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习题和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8.35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三章习题解答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
(1)现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 )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3)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影响,( )它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 )(4)只有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晶休管的参数才随温度而变化。
( )(5)互补输出级应采用共集或共漏接法。
( )二、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输出电阻R 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 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 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第三章审计的法律责任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则在()情况下很可能在诉讼中被判为重大过失。
A、注册会计师运用常规审计程序通常能够发现该错报B、审计人员确实遵守了审计准则,但却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C、注册会计师明知道存在重大错报但却虚伪的陈述,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D、注册会计师基本上遵循了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2、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大量的函证,仅发现一封回函声称与被审单位记录不同:该企业表示,其仅向被审计单位发出过定货单,但随即就收回了订货要求。
对此封回函,注册会计师只看了一半,因为接一个电话而没有看完,接完电话后误以为这是一封已看完的回函,便认可了该笔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但后来查清,该笔应收账款是被审计单位虚构的。
你认为审计人员的这种作法属于()。
A、欺诈B、普通过失C、重大过失D、没有过失3、由于Q会计师事务所下属的各个分所均可以Q事务所的名义独立承揽业务,导致某分所为P公司出具虚假审计报告而Q所尚不知晓,给Q所带来严重影响。
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Q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严格遵循职业道德、专业标准的要求B、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C、与委托人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D、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4、在注册会计师为避免法律诉讼而采取的以下具体措施中,()既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可能在出现法律纠纷后作为减轻法律责任的抗诉理由。
A、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B、审慎地选择被审计单位C、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D、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5、注册会计师在认定了以下4个账户的情况后,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作进一步的审查,致相应于该账户的财务报表项目中存在重大问题而未被发现。
其中,最有可能被判定为欺诈的是()。
A、营业外支出账户金额不大,与以前5年情况基本一致B、应收账款账户余额异乎寻常地高,被审计单位不能加以合理解释C、累计折旧大幅度增加,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内部控制健全而有效D、实收资本大量增加,而被审计单位已出示了验资报告6、注册会计师在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按照函证具体准则对有关应收账款进行了函证,并实施了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但最终仍有应收账款业务中的错报未能查出。
习题三栈和队列一单项选择题1. 在作进栈运算时,应先判别栈是否(① ),在作退栈运算时应先判别栈是否(② )。
当栈中元素为n个,作进栈运算时发生上溢,则说明该栈的最大容量为(③ )。
①, ②: A. 空 B. 满 C. 上溢 D. 下溢③: A. n-1 B. n C. n+1 D. n/22.若已知一个栈的进栈序列是1,2,3,…,n,其输出序列为p1,p2,p3,...,pn,若p1=3,则p2为( )。
A 可能是2B 一定是2C 可能是1D 一定是13. 有六个元素6,5,4,3,2,1 的顺序进栈,问下列哪一个不是合法的出栈序列?()A. 5 4 3 6 1 2B. 4 5 3 1 2 6C. 3 4 6 5 2 1D. 2 3 4 1 5 64.设有一顺序栈S,元素s1,s2,s3,s4,s5,s6依次进栈,如果6个元素出栈的顺序是s2,s3,s4, s6, s5,s1,则栈的容量至少应该是()A.2B. 3C. 5D.65. 若栈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存储,现两栈共享空间V[1..m],top[i]代表第i个栈( i =1,2)栈顶,栈1的底在v[1],栈2的底在V[m],则栈满的条件是()。
A. |top[2]-top[1]|=0B. top[1]+1=top[2]C. top[1]+top[2]=mD. top[1]=top[2]6. 执行完下列语句段后,i值为:()int f(int x){ return ((x>0) ? x* f(x-1):2);}int i ;i =f(f(1));A.2 B. 4 C. 8 D. 无限递归7. 表达式3* 2^(4+2*2-6*3)-5求值过程中当扫描到6时,对象栈和算符栈为(),其中^为乘幂。
