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G级车系历史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6.73 KB
- 文档页数:8
奔驰G级车型发展历史 2008年09月03日18:59 腾讯汽车我要评论(0)如果非要说路虎是越野之王的话,那奔驰g系列就是四驱队伍里的“稀有动物”。
这款以非凡越野性能著称的稀有品种,只有顶级的offroad玩家能够享用,对普通人来说,它犹如遥远的传说。
奔驰g级车是一款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车,二战时期它已为德军服务。
g4应该可以成为g的鼻祖,它与现行g一样既是性能又是豪华的象征。
希特勒等第三帝国的最高军事领导就以它为坐驾,在柏林检阅部队甚至上前线指挥战斗 (虽然不是正义的战争,但这是我们这里要强调的)。
还有其他一些事实:1.世界上20多个国家将g级车用做军队的指定车辆:德国、挪威、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伊朗、斯洛文尼亚等等;2.已生产20多年而无根本性的改动;3.早在1983年,g级车就夺得了当年巴黎到达喀尔拉力赛的冠军;4.诸多重要人物以g级车为坐驾:罗马教皇、俄国前总统叶利钦、东正教教皇阿列克谢二世、沙特酋长穆罕默德.勒沙.普哈列维、沙特及阿联酋的王储及酋长等;5.20多年来,g级车只生产了15万辆左右,平均每年只有7000辆左右。
每年50%的g 级车在德国销售,第二大市场日本每年的销量也只有800辆。
g级车的内饰是手工制作的,为了维修木饰在指定修理厂还有木匠。
包裹坐椅的真皮也不是一般的皮而是nappa,你可以在rolls-royce和bently里见到它。
nappa做的一件短皮上衣也得2000多美元。
购买g级车时它的选装足有1500项。
从事g级车改装的有brabus.lorinser、carlsson及amg等重量级改装厂……。
看到这些,我们对于这款车是不是有一些大概的认识了呢?可是奔驰g级车的外形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鹤立鸡群,因为稍不留神会把它当成是像城市(图库论坛)猎人那样的普通硬顶越野车。
简单地说,它就是像一个“铁箱子”,没有弧度、没有曲线,目光所及尽是平直锐利的线条。
一、梅赛德斯-奔驰类别概览(一)梅赛德斯-奔驰轿车/乘用车分为smart,Mercedes-Benz,AMG,MAYBACH。
(二)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Mercedes-Benz(三)戴姆勒载重车分为Mercedes-Benz中型和重型载重车;FREIGHTLINER 5-8级载重车,允许总重量超过6.4吨;WISTIRN STAR;Thomas校车;FUSO轻型,中型,重型载重车。
(四)戴姆勒客车分为Mercedes-Benz,SETRA,ORION。
二、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一)讲解载重车柴油发动机高技术动力总成;自1990以来,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平均下降了90%以上。
(二)100多年载重车制造经验1896年向British Motor Syndicate Ltd.交付第一辆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由威廉迈巴赫设计);在替代驱动机构和主动/被动安全性领域内富有开拓精神与划时代的创新。
梅赛德斯-奔驰载重车主要在欧洲和拉丁美洲生产。
自1956年起在巴西生产;销往全球各地。
作为全球重型和中型载重车的领导者,梅赛德斯-奔驰这个名称就是一流的产品/服务质量以及高经济性、可靠性的代名词。
梅赛德斯-奔驰为所有客户要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长途运输分散运输建筑工地运输(三)载重车分类1、轻型/中型载重车允许满载重量6-30吨欧洲产阿迪戈-允许满载重量:6.6-16吨汽车用途:分散运输、轻型国内长途运输、建筑工地交通、消防和市政使用发动机:直列4缸和6缸输出功率:95千瓦、115千瓦、130千瓦、160千瓦、175千瓦、188千瓦、210千瓦底盘:4X2、4X4。
