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专篇
- 格式:docx
- 大小:15.32 KB
- 文档页数:2
残疾人无障碍-建筑物设计第一篇:残疾人无障碍-建筑物设计残疾人无障碍-建筑物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3.1.1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设计内容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建筑物设计内容表3.1.1 建筑类型执行本规范范围基本要求政府及纪念性(政府及司法部门办公楼,集会、纪念场馆等)接待部门及公共活动区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集会场所应设残疾人席位、文化、娱乐、体育建筑(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游乐场、体育场馆等)公共活动区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主要阅览室、观众厅等应设残疾人席位根据需要为残疾人参加演出或比赛设相应的设施商业服务建筑(大型商场、百货公司、零售网点、餐饮、邮电、银行等)营业区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大型商业服务楼应设可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中小型商业服务楼出入口应设有坡道宿舍及旅馆建筑公共活动区及部分客房层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宿舍及旅馆根据需要设残疾人床位医疗建筑(医疗、疗养院、门诊所、保健及康复机构)病患者使用的范围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交通建筑(汽车站、火车站、地铁站、航空港、轮船、客运站)旅客使用和范围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提供方便残疾人通行的路线注:残疾人可使用相应设施指各类建筑为公众设的通路、坡道、入口、楼梯、电梯、座席、电话、饮水、售品、厕所、浴室等设施。
具体设施内容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确定。
第3.1.2条城市广场、公园、游览地等室外公共设施,应参照本章有关规定设计。
第3.1.3条有一定数量残疾人使用的学习、工作场所,可参照本规范采取相应设施以满足基本要求。
第3.1.4条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各类建筑,均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3.1.5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主要考虑满足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不同要求,其通行及有关设施的基本空间尺度参数,应符合附录一至四的规定。
第二节出入口第3.2.1条供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应设在通行方便和安全的地段。
室内设有电梯时,该出入口,宜靠近候梯厅。
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标准(无障碍专篇)无障碍专篇编制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无障碍专篇编写人员:陈华宁祝长康2007上海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城市道路 (3)4 公共建筑 (4)5 无障碍设施 (6)1 总则1.0.1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的要求,为残疾人使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设施提供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特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临时建筑物和构筑物,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永久建筑物和构筑物均应按国家现行的无障碍设计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1.0.3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世博会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周边环境及建筑物相协调。
2 术语2.0.1残疾人 persons with handicaps指在心理上、生理上、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无法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和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的人。
本标准主要针对视力、听力、肢体残疾的人。
2.0.2无障碍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中,为方便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设计的使之能参与正常活动的设施。
3 城市道路3.0.1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几类:1世博园区内的城市道路;2世博园区内的城市广场;3世博园区内的高架步道;4世博园区内的人行天桥。
3.0.2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人行道在交叉路口、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人行横道等处应设缘石坡道;具体要求应符合本标准5.0.1的有关规定;2 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和公共建筑周围的人行道应设盲道,盲道的设置位置应与建筑总体相协调。
具体要求应符合本标准5.0.2的有关规定;3城市道路的主要人行横道宜设盲人过街音响装置;4 人行道上的公共车站处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具体要求应符合本标准5.0.2和5.0.17的有关规定。
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一、引言无障碍设施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包容和易访问的环境,使所有人,包括残障人士,能够自由安全地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
本标准为海峡两岸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提供了统一的参考准则,以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二、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1.道路无障碍设计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应优先考虑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以及残障人士的可达性。
这包括但不限于:人行道的平整度、坡度、宽度和边缘清晰度,以及盲道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用户,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自由进出和使用。
这包括:建筑入口、通道、电梯、卫生间和其他相关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3.居住区无障碍设计居住区的无障碍设计应考虑居民的各种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和残障人士。
这包括:住宅出入口、通道、电梯、阳台、卫生间和其他相关设施的设计。
4.交通工具无障碍设计交通工具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乘客,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方便地进出和使用。
这包括:公交车、火车、飞机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内部设计和配置。
5.信息交流无障碍设计信息交流的无障碍设计应确保所有人,特别是残障人士,可以理解和获取信息。
这包括:公共信息标识、音频提示、字幕和无障碍网站的设计。
6.无障碍设施维护和管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确保其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无障碍设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7.无障碍评价与监测应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评价和监测,以确保其符合标准并满足用户需求。
这可以通过调查、评估和审计等方式进行。
评价结果应作为改进和优化无障碍设施的依据。
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行动不便人群(如残疾人、老年人等)顺利出行和使用公共设施而设计的设施。
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对于社会的包容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来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包括轮椅使用者、视力受损者、听力受损者等。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轮椅使用者需要足够宽敞的通道和无障碍的坡道,视力受损者需要明确的标识和导航系统,听力受损者需要清晰的声音提示和指示。
只有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无障碍特性的设施。
其次,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各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设计者需要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所设计的设施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美国的《美国残疾人法》规定了对于公共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要求,设计者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设计的设施合法合规。
此外,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