A. 3,2,4,1,1;(*^(+*-B. 3,2,8;(*^-C. 3,2,4,2,2;(*^(-D. 3,2,8;(*^(-8. 用链接方式存储的队列,在进行删除运算时()。
第3章 力学基本定律与守恒律 习题及答案1.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j 6-m ·s -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i t i t t F p t 1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ip I imp v11111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s m -⋅初速,则⎰⎰+-=+-=-=t t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00000d )d (,于是⎰∆==-=∆t p t F p p p 0102d,同理, 12v v ∆=∆,12I I=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tt t t t I 0210d )210(亦即 0200102=-+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2.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1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0)(=-=bt a F ,得ba t =(2)子弹所受的冲量⎰-=-=tbt at t bt a I 0221d )(将bat =代入,得 ba I 22=(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202bv a v I m ==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球,在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1/4圆弧形滑槽中从静止滑下。
第三章 程序的控制结构习题参考答案3.1把任意的三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请设计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并用传统流程图描述出来。
解: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把大数放在a 中,把次大的数放在b中,把小数放在c 中,再把这个思路进一步细化,即可写出算法。
第一步:输入a,b,c 三个数。
第二步:将a 和b 比较,较大者放在a 中,小者放在b 中。
第三步:将a 和c 比较,较大者放在a 中,小者放在c 中。
(此时a 已是三者中最大的数了)。
第四步:将b 和c 比较,较大者放在b 中,小者放在c 中(此时b 为次大的数,c 为最小数)。
第五步:输出排列好的a,b,c 三个数。
3.2 计算1-1/2+1/3-1/4+…+1/99-1/100的值。
请设计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并用伪代码描述出来。
解:(1)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案。
由于加、减间隔的特点,可以将计算的各项重新进行交换、结合,将问题转化为累加求和问题。
1 - 1/2 + 1/3 - 1/4 + … + 1/99 - 1/100 =(1 + 1/3 + 1/5 + … + 1/99)-(1/2 + 1/4 + 1/6 + … + 1/100)=S1 - S2其中:S1=1 + 1/3 + 1/5 + … + 1/99 ;S2=1/2 + 1/4 + 1/6 + … + 1/100因此,只要分别求出S1,S2,然后再相减,就可得所需的结果。
(2)确定算法。
用伪代码表示算法如下:BEGIN (算法开始)1 => s13 => denowhile deno <=99{1 /deno + s1 => s1deno + 2 => deno}0 => s22 => denowhile deno <=100{ 1/deno + s2 => s2deno + 2 => deno}s1 - s2 => sprint sEND(算法结束)3.3 编程判断输入整数的正负性和奇偶性。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单项选择题1、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四要点中的“依据相同”是指()。
A.总分类账要根据明细分类账进行登记B.明细分类账要根据总分类账进行登记C.根据同一会计凭证登记D.由同一人员进行登记2、某企业原材料总分类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5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4 000元,其所属的三个明细分类账中;甲材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8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6 000;乙材料借方发生额为13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16 000元;则丙材料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分别为()。
A.借方发生额为12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 000元B.借方发生额为4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 000元C.借方发生额为4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10 000元D.借方发生额为6 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 000元3、甲公司月末编制的试算平衡表中,全部科目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120万元,除银行存款外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104万元,则银行存款科目()。
A.本月借方余额为16万元B.本月贷方余额为16万元C.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6万元D.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6万元4、下列记账错误中,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发现的是()。