巴西产阿克赛罗-允许满载重量:20-30吨输出功率:130-180千瓦2、重型载重车允许满载重量16-41吨欧洲产阿克托斯-允许满载重量:18-41吨汽车用途:长途运输、重型分散运输、建筑工地用车发动机:6缸和8缸V型发动机输出功率:235千瓦、300千瓦、335千瓦、265千瓦、320千瓦、350千瓦、375千瓦、405千瓦、440千瓦底盘:4X2、4X4、6X2/2、6X2/4、6X4、6X6、8X4/4、8X6/4、8X8/4欧洲产阿克索-允许满载重量:18-41吨汽车用途:重型分散运输、国内长途运输、建筑工地交通、消防和市政命名用发动机:直列6缸输出功率:175千瓦、188千瓦、210千瓦、240千瓦、265千瓦、295千瓦、315千瓦底盘:4X2、4X4、6X2、6X4、6X2/4、6X4。
奔驰的发展历程奔驰公司成立于1926年,起初名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该公司由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而成,这两家公司分别由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创立。
奔驰在二战前后的时间里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他们推出了一系列标志性的轿车型号,如W120和W121,并在1951年推出了首款豪华旅行车W186。
奔驰汽车以其高品质和先进的技术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20世纪60年代,奔驰开始推出一系列旗舰车型,如S级轿车。
这些车型在豪华和安全性能方面树立了新的行业标准,并奠定了奔驰作为豪华汽车品牌的地位。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奔驰继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技术和车型。
他们推出了第一辆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汽车,并成为第一家推出四门轿车的豪华汽车制造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奔驰不断扩大其产品线,并进军SUV领域。
1997年,奔驰推出了第一款SUV车型M级。
这一车型大获成功,为奔驰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会。
21世纪初,奔驰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如氢燃料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
他们还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型车型,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奔驰继续投资于研发和创新,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销售网络。
他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全球豪华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今天,奔驰不仅在豪华轿车和SUV领域卓有成效,还投资于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
他们致力于打造更可持续、智能化和安全的汽车,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之,奔驰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他们不断推出创新的车型和技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赞誉。
奔驰车系列A级C级S级M级G CLK VITO E SL SLK viano CLS 新S系,以上为奔驰车车系。
奔驰A级车是奔驰的入门级车,它既不会像Smart和mini那样领导时尚,也不会因为是级别最低的奔驰车而降低质量标准。
1998年,第一代奔驰A级轿车问世。
不过,问世的过程却是痛苦的。
1997年底的一次蛇形绕桩(S形)无制动行驶示范时发生翻车事故,令人对其稳定性发生质疑。
为了提高稳定性,设计师降低了底盘的高度,换上扁宽轮胎,在车辆上加装了电子稳定系统(ESP)及侧倾角传感器,横向速度传感器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
不过底盘降低在国内的道路条件下产生了不小的问题:据使用者反应,该车经常发生托底。
历经6年的市场洗礼,奔驰A级轿车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110万辆。
