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 李弘 刘永锋 孟
- 格式:pdf
- 大小:291.65 KB
- 文档页数:2
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的滞留率作者:郝燕勤邹继红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郝燕勤,邹继红(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的滞留率.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805 nm.结果: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的滞留率均大于10%.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血浆中吲哚菁绿滞留率的测定,可以为患者是否施行肝脏切除术提供可靠数据.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吲哚菁绿;肝病;含量测定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1-0057-02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合成的三羧基花青类红外感光染料,又称靛青绿,1955年由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制成功,1956年Fox等首先将其应用于肝功能及循环功能检查,1970年以后广泛应用于眼科血管造影[1].吲哚菁绿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清蛋白结合,选择性地被肝细胞摄取,以游离形式随胆汁排泄至肠.ICG具有不参与肠肝循环,无肝外代谢,无肾脏排泄,在肝细胞内无结合,几乎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很多学者将ICG 15min滞留率试验(ICGR15)作为反映肝血流量与主动转运机能,了解肝储备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针对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在2010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肝病患者,笔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吲哚菁绿的滞留率,为临床医师施行肝切除术提供理论依据.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UV-76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AE240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L80-2离心沉淀机(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注射用吲哚菁绿(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701);生理盐水(赤峰荣济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902);水为蒸馏水.1.2 方法与结果1.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注射用吲哚菁绿10.4mg,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104mg·L-1的吲哚菁绿对照品溶液.1.2.2 线性范围的考察分别精密吸取1.0、2.0、3.0、5.0、10.0mL吲哚菁绿对照品溶液,置100mL量瓶中,再立刻加入0.5mL空白血浆,混匀,用水稀释至刻度,即得系列浓度的吲哚菁绿对照品溶液.分别准确吸取上述各浓度溶液1.0mL,放入A、B、C、D、E五个10mL试管中,各加入1.0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将1.0mL蒸馏水、1.0mL生理盐水和1.0mL正常血浆混匀,作为空白对照溶液.在805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各管的吸光度.以浓度(mg·L-1)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0.0946X +0.0105,(r=0.9995).结果表明:吲哚菁绿的浓度在1.04~10.4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1.2.3 血浆样品的制备肝病患者早晨空腹,安静取平卧位.自肘静脉采血5mL,置经肝素处理的离心管中,混匀,以3000r·min-1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作为空白血浆.同时,以5mL注射用水溶解25mg注射用吲哚菁绿,按每公斤体重取0.5mg的吲哚菁绿溶液,自肘静脉在30s内注入.准确计时,静注后15min自另一肘静脉采血5mL,置经肝素处理的离心管中,混匀,以3000r·min-1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作为测定样品.1.2.4 样品的测定准确吸取上述空白血浆和测定样品各1.0mL,分别加入2mL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在805nm处,以空白血浆为空白调节分光光度计的零点,然后测定样品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求出其浓度,计算吲哚菁绿的血中平均滞留率,结果见表1.2 讨论以分光光度计扫描吲哚菁绿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805nm,故选取检测波长为805nm.由于吲哚菁绿遇光易分解,因此在静脉注射和抽血时,速度要快,而且要避光操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浓度时同样需要避光操作,以减少测量误差.参考文献:〔1〕张承芬,陈有信.开展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研究,提高眼底病临床诊治和研究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1988,14(2):66-67.〔2〕王伟,陈秀文,吴岩.肝脏储备功能检测要点及护理干预效果[J].吉林医学,2009,30(20):2438-2439.〔3〕王钝,金文淑,秦恩伟,等.吲哚菁绿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9):584-585.〔4〕杨亚英,张霁.吲哚菁绿潴留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与护理操作[J].重庆医学,2002,31(4):316-317.〔5〕孙文兵,李昆,陈莉,等.吲哚菁绿潴留率15在可切除性肝癌外科治疗中的意义[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6(1):62-63.〔6〕高文涛,黎一鸣,吉鸿,等.联合测定叫噪著绿和一山梨醇评价肝储备功能[J].中华肝胆病杂志,2003,11(6):350-353.。
24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4月 第2卷第8期慢性肝病是临床和病理的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疾病的发展,肝血流会出现异常,肝细胞的容量会缩减,致使肝功能出现障碍,肝脏的储备功能发生减退,虽然早期疾病对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其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1]。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肝病诊断应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的价值及其评估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220例,男性120例,女性10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23±13.24)岁,其中48例慢性肝炎,143例肝硬化,9例慢性肝衰竭,20例肝癌。