A.将某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600元,误写成6 000元B.某一分录的借贷方向写反C.借方的金额误记到贷方D.漏记了借方的发生额5、下列关于试算平衡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影响试算平衡B.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C.试算平衡了,账户记录一定正确D.发生额试算平衡法理论的依据是会计等式6、企业购入原材料10 000元,已开出支票支付6 000元,另4 000元暂欠。
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借:原材料10 000贷:银行存款10 000B.借:原材料10 000贷:应付账款10 000C.借:原材料10 000贷:银行存款6 000应付账款4 000D.借:原材料10 000贷:应付票据6 000应付账款4 0007、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时,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1 中值定理一、是非判定题一、假设0)('),,(,),(,],[)(=∈ξξf b a b a b a x f 使且必存在可导在有定义在 (×)二、假设0)('),,(),()(,],[)(=∈=ξξf b a b f a f b a x f 使则必存在在连续在 (×)3、假设0)('),,(),(lim )(lim ,],[)(00=∈=-→+→ξξf b a x f x f b a x f b x a x 使则存在且内可导在 (√)4、假设))((')()(),,(,],[)(a b f a f b f b a b a x f -=-∈ξξ使则必存在内可导在 (√)五、假设使内至少存在一点则在可导在上连续在与,),(,),(,],[)()(ξb a b a b a x g x f )(')(')()()()(ξξg f a g b g a f b f =-- (×)(提示:柯西中值定理,少条件0)('≠ξg )六、假设对任意,0)('),,(=∈x f b a x 都有那么在(a,b)内f(x)恒为常数 (√)二.单项选择题 一、设1.0,(),()()'()()ab f x a x b f b f a f b a xξξ<=<<-=-则在内,使成立的有 C 。
(A )只有一点(B )有两个点(C )不存在(D )是不是存在与a,b 取值有关二、设],[)(b a x f 在上持续,(,),()(()()a b I f a f b =内可导则与 Ⅱ)0)(',),((≡x f b a 内在之间关系是 B 。
(A) (I)是(Ⅱ)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 (B )(I )是(Ⅱ)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C )(I )是(Ⅱ)的充分必要条件; (D )(I )不是(Ⅱ)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第三章判断题T 1 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它是一种“自由软件”。
(判断)T 2 MATLAB是一种能用于数值计算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判断)F 3 Windows系统中,不同文件夹中的文件不能同名(判断)F 4 Windows系统中,可以像删除子目录一样删除根目录。
(判断)F 5 Windows系统中,每一个物理硬盘只能建立一个根目录,不同的根目录在不同的物理硬盘中。
(判断)T 6 操作系统三个重要作用体现在:管理系统硬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平台。
(判断)T 7 操作系统通过各种管理程序提供了“任务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多种功能。
(判断)T 8 计算机软件通常指的是用于指示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的,以电子格式存储的程序、数据和相关的文档。
(判断)T 9 软件产品是交付给用户使用的一整套程序、相关的文档和必要的数据。
(判断)T 10 软件是以二进位表示,且通常以电、磁、光等形式存储和传输的,因而很容易被复制。
T 11 为了延长软件的生命周期,常常要进行软件版本升级,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错误、扩充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判断)T 12 在Windows系统中,按下Alt+PrintScreen键可以将桌面上当前窗口的图像复制到剪贴板中。
(判断)F [01].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最接近计算机硬件的系统软件。
(判断)T [05]. 用Pentium4 的指令系统编写的可执行程序在PentiumⅢ中不一定能被执行;反之,用PentiumⅢ的指令系统编写的可执行程序在Pentium4 中一定能被执行。
(判断)F [07]. 所有存储在磁盘中的MP3音乐都是计算机软件。
(判断)F [09]. P3是世界著名的项目管理软件。
由于使用P3能管理一个大型工程系统的有关资源,因此,它应属于系统软件。
(判断)T [10]. 计算机软件包括软件开发和使用所涉及的资料。
第三章 缓冲溶液习题参考答案1. 在1L 1.0×10-5mol ·L -1 NaOH 溶液中,加入0.001molNaOH 或HCl ,溶液的pH 怎样改变?解:ΔpH 1≈11-9=2;ΔpH 2≈3-9=-62. 设有下列三种由乳酸和乳酸钠组成的缓冲溶液,分别计算它们的pH 值(25℃时乳酸的K a = 1.4×10-4)。
(1)1L 溶液中含有0.1mol 乳酸和0.1mol 乳酸钠。
(2)1L 溶液中含0.1mol 乳酸和0.01mol 乳酸钠。
(3)1L 溶液中含0.01mol 乳酸和0.1mol 乳酸钠。
解:(1)85.31.01.0lg )104.1lg(lg p [HB]][B lg p pH 4HB B a a =+⨯-=+=+=--n n K K (2)85.21.001.0lg )104.1lg(lg [HB]][B lg p pH 4HB B a a =+⨯-=+=+=--n n pK K (3)85.401.01.0lg )104.1lg(lg [HB]][B lg p pH 4HB B a a =+⨯-=+=+=--n n pK K 3. 正常血浆中具有H 2PO 4--HPO 42-缓冲系,H 2PO 4-的p K a2 = 6.8(校正后),已知正常血浆中[HPO 42-]/[H 2PO 4-]为4/1,试求血浆的pH 值;尿中[HPO 42-]/[H 2PO 4-]为1/9,试求尿的pH 值。
解:血浆的pH 值:40.714lg 8.6[HB]][B lg p pH a =+=+=-K 尿液的pH 值:84.591lg 8.6[HB]][B lg p pH a =+=+=-K 4. 将0.15mol ·L -1 NaOH 溶液0.1mL 加于10mL pH 值为4.74的缓冲溶液中,溶液的pH 值变为4.79,试求此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