奔驰最近推出了更具创新意识的新款A级,计划于2004年秋季正式上市。
该级别轿车有两大型号:五门掀背型和首次在A级中出现的三门掀背型,以期营造更为年轻和动感的形象。
C级是奔驰最年轻的车系之一,它问世不过20年,至今才发展到第三代。
可是它同时也是奔驰最为畅销的车系,在过去的短短四年,已经卖掉了120多万辆。
和C级的第二代相比,奔驰在第二代C级推出仅仅四年之后就在2004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的C 级。
按照奔驰的惯例,以往这个时候应该只会对产品做一些小的改款,推出一个升级版本。
以往,奔驰对这种小改款多半是作低调处理,而这次却一反常态,不仅大力宣传,而且破天荒地把只做了小幅改款的车型称为新C级。
奔驰这样做也实属无奈,因为这个级别的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
奔驰的E级和S级只需应对为数不多的几个对手,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就足以让它们高枕无忧。
C级则不同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在生产这个级别的产品,而在它之前,宝马3系已经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奔驰惟有奋起直追,才能收复失地。
奔驰M级是一款定位在城市型SUV的车型。
与奔驰G级越野车的筋骨毕现和铁盒子一样的车身截然不同,它光鲜的外表和中等的身材说明了它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游走却又不忘时常到野外撒撒欢的那种类型。
所向披靡作者:陈志明来源:《车主之友》2018年第03期作为一款以可靠、越野为主打的车型,G级自诞生之初就延续了箱式造型、梯形人梁和非承载式车身的设计,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它变得越来越豪华,但是骨子里的它依然保持了当年出道时的所向披靡。
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上,有这么几款车型,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发生过太大变化,因此在现代人眼里它们也成了“经典”的代表。
这些车型包括甲壳虫、MINI等,当然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奔驰G级。
虽时至今日,奔驰G级已经诞生了整整39年,是奔驰旗下存在最久的车型之一,而最近它终于迎来了它的新一代W464车型,而我们也就在此盘点一下G级的前世今生。
W460与奔驰越野车鼻祖Gl类似,奔驰G-Wagon的诞生与军方需求有关。
上世纪70年代,伊朗为了扩展军备,当时的伊朗国王巴列维想给自己的部队装备性能优异的轻型越野车,于是他找到了奔驰。
1972年,奔驰与奥地利汽车制造商斯太尔一戴姆勒一普赫公司就共同开始着手研发新车计划,其中由在斯图加特的奔驰丁程师负责设计,在斯太尔位于奥地利的格拉茨团队负责生产。
70年代末期,伊朗发生政变,巴列维国王政权被推翻,于是奔驰G-Wagon未能进入军方订单。
为了收回成本,奔驰只好大力向其他国家军队兜售其越野车,另一方面也加紧向民用市场推出该车。
1979年,首辆奔驰G-Wagon( W460)正式在奥地利格拉茨工厂投产。
当时的奔驰G-Wagon提供长短轴距版车型可选,其中短轴距版车型轴距为2400mm,提供双门敞篷版、双门硬顶两个版本可选;长轴距版车型轴距为2850mm,提供4门硬顶版本可选。
此外,两个轴距车型都有后车窗封死的版本可选。
作为一款为越野而生的车型,奔驰G-Wagon采用非承载式车身以及梯形车架结构,带来了极强的车身刚性。
最初该车采用分时四驱系统,早期的车型并没有中央差速器,但前后均都有机械式差速锁,令其拥有强大的脱困能力。
1990年,G-Wagon迎来重大的转变,在这一年,它由当年的W460演变为W461和W463两款分支,W461与W460相比几乎没什么变化,主供军队用车以及政府等机构特种用途用车。
奔驰G级车系历史介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它出道以来三十多年几乎是一成不变的面容,尽管越来越豪华,但是如今的它依然保持了当年出道时的硬汉本色,这就是奔驰旗下乘用车的越野强者G级(毕竟还有乌尼莫克这个最强者)。
G级或者G-Wagen 是德文单词Gelndewagen的缩写,也就是越野车的缩写,作为一款以可靠、越野为主打的车型,G级自诞生之初就延续了箱式车体和非承载式车身的设计,且一直延续至今。
