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4
提高采收率方法概述提高采收率方法概述提高采收率的定义为除了一次采油和保持地层能量开采石油方法之外的其他任何能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采油方法。
EOR 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入的流体改变了油藏岩石和(或)流体性质,提高了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EOR 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驱、气体混相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
其中化学驱进一步分为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和复合驱(聚合物一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一表面活性剂一碱三元复合驱,表面活性剂一气体泡沫驱,聚合物一泡沫驱等)。
气体混相驱可分为二氧化碳驱、氮气驱、烃类气体驱(干气驱和富气驱)以及烟道气驱;热力采油方法可分为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采油方法可分为微生物驱、微生物调堵及微生物降解原油等方法。
一、气体混相驱气体混相驱的目的是利用注入气怵能与原油达到混相的特性,使注入流体与原油之间的界面消失,即界面张力降低至零,从而驱替出油藏的残余油。
气体混相驱按混相机理可分为一次接触混相驱和多次接触混相驱。
按注入气体类型可分为烃类气体混相驱(如LPG 段塞驱、富气驱、贫气驱)和非烃类气体混相驱(如CO2驱和N2驱)。
(一)LPG 段塞混相驱液化石油气(简称LPG)段塞混相驱是指首先注入与地下原油能一次接触达到混相的溶剂段塞,如LPG、丙烷等,然后注入天然气、惰性气体或水。
LPG 段塞混相驱工艺中水段塞是用来控制流度、提高波及效率的)。
一般来说,LPG 段塞尺寸约为10%~15%孔隙体积,而后续的天然气或水的段塞尺寸就非常大。
LPG 段塞混相驱非常有效。
注入的LPG 段塞与原油达到混相后,残余的油滴及可动油都可能被采出,因此这种方法的采收率较高。
此外,混相压力低、适应性强等都是LPG 段塞混相驱的优点。
但是,LPG 段塞混相驱的成本高以及波及效率低等因素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二)富气混相驱富气是富含丙烷、丁烷和戊烷的烃类气体。
富气混相驱是指往油层中注入富含C2—C6中间组分的烃类气体段塞,然后再注入干气段塞,通过富气与原油多次接触达到混相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第五章提高采收率(EOR)基础知识原油采收率是指采出地下原油原始储量的百分数,即采出原油量与地下原油原始储量之比。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原油采收率,既是油田开发工作的核心,又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采油方法回顾大多数油藏在发现以后,一般都经历了所谓的“一次采油”阶段。
在这个期间,主要是利用油藏本身的天然能量来采出一部分原油。
其采油机理是:随着油藏压力的下降,流体的体积膨胀和岩石压缩作用把油藏流体驱入井筒。
当油藏的压力降低到原油的饱和压力以下时,气体释放和膨胀又能采出一部分原油。
有些油藏带有气顶,气顶膨胀和重力排驱也能促使原油注入生产井。
一些油藏与含水层相连,它能提供活跃或部分活跃的水驱。
含水层的水侵既能驱替油藏孔隙中的原油,又能弥补由于原油开采造成的压力下降。
从石油开采的早期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大多数油藏都是利用一次采油机理进行开采的,直到经济极限产量为止,然后废弃这些油藏。
此时,油藏的压力一般衰竭到很低,或者具有活跃天然水驱油藏的产水率变得特别高。
对于不同的油藏,一次采油的采收率相差极大,这取决于开采机理和机理的组合、油藏类型、岩石性质、原油性质。
一次采油的采收率一般为5%~20%。
作为一种提高一次采油采收率和产能的方法,在一口或多口井中注入流体。
为此,曾将水和/或天然气作为注入流体,在低于天然气和原油的混相压力条件下注入地层,气体注入气顶,水注入靠近油水界面的含水层,或者注入油层。
开始,提高采收率只是为了延缓或防止油藏压力下降,这样可以维持较高的产量和较长的生产时间。
我们称这种技术为“保压”开采。
目前,在一次采油后一定时间内注入流体的采油方法通常被称为“二次采油”。
一次采油和注水或非混相注气的二次采油的最终采收率通常为原始地质储量的20%~40%。
在二次采油达经济极限时,向地层中注入流体、能量,将引起物理化学变化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三次采油(Tertiary Recovery)”。