第三章练习题一、单选1、(A)是本—量—利分析最基本的假设,是本—量—利分析的出发点。
A、相关范围假设B、模型线性假设C、产销平衡假设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2、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B)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传统式B、贡献毛益式C利量式D、单位式3、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A)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B单位固定成本线C单位变动成本线D利润线4、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 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C)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5、在利量式盈亏临界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额,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C)A、单位边际贡献B、变动成本率C、边际贡献率D、单位变动成本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A)件。
A、400B、222C、143D、5007、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 、1-边际贡献率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B)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A)。
A、6000件B、5000件C、4680件D、5500件10、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会导致盈亏临界点随之变动的是(A)A、销售量B、单位变动成本C、固定成本D、单价11、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B、经营杠杆率C、边际贡献率D、达到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2、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量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1600件的产品。
第三章 多维随机向量及其概率分布(一)基本题答案1、设X 和Y 的可能取值分别为.2,1,0;3,2,1,0,==j i j i 则与因盒子里有3种球,在这3种球中任取4个,其中黑球和红球的个数之和必不超过4.另一方面,因白球只有2个,任取的4个球中,黑球和红球个数之和最小为2个,故有j i 与ٛ且,42≤+≤j i ./),(474223C C C C j Y i X p j i j i −−===因而 或0),(===j Y i X P 2).2,1,0;3,2,1,0,4(<+j i ==>+j i j i于是 ,0)0,0(1111======y Y x X P P ,0)0,0(2112======y Y x X P p.35/1/)0,0(472212033113=======C C C C y Y x X P p即 2、X 和. ⎥⎦⎤⎢⎣⎡04.032.064.0210~X ⎥⎦⎤⎢⎣⎡25.05.025.0210~Y 由独立性知,X 和Y 的联合分布为3、Y 的分布函数为显知有四个可能值:).0(0)(),0(1)(≤=>−=−y y F y e y F y ),(21X X }{{}{}11−=e ,2,10,0).1,1(),0,1(),1,0(),0,0(121−≤=≤≤===Y P Y Y P X X P 易知{}{}{}{}{},221−−−=e e 12<=P ,10,1,02,11,02121≤≤>====>≤===Y Y Y P X X P Y Y P X X P{}{}{},212,10,12121−=≤<=≤>===e e Y P Y Y P X X P {}−− {}{}.22,11,1221−=>=>>===e Y P Y Y P X X P于是,可将X 1和X 24、∑=====nm m n P n X P 0),()(ηζ∑=−−−−=nm mn m n e m n m p p 0)!(!)1(λλ()[]).,2,1,0(!1!)1()!(!!!==−+=−−=−−−=−∑n n e p p n e p p m n m n n e n n n mn m nm n λλλλλλ即X 是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mn mn m n mn m m mn m n m n p m e p em n m p p m Y P )!()1(!)!(!)1()(λλλλλ).,2,1,0(,!)(!)()1( ==⋅=−−−−m m ep e e m ep pmp mλλλλλλ即Y 是服从参数为λp 的泊松分布.5、由定义F (y x ,)=P {}∫∫∞−∞−=≤≤x y dxdy y x y Y x X .),(,ϕ因为ϕ(y x ,)是分段函数,要正确计算出F (y x ,;1>y ),必须对积分区域进行适当分块:等5个部分.10,10,1;1,1;10,100≤≤≤≤>>>≤≤<x y x y x y y x 或;0<≤≤x (1)对于 有 F (,00<<y x 或y x ,)=P{X ≤,x Y ≤y}=0; (2)对于 有 ;,10,10≤≤≤≤y x 2204),(y x vdudv u y x F x y ==∫∫(3)对于, 有 10,1≤≤>y x {};,1),(2y y Y X P y x F =≤≤= (4)对于, 有 10,1≤≤>x y {}21,),(x Y x X P y x F =≤≤=; (5)对于 有 ,1,1>>y x 1),(=y x F .