G级从1979年至今共经历了W460、W461、W463三个型号,并衍生出多款车型。
W460的开创(1979-1991)树立出奔驰G级的经典外形和车身结构奔驰G级的推出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末,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半吨级军车项目选择了更为廉价的大众Iltis之后,参与项目竞争的奔驰G只得作为民用车型,在1979年推向市场(当然1990年G级再度作为轻型军车卷土重来并取代了Iltis,此乃后话),这就是最初的W460系列车型。
最初的W46 0系列在戴姆勒和斯泰尔的合资品牌Puch下运作(此品牌下还有另外一款大名鼎鼎的军用越野车平泽高尔),并一直在奥利地的格拉茨工厂生产至今。
挂Puch标的奔驰G级W460系列由于是军车民用化的产物,W460的外观非常硬朗,而这套外观一做几乎就是三十多年,同样,W460的内饰也说不上多么精致,你不会见到什么真皮、桃木的内饰件,坚固、便于清洁、实用才是它设计的主旨。
同时,W460系列也开创了G级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后硬轴的设计理念,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即便是动力强悍的G55 AMG,也依然采用了这样的车身和悬挂设计方式。
当然,作为一款越野车,循环球式转向、机械差速器锁等细节在W460上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W460系列的内饰依然继承了军车“艰苦朴素”的传统,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手刹右侧那两个纯机械的差速器锁拨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挡把后部的分动器挡杆,W460是以后驱为主的分时四驱,而非W463系列的全时四驱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后整体桥悬挂是G级作为越野车的标志性设计之一W460为用户提供了短轴(2400mm)和长轴(2850mm)两种选择方案,其中短轴为两门敞篷型号,而长轴则有两门和四门硬顶两种型号,后两种均可提供无窗的双门厢式货车版本。
历史数据:1878年,开始制造2冲程发动机;后来,引进Nkolaus August Otto四冲程发动机,发明电池点火系统。
1883年10月1日,卡尔-本茨与两名商人在曼海姆共同成立了奔驰合伙公司—莱茵燃气发动机厂。
公司很快发展成为25个人的公司,并于1884年获得生产汽油机的许可。
1883年,戈特利布-戴姆勒注册了“炽热管点火的燃气发动机”的和“调节发动机速度的排气阀门控制器”两项专利。
这两项专利奠定了第一部高速内燃发动机的基础。
1885年,戴姆勒和迈巴赫注册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速内燃汽油发动机,因为体积小且动力足,使安装在各类车辆上成为可能。
1885年8月29日,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装配了世界上第一台汽油内燃机的“骑式双轮车”,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摩托车1886年1月29日,卡尔发明的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三轮车获得专利,成为正式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的标志。
1886年3月8日,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将他们新型发动机装在一辆高级马车上,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并申请了专利。
1888年8月,Bertha Benz(1849-1944)成为第一次驾驶汽车长途旅行的人,从Mannheim到Pforzheim往返大约200公里,Modle2型3轮木轮毂。
2 年后她拿到了第一张驾驶证1890年11月28日,在斯图加特市,戴姆勒汽车公司正式成立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威廉-迈巴赫为总工程师。
1894年,奔驰开始生产“Velo”,采用单缸发动机。
该车是世界上第一辆量产汽车,从1894年到1901年共生产了1200辆。