将25例健康人作为参照,平均年龄(43.12±13.16)岁。
1.2 方法仪器以及试剂:试剂:吲哚菁绿,丹东医创药业有限公司,包装规格:25mg/支,仪器:采用日本光电 DDG-3300K。
试验方法:叮嘱患者检查前夜禁食,检测时取仰卧位,ICG的给药剂量按照患者体重、身高进行计算,剂量标准是0.5mg/kg;检测程序:操作人员启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按照顺序将患者的ICG注射量(mg)、血红蛋白值(Hb,g/di)、身高(cm)、体重(kg)。
将25mg的ICG加入5mL的无菌注射用水中稀释,调配成浓度是5mg/mL的ICG 作为备用量,提醒患者静卧,把感光探讨连接到患者的鼻翼部位,可以测到脉搏值和血氧饱和度,检测开始前从患者肘中的静脉处,5-10s内将ICG溶液注入,同时开启仪器,待30s后,仪器显示出心系数(CI,L/min•m2)、心搏出量(CO,L/min),6min后显示出K值和血容量(BV,L),检测结束。
分析仪可自动计算出各项相关指标值,记录好测定的肝血流量(ICG EHBF)、ICG清除速率(ICG k)及ICG 15分钟滞留率(ICG R15)结果。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ICG EHBF、ICG K、LRM、ICG R15值;LRM中变量取值是0-1,其是一个连续变量,值越接近1,诊断的准确率越高,肝硬化的病变程度越重。
组 ICGR15(23.81±18.91)%,K值(0.11±0.05)/min;两组ICGR1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K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0)。
57例肝脏手术病例中,Child A 52例,Child B 5例,按照ICGR15 <10%,10-20%,>20%分组,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6%(14/48),62.5%(5/8),100%(1/1),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166),前两组; Child A 病例按ICGR15 <10%,ICGR15>10%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11%,57.14%,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187)。
结论:ICG试验简单,方便,ICGR15和K值与Child-Pugh分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肝储备功能,是在Child-Pugh分级上的有利补充,对术前评价肝脏储备功能,制定手术方案颇有裨益。
关键词:吲哚菁绿排泄试验,肝脏储备功能,DDG分析系统,Child-Pugh分级IIIClinic value of indocyanine green test on assessment ofhepatic reservational functionCollege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Master’s candidate Huang JianSupervisor Cai XiujunAbstractObjective:compare the efficiency of indocyanine green test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on assessment of hepatic reservational function;Estimate the clinic value of indocyanine green test on assessment of hepatic reservational function.Material and Method:1.Material and equipment:1. 1 indocyanine green reagent:Liao Ning Dandong Yichuang Medicin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25mg/ampoule).1. 2 DDG analytics system :DDG-3300K (product by photo electricity industry kabuskiki kaisha,Japan).2.Methods:Accumulate the patient suffered to hepatobiliary diseas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08(total 91 cases),with routine hepatic function examination,doppler ultrasound,Computerized tomography, Prothrombin time ,and carry out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and then carry out ICG test with DDG analytics system.Grouping according to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and chec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very two groups ,discuss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ICG test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IVTake the cases with hepatectomy as swatch :①grouping according to ICGR15 value ,check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very two groups,noting total bilirubin value ,serum albumin ,and ALT pre-operation and poet-operation(day 1 ,3 ,7),compare the healing process;②Child-A cases,dividing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ICGR15 value(ICGR15<10% group and ICGR15>10% group),check the difference in the post-operative hepatic inadequacy rate .Results:91 patiants,74cases of Child-A,16 cases of Child-B ,1 case of Child-C(too less for statistic)。
