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肝吸虫病的的诊断及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4.73 KB
- 文档页数:1
定义与分类定义肝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肝脏胆管内的寄生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华支睾吸虫科。
分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肝吸虫可分为多个种和亚种,其中华支睾吸虫是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一种。
虫卵肝吸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
雷蚴和尾蚴胞蚴经无性繁殖产生雷蚴和尾蚴。
毛蚴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虫卵孵化出毛蚴。
囊蚴尾蚴从螺体内逸出,进入淡水鱼、虾体内形成囊蚴。
胞蚴毛蚴钻入淡水螺体内,发育成胞蚴。
成虫人或哺乳动物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虾等水产品后,囊蚴在消化道内脱囊而出,发育成成虫并寄生于肝脏胆管内。
肝吸虫生活史宿主范围肝吸虫的宿主范围广泛,包括人、犬、猫、猪等多种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肝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以胆汁和胆管上皮细胞为食。
致病机制肝吸虫感染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肝硬化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其致病机制主要包括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反应等。
预防措施预防肝吸虫感染的关键在于切断其生活史中的传播途径,如加强粪便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等。
同时,对疫区人群进行普查普治也是控制肝吸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01020304肝吸虫与宿主关系01食物感染食用未煮熟或污染的鱼肉、虾等水产品,是肝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
02饮水感染饮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水或未经煮沸的溪水、河水等。
03接触感染在流行地区,人们因接触疫水而感染,如捕鱼、游泳等。
感染途径03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胃肠道不适,易被忽视。
轻度感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度感染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严重症状,甚至引发肝硬化、胆管炎等并发症。
重度感染症状表现长期肝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脏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肝吸虫寄生于胆管内,可引起胆管炎,表现为发热、腹痛等症状。
胆管炎肝吸虫感染可引发胆囊炎,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等症状。
胆囊炎少数情况下,肝吸虫感染可引起胰腺炎,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看症状识别猫咪常见的寄生虫病猫咪寄生虫病属于慢性病,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会被发现,定时为猫咪驱虫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怀疑猫咪还是得了寄生虫病,以下几种临床症状可以帮你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绦虫病当猫体内有绦虫寄生时,绦虫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吸附在小肠惑膜上,造成戳膜损伤,引起肠道炎症反应,重者造成肠黏膜出血引起出血性肠炎症状。
虫体刺激肠道,使肠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粪便稀软。
虫体在肠道中不断吸取掠夺营养,使机体造成营养缺乏,发育缓慢,消瘦、贫血、异嗜、被毛粗乱无光泽。
另外虫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可引起机体中毒,出现神经症状。
虫体很长,在肠腔内可集成团状,造成寄生虫阻塞,出现呕吐、腹痛、脱水及全身症状。
患有绦虫病的猫,临床上大多都可以在肛门周围看到白色能收缩的节片,虫体干死后粘在肛门周围似芝麻粒状。
可以判定是绦虫病。
另外在粪便中可以见到绦虫节片。
实验室诊断,用漂浮法镜检可以见到绦虫虫卵。
二、耳螨耳螨虫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
临床表现耳部奇痒,患猫不时的用后爪搔抓耳部。
常可见有皮肤损伤、耳血肿、摇头不安。
耳道中可见有棕黑色的分泌物及表皮增生症状。
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造成化脓性外耳炎及中耳炎。
深部侵害时可引起脑炎,出现脑神经症状。
患猫耳部疼痛明显,有压痛,拒绝检查耳部。
三、肝吸虫虫体寄生于胆管及胆囊中,机械性的刺激胆囊及胆管黏膜,引起胆管壁变厚、发炎,影响胆汁排泄,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临床上出现呕吐、腹泄。
大量虫体寄生时,可使胆管阻塞,使胆汁排泄受阻,胆汁在体内集聚形成全身性黄疽,先以可视黏膜出现,如眼结膜、口腔教膜,几天后可见全身皮肤变黄。
由于虫体寄生时间较长,长期刺激肝脏胆管,可使肝细胞变性、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
腹外触诊时可以感觉到质地较硬增大的肝脏。
据临床死亡剖检的病例可见,肝脏可达正常肝脏的2-3倍,且表面凸凹不平,质地坚硬。
