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五
- 格式:pptx
- 大小:853.84 KB
- 文档页数:8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五1.通过“趣味识字”,认识五个汉字,掌握书写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2.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边音l、鼻音n的词语。
3.会发现汉字的特点,通过相同的偏旁识字。
4.积累古诗,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辛苦,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5.会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并展开想象,联想故事的结尾。
1.通过“趣味识字”,认识五个汉字。
2.区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边音l和鼻音n。
3.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偏旁。
4.会为故事添上合理的结尾。
第一课时一、趣味识字1.出示已经学过的生字:上、下、明、去,引导学生读,组词。
2.从组词中挑选“趣味识字”中的词语予以板书。
3.借助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
4.读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意思?用其中的两到三个练习说话。
5.开火车读词语。
6.检查认识五个生字的情况。
二、读准字音1.读一读每组词语,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边音l和鼻音n。
4.男女生比赛读。
5.学生展示读,评选出读得标准的同学,掌声鼓励。
三、我的发现1.观察生字,发现共同特征。
(偏旁相同)了解汉字的偏旁代表一定的意义,树木有关的都带“木”字旁,跟草木有关的都带草字头。
2.读一读。
3.还能为这些偏旁写些字吗?第二课时一、听写导入随堂抽取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学过的生字:儿、林、本、天。
二、指导书写,掌握规则1.让全班学生共同检查听写情况。
2.说一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示范书写,总结规则: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4.学生临摹书写,巩固练习。
5.拓展练习:举例说说其他的笔顺规则及含有此规则的字。
三、日积月累1.导入: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你们所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播放农民辛勤耕作画面,今天,我们来学一首诗,这首诗叫《悯农》。
2.初读古诗,圈圈点点。
3.结合图画说说诗的意思。
再说说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反思)前言小学一年级是语文教育的起点,语文园地是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课程。
语文园地的学习方式是游戏式教学,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
这里我将分享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过程中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思考。
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及其相关的字义和构造方式。
2.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f 和 b 的发音及分辨。
3.通过游戏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树立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观念。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掌握生字及其相关字义和构造方式。
2.帮助学生掌握拼音 f 和 b 的发音及分辨。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及其相关的字义和构造方式,并加以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挑选两个同学上台,让他们分别朗读拼音为“f”和“b”的字,并让同学们实际操作用手比划、口型和声音区分两个音。
呈现活动让学生看课文中提到的第一个生字“爸”,帮助他们识别字形、发音以及相关的字义和构造方式。
然后,让他们围绕这个字,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的方式玩字谜游戏。
规则如下:•教师会报出一个与该生字相关的字、词或者成语的音译(比如“爸爸”、“父亲”、“伯父”、“爸妈”等),学生分组猜测正确答案,答案完全正确的小组成员可以获得一个彩色棒棒糖或其他奖励。
•除了猜字谜,小组里的学生还可以互相提出关于这个字的问题,然后由小组里其他的成员和教师共同回答。
小组里最佳的提问者也可以获得一个彩色棒棒糖或其他奖励。
•活动中,每个小组拥有三次挑战的机会,每次正确奖励一次。
小结教师简单总结一下,强调生字学习的重要性,并表扬正确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
教学资源准备•课文《妈妈做饭》•彩色棒棒糖或其他奖励反思在教授语文园地这门课程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游戏性和乐趣性这两个重要的因素。
基于这一点,在我表现不佳的那些教学中,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让学生足够的兴奋起来,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激励。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课件一、教学内容根据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本课件主要围绕《语文园地五》展开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书写、词语理解、古诗阅读、看图说话等。
涉及章节如下:1. 汉字书写:《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词。
2. 词语理解:《语文园地五》中的重点词语。
3. 古诗阅读:《语文园地五》中的古诗《江南》。
4. 看图说话:《语文园地五》中的看图说话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词汇量。
3. 通过古诗阅读,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看图说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书写、古诗阅读、看图说话。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词语理解、口头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语文园地五》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a. 汉字书写: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书写。
b. 词语理解:讲解重点词语,让学生举例说明。
c. 古诗阅读:带领学生朗读《江南》,解析诗句。
d. 看图说话: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环节,给出典型例题,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4.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书写在黑板上,标注拼音和笔画。
2. 古诗《江南》:诗句书写在黑板上,重点字词标注。
3. 看图说话:挂图旁边标注描述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解释下列词语:绿叶、红花、江南、水乡。
c. 朗读《江南》,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诗句意境。
d. 根据挂图,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2. 答案:a. 生字词书写正确。
