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操作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14.51 KB
- 文档页数:15
电力调度员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电力调度员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角色,负责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调度和控制。
为了提升电力调度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制定了以下培训方案。
二、培训内容
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概述、变电站原理、输电线路等基础知识。
2. 调度管理技术:介绍电力调度的基本概念、调度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方法。
3. 电力市场规则:了解电力市场的基本原理、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规则。
4. 紧急事故处理:学习应对各类电力系统紧急事故的应急方法和处理流程。
5. 系统调度软件操作:培训使用常见的电力系统调度软件,掌握其操作技巧。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讲授: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学习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进行电网仿真实验和实际调度操作,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解
决方法。
4. 考核评估: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评估,检验学员的学习
成果。
四、培训周期
根据培训内容的复杂程度和学员的基础情况,一般培训周期为3个
月至6个月不等。
五、培训师资
1. 主讲老师:具有多年电力系统调度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
2. 助教人员:协助主讲老师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和学员问题解答。
六、培训成效
通过本培训方案的学习,学员将获得扎实的电力系统知识和丰富的
实践经验,提升电力调度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同时,也将提
升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调度员。
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岗位培训考核典型题库岗位一:工作班成员一、判断题(一)基础知识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相位角。
(√)2、在电流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时,或者在电压表的两个端钮之间并联一个电阻时,对仪表本身的误差并不影响,只对测量电路有影响。
(√)3、欧姆定律同样适用于电路中非线性电阻元件。
(³)4、对称三相电路的三相电压各相相位差是120°。
(√)5、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称为视在功率。
(³)6、电阻与导线长度成正比,与导线横截面积成反比。
(√)7、变压器的变比与匝数成反比。
(³)8、电平可分为相对电平和绝对电平。
(√)9、电压是衡量电能质量的唯一指标。
(³)10、两只电阻当它们并联时的功率比为16:9,若将它们串联则两电祖上的功率比为4:3。
(³)11、一直流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开路电压为30V,短路电流为5A。
现把一个R=9Ω的电阻接到网络的两端,则R两端的电压为15V。
(³)(二)基础技能12、SCADA系统的功能中不包括电能采集。
(³)13、循环数字传送远动通信规约适用于点对点的远动通信结构及以循环字节同步方式传送远动信息的远动设备和系统。
(√)14、用钳形电流表测TA电流时,应钳测量相的TA线和N线。
(³)15、钳形电流表可测得交、直流电流。
(³)16、电力系统中实时采集的数字量信息包括开关状态信号、隔离开关信号、保护信号及事故总信号。
(√)17、RTU在运行中对遥信信号(开关量)进行定期扫查以检查是否有开关变位。
(√)18、当用“两表法”测量三相三线的有功功率时不管三相电路是否对称,都能正确测量。
(√)19、在作精密测量时,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的结果越准确。
(³)20、通常将二次回路图分为原理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两大类。
(√)21、运行变送器的停用及投入,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故障的紧急处理除外)。
电网调度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于提高电网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使电网调度人员掌握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二、培训内容1. 电网调度基础知识电网调度人员需要具备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认识,包括电网结构、运行模式、特点及其相关法规、标准等。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运行模式和特性,电网调度的概念和职责,电网调度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等。
2. 电网调度技能电网调度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力系统分析和运行技能,包括对电网状态和负荷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等。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网状态分析与评估、负荷预测与调度、实时监测与应急处置等。
3. 电网调度管理电网调度人员需要了解电力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掌握常用管理工具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协调和指挥各个岗位的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网调度管理体系和流程、协调指挥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4. 其他相关知识为了提高电网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计划还将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心理健康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专业讲师授课的方式进行,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侧重于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传授。
2. 实践培训通过模拟实战、现场演练、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侧重于对电网调度工作流程和技能的实际操作和训练,以提高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在岗培训培训计划还将包括在岗培训环节,安排学员在电网调度部门实习或跟岗,亲身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电网调度工作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训周期根据电网调度人员的岗位要求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计划将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培训3个月、深化培训6个月、拓展培训12个月。
配网调度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配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调度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配网调度培训计划,以期提高调度员的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次配网调度培训对象为各地电力公司的配网调度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培训范围涵盖从初级到高级的各个级别的调度员。