评估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试验在肝硬化患者行脾切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张慧明,杨威,刘紫琳,黄芳,陈泽峰(南溪山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广西桂林 541000)【摘要】目的 探讨评估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排泄试验在肝硬化患者行脾切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拟行脾切断流术肝硬化患者68例,按照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对比分析各组间ICG 血浆清除率(K)和吲哚菁绿 15 min 滞留率(ICGR15)的差异,研究ICG 排泄实验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把Child A级病例分为ICGR15≤15%组、15%<ICGR15<30%组和ICGR15≥30%组,对比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结果 Child A组患者的ICGR15值明显低于Child B组患者,K值明显高于Child 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CGR15≥30的患者术后1周TBIL、PT和腹水深度明显升高,Alb水平明显下降,与ICGR15<30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CGR15与术后Tbil、PT和腹水深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ICGR15≥30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ICGR15≤15%组。
结论 在对接受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ICG排泄实验能够对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有效评价,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是对Child-Pugh分级的有效补充,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肝储备功能进行有效评价,为患者的手术选择合适的时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吲哚菁绿排泄试验;肝硬化;脾切断流术;价值【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3.94.02吲哚菁绿是一种色素,对人体静脉注入吲哚菁绿后,肝细胞会选择性的摄取吲哚菁绿,然后逐步排入胆汁中,不会经人体肾脏排泄,也不参与肠肝循环,不会回流到肝淋巴系统,是反映人体肝脏储备功能的一种理想色素[1]。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评价于倩;郭义明;崔海珍;纪秀杰【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接受吲哚菁绿排泄试验的肝脏疾病患者119例,分别测定ICG 15分钟滞留率(R15)、血浆清除率(K)、有效肝血流量(EHBF),并采用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及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 R15、K值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的关系。
结果随着 Child-Pugh 分级的递增,K 值和 EHBF 下降,而 R15升高。
Child-Pugh A组R15(12.289±12.754)%,K值(0.172±0.069)/min;Child-Pugh B组R15(41.818±17.202)%,K值(0.063±0.026)/min;两组 R15、K值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将 R15、K值与 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均存在良好相关性,R15为正相关,K值为负相关。
结论 R15、K值与 Child-Pugh分级关系密切, R15相关性更加显著,提示 R15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准确、灵敏指标。
【总页数】3页(P1776-1778)【作者】于倩;郭义明;崔海珍;纪秀杰【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 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相关文献】1.肝癌术前应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 [J], 张泽天;陈帅;季慧范;张国山;高阳;安爽;郭晓林2.吲哚菁绿试验评估肝脏良恶性疾病肝脏储备功能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J], 李向阳;唐哲;高志强;任浩;汪俊峰3.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J], 戚诚;刘博;胡宁;白楠;赵晓东4.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估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研究 [J], 钱瑞坤; 马长林; 乔森5.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评估肝病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研究 [J], 钱瑞坤; 马长林; 乔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吲哚菁绿排泄试验评估肝硬化脾切断流术的临床应用孙海峰;朱任飞;吴建军;肖旭【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docyanine green(ICG) test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after splenectomy and d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36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who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with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each plasma clearance of indocyanine green(K) and 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fifteen minute(ICGR1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of ICG test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by ICG R15 packet, between the postoperative group one week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total bilirubin(TBil), prothrombin time(PT), and albumin(Alb), ascites changes of between all variables and ICGR15. Take the Child A case, then ICGR15≤15% group and ICGR15>15% group, compare the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liver dysfunction. Results: In 136 patients, Child A 75 cases, Child B 59 cases, and Child C 2 cases(not included). The two groups of Child-Pugh class A and class B ICGR15 values respectively(16.78±4.84)%and (28.09±7.36)% K value respectively (0.17 ±0.08)/min and (0.12 ±0.05)/m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nd Child-Pugh score and ICGR15 was positively related. ICGR15 wa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0%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TBil, PT