故X 和Y 的联合分布函数⎪⎪⎪⎩⎪⎪⎪⎨⎧<<≤≤<<≤≤≤≤≤≤<<=.1,1,.1,10,1,,1,10,,10,10,,00,0),(2222y x y x y y x x y x y x y x y x F 或6、(1) ,0,0;0),(,00>>=≤≤y x y x F y x 或),(y x F =∫∫+−x y t s dsdt ze)2())(())((200202yt x s y t x se e dt e ds e−−−−−−==∫∫=)1)(1(2y x e e −−−−即⎩⎨⎧>>−−=−−.,0,0,0),1)(1(),(2其它y x e e y x F y x (2)P ()()220(),22x x y x yxy xY X f x y dxdy dx e dy e e d +∞+∞−−−−<≤===−∫∫∫∫∫x∫∫∞+−−−∞+−−=−−=03220)(2)1(2dx e e dx e e x x x x .312131(2)2131(2023=−−=−=∞+−−x x e e7、(1)时,0>x ,0)(,0;)(=≤==∫∞+−−x f x e dy e x f X Xx y X 时 即 ⎩⎨⎧≤>=−.0,0,0,)(x x e x f x X (2){}2/111210121),(1−−≤+−−−+===≤+∫∫∫∫e e dy e dxdxdy y x f Y X P y x x xy8、(1)(i )时,,;),()(计算根据公式∫∞+∞−=dy y x f x f X 0≤x 当10;0)(<<=x x f X 当时()();24.224.2)2(8.4)(202x x x y dy x y x f xx X −=−=−=∫0)(,1=≥x f x X 时当即⎩⎨⎧<<−=.,0;10),2(4.2)(2其它x x x x f X (ii ) 利用公式计算. 当∫∞+∞−=dx y x f y f Y ),()(;0)(,0=≤y f y Y 时,10时当<<y112)22(8.4)2(8.4)(y y Y x x y dx x y y f ∫−=−=⎥⎥⎦⎤⎢⎢⎣⎡⎟⎟⎠⎞⎜⎜⎝⎛−−⎟⎠⎞⎜⎝⎛−=222128.42y y y );43(4.2)2223(8.422y y y y y y +−=+−=当时,1≥y .0)(=y f Y 即⎩⎨⎧<<+−=.0;10),43(4.2)(2其它y y y y y f Y 121111222211111(2)((1(,1(,)1.22222P X Y P X Y f x y dxdy dx dxdy +∞+∞⎧⎫<<=−≥≥=−=−=⎨⎬⎩⎭∫∫∫∫∪58、47809、本题先求出关于x 的边缘概率密度,再求出其在2=x 之值. 由于平面区域D 的面积为)2(X f ,2121=dx =∫x S e D 故(X,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0;),(,21),其它D y x y x (f易知,X 的概率密度为∫∞+∞−⎪⎩⎪⎨⎧<<==,,0,1,21),()(2其它e x xdy y x f x f X 故.41221)2(=×=X f 10、(1)有放回抽取:当第一次抽取到第个数字时,第二次可抽取到该数字仍有十种可能机会,即为 k {}).9, ,1,0(101====i k Y i X P (2)不放回抽取:(i )当第一次抽取第)90(≤≤k k 个数时,则第二次抽到此(第个)数是不可能的,故 k {}.)9,,1,0,; =k i k (0====i k Y i X P(ii )当第一次抽取第个数时,而第二次抽到其他数字(非k )的机会为,知)90(≤≤k k 9/1{}.)9,,1,0,; =k i k (9/1≠===i k Y i X P 11、(1)因∫−=−=12,)1(12)1(24)(yy y ydx x y f η.,0)(;10其它=≤≤y f y n 故在0≤y ≤1时,⎩⎨⎧≤≤−−=;1)1/()1(2)(2其它x y y x y x f ηξ因()∫−=−=x y x ydy x x f 022,)1(12124)(ξ.,0)(;10其它=≤≤x f x ξ故在0≤x ≤1时,⎩⎨⎧≤≤=.0,0/2)(2其它x y x y x y f ξη(2)因;1,121)(2/12∞≤≤==∫x x nxdy y x X f x x ξ;,0)(其它=x f ξ故在1≤x<时,∞⎪⎩⎪⎨⎧<<=.,1121)(其它x y xnxy x y f ξη因 ⎪⎪⎪⎩⎪⎪⎪⎨⎧∞<<=≤<==∫∫∞∞,002121102121)(22/12其它y y dx y x y dx y x y f y y η 故在10≤<y 时,⎪⎩⎪⎨⎧∞<<=;011)(2其它x y y x x y f ξη 而在,1时∞<<y ⎪⎩⎪⎨⎧∞<<=.0)(2其它x y x yx y f ξη(3)在x >0,.0,0)(;0,)(≤=>==∫∞−−x x f x e dy e x f x xy ξξ⎪⎩⎪⎨⎧>=−.0,)(其它x y e x y f y x ξη ;0,)(0>==∫−−y ye dx e y f y yy η .故在y>0时,0,0)(≤=y y f η⎪⎩⎪⎨⎧<<=.0,01)(其它y x y y x f ηξ12、1(1)(2)2(),0(1)(1)X n n n n n f x dy x x y x ∞−−−−==+++∫>,故12(1)(2)0,(/1)0.n nY X n y y f y −⎧−+>=⎨⎩其它 13、X 和Y 是否独立,可用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验证.方法一:X 的分布函数的分布函数分别为 Y x F X 和)()(y F Y ⎩⎨⎧<≥−=+∞=−,0001),()(5.0x x e x F x F x X ⎩⎨⎧<≥−=+∞=−.0001),()(5.0y y e y F y F yY 由于独立.Y X y F x F y x F Y X 和知),()(),(={}{}{}[][]1.005.005.0)1.0(1)1.0(11.01.01.0,1.0−−−=⋅=−⋅−=>⋅>=>>=e e e F F Y P X P Y X P Y X αY X Y X x f x f y x f Y X 和分别表示和),,()()(),,(方法二:以的概率密度,可知 ⎩⎨⎧≥≥=∂∂∂=+−.00,025.0),(),()(5.02其它y x e y x y x F y x f y x ∫∞+∞−−⎩⎨⎧<≥==,0005.0),()(5.0x x e dy y x f x f x X ∫∞+∞−−⎩⎨⎧<≥==.00,05.0),()(5.0y y e dx y x f y f yY ∫∫∞+∞+−+−==>>==1.01.01.0)(5.0.25.0}1.0,1.0{.),()(),(e dxdy e Y X P a Y X y f x f y x f y x Y X 独立和知由于)()(),(j i j i y Y P x x P y Y x X P =⋅====14、因知X 与Y 相互独立,即有 . )3,2,1,2,1(==j i 首先,根据边缘分布的定义知 .2418161),(11=−===y Y x X P 又根据独立性有),(61)()(},{2411111i x X p y Y p x X p y Y x X p ===⋅===== 解得41)(==i x X P ,从而有 1218124141),(31=−−===y Y x X P 又由 )()(),(2121y Y P x X P y Y x X P =⋅====, 可得 ),(41812y Y P == 即有21)(2==y Y P , 从而 838121),(22=−===y Y x X P .类似地,由),()(),(3131y Y P x X P y Y x X P ===== 有),(411213y Y P ==得31)(3==y Y P ,从而,.111),(31=−===y Y x X P 最后=)(2x X P =1+3+1=3. 将上述数值填入表中有1x1/24 1/8 1/12 1/4 2x1/8 3/8 1/4 3/4 {}j P y X P j ⋅==1/6 1/2 1/3115、本题的关键是由题设P{X 1X 2=0}=1,可推出P{X 1X 2≠0}=0;再利用边缘分布的定义即可列出概率分布表.