不同的场所和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
例如,在室外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地形起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在各种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
在室内环境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布局设计等因素,确保无障碍设施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
最后,无障碍设施的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实用性。
设计者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体验,从细节上进行设计。
例如,门把手的高度、卫生间的空间布局、楼梯的扶手设计等都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只有注重细节和实用性,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目标。
总之,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是保障行动不便人群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保障。
设计者需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注重细节和实用性,从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无障碍设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一个更加包容和公平的社会。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年8月21日起开始执行: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不得大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
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
标志—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
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M。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应小于2.00M。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3.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的宽度宜为0.3—0.6m。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致。
盲道触感条面宽0.25mm、高度5mm。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
盲道距障碍物宜为0.25—0.5m。
盲道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
无障碍设计要点无障碍设计要点一、道路1、居住区各级道路的人行道纵坡道不宜大于2.5%。
在人行道人行道有高差需要设台阶时,应同时设轮椅坡道,并承诺要求在一侧或两侧设扶手。
2、设有红绿灯的路口,人过街舞台灯光装置。
二、中高层建筑1、高层、中高层住宅中均的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的设计应方便乘轮椅滑板者的出行,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
三、公共服务设施:1、公共服务建筑的主要入口有地面高差时,必须要修建方便轮椅通行和进出的坡道,为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
2、公共服务入口接待室及通道的地面要平整而不能光滑。
3、公共服务养老设施设轮椅残疾人使用的厕位或专用洗手间;设有电梯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适合乘轮椅和视觉残疾人使用;设有楼梯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适合拄拐杖残疾人和老人使用;设有公共电话、查询、饮水器、服务台、自动售物等设施的高度,要适合乘坐轮椅者使用。
4、公共厕所入口到室内要全方位的安排无障碍设施,如入口坡道,轮椅可转角的通道,轮椅可进入滑板的入户门及安全抓杆,小便器安全抓杆,垫子安全抓杆等。
三、公共绿地1、公共绿地的入口与通路及休息凉亭等设施的平面应平缓防滑;地面有高差时,应设轮椅直经坡和扶手。
2、在休息坐椅推车旁应设轮椅停留位置3、公共绿地入口地段应设盲道,绿地内所的台阶、坡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提示盲道。
4、组团级指路绿地和儿童活动场的入口应设提示盲道,组团绿地内宜设置沙坑、爬梯之类的游戏设施,边上放上遮阳板。
四、停车位1、距建筑后门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置,应划为残疾人专用停车位私家车车位。
2、残疾人停车少年儿童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3、停车咪表的一侧,应分设宽度不小于1.20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4、停车车位的气垫,应涂有停车线、轮椅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宜设无障碍志牌。
附表二建筑节能其要求规划设计方案胜于建筑节能专篇。
公园无障碍景观设计专篇## Universal Landscape Design for Parks: A Comprehensive Guide.### Introduction.Accessible landscape design ensures that parks and outdoor spaces are inclusive and enjoyable for people of all abilities. This guide provides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for creating accessible and welcoming environments.### Key Principles of Universal Landscape Design.1. Accessible Circulation: Provide level or gently sloping pathways, ramps, and curb cuts to ensure easy naviga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mobility impairments, wheelchairs, and strollers.2. Sensory Considerations: Incorporate elements thatstimulate the senses of sight, sound, touch, and smell. This can include colorful plants, aromatic herbs, calming water features, and tactile surfaces.3. Cognitive Accessibility: Design spaces that ar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navigate. Provide clear signage, wayfinding cues, and accessible seating areas.4. Universal Play: Create accessible playgrounds that allow children of all abilities to participate and enjoy the play experience. Include adaptive equipment, sensory play areas, and inclusive structures.5. Inclusive Rest Areas: Provide accessible seating throughout the park, including benches, picnic tables, and covered shelters. Ensure there is ample space for wheelchairs and other mobility aids.6. Water Access: Install accessible water fountains and hydration stations. Consider providing designated areas for service animals to drink and rest.7. Accessible Restrooms: Design and locate restroom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Include accessible stalls, grab bars, and universal sinks.8. Universal Lighting: Provide adequate and evenly distributed lighting throughout the park. Consider low-glare fixtures to accommodate individual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1. Pathways: Pave pathways with smooth and non-slip surfaces. Ensure they are at least 48 inches wide and have a maximum slope of 5%.2. Ramps: Design ramps with a slope of no more than1:12. Provide handrails on both sides that are 30-36 inches high.3. Curb Cuts: Place curb cuts at all intersections and entrances. Ensure they have a sloped transition and are at least 48 inches wide.4. Sensory Gardens: Create designated sensory gardens with fragrant plants, raised beds, and tactile surfaces.5. Signage: Use clear and legible signage with large font sizes and symbols. Consider multilingual signage for accessibility.6. Playgrounds: Include adaptive play equipment such as ramps, transfer points, and sensory panels. Ensure there is accessible surfacing for all play areas.7. Rest Areas: Provide accessible seating with armrests and back support. Consider shaded areas and picnic tables with wheelchair access.8. Water Fountains: Place water fountains at accessible heights and provide a push-button or lever operation.9. Restrooms: Design restrooms with accessible stalls that are 60 inches wide and have grab bars and universal sinks.10. Lighting: Install lights that illuminate pathways, entrances, and play areas. Consider low-glare fixtures to minimize glare and shadows.