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介绍共31页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31
模块一:信息技术理论部分第一节:键盘和鼠标的认识及应用一、键盘介绍键盘是目前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设备,计算机所要处理的信息,大部分通过键盘来实现的。
二、键盘的分区键盘上的108个键主要分成四个区:主键盘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数字小键盘区(副键盘区)。
(演示实物)1、主键盘区包括:数字键、英文字母键、控制键等。
1)数字键:(0~9):10个数字;英文字母键:(A~Z):26个字母;其中:键盘上的基本键是:A、S、D、F J、K、L、;2)特殊符号键:?!* % # ^ &等特殊符号;3)控制键:①Tab:制表键或跳格键②Caps Lock:大小写字母锁定键。
按下该键,键盘右上角的指示灯亮,输入的字母为大写。
灯灭,为小写。
(演示)③Shift:上档键。
左右各一个,功能相同。
针对双字符键,可产生上位符号。
也可以切换字母大小写。
(演示)备注:双字符键,含两个字符,例:主键盘区的数字键;单字符键:含一个字符。
如:字母键。
④Alt:转换键,又叫交替换档键;⑤Ctrl:控制键。
此键总是与其它键组合使用,完成特定功能。
例如:Ctrl+C(复制),Ctrl+Alt+Del(若系统长时间不响应用户要求,可用该组合键结束任务)等。
(演示)⑥Space:空格键。
可产生一个空白字符,(打字时又叫键入键,可以打入文字)⑦Enter:回车键,又称换行键,确定键。
(演示)⑧Back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左边一个字符,其后的字符自动前移,用于修改和删除。
⑨Win:窗口键:开始菜单的快捷键。
(演示)2、功能键区:包括ESC键、F1—F121)ESC:转义键或命令取消键,主要用于退出或在行编辑中对所输行的取消。
(演示)2)F1~F12:在运行不同软件时被定义成不同的功能。
例:F1:帮助键,用于提供帮助信息,F8:开机时按住此键,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启动计算机。
3、编辑键区1)Printscreen:屏幕复制键,可将电脑屏幕以图片的形式复制到剪贴板。
初中第二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和程序设计三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动画制作——FlashFlash是最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运用flash工具制作基本的动画,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等,动画影片、使用脚本制作交互动画等。
本单元介绍了动画原理、Flash动画类型的制作等,安排了种子发芽、动物形变、小孩捕捉蝴蝶、古诗二首多媒体课件等主题活动,通过完成活动任务引导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动画的原理以及创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创作动画。
建议7个课时完成。
第1课电脑动画制作初探,本课作为动画制作的导入课,介绍了动画原理,传统动画和电脑动画的制作,然后认识Flash这个动画制作工具,并使用这个工具制作简单的逐帧动画。
安排了“简单的三维动画”、“种子发芽”、“倒计时”等活动,学习制作简单的三维动画,用Flash 编辑GIF动画,使用Flash制作逐帧动画,在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以及简单的Flash动画。
第2课创建补间动画,本课主要介绍了Flash动画的基本类型——补间动画,又叫做中间帧动画、渐变动画,只要建立起始和结束的画面,中间部分由软件自动生成,省去了中间动画制作的复杂过程,这正是Flash的迷人之处。
补间动画包括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
形状补间又叫做形状渐变,适用的对象为图形,形状补间可以实现移动、缩放、旋转、填充渐变色、对象加速,减速,变形等效果。
形状补间起止对象都必须是图形(形状),Flash软件工具箱中工具绘制的图都是图形,可以直接制作形状补间。
动作补间又叫运动渐变,适用对象是元件。
动作补间可以实现位置移动、大小变化、颜色变化、透明度变化,明暗、色调变化等效果。
动作补间起止对象都必须是元件。
本课安排了“动物形变”和“小孩捕蝴蝶”两个活动分别制作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
第3课导演动画影片,本课主要通过制作“猴子捞月亮”的动画,介绍了Flash短剧的创作环节和导演设计的内容:故事情节分析、导演设计规划、场景设计、编写分镜头脚本、原画设计、制作动画、声音字幕合成等。
初中第一册《信息技术》教材说明本册安排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世界、电子表格、图像处理四个单元的内容。
第一单元(1—5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信息、信息活动、信息技术等知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原理、上网等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情况有个总体、系统的了解,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由介绍信息开始,然后是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计算机基本的操作系统,最后是网络原理和上网,依次逐步深入,由浅入深,自然过渡。
让学生能处理信息,利用网络处理问题。
建议8个课时完成。
第1课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主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活动等。
接着进一步介绍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与人们学习、生活的关系。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材中“信息岛”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信息的定义,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活动,理解信息和信息活动,不要求学生做统一的回答,只要答案有理有据即可。
“实践与探索”是针对本课内容的两个小活动,是对信息相关知识的一个扩展、延伸和练习。
本课有很多有关信息方面的概念,要结合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更好的了解信息的有关内容。
第2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本课首先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作用。
然后进一步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都由什么组成,知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最后让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都在哪些领域有哪些应用。
第3课 Windows——计算机的管家,本课从启动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使学生通过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构成、Windows的操作、Windows的资源管理、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熟悉计算机操作环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使学生明白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实现了人机对话。
初中信息技术新版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件管理和应用软件操作课程内容1.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运算、控制和存储-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3.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常见操作系统的介绍和使用方法4. 文件管理- 文件的创建、复制和删除- 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 文件名和扩展名的意义和使用规范5. 应用软件操作-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图形处理软件的使用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40分钟)- 第二课时: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50分钟)- 第三课时:应用软件操作 (60分钟)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操作方法。
- 实践: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和应用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知识。
- 演示:通过示范操作和演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实际操作: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展示成果,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应用软件操作指南》。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及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本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制作等。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
(2)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安全上网。