(1)由P{X 1X 2=0}=1,可见易见,0}1,1{}1,1{2121=====−=X X P X X P 25.0}1{}0,1{121=−===−=X P X X P 5.0}1{}1,0{221=====X P X X P 25.0}1{}0,1{121=====X P X X P 0}0,0{21===X X P121212.16、(1) ⎩⎨⎧<<=,,0,10,1)(其他x x f X ⎪⎩⎪⎨⎧≤>=−.0,0,021)(2y y ey f yY 因为X ,Y 独立,对任何y x ,都有 ).,()()y x f y f x Y =⋅(f X ⎪⎩⎪⎨⎧><<=−.,0,0,10,21),(2其他所以有y x e y x f y(2)二次方程 有实根,△ t Y Xt t 中022=++,04)2(2≥−=Y X ,02≥−Y X 即,2X Y ≤ 故=)(有实根t P dydx e dydx y x f X Y P yx y x 2122221),(}{−≤∫∫∫∫==≤∫−−=1022)(dx ex y=dx edx edx x x x 2101010222221211)21(−−∫∫−=−=−πππ21−=[∫∫∞−∞−−−−1022222121dx edx exx ππ].1445.08555.01]5.08413.0[21)]0()1([21=−≈−−≈Φ−Φ−=ππ17、(1)因为X ,Y 独立,所以 .⎩⎨⎧>>==+−.,0,0,0,)()(),()(其他y x e y f x f y x f uy x Y X λλμ(2)根据Z 的定义,有 P{z=1}=P{Y ≥X}∫∫∫∫∞+∞−+−≥==)(),(xy x xy dydx e dydx y x f μλλμ∫∫∞+∞+−−=)(dx dy e e xy x μλμλ ),0u dx ee x x +=⋅=∫∞+−−λλλμλ{}{110=−==Z P Z P Z 的分布函数为⎪⎪⎩⎪⎪⎨⎧≥<≤+<=.1,1,10,,0,0)(z z z z F Z μλμ18、∵X 、Y 分别仅取0,1两个数值,∴Z 亦只取0,1两个数值. 又∵X 与Y 相互独立,∴{}{}{}{}==========00)0,0(0),max(0Y P X P Y X P Y X P Z P 1/2×1/2=1/4, 故{}{}.4/34/110111=−==−===Z P Z P 19、 X 由2×2阶行列式表示,仍是一随机变量,且X=X 1X 4--X 2X 3,根据X 1,X 2,X 3,X 4的地位是等价且相互独立的,X 1X 4与X 2X 3也是独立同分布的,因此可先求出X 1X 4和X 2X 3的分布律,再求X 的分布律. ,则X=Y 1--Y 2.随机变量Y 1和Y 2独立同分布:322411,X X Y X X Y ==记}{}{}{{}.84.016.01}0{0112121=−========Y P Y Y P Y P 16.01,132===P X X P 显见, 随机变量X=Y 1--Y 2有三个可能值--1,0,1.易见 P{X=--1}=P{Y 1=0,Y 2=1}=0.84×0.16= 0.1344, P{X=1}=P{Y 1=1,Y 2=0}=0.16×0.84=0.1344, P{X=0}=1--2×0.1344=0.7312. 于是,行列式的概率分布为 4321X X X X X =~ ⎥⎦⎤⎢⎣⎡−1344.07312.01344.010120、因为{Z=i }={X+Y=i }={X=0,Y=i }}.0,{}1,1{==−==Y i X i Y X ∪ ∪∪ 由于上述各事件互不相容,且注意到X 与Y 相与独立,则有 ∑∑==−===−====i k ik k i Y P k X P k i Y k X P i Z P 00}{}{},{}{∑=+−−−−−=−−=iik ki n ki k i nkn kk n P p pC P p c 022111()1()1∑=−−+ik k i n k n in n C Cp 02121)(,,1,0,)1(212121n n i p p C i n n i i n n+=−=−++).,(~21p n n B Y X Z ++=故注:在上述计算过程中,已约定:当r>n 时,用到了公式 并,0=rnC .12121∑=+−=ik i n n k i n k n C C C21、X 和Y 的概率分布密度为},2)(exp{21)(22σσπy x x f X −−=);(+∞<<−∞x ⎩⎨⎧≤≤−=.,0,),2/(1)(其它πππy y f Y 因X 和Y 独立,考虑到 )仅在[)(y f Y ππ,−]上才有非零值,故由卷积公式知Z 的概率密度为.221)()()(222)(dy edy y f y z f z f a y z Y X Z ∫∫−−−−∞+∞−=−=ππμσππ令σμ−−=y z t ,则上式右端等于.(2122122⎥⎦⎤⎢⎣⎡⎟⎠⎞⎜⎝⎛−−Φ−−+Φ=∫−+−−−σμπσμππππσμπσμπz z dt e z z t 22、(1)由题设知 {}y X X P y M P y F n M ≤=≤=),,max()()(1),,(1y X y X P n ≤≤= )()()()()(121y F y F y X P y X P y X P Xn X n =≤≤≤=.∵),1(],0[~:,,1n i U X X X i n ≤≤θ独立且同分布 ∴⎪⎩⎪⎨⎧><<≤=,0,1,0,,0,0)(x x x x x F i X θθ∴⎪⎪⎩⎪⎪⎨⎧≥<<≤=.,1,0,,0,0)(θθθy y y y y F n n M 故⎪⎩⎪⎨⎧<<=−.,0,0,)(1其它θθy ny y f n n M(2){}y X X P y N P y N P y F n N >−=>−=≤=),,min(1)(1)()(1()y X P y X P y X P y X y X y X P n n >>>−=>>>−= )()(1,,,12121()[])(11)(11y F y X P i X i ni −−=>Π−==故 ⎪⎩⎪⎨⎧<<−=⎪⎩⎪⎨⎧<<−−−=−−其它其它,0,00,)(,001(1()(11y y n y y n y f n n n N θθθθθ 23、由题设容易得出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本题相当于求随机变量X 、Y 的函数S=XY 的概率密度,可用分布函数微分法求之.依题设,知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G y x Gy x y x f ,,0,2/1,若若 设为S 的分布函数,则 当{s S P s F ≤=)(}0≤s 时,()0=s F ; 当时, .2≥s ()1=s F 现设0<s<2. 曲线s xy =与矩形G 的上边交于点(s,1);位于曲线s xy =上方的点满足s xy >,位于下方的点满足s xy <. 故(){}{}{}).ln 2ln 1(2211211121s sdy dx dxdy S XY P s XY P s S P s F s x s sxy −+=−=−=>−=≤=≤=∫∫∫∫>于是,⎩⎨⎧≥≤<<−=.20,0,20,2/)ln 2(ln )(s s s s s f 或若若(二)、补充题答案1.