b. 绿叶:绿色的树叶;红花:红色的花朵;江南: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水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语文园地五》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拼音发音,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猴子掰玉米》•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主旨•跟读课文,练习正确的语音语调2. 语文知识点•学习生字词:猴子、爷爷、掰、玉米等•练习词语搭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发音和意思•跟读练习,提高语音语调准确度2. 难点•理解故事主旨,进行深入阅读•训练学生正确发音,纠正语音错误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唱歌、游戏等活跃课堂氛围2. 学习新课1.师生互动,介绍本节课内容2.学生跟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3.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整理归纳4.全班合读,加深理解和印象3. 巩固练习1.词语搭配练习2.口语表达练习,围绕课文进行问答4.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课文内容五、总结本节课主要通过《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希望学生在《语文园地五》的学习中,能够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园地五》的知识。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精品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语接龙技巧,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欣赏《江南》这首诗歌,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受诗中的美好意境。
3. 通过看图写话《小鸭子》,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接龙的灵活运用;《江南》诗中的意境理解;看图写话的构思与表达。
2. 教学重点:词语接龙的基本技巧;《江南》诗的朗读与欣赏;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词语接龙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事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a. 词语接龙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b. 诗歌欣赏《江南》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分析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c. 看图写话《小鸭子》学生观察图画,教师引导思考。
学生口头表达,教师指导写作。
3. 随堂练习a. 词语接龙: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点评。
b. 诗歌朗读: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c. 看图写话:学生现场写作,教师指导。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词语接龙:以“江南”为主题,列出相关的词语。
2. 诗歌欣赏《江南》:诗的原文及关键词。
3. 看图写话《小鸭子》:图画及写作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完成课后词语接龙练习。
b. 朗读《江南》诗,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意境。
c. 观察一幅画,写一篇短文。
2. 答案:a. 课后词语接龙练习答案。
c. 短文写作范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关于江南的诗词,进行欣赏。
b.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描绘自己眼中的江南。
c.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自主拼读、对比发现的练习,学生体会反义词的奥秘,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言运用: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审美创造: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课前解析语文园地五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对反义词,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并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字。
“字词句运用”编排了12个词语,让学生在复习巩固熟字新词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姓名卡片,并且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珍惜时间的名言。
“口语交际”从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引出话题。
首先介绍了交际的内容,接着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境,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效仿。
“和大人一起读”选编的是《拔萝卜》,通过阅读,并结合插图,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男、女”等9个生字,会写“女、开”等4个字和撇点1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正确认读“春天、夏天”等12个词语,并能运用其中的词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重点)3.能展示并认识姓名中的生字,产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兴趣。
(重点)4.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初步懂得要珍惜时间。
5.能向他人进行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
(重点)6.知道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难点)7.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难点)课前准备课件、反义词卡片、班级学生姓名卡课时安排4课时1.认识“男、女”等9个生字,会写“女、开”等4个字和撇点1个笔画,初步建立反义词的概念。
2.正确认读“春天、夏天”等12个词语,并能运用其中的词语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教师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语文园地五,在语文园地五里,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师生齐读,教师板书。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四篇教学目标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重点)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重、难点)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难点)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件、字母和相关的生字卡片,小羊、青草、老爷爷和老婆婆头饰等。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只羊呢?(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板书羊的名字)我们今天就分成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喜羊羊四个小队进行“羊羊小队PK赛”。
大家有信心取胜吗?(有)那我们就出发吧。
2.课件出示闯关图。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分成小队带领学生去“闯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1.趣味识字。
(1)过渡:“羊羊小队PK赛”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2)屏幕出现打乱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午、下午、晚上)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相机学习“午”“晚”。
(3)导学: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按照顺序排列时间。
如果老师再给你几个表示长时间的词语,你能排列吗?(打乱顺序出示“天”“月”“年”三个字。
)相机学习“年”“昨”“今”。
(4)第二关:打乱顺序出示表示时间的词语,请同学们一一排列出来。
(5)通过刚才的比赛,同学们齐心协力地帮时间宝宝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下面,我们再复习一下它们的名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字变色放大)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我的发现。
(1)(显示第一关)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顺利闯过第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