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泉辨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经验
- 格式:pdf
- 大小:37.70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1. 引言1.1 病史患者是一名46岁女性,平时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
近期主要出现疲乏乏力、体重下降、手脚发凉、食欲减退等症状。
在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表示自己最近经常感到不适,尤其是体力下降和食欲不振的情况逐渐加重。
患者平时没有任何严重的慢性病史,但是经常感觉到身体的不适。
此外,患者还提到最近出现了咽部不适的情况,有时会感觉到咽喉灼热,甚至出现咳嗽和声音嘶哑的症状。
经过一系列相关的检查,患者被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并且处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1.2 主要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在服药治疗之后,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心慌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
患者还出现了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眼睛干涩、声音嘶哑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典型症状。
在体检中发现患者肌力减退,甲状腺轻度增大但无明显压痛,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
患者还表现出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了身体、皮肤、眼睛、声音、肌力、甲状腺、淋巴结、心肺、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异常表现,这些症状的综合分析有助于确定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辨证治疗方向。
1.3 检查结果病史回顾显示,患者为女性,48岁,平时体质较弱,经常感到疲倦和乏力,食欲减退。
最近出现了颈部肿块,并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
患者前往医院检查后,颈部超声显示甲状腺肿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甲状腺素T3、T4水平明显下降,甲状腺刺激素TSH水平升高。
综合检查结果,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患者遂寻求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2. 正文2.1 中医病因辩证中医病因辩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医理论,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病因可以包括外感风寒、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多种因素。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外界环境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此病因是多方面的。
外感风寒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患者可能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受凉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而发病。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它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发热和甲状腺肿大。
陈如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内分泌科专家,他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通过对陈如泉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和原则。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提倡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治疗方案也应因人而异。
其次,他强调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最后,他注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教育。
亚急性甲状腺炎可以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精神上的负担,因此陈如泉教授强调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减轻炎症反应。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主要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因此控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他通常会采用激素疗法来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他注重调节免疫功能。
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因此调节免疫功能对治疗非常重要。
他通常会采用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最后,他注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他通常会通过定期随访和相关检查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通过总结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急性炎症引起的颈部疼痛和肿胀。
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期则是指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乏力、心率缓慢、体重增加等。
本文将结合中医辨证理论,介绍一位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临床验案,以探讨中医治疗此病的方法及疗效。
病例简况:患者,女性,33岁。
主诉出现颈部疼痛、肿胀、乏力等症状,伴随体重增加、心率缓慢。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的综合分析,初步怀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开始中医辨治。
辨证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脉象、舌象等体征,结合中医辨证理论,初步辨证为“肝郁气滞,痰浊内蕴,气血不畅,气滞血瘀”证候。
治疗原则:1. 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舒肝活血,促进气血畅通。
2. 祛痰开窍:清理痰浊,恢复清明头脑。
3. 补益气血,调理脾胃:增强机体抵抗力,调理体内阴阳平衡。
治疗过程:患者按时服用中药处方,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症状逐渐减轻,颈部疼痛、肿胀明显缓解,乏力状况有所改善。
随后,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继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体征情况。
疗效评估: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颈部疼痛、肿胀完全消失,乏力状况得到改善,心率稍有增加,体重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的脉象、舌象等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整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经复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结语: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结合临床验案可以看出,针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治疗,中医以疏肝解郁、祛痰开窍、补益气血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治疗中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对相关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所了解。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的甲状腺炎症状,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特点。