由于即{},0)(),,min(,,max =<==Y X P Y X 故知ηξηξ{}{}{}03,23,12,1=========Y X P Y X P Y X P ;又易知{}{}{}{},9/1111,11,1==⋅=======ηξηξP P P Y X P{}{},9/12,22,2======ηξP Y X P {}{},9/13,33,3======ηξP Y X P {}{}{},9/29/19/11,22,11,2=+===+=====ηξηξP P Y X P{}{}{},9/22,33,22,3===+=====ηξηξP P Y X P {}.9/29/711,3=−===Y X P 所以2.(1)x{}.,2,1,0,0,)1( =≤≤−===n n m P P C n X m Y P m n {}(2){}{}n X P n X m Y P m Y n X P ======,.,2,1,0,0,!)1( =≤≤⋅⋅−=−−n n m e P P C n m n mm n λλ3.22)1()1()1()0()0()1(p p Y P X P Y P X P z P +−===+====)1(2)0()1()1()0()0(p p Y P X P Y P X P z P −===+====而,由2)1,1()1,1(p Y X P Z X P ======),1()1()1,1(=====Z P X P Z X P 得. 2/1=p 5.:设随机变量ξ和η相互独立,都服从分 )1,0(N 布.则⎭⎬⎫⎩⎨⎧+−⋅=)(21exp 21),(22y x y x p π.显然, ,),(),(∫∫∫∫<SGdxdy y x p dxdy y x p,其中 G 和S 分别是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 和圆.22/)21(),(2∫∫∫−−=a ax Gdx e dxdy y x p π,令,sin ,cos ϕγϕγ==y x 则 ∫∫∫∫=ππ20221),(a aSdxdy y x p 所以221212/a aaxe dx e −−−−<∫π.6.设这类电子管的寿命为ξ,则(1)三个管子均不要替换的概率为;(2)三个管子均要替换的概率为 .∫∞+==>1502.3/2)/(100)150(dx x P ξ21(−27/8)3/2(3=27/1)3/3=7.假设总体X 的密度函数为,分布函数为,第次的观察值为,独立同分布,其联合密度函数)(x f ,(1x f )(x F )()2x f i (n x )1(n i X i ≤≤i X )(),1n f x f x =.依题意,所求的概率为{}∫∫∫∫∫∫∞+∞−∞−∞−∞−−−−=−==>>><n n n nx i x x x x n n nn nn n i n n n n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dx xx f X X X X X X P 112211111,...,2,1121)(...)()()(),,(.,...,,∫∫∞+∞−∞+∞−−−==)()()()(11n n n n n n n x dF x F dx x f x F.1)(1n x F nn n=∞−∞+=8.)(),()(21211211n P n k P n k P =+=+===+=ξξξξξξξξ)()()(2121n P k n P k P =+−===ξξξξ.由普哇松分布的可加性,知服从参数为的普哇松分布,所以 21ξξ+21λλ+)(21212112121!)()!(!)(λλλλλλλλξξξ+−−−−+−⋅==+=e n e k n ek n k P n k n k.1211211kn kk n −⎟⎟⎠⎞⎜⎜⎝⎛+−⎟⎟⎠⎞⎜⎜⎝⎛+⎟⎟⎠⎞⎜⎜⎝⎛=λλλλλλ9.当,0≤z (),0)(=≤=z Z P z F z ,0>z 当()z Z P z F z ≤=)(∫∫−+−=20)2(02xz y x z dy e dx∫∫−−−−−−−==202012x z z z y z x ze e dy e dxe ,所以 Y X z 2+=的分布函数为 ⎩⎨⎧>+−≤=−.0,)1(1,0,0),(z e z z y x F z10.由条件知X 和Y 的联合密度为⎪⎩⎪⎨⎧≤≤≤≤=其他若,0,31,31,41),(y x y x p以表示随机{})()(∞<<−∞≤=u u U P u F 变量U 的分布函数.显然,当0≤u 时, 0)(=u F ;当时,; 2≥u 1)(=u F 当,则20<<u []∫∫∫∫≤−uy x y x p ||,(≤−−−=−−===uy x u u dxdy dxdy u F ||2)2(411)2(44141))(2u−于是,随机变量的密度为⎪⎩⎪⎨⎧<<−=其他,0;20),2(21)(u u u p .11.记为这3个元件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则的分布函数321,,X X X ),,min(321X X X T ={}[][].)(1),,min(1(31321t X P t X X X P t F T −=>−(11)13X P t ≤−−=>)()t T P =≤=⎩⎨⎧≤>−=∴⎩⎨⎧=≤>−=−−,0,0,0,1)()3,2,1(,0,0,0,1)(~3t t e t F i t t e t F X t T t i λλ∵ 故 ⎪⎩⎪⎨⎧≤>==−.0,0,0,3)(')(3t t e t F t f t T T λλ。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在T1=750K的高温热源与T2=300K的低温热源间工作一卡诺可逆热机,当其从高温热源Q1=250kJ时,该热机对环境所做的功W= -150 Kj,放至低温热的热Q2= -100 kJ。
2、以汞为工作物质时,可逆卡诺热机效率为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时的100% 。
(可逆热机效率与工质无关)3、液体苯在其沸点下恒温蒸发,则此过程的△U 大于零;△H 大于零;△S 大于零;△G 等于零。
4、将1mol 温度为100℃、压力为101.325kPa的液体水投入一密封真空容器中,并刚好完全蒸发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则此过程的△H 大于零;△S 大于零;△G 等于零。
5、H2与O2均为理想气体,当经历如下所示的过程后,则系统的△U 等于零; △H 等于零; △S 等于零; △G 等于零。
6、732 K时,反应NH4Cl(s)==NH3(g)+HCl(g)的∆r G=-20.8 kJ·mol-1,∆r H=154 kJ·mol-1,则该反应的∆r S = 239 J·K-1·mol-1 。
7、某双原子理想气体3 mol从始态300 K,200 KPa下经过恒温可逆膨胀到150KPa ,则其过程的功W是-2152.6 J。
8、某双原子理想气体3 mol从始态350K,200 KPa下经过绝热可逆膨胀到235.5 K平衡,则其过程的功W是-7139.6 J。
9、在真空密封的容器中,1mol温度为100℃、压力为101.325 kPa的液体水完全蒸发为100℃、101.325 kPa的水蒸气, 测得此过程系统从环境吸热37.53kJ,则此过程的△H= 40.63 kJ, △S= 108.88 J·K-1, △G= 0 kJ。
判断题1、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