三、培训内容(一)基础理论培训: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概述、母线、电源、负荷、电网拓扑等基础概念;2. 电力系统调度理论:电网调度的基本任务、原则、方法和流程;3. 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功能和操作流程;4. 电力市场基础知识:电网市场结构、交易方式、市场规则等。
(二)实践操作培训:1. 调度指令操作: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训练调度员对于各种指令的快速反应和正确执行;2. 调度自动化系统操作:实际操作调度自动化系统,练习实际应用操作;3. 应急处理演练:模拟各种突发事件,训练调度员的应急处理能力;4. 实地调度指挥:组织实地调度指挥实践,如往来高压线、变电站设备操作等。
(三)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1. 分析电网异常事件案例:分析历史电网异常事件,总结教训和经验;2. 调度决策案例学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调度决策的讨论和分析,促进经验交流;3. 调度工作技巧分享:调度员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
四、培训方法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班内教学和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模式。
培训内容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及资深调度员授课,同时结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周期本次配网调度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案例分析,为期1个月。
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力系统调度理论、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实践操作。
第二阶段为实践操作的培训和经验交流,为期2个月。
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电网调控运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本文将围绕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的必要性、培训内容和方法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的必要性1.提高专业能力: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电网调控技术和运行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2.强化安全意识: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培训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电网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提高管理能力: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涉及到人员调度、设备运行、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培训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的内容和方法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组成、电网结构、电网运行原理等基础知识,建立管理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认知。
2.电网调控技术: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力调度、无功补偿等调控技术,培养管理人员的调控技术能力。
3.电网运行管理方法:包括电网设备管理、电力故障处理、人员调度和应急管理等运行管理方法,培养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能力。
三、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的效果评估1.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考核管理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评估其知识水平。
2.技能应用情况: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模拟调度等形式考核管理人员的技能应用情况,评估其实际操作能力。
3.效果反馈:可以对参训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的反馈,获得他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以上评估的结果,可以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结起来,电网调控运行管理培训是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基础知识、电网调控技术和电网运行管理方法等方面,并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培训效果可以通过知识掌握情况、技能应用情况和效果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福建省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人员培训班教材(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部分)福建省电网中心调度所2004年10月目录1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概述11.1系统配置21.2主站软件结构31.3系统特点41.4系统主站71.5系统分站7 2通信92.1通信媒介92.2通信方式92.3通信规约11 3应用环境主站功能:143.1主站的构成143.2主站系统配置14 4电能量远方终端224.1电能量远方终端的发展224.2工作原理244.3功能要求25 5附录: 主要相关标准291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概述电力企业运营集资金流、物流(电流)、信息流于一体,贯穿于发、输、供、用各个环节。
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电力供求关系的逐步转变,实行以经济手段为基础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和加强全电网电能动态监测管理已迫在眉睫。
为适应商业化运营的需要,建设一个基于电量自动采集的电能量计量及综合分析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但从目前电力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状况看,企业内部各个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形成了许多数据孤岛,难以实现对电力经营全过程的支持。
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它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储存、发布技术,实现关口数据、变电站、电厂、配变、大用户等计量点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同时与负荷控制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DMS)、电力营销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实现互联互通,建立以电能量数据为基础的数据中心平台;在数据中心平台上通过数据的处理和挖掘,实现电能量自动统计、考核结算、全网网损计算与分析、用电监查、防窃电、营销决策支持、营销自动化技术支持等应用功能;同时为其他系统使用数据中心的数据提供互联接口。
从应用领域侧重点和特点可分为:⏹电能量远程计量与管理系统(TMR)⏹全网线损自动生成及分析系统⏹配用电(大用户)监测管理系统⏹电力营销技术支持与决策系统⏹电厂电能量计量管理系统等不同的应用范围。
电能量远程计量及综合应用环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完整、集中、自动地采集全网电能量及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变电站、发电厂、专变客户及公用配变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电能量数据的远传、存储、预处理等工作,使电力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网电能量的数据,为企业营销决策和电力市场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