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件9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2023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contents •引言•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固有免疫在医学中的应用目录01引言理解固有免疫在机体免疫防御中的作用及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固有免疫细胞的种类、功能及分子机制认识固有免疫在抗感染、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课程目的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适应性免疫是机体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的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相互协作,共同抵御病原体入侵固有免疫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快速、非特异性的特点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对免疫失调进行调节阻止病原体传播和预防再次感染对组织损伤进行修复和抗炎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节02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和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吞噬细胞还可以通过释放炎性因子来激活免疫应答,促进炎症反应。
NK细胞和NK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是固有免疫细胞中的一类淋巴细胞。
NK细胞可以识别和杀灭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调节免疫应答。
NKT细胞是一类具有特定表面分子和功能特征的T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脂质和糖蛋白,并产生炎性因子或调节免疫应答。
γδT细胞是一类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快速识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并产生炎性因子和调节免疫应答。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固有免疫细胞中一类重要的淋巴组织,包括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等,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调节免疫应答和参与炎症反应。
γδT细胞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是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环节之一。
调节方式包括负向调节和正向调节。
负向调节包括抑制性受体、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正向调节包括刺激性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等。
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还受到神经内分泌和代谢信号的调控。
03固有免疫分子抗菌肽是固有免疫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的作用。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亦称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生物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该系统在个体出生时即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产生应答,发挥非特异抗感染效应,亦可清除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的细胞,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组织屏障及其作用(一)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黏膜物理屏障作用相对较弱,但黏膜上皮细胞迅速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定向摆动及黏膜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均有助于清除黏膜表面的病原体。
2.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唾液、泪液、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液中的溶菌酶、抗菌肽和乳铁蛋白等。
上述物质在皮肤黏膜表面形成抗御病原体的化学屏障。
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体竞争结合上皮细胞和营养物质,或通过分泌某些杀菌、抑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抗御作用。
例如:口腔唾液链球菌能产生H2O2,可杀伤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肠道大肠杆菌能产生细菌素,可抑制、杀伤某些厌氧菌和G+菌。
临床上若不适当地大量和长期应用广谱抗菌素,可杀伤或抑制消化道正常菌群,导致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大量生长,引发葡萄球菌性肠炎和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二)体内屏障1.血-脑屏障此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其组织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
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
第九章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是生物体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固有免疫在对付病原体入侵、清除损伤或畸变细胞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执行固有免疫的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细胞、NK细胞、NKT、γδT细胞、B1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固有免疫分子:溶菌酶、甘露糖结合蛋白(MBP)、C反应蛋白(CRP)、补体、LPS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 。
第一节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作用吞噬杀伤和消除作用:通过受体识别异己―吞噬吞饮―杀灭异物分泌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物质:TNFα、IL-1、6、8、12、MCP-1及前列腺素等――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吸引吞噬细胞作为APC: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They are the earliest phagocytic cells to appear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are prominent constituent of pus. 第二节树突状细胞根据来源分为髓样DC和淋巴样DC。
分布于表皮和胃肠上皮中的DC称朗格汉斯细胞,心、肺、肝、肾中称间质DC,外周免疫器官胸腺依赖区和胸腺髓质区的称并指DC(IDC),外周免疫器官淋巴滤泡区DC称滤泡DC(FDC)。
主要功能: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
也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第三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受体:①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iller activatary recepter, KAR) 能够识别和结合自身组织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类配体Ig样受体:NKp46、NKp44、NKp30。
凝集素样受体:NKC-P1. * Phagocytic Development from monocyte to macrophage Gains receptors Participates in presenting antigen to T cells for the acquired immune system 抗体补体CD16 (FcgR III)CD11b/CD18 CD25 CD28 CD32 (FcgR II)CD35 (CR1)CD64 (FcgR I)CD71 B7-2 IL-2 抗体补体抗体运铁蛋白吞噬细胞表面受体Alveolar macrophages (lung) Histiocytes (connective tissue) Kupffer cells (liver) Mesangial cells (kidney) Microglial cells (brain) Tissue macrophage Figure 1.6ij Macrophages are important first responders to infection and tissue damage.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F2 NH2 CRD COOH S S COOH COOH HOOC NH2 NH2 2HN S 甘露糖受体除杂受体巨噬细胞受体Blood film showing a monocyte (left) and two neutrophils? Alveolar (Lung) Macrophage Attacking E. coli (SEM x10,000) Adherence of bacteria via receptors A. Respiratory burst: Oxygen-dependent, myeloperoxidase-independent reactions B. Respiratory burst: Oxygen-dependent, myeloperoxidase-dependent reactions Nitric oxide-dependent killing 静息状态(resting state)活化状态(primed state)-- IFN-g 亢奋状态(activated state)-- C3b+LPS+IFN-g Phagocytic Development from monocyte to macrophage
Gains receptors Participates in presenting antigen to T cells for the acquired immune syste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