×2、理想气体的熵变公式∆S nC V V nC p p p V =⎛⎝ ⎫⎭⎪+⎛⎝ ⎫⎭⎪,,ln ln m m 2121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 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2.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3.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4.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5.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6.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A.广州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8.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9.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D.主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0. 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A.革命党人军队不足B.国民党力量涣散C.袁世凯军队强大D.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11.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A.黄兴B.段祺瑞C.蔡锷D.孙中山12.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13.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B.承认外蒙自治C.“二十一条”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14. 1917年孙中山针对()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A.黎元洪B.张勋C.张作霖D.段祺瑞15.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D.保路风潮的失败16.20世纪初主张“实业救国”的著名实业家楷模是()A.张謇B.周学熙C.荣宗敬D.荣德生二、多项选择题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1.试确定在22H ()I (g)g+2HI(g)的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
(1)反应前只有HI ;(2)反应前有等物质的量的2H 和2I ;(3)反应前有任意量的2H 、2I 及HI 。
解(1)1113'=−−=−−=R R S K (2)1113=−−=K (3)2013=−−=K 4.环己烷在其正常沸点为80.75℃时的气化热为1358J g −⋅。
在此温度是液体和蒸气的密度分别为0.7199和0.00293g cm −⋅。
(1)计算在沸点时d d p/T 的近似值(仅考虑液体体积);(2)估计在50.510Pa ×时的沸点;(3)欲使环己烷在25℃沸腾,应将压力减压到多少?解(1)根据克拉贝龙方程:6vap m,B m m 31d 358841011d [(g)(l)]353.75840.00290.71992.9510Pa K H p T T V V −⎡⎤⎢⎥∆××⎢⎥==−⎛⎞⎢⎥××−⎜⎟⎢⎥⎝⎠⎣⎦=×⋅若忽略液体体积:6vap m,B 31m d 35884102.9310Pa K 1d (g)353.75840.0029H p T TV −⎡⎤∆⎢⎥××≈==×⋅⎢⎥⎢⎥××⎣⎦(2)由克克方程:vap m,B 211255211ln R 0.5103588411ln 108.314353.75H p p T T T ∆⎛⎞=−⎜⎟⎝⎠⎛⎞××=−⎜⎟⎝⎠解得:2331.29KT =(3)将5211298K,353.75K,10Pa T T p ===代入克克方程得:42 1.4810Pa p =×。
5.溴苯Br H C 56的正常沸点为156.15℃,试计算在373K 时溴苯的蒸气压?与实验值Pa 1088.14×比较并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指令格式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所组成,也可能仅由操作码组成。
2、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程序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C 。
3、若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的片内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 。
4、若访问MCS-51的片外数据存储器,它的操作码助记符应为MOVX 。
5、累加器(A)=80H,执行完指令ADD A,#83H后,进位位C= 1 。
6、执行ANL A,#0FH指令后,累加器A的高4位= 0000 。
7、JZ rel的操作码地址为1000H,rel=2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1022H 。
8、JBC 00H,rel 操作码的地址为2000H,rel=70H,它的转移目的地址为2073H 。
9、累加器(A)=7EH,(20H)= #04H,MCS-51执行完ADD A,20H指令后= 0 。
10、MOV PSW,#10H是将MCS-51的工作寄存器置为第 2 组。
11、指令LCALL 37B0H,首地址在2000H,所完成的操作是2003H 入栈,37B0H →PC。
12、MOVX A,@DPTR源操作数寻址方式为寄存器间接寻址。
13、ORL A,#0F0H是将A的高4位置1,而低4位保持不变。
14、SJMP rel的指令操作码地址为0050H,rel=65H,那么它的转移目标地址为 00B7H 。
15、设DPTR=2000H,(A)=80H,则MOVC A,@A+DPTR的操作数的实际地址为2080H 。
16、MOV C,20H源寻址方式为位寻址。
17、在直接寻址方式中,只能使用8 位二进制数作为直接地址,因此其寻址对象只限于片内RAM 。
18、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其“间接”体现在指令中寄存器的内容不是操作数,而是操作数的地址。
19、在变址寻址方式中,以 A 作变址寄存器,以PC 或DPTR 作基址寄存器。
20、假定累加器A中的内容为30H,执行指令1000H:MOVC A,@A+PC后,把程序存储器1031H 单元的内容送入累加器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