临床上还可见到精神沉部,病初食欲逐渐减少到不食,继之呕吐、腹泻、脱水,可视黏膜及皮肤发黄,尿液呈桔黄色。
热带地区猫体内寄生虫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TroCCAP© 2018首次发行。
所有版权归TroCCAP 所有。
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电子,机械,影印,录制或其他热带地区伴侣动物寄生虫委员会版权、免责声明与赞助商信息热带地区猫科动物体内寄生虫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2018年9月第一版TroCCAP ©2018首次发行。
所有版权归TroCCAP所有。
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方式(电子,机械,影印,录制或其他方式)分发、复制部分或全部内容时须事先获取TroCCAP的书面许可。
免责声明本手册中提供的指南由伴侣动物寄生虫有限公司热带委员会成员独立开发。
这些最佳实践指南依据基于证据的同行评审的已发表的科学文献编写。
作者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以确保本指南所依据的信息是最新的、最准确的。
在遵循本指南中的建议时,必须酌情考虑个体实际情况。
赞助商伴侣动物寄生虫有限公司热带委员会在此鸣谢赞助商们为促进这些免费提供的指南的出版所做的捐赠。
目录常规注意事项及建议 (1)肠道寄生虫 (3)蛔虫Ascarids(弓首蛔虫属Toxocara spp.、狮弓首蛔虫Toxascaris leonina) (3)钩虫Hookworms(钩虫属Ancylostoma spp.、狭头刺口钩虫Uncinaria stenocephala) (6)鞭虫Whipworms(毛首线虫属Trichuris spp.) (9)蛲虫 Threadworm(类圆线虫属Strongyloides spp.) (12)胃蠕虫Stomach Worms(泡翼线虫属Physaloptera spp.和杯旋线虫属Cylicospirura spp.) (14)跳蚤绦虫Flea Tapeworm(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17)猫绦虫Cat Tapeworm(猫带状绦虫Taenia taeniaeformis) (20)肠吸虫Intestinal Flukes (23)弓形虫Toxoplasma(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25)肠球虫Intestinal Coccidia(等孢子球虫属Cystoisospora spp.) (28)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a(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 spp.) (31)贾第鞭毛虫Giardia(十二指肠贾第鞭毛虫Giardia duodenalis) (35)毛滴虫Trichomonas(猫毛滴虫Tritrichomonas foetus) (38)其他寄生虫 (40)肺线虫Lungworms (40)肺吸虫Lung Flukes(肺吸虫属Paragonimus spp.) (44)肝吸虫Liver Flukes (46)巨型肾蠕虫Giant Kidney Worm(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e renale) (49)麻痹蠕虫Paralysis Worm(麻痹后圆线虫Gurltia paralysans) (51)比翼线虫Gapeworms(兽比翼线虫属Mammomonogamus spp.) (53)兔唇蛔虫 Lagochilascaris(兔唇蛔虫Lagochilascaris spp.) (55)舌形虫Pentastomids(蛇舌状虫Armillifer spp.、孔头舌虫Porocephalus spp.) (57)心丝虫Heartworm(犬心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 (59)巴贝斯虫Babesia(巴贝斯虫Babesia spp.) (62)胞裂虫Cytauxzoon(猫胞裂虫Cytauxzoon felis) (65)肝孢子虫Hepatozoon(肝孢子虫属Hepatozoon spp.) (68)利什曼寄生虫Leishmania(利什曼虫属Leishmania spp.) (71)锥虫Trypanosome(锥虫属Trypanosoma spp.) (74)眼虫Eyeworms(吸吮线虫属Thelazia spp.) (76)淋巴丝虫Lymphatic Filarial Worms(布鲁格氏丝虫属Brugia spp.) (78)标准操作程序(SOP) (80)SOP 1:粪便漂浮法 (80)SOP 2:离心浮聚法 (82)SOP 3:贝尔曼法 (84)SOP 4:沉淀法 (86)SOP 5:改良诺特试验 (87)SOP 6:隐孢子虫卵囊的抗酸染色法 (88)常规注意事项及建议诊断•猫应定期(每年两次)检测内寄生虫,以检测寄生虫控制效果以及主人的配合情况。
猫肝吸虫病诊治与分析476700 河南省宁陵县畜牧局张传海常珂目前宠物喂养者较多,特别是养猫,但由于饲养不慎会出现一些疾病,常见有猫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中毒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病猫,死亡率高。
在长期的诊治过程中,先后剖检10只病死猫,发现8只在肝、胆管、胆囊中有大量的肝吸虫,按肝吸虫病治疗6只,治愈4只,现介绍如下:一、临诊症状:所见病例,大多呈急性经过,突然发现猫嘶喊狂叫、翻滚、四肢刨地、回头观腹等剧烈腹痛症状,后期呈阵发性发作;呕吐、白沫、稀黄水;腹泻初糊状,后稀黄水有时带血;流泪、瞳孔散大;病程1—2天死亡。
少数呈慢性发作,少食、贫血、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消化功能紊乱、粘膜苍白、流泪时常喊叫。
二、剖检变化:肝肿大、质脆、有黄色斑纹,胆囊、肝胆管扩大,切开发现胆汁粘稠、或呈脓样、有大量虫体,多达400余条,少的也有200条以上,胆管的出口处亦被虫体阻塞。
虫体呈小瓜子形状的透明薄片,一端有吸盘,长8—12mm,宽4—6mm,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大、整个胃肠道都有炎症,有的肠腔内有血便。
经观察本病的病原体为华支睾吸虫。
三、粪便检查:取病猫的粪便涂片镜检,发现有大量虫卵,呈淡黄色,椭圆形,有的虫卵内发现有毛蚴。
