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4}肝素剂量过大:可延长压迫止血时间。 必要时用鱼精蛋白中和。 {5}局部感染:感染侵蚀血管壁是可引起出 血。需做内瘘结扎或 插式血管搭桥。
6
二.内瘘血管特点
尿毒症患者由于毒素积聚如透析不充分。患者食欲普遍 欠佳。再加上饮食上控制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患者 普遍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易流动,老年患者尤 其明显又由于频繁穿刺使用内瘘,血管上有许多瘢痕, 致血管弹性减低,穿刺不当。会引起局部渗血肿胀。造 成血管硬化。管腔狭窄。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 技巧及渗血的预防处理
透析室:侯园媛
.
1
一. 出血或渗血 二.内瘘血管特点 三.穿刺的技巧 四.处理方法
2
一 出血或渗血
1 .早期出血或渗血 内瘘术后24小时内发生的出血或渗血可行局部轻压止血,
对出血较多的患者,立即打开切口,检查出血部位,如 吻合口出血需补针缝合止血。在吻合口缝合严密的情况 下,伤口弥漫性渗血往往与尿毒症凝血 功能障碍及使 用肝素有关可局部使用应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如 止酶) 为避免上述情况出血,术前应检查患者凝血状态并安排 好血液透析时间。尽量避免手术当天行血液透析。以免 透析是使用肝素引起切口出血。确需透析时建议使用无 肝素透析。术后早期切口感染,也可致吻合口破裂而出 血。
2.当退针引起血肿:如调整针的过程中,确定针在血管 内,将流量再调至大一些180-220ml/min,这样可以减 轻血管内的压力,再适当按压,也可减轻局部血肿,使 透析正常进行
7.按压方式;拔针止血包含了两个止血机制.一是生理止血
机制,二是压迫止血机制.生理止血是小血管损伤后局部
血管收缩及血管内膜损伤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同时血
浆中凝血系统形成或血栓填塞伤口,有伤口的制止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