在中医的治疗体系中,中医辨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调理患者的身体,促进疾病的康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验案,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与效果。
患者李女士,40岁,因出现颈部肿胀、压痛、声音嘶哑、乏力等症状就诊。
她在发病前数周曾有少许情绪波动,思想烦躁,脾气急躁,就算事情并不大,也会显得十分严重。
患者还有恋旧爱喜常思,经常因为自己一点小事,或自己家人的微小动作感觉到受到了侮辱或忍受不了,以至于把矛头指向了对方,久而久之,身体的阳气才被压抑而伤。
就诊时,患者甲状腺TSH升高,甲状腺结节TIRADS5分。
通过中医辨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属于“肝郁气滞,痰湿互结”的证候。
根据患者的症状,我们判断患者的情绪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畅,痰湿内蕴,导致甲状腺功能发生了异常。
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我们采用了中药进行疏肝理气、祛痰化瘀的治疗方案。
处方选用胡椒、大黄、生姜、柴胡、枸杞子、当归等药物,以疏肝理气、祛痰化瘀为主,通过调理患者的肝气和痰湿,促进气机的顺畅,进而达到调理甲状腺功能的目的。
在药物治疗的我们也结合针灸疗法,采用足三里、太冲、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促进气血的畅通,调整患者的身体功能。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按时服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并且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甲状腺TSH值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甲状腺结节的TIRADS评分也有所下降,此外患者的颈部肿胀、压痛等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症状得到了缓解。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辨证治疗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应用是非常可行且有效的。
中医辨证施治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医疗方式,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找到患者病理变化的规律性,从而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它控制了许多机体功能的运转,如能量消耗、心率调控、体温的维持等。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其中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压痛、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一位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并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症状的病例,探讨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验案举隅。
病例概况:患者李女士,34岁,因颈部不适、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3kg于某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并且颈部CT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于近三个月前因受凉、情志不畅导致颈部不适,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虽在当地医院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但效果不佳。
患者遂转至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患者经过详细的中医四诊观察与望闻问切,辨证为肝郁脾虚型。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可导致肝郁,肝郁可伤脾,长期脾虚则影响气血生化,使得甲状腺功能失衡,出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
针对上述的辨证,制定了清肝疏肝、健脾益气的治疗方案。
中药处方:柴胡、白芍、炒白术、炙甘草、泽泻、泽令、黄芪、防风、当归方剂与用法:上述中药煎汤,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价:经过连续一个月的中药治疗,患者颈部肿大、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症状逐渐改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也明显好转。
患者体重稳定,精神状态良好。
通过辨证施治,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小结:本例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的病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也说明中医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将继续深入探讨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多数病人在一到两个月内可以自愈。
但有约10%的患者会进入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会出现乏力、便秘、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心率变慢等症状。
中医方面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由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虚实夹杂等因素引起,而治疗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
以下是一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期病例的中医辨治过程:患者,女,58岁,焦虑情绪,容易疲劳,睡眠质量差,体重增加4kg,容易便秘。
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喉部疼痛、低热、乏力等症状,经医院检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现在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期。
中医诊断:肝郁气滞、脾胃虚弱、阴虚火旺。
辨证分析:肝郁气滞是由于情绪不佳、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引起,致使肝气郁结,影响气血畅通。
脾胃虚弱是由于长期过度饮食、不规律的饮食而导致脾胃功能减弱,造成水湿停留。
阴虚火旺则是由于长期体虚、过度疲劳,导致肝肾阴虚,火热内生。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
方药组成:柴胡1.5g、香附1.5g、枳壳1g、陈皮1g、白芍1.5g、生地黄10g、玄参12g、乌龟板0.5g、黄柏3g、木通3g。
各味药磨粉成细末,每次取4g,水煎服。
每日三次。
此方药分别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的功效,可改善气滞胀满、便秘等症状,同时兼治虚实,促进康复。
患者服用5天后,体力逐渐恢复,睡眠质量有所提高,精神状态愉快。