and ascit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lb leve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group ICGR15, P<0.05),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ICGR15 and postoperative TBil, PT and ascites. In addition, ICGR15≥30%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liver dys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CGR15 group,which wa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5%. Conclusion: ICGR15 and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prior to splenectomy in evaluation liver reserve function with good correlation is beneficial supplement in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on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making operation scheme is quite beneficial.%目的:评估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排泄试验在肝硬化患者行脾切断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半肝切除术中吲哚氰绿清除试验对残余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目的:对半肝切除术中采用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ICGR15)对患者残余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判断其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诊的肝癌患者中选取24例,所有患者均根据B超、CT等检查显示肝脏有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瘤),同时结合肝脏穿刺病理结果查见肝癌细胞,确诊为肝癌,且均为原发性肝癌,采用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仪行ICGR15检测,同时通过Child-Pugh分级及评分标准以及MELD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肝功能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半肝切除术,其中1例行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10例行左半肝切除,13例行右半肝切除;ICG 15 min潴留率检测结果为5.1%~14.7%,平均值为11.5%;10例肝功能不全,分别为3例患者术中ICG 15 min潴留率检测结果低于10.0%,7例术中ICG 15 min 潴留率检测结果10.0%~15.0%。
三级不同肝功能恢复患者的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肝功能恢复良好组MELD评分与ICG 15 min 潴留率均低于其余两组;术中A级患者ICG 15 min潴留率为(8.52±1.30)%,而B级ICG 15 min潴留率为(12.81±2.8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以人为本”医学理念指导下,发现通过运用吲哚氰绿试验对肝功能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尤其在半肝切除术残余肝评估中,其准确性非常高,可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信息,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
标签:半肝切除术;肝功能储备;吲哚氰绿试验;准确性本文主要对半肝切除术中采用吲哚氰绿15 min潴留率(ICGR 15)对患者残余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判断其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检测方法、手术方法做了分析和统计,尤其在半肝切除术残余肝评估中,其准确性非常高,可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信息,是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
吲哚菁绿(ICG)临床应用背景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的菁染料药,安全无毒,因其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在临床上被多科室广泛应用。
第一,根据ICG的药理特性,静注后与血清蛋白结合,被肝细胞摄取,以游离形式由肝细胞分泌至胆汁,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他肝外脏器排泄,半衰期为3~4min。
因此,通过监测ICG体内动态代谢过程可量化评估肝储备功能有效状态,即为临床开展的ICG清除试验,主要以15min血液中ICG滞留率(ICG-R15) 、血浆ICG清除率(ICG-K值) 、有效肝血流量(ICG-EHBF)等作为衡量指标。
ICG清除试验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实时动态肝脏储备功能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脉动式ICG 分光光度仪分析法具有微创、简便、快速、可床边实时监测并短时间重复的明显优势[1]。
第二,根据ICG的荧光特性,可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其增强荧光的组织穿透深度范围在0.5~1.0 cm之间,作为成像介质已经在临床使用超过50年,如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通过动态记录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改变用于诊断脉络膜疾病;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通过观察不同组织荧光程度可用于组织血供评估、肿瘤定位、前哨淋巴结示踪导航等[2]。
以下根据ICG不同特性进行各科室的具体应用情况介绍。
一、ICG在肝胆外科临床应用精准肝脏外科在追求彻底清除目标病灶的同时,确保剩余肝脏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性体积最大化,并最大限度控制手术出血和全身性创伤侵袭,最终使手术患者获得最佳康复效果。
术前精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把握安全的肝切除范围,从而降低患者术后肝脏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
肝脏储备功能指受检者健存的所有肝实质细胞的功能总和,依赖于活性细胞与肝血流灌注的相互作用,包括肝固有代谢容量储备及肝功能性血流量储备,两者相辅相成,特别是代谢容量-血流匹配的状况。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6540投稿邮箱:sjzxyx88@·综述·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硬化及肝衰竭评估中的应用赵玮,董玉虹,付慧玲,蒋泽伟(通讯作者)(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0 引言肝硬化是所有肝病的终末期阶段,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衰竭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病死率高。
