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护理共18页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18
脑血管植入支架后注意事项脑血管植入支架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方法。
植入支架后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后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脑血管植入支架后需要注意的事项:1. 休息与恢复:手术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的身体活动,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通常,在手术后的几天或几周内需要休息。
医生会根据手术情况和个人康复情况进行指导。
2. 饮食与营养:脑血管植入支架后,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均衡的营养摄入。
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3. 控制血压和血糖:血压和血糖的控制对于支架的长期成功非常重要。
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水平。
如果发现血压或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4. 防止感染:手术后需要注意切口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并遵守医生的护理建议。
避免接触水和湿润的环境,不搔抓伤口,避免感染的发生。
如果有红肿、渗液、疼痛或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5. 防止血栓形成:脑血管植入支架后,需要避免血栓形成的发生。
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和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定期转动肢体,进行肢体活动。
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或发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 防止再出血:手术后需要注意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避免剧烈运动、用力搬重物等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
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7. 定期复查和随访: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CT、MRI等检查,了解血管状况和支架的情况。
定期回访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咨询。
8. 心理支持: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体验,需要面对和克服许多身心上的挑战。
患者需要获得家人和医生的支持,关注身体的恢复和康复,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脑血管植入支架后需要患者和家人注意上述事项,定期回访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检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术的术后护理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死率高达10%,是当前人类疾病三大死因之一。
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目前仍以药物干预为主,但复发率高。
全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
本文报道了XXX神经内科(a5病区)近年来开展的多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行pta的成功治疗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8-72岁之间。
其中7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为轻偏瘫。
患者中颈内动脉8例,术后安置于监护病房,椎动脉10例。
术前均进行头部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术前均进行全面评估,无绝对禁忌证。
在术后护理方面,首先要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并将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8小时。
同时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和肢体制动的重要性。
在术后的观察中,要注意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
本组病例中有2例支架置入后出现血压下降,需给予升压药对症处理,一周后病情好转。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患者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并观察患者有无牙龈、口腔和鼻出血。
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大小便、呕吐物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及肾区有无疼痛现象。
在穿刺部位方面,要观察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并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穿刺侧肢体的皮温,及时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度,24小时后撤去弹力绷带。
在术后的护理中,还要注意患者的睡眠情况,不能入睡者应用镇静药物以免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及高灌注。
同时,还要做好心理护理,不良的情绪易引起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
因此,要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述和要求,解释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最后,还要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
1、在血管内穿刺插管过程中,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压迫不当、止血后患肢移动或肝素和抗凝药物的应用引起的。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脑血管病是目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一种常见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而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被证明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手段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热点趋势之一[1],这种技术不仅病人痛苦少,见效快,而且安全有效[2]。
我院神经内科也展开了此项技术,现将此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1.手术方法手术途径采用逆行股动脉穿刺法,穿刺点选在腹股沟韧带下1.5~ 2cm股动脉的搏动最明显处。
穿刺成功后放入导丝,9F导引器(鞘),SF的诊断导管杆至颈总动脉,造影显示狭窄部位。
抽出诊断导管后,9F的导引导管沿导丝引入颈动脉分叉处1cm,注射造影剂显示路径图,0.014”(1”= 2.54cm)的导丝小心穿过病灶。
球囊导管沿导丝穿过病灶,扩张10~ 15s,压力约为14个大气压。
退出球囊导管,支架释放系统沿9F导引导管,在导丝帮助下到达病灶,确定好支架的位置,然后释放支架。
支架安置完毕后,注射造影剂局部显示支架位置和管腔扩张情况,最后抽出9F的导引导管和导丝[3]。
2.护理2.1 术前护理按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护理常规详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术前护理评估,特别注意有无高危因素,如高龄、大面积脑梗死、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以及心理状态调查等,确立护理重点。
记录患者的体温、双上肢血压、心率、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术中、术后出现情况时能及时提供信息。
针对部分患者因为对手术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不同的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恐惧,采取一对一方法,耐心细致地给予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方法、过程。
常规术前准备包括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查血常规、血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颈部血管B 超、经颅多普勒(TCD)等。
术前3-5天遵医嘱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脑动脉支架术护理常规
脑动脉支架术是将支架移植物通过病变血管的内腔置入病变血管,恢复血管内正常血流路径。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脑动脉支架置入的目的、注意事项,训练患者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
(2)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适当镇静处理。
(3)皮肤准备:清洁穿刺处皮肤。
(4)术前4~6h禁食、禁水,术前30min排空尿、便,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和留置导尿等。
2.术后
(1)一般护理:指导患者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6~12h,卧床24h,卧床期间需加强生活护理、皮肤护理。
(2)饮食护理:嘱患者低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忌辛辣刺激等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3)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及肢体活动及语言情况,并与术前比较。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局部加压包扎,观察肢体有无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等
情况。
②根据医嘱监测血压。
观察尼莫地平等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
③注意患者的尿量、颜色。
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或紫癜,有无牙龈、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
④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心动过缓、血压过低、过度灌注综合征、血管痉挛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⑤预防感染: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脑血管支架成形术的健康宣教一、定义脑血管造影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从缓解症状。
病变处扩张后,需用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因为支架内壁光滑,因此植入支架后消除了斑块破裂血管塌陷、急性闭塞等危害,使动脉血管恢复正常。
二、常规术前准备1.准备护理垫2片,尿壶(便盆),吸管,约束带1条、盐袋2包。
2.术前一天备皮,剔除会阴部和穿刺部位毛发,清洗干净,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
3.术前一般可进食,五分饱即可,具体遵医嘱执行。
防止术中出现呕吐,手术前排净大小便。
4.手术当天早上不要服降糖药或打胰岛素,其余药用一口水或两口水将药服下。
5.术前1-2天练习床上排便、排尿,排便时家属用手托起患者腰部将便盆的钝面放入臀下。
必要时导尿。
6.摘除佩戴的首饰:项链、耳环、玉佩及含有金属的物品。
7. 术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
术日更换病服。
8.若发烧、感冒、女病人月经期、及其他不适,应提前报告医生。
三、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返回病房后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情况;穿刺部位予1.5Kg盐袋加压止血6-8小时,术肢绝对制动8小时,8小时后可以在床上适度翻身。
卧床休息24h。
要连续监测血压变化,可能会影响您休息,请谅解。
2.全麻术后6小时和局麻术后患者需多饮水,饮水量24小时不少于1500ml,以便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3.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末梢循环情况。
4.无恶心呕吐者可进食,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尽量少食多餐,多喝水,勿饮牛奶、豆浆、产气、含糖类及寒凉食物,以防止引起腹胀。
5.如患者出现腰痛,可以进行按摩腰背部肌肉减轻长期卧床不适。
6.手术侧肢体可做踝关节运动(护士指导)。
7.如有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8.根据医嘱控制血压。
四、并发症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2.血管痉挛3.远端血管急性或亚急性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