1895年,“英国戴姆勒发动机集团公司”更名为“英国发动机集团公司”,该公司以35万马克的高价购买戴姆勒和迈巴赫的专利使用权,成为英国的汽车工业的鼻祖。
1896年戴姆勒汽车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卡车,双缸4马力发动机,载重为1500公斤,销售给伦敦的“英国发动机集团公司”1897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正式生产商用车1898年9月戴姆勒汽车公司向艾米尔-耶里内克提供2辆8马力的“Phoenix”汽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发动机前置汽车,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辆4缸汽车。
一、梅赛德斯—奔驰缘起之路现在为大家所熟知的奔驰汽车并非由奔驰先生一人创办的,而是由两大汽车巨人—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卡尔·奔驰(Carl Benz)合作创建的。
1926年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成为“戴姆勒-奔驰股份公司(Daimler-Benz AG)”。
此时戴姆勒早已去逝,而奔驰也已经是82岁高龄了。
然而造化弄人这两位汽车发明巨匠虽然在仅距80km的两座小城内,却从未见过一次面,成为汽车史上的一大憾事。
但他们的继承人不负众望,将两位伟人开创的事业发扬光大,使奔驰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汽车公司。
1834年3月17日,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于德国香铎夫出生。
1844年11月25日,卡尔·奔驰(Carl Benz)于卡尔斯鲁(Karlsruhe)出生。
1846年2月9日,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于海尔布隆(Heilbronn)出生。
1857年—1859年,戈特利布·戴姆勒进入斯图加职业学校(Polytechnic School in Stuttgart)就读。
1862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在盖斯林根(Geislingen)镇担任绘图员。
1863年底,戈特利布·戴姆勒担任罗伊特林根(Reutlingen)一家机械工厂的督导员。
1871年,卡尔·奔驰与机械师奥格斯特·里特(August Ritter)合作,在曼海姆(Mannheim)设立“卡尔奔驰与奥格斯特里特工程公司”。
1872年,戈特利布·戴姆勒出任燃气引擎商Deutz Gasmotorenfabrik技术总监,任职期间对奥图四冲程引擎科技(Otto’s four-stroke technology)深入研究。
威廉·迈巴赫则担任引擎制造商道依茨绘图员,并在第二年被任命为首席设计师。
它出道以来三十多年几乎是一成不变的面容,尽管越来越豪华,但是如今的它依然保持了当年出道时的硬汉本色,这就是奔驰旗下乘用车的越野强者G级(毕竟还有乌尼莫克这个最强者)。
G级或者G-Wagen是德文单词Gelndewagen的缩写,也就是越野车的缩写,作为一款以可靠、越野为主打的车型,G级自诞生之初就延续了箱式车体和非承载式车身的设计,且一直延续至今。
G级从1979年至今共经历了W460、W461、W463三个型号,并衍生出多款车型。
W460的开创(1979-1991)树立出奔驰G级的经典外形和车身结构奔驰G级的推出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世纪70年代末,在当时的联邦德国半吨级军车项目选择了更为廉价的大众Iltis之后,参与项目竞争的奔驰G只得作为民用车型,在1979年推向市场(当然1990年G级再度作为轻型军车卷土重来并取代了Iltis,此乃后话),这就是最初的W460系列车型。
最初的W460系列在戴姆勒和斯泰尔的合资品牌Puch下运作(此品牌下还有另外一款大名鼎鼎的军用越野车平泽高尔),并一直在奥利地的格拉茨工厂生产至今。
挂Puch标的奔驰G级W460系列由于是军车民用化的产物,W460的外观非常硬朗,而这套外观一做几乎就是三十多年,同样,W460的内饰也说不上多么精致,你不会见到什么真皮、桃木的内饰件,坚固、便于清洁、实用才是它设计的主旨。
同时,W460系列也开创了G级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后硬轴的设计理念,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即便是动力强悍的G55 AMG,也依然采用了这样的车身和悬挂设计方式。