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方案第一章提高采收率概述 (3)1.1 提高采收率的意义 (3)1.2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分类 (3)2.1 物理方法 (3)2.2 化学方法 (3)2.3 微生物方法 (3)2.4 混合方法 (4)2.5 智能化方法 (4)第二章储层精细描述 (4)2.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4)2.1.1 储层岩性特征 (4)2.1.2 储层物性特征 (4)2.1.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4)2.2 储层流体特性分析 (4)2.2.1 储层流体性质 (4)2.2.2 储层流体分布特征 (5)2.2.3 储层流体运动规律 (5)2.3 储层敏感性评价 (5)2.3.1 储层敏感性类型及影响因素 (5)2.3.2 储层敏感性评价方法 (5)2.3.3 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应用 (5)第三章油藏工程方案设计 (5)3.1 油藏开发模式选择 (5)3.1.1 油藏类型分析 (5)3.1.2 开发模式选择原则 (6)3.1.3 开发模式选择 (6)3.2 开发井网布局优化 (6)3.2.1 井网类型选择 (6)3.2.2 井网布局优化方法 (6)3.3 生产参数优化 (6)3.3.1 生产参数优化内容 (7)3.3.2 生产参数优化方法 (7)第四章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7)4.1 水驱机理研究 (7)4.2 水驱方案设计 (7)4.3 水驱效果评价 (8)第五章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8)5.1 气驱机理研究 (8)5.1.1 气驱基本原理 (8)5.1.2 气驱过程中的流体流动特性 (8)5.1.3 气驱过程中的压力和饱和度分布变化 (8)5.2 气驱方案设计 (9)5.2.1 气源选择及注入参数优化 (9)5.2.2 注气井布局及开发策略 (9)5.2.3 气驱配套工艺技术 (9)5.3 气驱效果评价 (9)5.3.1 气驱效果评价指标 (9)5.3.2 气驱效果评价方法 (9)5.3.3 气驱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9)第六章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0)6.1 化学驱机理研究 (10)6.1.1 概述 (10)6.1.2 化学驱机理分类 (10)6.1.3 化学驱机理研究方法 (10)6.2 化学驱剂选择与评价 (10)6.2.1 化学驱剂分类 (10)6.2.2 化学驱剂选择原则 (11)6.2.3 化学驱剂评价方法 (11)6.3 化学驱方案设计 (11)6.3.1 概述 (11)6.3.2 设计内容 (11)6.3.3 设计方法 (11)第七章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1)7.1 微生物驱机理研究 (11)7.1.1 微生物生长代谢对油藏的影响 (12)7.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2)7.1.3 生物气体的 (12)7.1.4 生物聚合物的作用 (12)7.2 微生物筛选与培养 (12)7.2.1 微生物筛选 (12)7.2.2 微生物培养 (12)7.3 微生物驱方案设计 (12)7.3.1 微生物注入方式 (12)7.3.2 微生物注入量 (13)7.3.3 微生物注入时机 (13)7.3.4 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 (13)7.3.5 微生物驱后续调整 (13)第八章非常规提高采收率技术 (13)8.1 热力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3)8.2 破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3)8.3 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14)第九章提高采收率技术集成与应用 (14)9.1 技术集成原则 (14)9.2 技术集成应用案例 (14)9.3 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15)第十章提高采收率项目管理与评价 (15)10.1 项目管理流程 (15)10.1.1 项目立项 (15)10.1.2 项目设计 (15)10.1.3 项目实施 (16)10.1.4 项目验收 (16)10.1.5 项目运行与维护 (16)10.2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 (16)10.2.1 风险识别 (16)10.2.2 风险评估 (16)10.2.3 风险控制 (16)10.3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16)10.3.1 投资回收期 (16)10.3.2 投资收益率 (17)10.3.3 财务净现值 (17)10.3.4 内部收益率 (17)第一章提高采收率概述1.1 提高采收率的意义提高采收率是石油行业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提高采收率概述2010年06月06日摘要油气田开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经挤、合理地提高地下油气的采出程度,即提高石油采收率.纵观原油生产的垒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提高采收率的过程。
在原油生产的第一阶段(一次采油),原油是利用天然能量来开采的,其最终采收率一般只能达到15%左右。
当天然能量衰竭时,通过注水向油层提供补充能量,即开始了开采的第二阶段(-次采油)。
它的采收率远比能量衰竭法高,最终采收率通常为30%~40%。
当该油田的水油比接近作业的经济极限时,即产出油的价值与水处理及其注入费用相差太小,而使纯收益减少时,则进入了三次采油的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提高原油采收率 (或“强化开采 Emhanced OilRecovery”,即EOR)。
由于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方法采出的原油总量一般小于原始地质储量的40%,地下还有至少60%的储量等待开采,因而提高采收率方法的研制,目前备受国内外重视。