治疗1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症状消失。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本病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及其功能减退期,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养阴清热等手段,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等平衡,促进康复,达到治疗效果。
龙源期刊网 陈如泉中西医结合对抗甲状腺疾病作者:胡梦万凌翔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09期“我真心祝愿陈老长命百岁。
好医生长命百岁,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他的患者这样说。
2017年8月的一个上午,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甲状腺专科专家诊区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年近8旬的陈如泉教授慢条斯理、全面详细地询问着患者的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甲状腺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百姓的身心健康。
如何更好地治疗甲状腺疾病,为患者们解除病痛,陈如泉为此已苦心钻研了半个多世纪。
“没事儿,你这病冶得好”家住阳新县白沙镇的郭女士,两年前被诊断出甲亢性突眼,眼睑肿大,眼球突出,结膜出血,总觉得眼睛里有东西,怕光,视力也不断下降。
“小孙子说我是金鱼眼,害怕,不让我抱。
有一段时间我眼睛几乎看不到东西了,都觉得没希望了。
”郭女士说。
去年9月,郭女士大儿子单位的同事推荐了陈如泉教授。
第一次就诊,“陈医生仔细检查后,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没事儿,你这病,治得好。
那一瞬间,我就已经止不住泪水。
”郭女士回忆道,陈老一直安慰、鼓励着郭女士,让她觉得病情会越来越好的。
郭女士说:“真的是蛮贴心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郭女士的各项甲状腺指标都正常,眼睛视力也恢复了。
武汉市的刘冬云今年46岁,是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2015年11月确诊后,他已经花了40多万元治疗费,病情却始终不见起色。
几经周折,通过四处打听,得知陈如泉不仅看甲状腺病有奇效,看血液病也很在行。
2017年5月,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陈老。
“从5月8号开始吃陈老开的中药,这次复查血小板已经从刚开始的5个单位升到77个单位,现在已经能正常工作了。
”刘冬云的声音中带着喜悦,他回忆道,“有一次没带够买药的钱,陈如泉得知情况后从自己的钱包里补齐了药费,让我先拿药回去吃。
”经过陈如泉的治疗,刘冬云的病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刘冬云对陈老感激不尽:“我真心祝愿陈老长命百岁。
陈如泉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经验陈继东;赵勇;徐文华;左新河;陈如泉【摘要】陈如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载,长期从事甲状腺痰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善于将经典中的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他认为水瘀互结是甲状腺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依据血水同治理论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将活血利术与宣肺键脾、清热凉血、息风缓急、软坚散结相结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用活血利水、健脾化温、化痰散结法治疗甲状腺囊肿,以活血利水法为主、结合辩证分型用药治疗胫前黏液性水肿,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9【总页数】2页(P1113-1114)【关键词】活血利水法;血不利则为水;甲状腺相关眼病;甲状腺囊肿;胫前黏液性水肿【作者】陈继东;赵勇;徐文华;左新河;陈如泉【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武汉 430061;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74;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74;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74;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武汉430061;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陈如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载,潜心研究中医药防治甲状腺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湖北省陈氏瘿病学术流派。
其临证遣方用药灵活多变,善于运用《内经》、《金匮要略》等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现将陈师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经验总结如下。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
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而鹜溏,肾气衰则身肿。
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1]”张仲景提出了“血不利则为水”这一著名论点。
它不仅阐述了血与水的相互关系,也为活血利水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名医精粹·陈如泉教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周培培1,向楠1,赵勇2(1.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武汉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病诊疗中心,武汉430074)摘要: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类甲状腺内含有结节的甲状腺疾病统称。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瘿病”“瘿瘤”范畴。
陈如泉教授在诊治甲状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文章重点列举其临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阳虚痰凝证、痰瘀互结证、肝郁化火证验案3则,为临床辨证论治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疾病;瘿病;经验;陈如泉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519(2019)08-0743-04*基金项目:湖北省中医名师向楠工作室项目(鄂卫生计生办通[2018]32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届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作者简介:周培培(1994-),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通讯作者:向楠,E-mail :275951543@ 。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9.08.05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是一类甲状腺内含有结节的甲状腺疾病统称,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在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检出率为3%~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达20%~76%[1]。
甲状腺结节可以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或就诊原因,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也可以是甲状腺疾病的伴发或并发表现,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等,属于中医“瘿病”范畴。