当然,作为一款越野车,循环球式转向、机械差速器锁等细节在W460上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W460系列的内饰依然继承了军车“艰苦朴素”的传统,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手刹右侧那两个纯机械的差速器锁拨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挡把后部的分动器挡杆,W460是以后驱为主的分时四驱,而非W463系列的全时四驱非承载式车身和前后整体桥悬挂是G级作为越野车的标志性设计之一W460为用户提供了短轴(2400mm)和长轴(2850mm)两种选择方案,其中短轴为两门敞篷型号,而长轴则有两门和四门硬顶两种型号,后两种均可提供无窗的双门厢式货车版本。
可以说此时的G级还和后来的豪华越野车定位有着很大的差距,更近似于卫士的使用特点,因为除开这些基础型号之外,奔驰还以G 级为平台推出了多种专业领域的衍生车型,比如着名的教皇白色专车,警车以及各种变型的专用车型,服役于全球各个国家。
在W460系列230 G基础上改装的G级第一代教皇用车,车上后排左侧白衣老者即为当时教皇约翰·保罗二世(-2005.4.2在位),此车现存于德国斯特加特的奔驰博物馆,作为西方宗教中和神离得最近的人,能被教皇选中显然对于G级是件极其荣耀的事情300 GD敞篷短轴型号,绝对是越野发烧友的理想座驾W460的民用基础衍生车型就已经足够多了虽然德军当时没有选中奔驰G,但是G级优良的机械性能还是获得了其他不少国家军队的青睐,从南美潘帕斯草原上的阿根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冰天雪地中的挪威,不少国家都选择了W460系列作为它们的军用车辆,就连一向骄傲的法国人对G级的品质也表现了很大认可,法军的轻型军车标致P4就是法国利用许可证生产的W460系列车型,不过换用了标致自己的动力系统和部分部件。
奥地利军方使用的采用Puch品牌的G级挪威军方使用的240GD长轴软顶型号标致P4虽然没有了前翼子板上经典的橙色转向灯,但是造型依然还是经典的GW460系列一共为消费者提供了七种动力系统,包括200 GE(2.0排量,87千瓦,仅在意大利地区发售)、230 G(2.3排量,75千瓦)、230 GE(2.3排量,92千瓦)三款直列四缸汽油机,采用直列六缸汽油机的280 GE(2.8排量,115千瓦),以及三款柴油动力——240 GD(2.4排量直列四缸,53千瓦)、250 GD (2.5排量直列五缸、62千瓦),和300 GD(3.0排量直列五缸,65千瓦),在当时的技术水准下,这样的动力配备可以说已经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的需求了。
250 GD所用的直列五缸柴油机,W460系列全部采用了直列发动机W461延续了历史(1991-至今)更豪华的内饰让G级的定位有所改变1991年8月,生产了近十三年的W460终于停产,取代它的是W461系列,不过后者并非全新的换代,从机械结构的角度来说,更像是改款。
在W461上,助力转向、四轮盘式制动等功能开始成为了标准配置,同时前桥桥壳也加大了,以以容纳更大的差速器齿轮。
从外形上看,W461(上图)和W460几乎没有区别W461系列保留了230 GE车型,增加了290 GD柴油车型(2.9排量直列五缸,91千瓦),动力缩减到只有两款,同时W460的敞篷车型也被取消了。
后来290 GD车型在加装了涡轮增压器之后升级为290GE T D,最大功率提升了21千瓦,并为之匹配了四速自动变速器,230 GE汽油版本也逐渐淡出市场。
而在专业领域,至今依然有W461系列的G300 GDI车型生产,它装备一台3.0排量的V6柴油机,最大功率135千瓦,主要针对一些对越野车有苛刻要求的专业领域(如林业、地矿、科考行业等)。
290GD TD车型的五缸增压柴油机1997年,奔驰对W461系列的车内座椅、内饰板和仪表盘进行了改变,不过新内饰的豪华程度依然无法和W463相提并论,更多的是在功能上的提升。
W461系列内饰改款前(上图)后(下图)的差异,注意即便是内饰变化,还是能明显看出W461为分时四驱车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G级以“狼”的代号(德军地面轮式和履带式车辆均为兽类名称作为代号,比如黄鼠狼、鼬鼠、野狗、狐等)重返德国联邦国防军,并出现了近50个衍生型号,G级终于获得了本国军方的认可。
