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估自查表(含评分细则)
- 格式:xls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合肥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强对全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指导和协调,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进程,提高我市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认定每年组织两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时间为每年的5月30日和10月30日。
第二章认定第三条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认定条件:(一)凡在合肥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销售收入年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二)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拥有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三)企业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和较强的信息化建设持续投入能力。
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逐年上升。
(四)企业信息系统以实际应用为核心,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实施成效显著,在本地区、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示范和推广效应。
第五条认定标准:示范企业应在以下方面至少有两项以上集成应用,并取得显著业绩。
(一)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自主设计、制造的工业产品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
(二)建立实现企业生产的精细化、管控一体化的生产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生产过程控制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数控设备拥有率不低于30%。
(三)建立以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
(四)在市场营销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过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建有互动型门户网站,在产品销售方面电子商务所占比例超过30%。
(五)在利用信息技术培育新型业态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效果良好。
文件编号: WTKJ-IFI-P3/2-0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信息中心审核组长:高大明审核员:陈延风、秦体进、李屹然序号审核内容审核记录合格( Y/N)6.2 资金投入1、是否有资金的使用、投入相关制度规定?12、针对技术改造、设备设施、系统建设、运行维护、咨询培训等,每年有资金需求计划,设立专项资金,并保证资金使用有《皖通科技资金支付审批管理办法》《皖通科技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Y的有效,是否有相关制度规定?6.3人才保障公司建立了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规1、在人才保障方面建立并实施了哪些管理规定?22、如何对各岗位能力识别和制定,是否涉及所有岗位?通过通过业务培训和实际能力测试,有记录。
Y什么方式确保本部门人员能力持续达到要求?建立了。
有记录。
3、是否建立信息系统使用考核机制?有无记录?34 566.4 设备设施1、部门负责和管理的设备类型?2、相关的设备是否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3、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的记录是否齐全?4、与设备设施有关风险是否识别?是否采取措施降低险?是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实施?6.5 信息资源你所使用或产出的数据、信息、知识等信息,是否易于有没有统一管理?是否存在机密信息泄密情况?6.6 信息安全1?组织采取哪些方法,确保员工人事到信息安全的重要迫性2?组织是否确立了责任制,包括信息承诺、要求、实施、监视、风险评估和管理、改进的内容,并形成文3?组织是否明确信息安全管理岗位和职责4?组织是否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的管理规程?按照规程变安全事件,并及时响应?应保存相关记录。
7.2 策划 7.2.1总则建立监视测量设备清单、有检测设 备校准、检定计划、校准记录和检 定证书等资料。
通过《公用工具管 理》《顾客财产控制程序》《产品防 护》《检测设备风的控制》对设备实施进行全面管理。
数据于项目管理系统、 0A 系统等中 获取,获取?定期维护,统一管理,泄密 的风险较小组织建立了 IS027000 体系,并保存 有性和紧相关记录维持、更信息是的。
两化融合自主评估报告导言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报告旨在对我公司两化融合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两化融合的基本情况1.公司对两化融合的重视程度公司高度重视两化融合并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和战略,设立了两化融合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
2.两化融合的组织架构公司建立了专门的两化融合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并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3.两化融合的成果公司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二、两化融合的优势和问题分析1.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信息化的供应链系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3)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问题(1)技术和人员匹配问题: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与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2)传统管理习惯难以改变:部分员工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影响了两化融合的推进速度。
(3)信息安全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司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两化融合的改进措施1.技术和人员匹配问题(1)加强技术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2)引进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弥补技术和人才不足。
2.传统管理习惯难以改变(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内部会议、培训和示范项目,引导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化技术。
(2)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两化融合,改变传统管理习惯。
3.信息安全风险(1)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最高管理者在体系中的履职过程(4.2、4.3、4.4.1、4.4.2、5.1、5.2、5.4、6.1、6.2、7.1、9.6)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管理者代表在体系中的履职过程(4.1、5.3、5.4、8.1、9.1、9.4、10.1)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文件化管理体系的运行(4.1、4.4.3)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新型能力的识别及策划过程(4.2、4.3、6.1、6.2、6.3、9.2、9.3)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新型能力的建设及运行过程(5.4、7.2、7.3、7.4、7.5、8.2、8.3、8.4、8.5、8.6)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绩效的评测与改进过程(6.2、9.2、9.3、9.5、10.2)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全员参与培育过程(5.2、5.4、7.3)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设备设施及信息资源保障过程(7.4、7.5、7.6、8.6)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编制:审核: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过程:资金保障过程(7.2)
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审核时间:。
两化融合内审检查表
文件编号;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管理者代表履职过程受审核部门/人员:管理者代表)
表单编号:XXXX-JZ-016(第一版)代号:Q/RHSG1602C-XXXX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文件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受审核部门/人员:技术中心)
表单编号:XXXX-JZ-016(第一版)代号:Q/RHSG1602C-XXXX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全员参与的意识培养过程受审核部门/人员:见备注栏)
表单编号:XXXX-JZ-016(第一版)代号:Q/RHSG1602C-XXXX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资金保障过程受审核部门/人员:财务中心)
表单编号:XXXX-JZ-016(第一版)代号:Q/RHSG1602C-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