陈如泉教授从医五十余载,为湖北省陈氏瘿病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在诊治甲状腺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收集其治疗结节性甲状腺疾病验案3则,分享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辨治体系。
1阳虚痰凝证患者女性,26岁,2015年9月1日初诊。
陈如泉教授辨证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过敏经验李辉萍;建华;赵勇;陈继东;左新河;陈如泉【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发生率在10%左右,以皮肤发热、瘙痒,在颜面、躯干部出现斑丘疹或荨麻疹为主要表现。
陈如泉教授认为,抗甲状腺药物过敏主要可分为药毒犯表证、药毒壅盛证、药毒入血证三型,分别以人参败毒散、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加减主之,酌情配伍祛风解毒药物,必要时加用抗过敏药物或激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When treating hyperthyroidism,there are around 10% tendency to induce allergies,which mainly manifested as hot skin,pruritus,or maculopapule and urticaria on face or body.Professor Chen Quanru regards that thi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ndrome types:medicinal toxicity invading exterior,medicinal toxicity stagnation and exuberance,medicinal toxicity invadingblood.Professor Chen often integrat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using Renshen Baidu San,Huanglian Jiedu decoction,Xijiao Dihuang decoction as prior medication,assisted with wind-dispelling and detoxification medicinal or anti-allergy and hormone drugs to relive them.【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6【总页数】4页(P1043-1046)【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药物过敏;专家经验;陈如泉【作者】李辉萍;建华;赵勇;陈继东;左新河;陈如泉【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R581陈如泉教授是全国知名中医,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有独到的经验及临证体会[1]。
2021陈如泉从肝火论治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心得体会范文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Graves 病(GD) 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 GD 的 5%~10%,主要见于 40 岁以上的患者。
TAO 也是 GD 治疗的难点,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从肝论治在临床屡见报道。
陈如泉教授系湖北省中医名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全国中医药甲状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分会顾问,湖北省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陈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形成了陈氏瘿病学术流派。
现将陈教授从肝火论治 TAO 经验总结如下。
1、TAO 发病与肝密切相关 1.1 肝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目之所以具有视觉功能,依赖肝精肝血之濡养和肝气之疏泄。
肝之精血气源源不断上注于目,使目受到滋养,方才发挥视觉作用。
反之,目亦能反映肝脏精气和功能的盛衰; 目也是深藏于体内的肝脏与外界之气相通的窍道,故当外邪侵袭肝脏时,自当首先侵犯于目,宋代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说: “目者肝之外候也。
” 1.2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肝受血而能视。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肝属木,木冲和调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
”肝体阴而用阳,肝疏泄功能正常,血运畅通,目得其养则视物精明,故《灵枢·脉度》指出: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无色也。
”《河间六书》亦指出: “目得血而能视,其证足厥阴之经络所生也。
”所以,目以肝血的滋养最为重要。
1.3 肝脉连目系《灵枢·经脉》云: “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
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总结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疾病的0.5%—20%。
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甲状腺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所致,病前患者常有全身炎症反应,然后出现甲状腺局部包块并疼痛,伴发热、心悸、乏力。
西医用激素强的松治疗虽可很快消除症状,但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在强的松减量时或停用后亚甲炎症状可复发,患者往往不愿再使用强的松治疗。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主,进行整体微调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且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得到了广大医患的认可。
本课题通过采集陈如泉教授回顾性及前瞻性的门诊诊疗资料,综合回顾了病案,阅读相关的论文、著作,并通过跟师门诊、专题讲座、病案讨论等方式,详细分析和总结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以及用药特点,并对陈如泉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陈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为风温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淤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尤为肝脏。
病机多为气滞血瘀、肝郁热结,清肝活血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临床分型主要分为:外感风热型、气滞血瘀型、肝郁蕴热型、肝胆湿热型、痰热互结型、痰结血瘀型、阴虚火旺型、气虚血瘀型、阳虚痰凝型、气郁痰凝型。
外感风热型治以疏风清热,消肿止痛,方用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逍遥散加减;肝郁蕴热型治以清肝泄热,活血止痛,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肝胆湿热型治以治宜清肝活血,凉血化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互结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活血消瘿,方用清气化痰丸加减;痰结血瘀型治以理气化痰,活血消瘿,方用活血消瘿汤加减;阴虚火旺型治以养阴清热,清肿止痛,方用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化痰散结,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阳虚痰凝型治以温阳化痰,消肿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减;气郁痰凝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消瘿,方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