关键词:提高原油采收率;三次采油;EORABSTRACT目录绪论 1第一章气体混相驱 71. 液化石油气驱(LPG驱) 72. 二氧化碳驱 93. 富气驱 134. 高压干气驱 145. 高压氮气驱 15第二章化学驱 171. 聚合物驱 172. 表面活性剂驱 223. 碱水驱 244. 三元复合驱(ASP驱) 265. 泡沫驱 27第三章热力采油法 281. 蒸汽吞吐 282. 蒸汽驱 303. 火烧油层 33第四章微生物采油 36第五章物理采油法 41第六章结论 43绪论根据石油开采及油田开发的投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
一次采油是指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过程,如利用溶解气驱、气顶驱、天然水驱、岩石和流体弹性能驱及重力排驱等能量,它是油藏开发的第一个阶段。
油田投资主要在钻井及油气集输两方面,它是油田开发的第一次投资过程,因此称为第一次采油。
一般来说,一次采油采油率低于15%.二次采油是指采用外部补充地层能量(如注水、注气),以保持地层能量为目的的提高采收率的采油方法。
热力采油的概念热力采油是一种利用高温或高压的热力能量进行石油开采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通过注入热水、热蒸汽或其他热介质到井内,使原油黏性降低,从而增加原油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热力采油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在当时主要是使用蒸汽压力驱动原油流动,对深层或高黏度油藏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随着石油工业的高速发展,热力采油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油藏的开发中。
热力采油的原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降低原油粘度:在热力采油过程中,通过注入高温介质,使原油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原油的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的降低可以大大增加原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2. 扩大原油渗透率:通过注入高温介质,可以使原油中的水分子产生热胀冷缩的效应,从而扩大了岩心孔隙的通道,提高了原油的渗透率。
3. 改变岩石物性:高温介质的注入可以改变岩石内部的物性,如热胀冷缩性等。
通过改变岩石的物性,可以减小油层渗透阻力,提高原油的渗透性。
4. 增加溶解效应:高温介质的注入可以增加原油中的溶解物质的溶解度,从而加快原油中的溶解反应。
这将有助于溶解原油中的沉积物、杂质和油层中的碎屑颗粒,提高原油的流动性。
5. 增加地层压力:高温介质的注入会使地层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从而增加地层对原油的压力驱动力。
这将有助于提高原油在地层内的流动性,增加采油产量。
热力采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复杂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热力采油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藏,包括油砂、稠油、重油、高温高压油藏等。
此外,热力采油还可以与其他采油方法相结合,如水驱、气驱、聚合物驱等,以达到更好的采收效果。
热力采油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温介质的注入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而且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对于一些较深层次或较高黏度的油藏,热力采油的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总之,热力采油作为一种利用高温或高压的热力能量进行石油开采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油藏的开发中。
热力采油与提高原油采收率
王弥康
【期刊名称】《油气采收率技术》
【年(卷),期】1994(001)001
【摘要】实验研究和现场结果表明,具有独特优点的热力采油技术已成为提高原油采收率(EOR)的主要方法。
其中,注蒸汽在开采稠油领域中明显地占据着领先地位。
蒸汽吞吐是注蒸汽热采工艺的先导,是提高最终采收率的蒸汽驱方法的必经阶段。
作为注蒸汽工艺主要设备的蒸汽发生器的各种改进,是热力采油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总页数】6页(P6-11)
【作者】王弥康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J], 董龙;张蓓蓓;刘永建
2.微生物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 [J], 孙继伟
3.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作用分析 [J], 高振强
4.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 [J], 刘畅
5.三次采油技术中化学驱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