四、防治措施:可选用吡喹酮,每千克体重50—70mg,一次口服;或选用丙硫苯咪唑、硝氯酚、海涛林等;同时用阿托品,每只每次0.2mg,皮下注射,日注2-3次;以及进行一些对症疗法。
平时注意猫舍卫生,特别防止猫吃未经煮熟的鱼虾及生鱼肠;每年对猫进行两次粪便虫卵检查,发现虫卵时及时驱虫。
五、讨论分析:1、发病因素:鱼虾是猫肝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临床剖检80%的病死猫,有喂食生鱼虾及生鱼肠的病史。
2、与中毒症状有区别:猫中毒也有呕吐、腹痛、腹泻等主要症状,但中毒的呕吐都有食物和死鼠的残骸;中毒后的猫还有肌肉震颤和呼吸加剧的表现。
慢性肝吸虫病的猫,一般消瘦、贫血,以及腹泻等症状,而中毒的猫一般体况较好。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防治知识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
一、华支睾吸虫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二、流行概况(一)分布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等。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22个省、市、自治区,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二)传染源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除人以外,还有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
(三)传播途径病人或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两个中间宿主(淡水螺和鱼虾类)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使附近的肝实质萎缩,甚至肝硬化。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脱落的胆管细胞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肝吸虫ppt课件目录•肝吸虫概述•肝吸虫感染与诊断•肝吸虫所致疾病与治疗•肝吸虫预防与控制策略•肝吸虫研究进展与展望•总结与回顾01肝吸虫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肝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肝脏内的寄生虫,属于吸虫纲。
分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肝吸虫可分为多个种类,如华支睾吸虫、猫后睾吸虫等。
毛蚴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虫卵孵化出毛蚴。
雷蚴和尾蚴胞蚴经几代繁殖后发育成雷蚴和尾蚴。
成虫人或哺乳动物食入含有囊蚴的未煮熟鱼虾肉后,囊蚴在消化道内脱囊而出,发育成成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
虫卵肝吸虫成虫在宿主体内产卵,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
胞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如螺蛳)体内,发育成胞蚴。
囊蚴尾蚴从螺蛳体内逸出,进入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如鱼虾)体内形成囊蚴。
010203040506肝吸虫生活史01020304寄生部位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肝吸虫与宿主关系肝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
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肿大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胆管癌等并发症。
采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鱼虾等水产品。
通过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02肝吸虫感染与诊断感染途径与症状感染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等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腹泻、精神不振、肝大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粪便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实验室诊断方法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查找虫卵,虫卵较少者可采用十二指肠引流胆汁进行检查皮内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试验等,因有假阳性,一般不用作诊断PCR技术检测粪便中肝吸虫DNA,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显示肝内中小胆管多处扩张,胆管内有虫体及其他改变如胆管炎症表现,但影像特征缺乏特异性B 超检查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及病变部位,有助于定位诊断及了解并发症情况CT 检查可显示胆道系统解剖结构,对肝吸虫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价格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I 