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瘘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4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1. 什么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指在食管癌手术中,由于吻合口未愈合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是指将切除的食管与胃或其他肠道组织连接起来的部位。
2.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目标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吻合口通畅:防止吻合口瘘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减少感染和瘘口扩张的风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促进瘘口愈合:加速瘘口愈合的进程,避免瘘口扩大或再发。
3.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3.1 保持吻合口通畅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会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和胃肠道症状。
为了保持吻合口通畅,护理措施应包括:•注意饮食选择:应采用软食、半流质食物,避免过硬和粗糙食物,以减少对吻合口的刺激。
•食物切碎处理:将食物切碎为小块,有助于通过吻合口。
•嚼食慢慢细嚼:充分嚼食可以帮助食物更好地通过吻合口。
•分食多餐:每天分多次进食,食量适中,避免一次进食过多。
•保持体位:在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卧位进食。
•配合护士或营养师的指导:根据个体状况,制定适合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3.2 预防并治疗感染吻合口未愈合会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因此,预防并治疗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措施包括:•术后伤口护理: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存在红肿、渗液、刺痛等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维持患者个人卫生: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抗生素: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3.3 规范引流和喂养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可能需要胃管或鼻饲管进行喂养,以减轻吻合口的负担和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护理措施应包括:•合理选择饮食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胃管或鼻饲管进行喂养。
•定期更换引流管:定期更换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治疗15例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的临床体会张希军(河南省汤阴县人民医院外二科河南汤阴456150)【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自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行食管癌手术,其中行胸腔内吻合术813例,发生胸腔内吻合口瘘15例。
结果15例吻合口瘘患者经治疗12例痊愈出院,3人死亡。
结论通过正规治疗吻合口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漏治疗【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7(c)-0048-02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5.49%,死亡率为8.3%~56.3%[1]。
一旦发生,多死于全身衰竭,我们通过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13例中,男501例,女312例;年龄37~71岁,平均59岁;食管鳞癌756例,腺癌56例,小细胞癌1例;弓上吻合238例,弓下吻合575例;根治术537例,姑息术276例。
机械吻合509例,漏发生时间2~12d,弓下吻合口漏7例,弓上吻合口漏8例。
1.2治疗方法胸内吻合口瘘发生后常规留置胃肠减压、十二指肠营养管。
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1)脓胸闭式引流术,并用敏感抗生素液定时、反复冲洗胸腔,达到充分引流,必要时负压吸引胸腔;(2)选择敏感广谱抗生素,并控制真菌感染;(3)禁食、胃肠减压,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或空肠造瘘术给予肠道营养液;(4)必要的静脉高营养;(5)带膜支架治疗;(6)间断输注新鲜血浆或新鲜血。
手术治疗方法有吻合口瘘修补术和吻合口切除术,但第2次手术风险很大,行第2次吻合指征较严格,包括吻合口瘘发生及确诊时间要早,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能耐受第2次手术,胸腔感染轻,无明显中毒症状。
2结果本组15例经左胸食管胸腔内胃吻合后出现吻合口瘘,行单纯保守治疗10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治疗3例;二次开胸手术2例。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与护理摘要】总结了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护理。
措施主要包括禁食、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甲硝唑经骶前引流管冲洗、保持引流通畅的负压吸引;应用生长抑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28例(87.5%)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12.5%)吻合口瘘行结肠造口术后治愈。
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愈至关重要。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瘘;治疗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80-0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国内低位直肠癌占整个直肠癌发病比例约65%~75%。
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应用,使许多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吻合口瘘的发生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费用,还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诊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68例,其中男320例,女148例,年龄43~82岁,平均61.3岁。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为4~8cm,所有病例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下段癌。
术后32例发生吻合口瘘,男23例,女9例。
1.2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及主要表现本组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14d,其中发生于术后3d 3例,术后5~8d 24例,术后10d 4例,术后14d 1例。
临床表现为术后体温正常3~5d后再度升高或持续低热或高热不退;血象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腹胀、腹痛,肛门坠胀感,部分患者有便血或腹膜刺激症表现;引流管一般先有少量淡红色浑浊物排出且引流量增加,大部分患者接着有粪便样物排出,有时有气泡溢出。
食管吻合口瘘的概念食管吻合口瘘是指食管与相邻器官或组织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
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之间的消化道器官,负责将进食的食物送入胃中进行消化。
而吻合口瘘则是形成在食管术后吻合口附近,食管以外的部分与其他器官或组织间相互连通的异常通道。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食管手术或创伤后,可能会导致食物和液体漏入食管以外的结构,引起严重并发症。
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机制可以是手术失败、术后感染、缺血、器官间距离过近或不当的吻合技术等原因造成。
手术中食管吻合口未能正常愈合或手术后感染常常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致瘘因素。
其他常见的食管吻合口瘘原因包括胸部或腹部外伤、胃食管反流病等。
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根据具体病情会有差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痛、腹痛、呕吐、咳嗽、消瘦、发热等。
如果食管吻合口瘘导致食物和液体漏入胸腔或腹腔,可能引发严重感染和脓胸等并发症。
诊断食管吻合口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内镜检查、X线造影检查、CT扫描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造瘘管引流液体的分析等。
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最常见的初步诊断依据,但最具有确诊价值的方法是内镜检查。
内镜可以直接观察吻合口及附近组织器官的情况,发现异常通道的存在。
同时,内镜检查还可以进行病灶活检以明确病因。
治疗食管吻合口瘘的方法取决于瘘孔的位置、大小、病因及患者的状况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保守治疗为首选,可以包括禁食、管饲、广谱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等。
但是,保守治疗可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同时也可能并不能完全愈合瘘孔。
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或存在明显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食管吻合口瘘的方法主要包括重新吻合食管、放置支架、修复或修补瘘孔等。
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瘘孔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的状况等。
目前,内镜下或经皮食管支架的放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暂时性地阻塞瘘孔,帮助瘘孔愈合。
在一些复杂或难治疾病中,也可以采用创伤性较大的开放手术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