主持编纂的人,字,是代的家、家。
2、本文写了,,三件事,并注重用表现人物。
二、阅读文章,做相应的练习。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加粗字(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孙权从哪3 个方面劝吕蒙读书?(用原文回答):3、为什么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4、孙权介绍给吕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达了鲁肃感情。
6、鲁肃拜蒙母与吕蒙结友而别有何用意?第一页,共三页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孙权,吕蒙,鲁肃的形象。
孙权:;吕蒙:;鲁肃:。
8、本文出现了两个成语,请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9、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0、本文的主旨:11、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是什么?12、“”说明吕蒙的学习很有成效。
13、注意事项:(1)翻译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但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往事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今义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第二页,共三页参考答案一、(按顺序)1、《资治通鉴》编年战国五代司马光君实北宋政治史学2、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话二、(按顺序)1、当道,当权事务研究儒家经典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通“耶”,语气词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于是,就到了……的时候到达不再是重新擦擦眼认清事物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列点)3、他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15课孙权劝学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②涉猎:③才略:④大兄: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意思是()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2分)卿.今当涂..: )..掌事(卿.:)(当涂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孤常..)..读书我,(孤.:)(常:见往事耳(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乃:)及.鲁肃过.寻阳(及:)(过:)卿今者才略..(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非复:)即更.刮目相待(更)大兄..之晚乎(大兄:)(见事:)..何见事5、古今异义(8分)治经为博士..(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古义:今义:)但.当涉猎(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古义:今义:)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6.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7.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治乱之得失”。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9.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10.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精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2.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非复/吴下阿蒙C. 蒙辞/以军中多务D. 见/往事耳6.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小名)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第一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1《孙权劝学》练习题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三个成语及它们的意思分别是ABC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孙权的英明和吕蒙的勤奋好学。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的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孙权劝学的主人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__,但在孙权的劝说下,他最终________。
答案一:1. 三国2. 孙权,吕蒙3. 不屑一顾,勤奋好学练习题二: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A. 忠诚B. 勤奋好学C. 谦虚D. 勇敢2. 吕蒙最初为什么不愿意学习?A. 认为学习无用B. 认为学习太辛苦C.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答案二:1. B. 勤奋好学2. 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练习题三:简答题请简述孙权是如何劝勉吕蒙学习的,并说明吕蒙最终的学习成果。
答案三:孙权通过耐心的劝说和鼓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能力提升的帮助,最终说服了吕蒙。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勤奋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吴国的杰出将领。
练习题四:论述题论述孙权劝学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四:孙权劝学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主要有两点:首先,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其次,领导者应该鼓励并支持部下的学习和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
练习题五:判断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2.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
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答案五: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故事,并从中吸取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自我提升的精神。
第15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 )A.卿(jǐ)今当图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C.即更(gèng)刮目相待D.肃遂(suì)拜蒙母答案:D解析:分析: A项“卿”应为qīng,B项“邪”应为yé,C项“更"应为gēng。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A解析:分析:B句的“邪"通“耶”;C句的“帖”通“贴”;D句的“扳”通“攀”。
点评:考查教材中常见的通假字。
3.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
自以为/大有所益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答案:A解析:分析:正确的停顿是“蒙/辞以军中多务”。
点评: 考查断句能力。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陈述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 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答案:B解析:分析:B应为表示限止的语气.点评: 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5.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
C。
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
答案:B解析:分析:此句为倒装句,翻译的时候注意语序。
点评:考查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经为.博士耶为:成,当B.但.当涉猎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过:到答案:B解析:分析:B的“但"译为“只”。
《孙权劝学》试题及解题指导(附答案)学生:戴长安课文快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弧?孤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于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凡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选择题:(15分)a、请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3分)A、卿.(jǐ)今当图掌事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á)C、即更.(gèng)刮目相待D、肃遂.(suì ) 拜蒙母b、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陈术的语气,可译为“罢了”。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孤:谁像我(事务多)?反问语气。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c、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自以为/大有所益D、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e、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译写,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来推托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D、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2,文学常识填空。
(9分)(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政治家、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礼》《》等书。