检查影像学诊断技术03肝吸虫所致疾病与治疗03并发症胆道感染、胰腺炎等01症状发热、寒战、肝区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02体征肝肿大、压痛、黄疸等症状轻度乏力、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等体征肝肿大、质地变硬、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肝硬化、肝癌等药物选择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同时辅以保肝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彻底清除病原体,保护肝功能,防止并发症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寄生虫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寄⽣⾍】寄⽣⾍⽣活史总结(重难点)华⽀睾吸⾍(肝吸⾍, Clonorchis sinensis)【⽣活史】终宿主为⼈和猫、⽝等⾷⾁类哺乳动物,成⾍寄⽣在肝胆管内;第⼀中间宿主为淡⽔螺类(如⾖螺);第⼆中间宿主为淡⽔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完成⽣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寄⽣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指肠引流液中检获⾍卵是确诊肝吸⾍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习惯,防⽌⾷⼊活囊蚴是防治肝吸⾍病的关键布⽒姜⽚吸⾍(姜⽚⾍,Fasciolopsis buski)【⽣活史】姜⽚吸⾍⽣活史基本同肝吸⾍,但成⾍寄⽣在⼈和猪等动物的⼩肠内,第⼀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植物(红菱、浮萍、茭⽩等)表⾯形成囊蚴,⼈体感染是经⽣⾷以上⽔⽣植物⽽误⾷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完成⽣活史需要⼀个中间宿主和⽔⽣植物媒介;成⾍主要寄⽣在终宿主的⼗⼆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对⼈体的危害主要是成⾍寄⽣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卵是确诊姜⽚⾍感染的主要⽅法。
姜⽚⾍卵与肝⽚形吸⾍卵和棘⼝类吸⾍卵的形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肺吸⾍, Paragonimus westermani)【⽣活史】⽣活史过程基本同华⽀睾吸⾍,但成⾍寄⽣在⼈或⾷⾁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因误⾷囊蚴⽽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完成⽣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阶段;常见由肝脏表⾯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肺;(2)肺吸⾍对⼈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因寄⽣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得名,肺吸⾍病主要包括卫⽒并殖吸⾍病(⼈兽共患型)和斯⽒狸殖吸⾍病(兽主⼈次型)。
猫肝萎缩怎么治疗-猫得肝炎治疗多少钱猫肝萎缩怎么治疗方法谁知道猫咪肝衰能有多少存活率,猫咪自己不吃东西,用针管能灌进去一点,灌药特别费劲,谁看懂化验单?既然得了这种病,只能听天由命了。
肝衰也不是不能治疗啊……确实比较危险,但是肝衰也是可以对症治疗一下,也不一定非的放弃…保肝药吃着,也可以输液一些保肝护肝药物,腹水抽掉,该怎么治怎么治呗。
猫衰竭严重脱水,怎么办?输液治疗,强行灌食。
必要的话插鼻饲管。
猫咪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坦白讲,急性肝功能衰竭这种情况治好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尽人事,信天命吧。
猫肝病咋办?得肝病的猫咪除了要注意选择护肝的饮食和休息外,还要额外增加营养的药物吧!最好问医生!猫肝不好吃什么解决,猫的肝不好怎么办?猫咪的护肝措施还是需要食物补充营养首先可以适量给猫咪吃一些鸡肝鸭肝的食物进行补充但是不能吃多护肝和补血是一起相辅相成的因此还可以将喵.想.生..血.膏.拌在猫咪食物中对于每一个铲屎官来说,自家的猫猫和狗狗生病了都会让人痛心疾首,像你的猫咪已经15岁了。
猫咪的饮食上一定要跟上营养因为猫有肾病,肾衰竭,饮食上一定要少蛋白,低蛋白,尽量让猫咪都喝点水,也一定要遵守医生的嘱托。
我的猫咪肝肾都衰竭了,还有救吗?应该没救了我一个朋友器官衰竭,最后还是死了,熬不了多久,好好陪陪猫咪吧猫肝有问题怎么办?猫肝有问题……听医生的话,现在的小动物治病也挺贵的,但是不要吝啬钱,因为就一个生命是给自己和家人造福。
养猫说明主人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不要因为一次病花钱多就磨灭了你的善良能治好的好么!?千万不能放弃.喂药喂吃的非常艰难,基本吐一大半,再难也得喂。
一定会好猫得肝炎治疗多少钱肝衰也不是不能治疗啊……确实比较危险,但是肝衰也是可以对症治疗一下,也不一定非的放弃…保肝药吃着,也可以输液一些保肝护肝药物,腹水抽掉,该怎么治怎么治呗。
怎么办?别耽误!只要对症用药,慢慢调理就会好的!这时候只能主人救猫了!猫得肝炎怎么办急?在上买一种宠物用的肝炎药进口的,你搜索下猫肝炎三个字就能看到。
猫肝吸虫病的的诊断及治疗
苏格兰折耳猫(详情介绍)
猫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
人畜共患病,但不互相传染。
由于猫吞食含囊蚴的生鱼、虾或未经煮熟的鱼、虾而被感染,此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猫的胆管和胆囊而引起的。
【致病作用和症状】
虫体寄生于胆管和胆囊内、机械性刺激胆管和胆囊粘膜,引起发炎,管壁增厚影响胆汁分泌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大量虫体寄生时,阻塞胆管,胆汁排出困难可引起黄疸;虫体分泌的毒素,可引起贫血;虫体寄生时间长久,可引起肝脏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萎缩,引起肝硬化,进行性消瘦,尿液呈粘稠的桔黄色。
【治疗】
1.驱虫
2.消炎
3.对症治疗。
【建议】
1.避免猫接触生鱼、虾
2.定期到动物医院做粪便检查
3.定期口服驱虫药。
首选药吡喹酮驱虫药,它可以驱除绦虫和肝吸虫。
剂量因猫而异。
一般5mg/kg,连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