在“狼”的基础上改装的轻型战斗车辆,效力于德军特种部队W463继续传统(1990至今)全时四驱、电子系统、电控差速锁的引入令G级适合更多消费者的使用从1990年开始,奔驰G级W463系列进入量产阶段,直白点说,W463就是借用了W460的非承载式车体和前后硬轴的底盘结构,换上了匹配前、后、中央电控差速器锁的全新全时四驱系统,同时具备更为豪华内饰风格的G级(内饰木制件和真皮件成为主导),奔驰还并率先将ABS防抱死系统等车用电子设备引入到G级上面。
与W460、W461依然以专业用户或越野爱好者为主要用户群体不同,W463是最为豪华,也是最为大众化的G级,全时四驱系统加上电子系统的辅助让用户的驾驶难度大大降低,同时舒适性也有不小的提升。
W463系列G500车型,虽然外形设计依旧,但显然从漆面的处理、侧踏板等都能看出,W463比W460/W4 61系列还是精细了一些W463的车身结构依然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材质和工艺有所改变G55 AMG的内饰,这样满眼桃木的风格也让人明白,W463系列离越野越来越远了当然,三道差速器锁还是得以保留,G级的传统继续得以延续W463系列可以说是动力最为多样化的G级,奔驰和一系列官方和非官方的改装厂(包括BRABUS、AMG、ART和LORINSER等),把从2.0到6.3排量的发动机都塞进了G级的发动机舱。
这其中既有迄今为止动力最为强悍的G 55 Kompressor AMG,也有限量12台,装备6.3升V12自然吸气发动机的G 63 AMG,同时也有非常实用的G 320 CDI柴油车型。
在W463系列的身上,G级第一次和速度有了联系,这个重量接近2.5吨的大块头也进入了0-100公里/小时加速6秒的行列,让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得以满足。
这颗由AMG打造的5.5排量机械增压发动机是G级目前最强的动力配备ART在G55 AMG基础上做的街车风改装BRABUS的G级改装方案之一————————————————————————————————————附- W463系列动力配备情况:200 GE —M102E20汽油机,2.0排量直列四缸(仅在意大利发售),后期更名为G 200;230 GE —M102E23汽油机,2.3排量直列四缸,92 千瓦,后期更名为G 230;300 GE —M103汽油机,3.0排量直列六缸,125千瓦,235牛·米,后期更名为G 300;250 GD —OM602柴油机,2.5 排量直列五缸,69千瓦,158牛·米;300 GD —OM603柴油机,3.0排量直列六缸,83千瓦,191牛·米,后期归入G300 柴油车型;350 GD 增压柴油型号—OM603D35A 柴油机,3.5排量直列六缸(涡轮增压),100千瓦,330牛·米;500 GE —M117汽油机,5.0排量V8,174 千瓦;500 GE 6.0 AMG —M117E60汽油机,6.0排量V8,243千瓦;G 320 —M104汽油机,3.2排量直列六缸,161千瓦,310牛·米;G 36 AMG —M104E36汽油机,3.6排量直列六缸,200千瓦;G 300 增压柴油型号—OM606D30LA柴油机,3.0排量直列六缸(涡轮增压),130千瓦,330牛·米;G 320 —M112汽油机,3.2排量V6,158千瓦,300牛·米;G 500 —M113E50汽油机,5.0排量V8,218千瓦,456牛·米;G 55 AMG(1998–2004)—5.5排量V8,285千瓦;G 63 AMG —V12自然吸气汽油机,326千瓦,620牛·米(限量12台);G 270 CDI —OM612柴油机,2.7排量直列五缸(涡轮增压),115千瓦,400牛·米;G 400 CDI —OM628柴油机,4.0排量V8(涡轮增压),184千瓦,560牛·米;G 320 CDI —OM642柴油机,3.0排量V6,165 千瓦,540 牛·米;G 55 Kompressor AMG (2005至今)—M113E55汽油机,5.5 排量V8机械增压,373千瓦,700牛·米————————————————————————————————————当然,W463系列依然拥有多种改装车型,只是由于它定位的改变,其用户群体相对W460/W61系列更偏向政要和富豪,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就拥有一辆以G500为基础改装的白色专车。
本笃十六世乘坐G500改装的专车出行结语:自三十年前诞生至今,奔驰G级走过了一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历程,无论是动力、内饰抑或搭载的技术如何变化,它的外形和车身还是保持了当年的风貌,而从教皇到普通百姓的使用者更是让G级的经历与众不同,纵观各个汽车品牌,类似奔驰G级这样三十年延续传统不变的并不多见,而奔驰G级还将一如既往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