(3)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3、解释画线的字:(12分)a.卿今当涂掌事()b.蒙辞以军中多务()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e.但当涉猎()f.见往事耳()g.孰若孤()h.蒙乃始就学()i.及鲁肃过寻阳()()j.卿今者才略()l.肃遂拜蒙母()4,解释人称的用法。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 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
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
A.{但当涉猎( 应当) {门当户对( 相当)B.{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多多益善( 更加)C.{见往事耳( 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 过去的事)D.{卿今者才略( 您) {卿今当涂掌事( 您)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 )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 )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C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c) 培养兵器操纵技巧d) 扩展人际交往圈子答案: 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a) 百姓普通大众b) 各级官员和将领c) 只限于皇家家族成员d) 只限于士族后代答案: b) 各级官员和将领3. 孙权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哪一个方面?a) 提高个人技能b) 增长知识面c) 锻炼身体素质d) 培养感恩之心答案: d) 培养感恩之心4. 孙权劝学的方式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实现?a) 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b) 发放学习资料和教材c) 激励奖励和竞赛评比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答案: 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二. 名词解释1. 品德修养:答案: 品德修养指一个人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等方面。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2. 感恩之心:答案: 感恩之心指一个人对他人给予的关爱、支持、帮助等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
具备感恩之心的人会对别人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并以此为动力回报社会和他人。
感恩之心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心、宽容和友善,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三. 简答题1. 孙权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来劝学的?答案: 孙权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励他人努力学习。
他亲自示范读书和学习的场景,读书时专注认真,注重学习礼仪,以示对知识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他也鼓励他人热爱学习,提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学习能够培养感恩之心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
他的言行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
2. 孙权劝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孙权劝学的意义在于倡导了一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感恩之心,人们能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二、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不堪回首 ( ) ..耳( ) 往事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问答题。
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以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孙权继续劝学劝的语言;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原文)3、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
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4、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温馨提示: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Word版,请按住Ctrl, 此套题为文档返回原板块。
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一课两练·提素能
【基础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乃始就学 ( ) .(2)即更刮目相待 ( ) ..(3)及鲁肃过寻阳
( ) .
(4)非复吴下阿蒙 ( ) ..答案:(1)于是,就(2)擦擦眼(3)到(4)不再是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选C。
A项“当”分别解释为“动词,掌管/能愿动词,应当”;B项“以”分别解释为“介词,用/动词,认为”;C项“见”均解释为“动词,了解、认清”;D项“大”分别解释为“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 -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 (1)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答案:(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3)读书人分别三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 (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不学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以军中多务B.蒙辞/ 孤岂C./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治经为博士岂欲卿///辞以军中多务;C项应为:孤。
【解析】选AB项应为:蒙之晚乎。
/D项应为:大兄/何见事邪;按要求默写。
5. 。
、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 (2)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
!”
文章并没有直接写出吕蒙的进步,而是通过鲁肃的“大惊”和他所说的一句(3) !”,话表现出来的,这句话是:“
,,吕蒙说:(4)面对鲁肃的赞扬,“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
之快之大。
- 2 -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卿今者才略不可不学(3)刮目相待(1)吴下阿蒙(2)卿今当涂掌事答案:即更刮目相待(4)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4)题。
6.(2013·湘潭中考)阅读课文,回答(1)) 下列句中加点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 为:成,当A.治经为博士邪.但:然而,却当涉猎 B.但.乃:于是,就始就学 C.蒙乃.过:到D.鲁肃过寻阳.“但”应解释为“只”。
【解析】选B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来推托。
答案:作者是运
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
从鲁肃见到吕蒙时的表现入手分析。
答案: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
(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意思接近即可)
(4)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又形容什么?
- 3 -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用“吴下阿蒙”喻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用“刮目相待”指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能力练】
(2014·龙东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7~9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①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乙】晋平公问于师旷
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暮,何不炳烛师旷曰: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④乎?”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7.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及鲁肃过寻阳 ( ) .(2)恐已暮矣 ( ) .答案:(1)到了……的时候(2)迟、晚
8.翻译下列语句。
- 4 -
铸金字品牌圆学子梦想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译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译文: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答案:(1) 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就像正午的阳光。
(2) 【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9.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答案: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附【乙】【译文】”“我已七十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
晋平公问师旷说:“哪有
做人臣的来戏弄他的国君“为什么不点蜡烛呢?”平公说:师旷说:的呀?”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师旷说:“我这个瞎眼的臣子怎敢戏弄国君呢?我听说: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老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点着蜡烛那么明亮。
蜡烛的明亮,也比在黑暗中走路好吧?””平公说:“好极啦!文档返回原板块关闭Word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