(3)让学生学会使用办公软件,提高文字处理、表格制作等能力。
(4)让学生掌握多媒体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开关机的正确方法(2)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2.2 网络知识及安全(1)互联网的基本概念(2)浏览器的使用(3)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2.3 办公软件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2)表格制作软件(如Excel)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3.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使用。
3.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本章共需10课时。
4.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计算机基本操作第3-4课时:网络知识及安全第5-6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第7-8课时:办公软件的使用(表格制作软件)第9-10课时: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知识和办公软件使用方法的掌握。
5.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实践性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3 实践操作考试: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制作基础6.1 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概念与特点(2)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6.2 教学方法6.2.1 讲授法:讲解多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6.2.2 演示法:展示多媒体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制作的基本步骤。
6.2.3 实践法: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实际操作,创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教学计划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总的奋斗目标: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
二.具体措施:(1)狠抓学生的思想教育。
从思想教育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树立浓厚的学风,为搞好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2)认真坚持教学”六认真”。
从深钻教材入手,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从而使备课能指导教学,在课堂讲授中得心应手;同时,认真讲课,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还有要加强作业批和单元考查考核的力度。
做到作业全批全,每单元组织考试,并认真批改、评讲。
(3)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好的、差的,分层对待,以适应普九教育的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使总体水平和整体成绩。
(4)加强教师的自修,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艺术上的进修,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水平,啬教学中的趣味性乐趣性,寓教于乐,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让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练习,真正做到精讲多练。
教学计划.................................................................................................................................. 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3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 4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5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5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8第5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8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 9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 9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 15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18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17课时资源管理器 ............................................................................................................ 21第四章:上网浏览(6课时)..............................................................................................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 2523课时网络与道德 ............................................................................................................ 27第三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28第一节 WORD基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基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31制作小报(2课时) ............................................................................................................ 3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件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第四节“演示文稿的制作”。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出内容丰富、形式美观的演示文稿。
具体内容包括: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图片和图标的插入、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图片和图标的插入。
难点: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演示文稿软件。
学具:学生计算机、演示文稿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两份演示文稿,一份内容丰富、形式美观,一份内容简单、形式单调。
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两者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美观的演示文稿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保存等基本操作,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跟随操作。
3.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讲解如何在演示文稿中输入文本、编辑文本,以及如何设置字体、颜色、大小等属性。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方法。
4. 图片和图标的插入:讲解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和图标,以及如何调整图片和图标的大小、位置和样式。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图片和图标的插入方法。
5. 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讲解如何为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图片等元素设置动画效果,以及如何设置过渡效果。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份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美观的演示文稿。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7. 例题讲解:选取几份学生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互相学习、改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演示文稿的制作流程1. 创建演示文稿2. 输入与编辑文本3. 插入图片和图标4. 设置动画和过渡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