### Conclusion.By implementing these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parks can create inclusive and welcoming environments for people of all abilities. Accessible landscape design empowers individuals to enjoy the outdoors,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and connect with nature on an equal basis.### 中文回答:## 公园无障碍景观设计专篇。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4.1.1 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2 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道相对应;3 缘石坡道可分为单面缘石坡道和三面缘石坡道;4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5 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 mm。
4.1.2 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2 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 (图4.1.2-1,图4.1.2-2,图4.1.2-3);3 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 m(图4.1.2-4);4 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 m (图4.1.2-5);5 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
4.1.3 三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m(图4.1.3);2 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图4.1.3)。
4.2 盲道4.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2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 (图4.2.1-2);3 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于人行道砖一致(图4.2.1-3);4 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5 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6 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
4.2.2 行进盲道的位置选择应按下列顺序,并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0 m处 (图4.2.2-1);2 人行道内侧有树池,行进盲道可设置在距树池0.25~0.5 m处;3 人行道没有树池,行进盲道距立缘石不应小于0.50 m;4 行进盲道的宽度宜为0.30~0.60 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5 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宜与人行道走向一致;6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图4.2.2-3)。
《无障碍设计》一、无障碍设计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针对后工业社会中的多元化市场需求,许多设计师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设计的走向,从而产生了如理性主义、解构主义、绿色设计等设计思想。
一部分设计师着眼于社会弱势群体,提出设计应该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方便。
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思想来源。
无障碍设计Barrier-free Design,1974年由联合国组织提出。
它的设计理念就是“无障碍”,基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动作反应的细致研究,致力于优化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困难的“障碍”,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
提出伊始,无障碍设计强调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
无障碍设计是指在最大的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不分性别、年龄和能力,适合所有人使用方便的环境或产品设计。
无障碍设计提出伊始主要考虑的是由于自身的生理能力受限而导致诸多不便的残障者和老年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目前全球共有6亿多残疾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0%。
我国在2006年对残疾人进行抽样调查,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许多方面残疾人都不能得到与正常人一样的对待,解决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问题,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
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也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有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
中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的总人口1.17%增长速度。
无障碍设计标准
无障碍设计标准是指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靠的访问环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标准。
它的宗旨是确保所有人都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不受身体残疾或其他障碍的限制。
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实施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而不受任何障碍的影响。
它们被用来指导建筑物、环境和服务的设计,以确保残疾人可以方便地访问,同时也提高整体安全性、可用性和舒适性。
无障碍设计标准通常包括建筑物、环境、服务和技术四个部分,确保残疾人在使用这些服务和产品时不受任何障碍的影响。
例如,建筑物应采用可让轮椅用户进出的无障碍设计,环境应采用可让视力受损者正确定位和行走的设计,服务应采用可让听力受损者交流的设计,以及技术应采用可让认知受损者正确使用的设计。
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改善残疾人的生活,也将为其他群体带来便利。
它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获得更多的服务和产品,而且还能确保所有人都能够安全和便捷地使用这些服务和产品。
实施无障碍设计标准,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从而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应有的权利和服务。
无障碍设计专篇
一、主要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二、设计范围
中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土建部分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XXXXXX
2、建设单位:XXXXXXXXXXX
3、使用功能:市场及配套公建
4、建设地址:XXXX
5、建设规模:
⑴建筑总面积2232622.94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1550587.8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82035.1平方米)。
⑵建筑类型:本工程为一类公共建筑,二类高层,耐火等级一级。
⑶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框剪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四、工程概况。
1、主要入口有地面高差,坡道坡度为1:20。
为方便便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
2、市场及配套公建入口大厅及通道的地面要平整而不能光滑。
3、市场及配套公建均设有残疾人使用的厕位或专用洗手间;设有无障碍电梯适合乘轮椅和视觉残疾人使用;
4、公共厕所的入口到室内均设有全方位的安排无障碍设施,如入口坡道,轮椅可回旋的通道,轮椅可进入的厕位及安全抓杆,小便器安全抓杆,洗手盆安全抓杆等。
5、每个地块地下车库均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 1.20 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或无障碍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