因此,临床需要一种可以准确全面动态评价肝功能的检验方法。
近年来,对于肝脏功能的评估方法越来越多,主要有:①血清学和肝脏合成分泌功能检查,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胆红素(BIL )、白蛋白(ALB )及凝血因子等;②肝药物代谢和能量负荷,包括吲哚氰绿清除试验、利多卡因清除试验、腺嘌呤核苷酸代谢及能量负荷、动脉血酮体比测定;③在医学影像方面:对肝脏体积的测定和功能性肝脏体积的测定等;④肝脏功能的分级:如Child-Pugh 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系统以及MELD-Na 评分。
1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的原理吲哚菁绿(ICG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荧光染料,毒性小,不参与体内生物转化,排泄迅速,不良反应少。
它经静脉注入人体内后迅速与血清蛋白结合,选择性地被肝细胞摄取,再逐步以游离形式分泌至胆汁中,经肠道排出,不参加肠肝循环和生物化学转化,也不从肾脏排泄。
ICG 清除率主要取决于有功能的肝细胞量、肝血流量及胆道的通畅程度。
ICG 消失曲线最初呈直线下降,15 min 后趋于平坦,一般正常人静脉注入20 min 后约97%以上从血中排除。
ICG 清除试验是目前公认最能反映有功能肝细胞量的评估方法之一。
2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硬化、肝衰竭内科领域中的应用肝硬化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晚期常出现多种并发症;肝衰竭死亡率高,预后极差,尽早、准确地全面评估肝脏功能,对终末期肝病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及生存期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Knodell评分、CTP评分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5-01-27T14:46:47.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蒋敏李民赵云[导读] 在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蒋敏李民赵云(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226006)【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097-02吲哚氰绿排泄试验是利用肝功能储备分析系统以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采用脉搏光度法(利用组织中动脉血造成的组织透射光的搏动,测量血中两种色素的浓度比)进行色素密度测定对注入体内的吲哚菁绿(ICG)浓度进行实时分析,以动态测定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的方法。
笔者利用ICG排泄实验、Knodell评分、CTP评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我院2010年底~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断流术)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例,女25例,年龄27~65岁,平均39岁;既往均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术前均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无恶性肿瘤,无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全部病例符合201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诊断标准。
在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取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术后病理证实为淤血性脾肿大,活动性或非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2 检测方法肝功能(ALT、AST、TBil、ALB)采用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肾功能(BUN、Cr),凝血酶原时间(PT)。
肝功能储备分析系统由日本光电株式会社生产(DDG-3300K),ICG试剂采用沈阳济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瑞加牌注射用ICG (25mg/安瓿),以5ml无菌注射用水稀释,配后ICG溶液浓度5mg/ml。
采用PDD法测定ICGR15值。
肝组织行病理检查,对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HAI)依 Knodell系统进行评分。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在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黄容海;穆毅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8(24)23
【摘要】肝脏具有复杂的代谢功能和强大的代偿能力。
对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和储备功能的判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术前肝储备功能的正确评估,对肝硬化.特别是肝癌肝叶切除术患者在外科临床更显重要。
肝功能衰竭是肝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肝功能衰竭的发生.主要与肝硬化引起的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有关,也与手术过程,包括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阻断肝门血流与否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等有关。
术前正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术中合理掌握切肝量,是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
【总页数】2页(P4143-4144)
【作者】黄容海;穆毅
【作者单位】100011,北京地坛医院肝胆外科;100011,北京地坛医院肝胆外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吲哚菁绿排泄试验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评价 [J], 于倩;郭义明;崔海珍;纪秀杰
2.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评价作用* [J], 毛静怡;李鑫;王晨;徐有青
3.吲哚氰绿清除试验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价值 [J], 刘天昭;罗新华
4.半肝切除术中吲哚氰绿清除试验对残余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J], 於展飞;熊明涛
5.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估价肝储备功能及在联合术式选择中的作用 [J], 黎一鸣;吉鸿;杨文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