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一、危化品安全知识1. 危化品的定义危化品是指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物品。
根据其危险性,危化品分为八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品。
2. 危化品安全知识要点(1)了解危化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爆炸极限、燃烧速度、腐蚀性、毒性等。
(2)熟悉危化品的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危化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4)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5)加强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和操作规程。
二、危化品应急预案1. 事故预防(1)建立健全危化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2)对危化品进行分类储存,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3)定期对危化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事故响应(1)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
(2)现场处置: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切断泄漏源、扑灭火源、穿戴防护用品等。
(3)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周边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4)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
3. 事故处理(1)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4)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调查和处理。
4.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危化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3)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完善应急预案。
三、总结危化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了解危化品安全知识,掌握应急预案,对于预防和应对危化品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各单位和员工应高度重视危化品安全工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化品安全技术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类别划分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专门防护的化学品。
2.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是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要紧危险特性1.燃烧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中的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在条件具备时均可能发生燃烧。
2.爆炸性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过氧化物等危险化学品均可能由于其化学活性或易燃性引发爆炸事故。
3.毒害性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当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临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4.腐蚀性强酸、强碱等物质能对人体组织、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坏死而造成灼伤。
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5.放射性放射性危险化学品通过放出的射线可阻碍和损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三、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见表1。
注:表中容许浓度一列中MAC是指最高容许浓度,TWA指时刻加权平均容许浓度,STEL指短时刻接触容许浓度。
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CSDS(Chemical Safety Date Sheet)或MSDS(Material Safety Date Sheet),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理、要紧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1、危险化学品分几类?答:危险化学品分8类: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有毒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
(1)、概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作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作为为用户的一种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2)、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作用:安全技术说明书作为最基础的技术文件,主要用途是传递安全信息,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是化学品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应急作业人员进行应急作业时的技术指南;为制订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是化学品登记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是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
5、安全标签化学品安全标签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市场上流通时应有生产销售单位提供的附在化学品包装上的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I5258-1999)规定化学品安全标签应包括物质名称、编号、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灭火方法、生产厂家地址、电话、应急咨询电话、提示参阅安全技术说明书等内容。
6、化学危险物品分类储存的安全要求(1)、爆炸性物质储存的安全要求:<1>、爆炸性物质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储存爆炸性物质的仓库禁止设在城镇、市区和居民聚居的地方,必须选择在人烟稀少的空旷地带,并且应当和周围建筑、交通要道、输电线路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存放爆炸性物质的仓库,不得同时存放相抵触的爆炸物质。
不得超过规定的储存数量.如雷管不得与其他炸药混合储存。
〈3〉、一切爆炸性物质不得与自燃物品、酸、碱、盐类以及金属粉末和钢铁材料、易燃可燃物、氧化剂等同库储存。
危化品安全使用培训讲义一、危化品的基本知识1. 危化品的分类:按照其危险性,危化品可分为易燃物、易爆物、氧化剂、毒害品、腐蚀品等几大类。
2. 危化品的标识:危化品的包装上必须标有中文或符合我国国家标准的英文的产品名称、成分、危险性质、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信息。
3. 危化品的存储:危化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室或储存柜内,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混储。
二、危化品的安全使用方法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危化品的基本性质和安全技术规范,了解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程序。
2.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佩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禁止在使用过程中吸烟、无防护地长时间接触危化品等行为。
3. 使用后的处理:清洁操作台面、清点危化品数量、关闭包装等,确保没有残留物和泄漏。
三、危化品事故应急措施1. 化学品泄漏事故: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切断泄漏源,并且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 化学品中毒事故:立即停止接触危化品,将中毒人员迅速转移到通风地点,并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3. 化学品火灾事故: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防止火势扩大,并及时疏散人员。
四、培训总结危化品安全使用是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环节,希望大家能够充分重视危化品的安全使用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知识更安全、做事更放心。
同时,了解事故应急措施,提高危化品事故应对能力,确保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很抱歉,由于篇幅较长,我无法满足您的要求。
接下来的建议内容将有助于我们继续改进危化品安全使用培训。
首先,提及了解危化品标识和分类,而后是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使用后的处理方法。
最后,介绍了危化品事故应急措施,并强调需要充分重视安全培训,并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第一章1.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废弃物处置2.化学品的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氧化复原反应。
3.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4.事故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答:定义:事故是职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点:(1)因果性〔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2)必然性、偶然性和规律性;(3)潜在性、再现性;〔4〕可预防性.5.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什么?答: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常备不懈,居安思危,把工作重点放到预测、预防事故上来。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有哪些?答: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答: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③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和环境两个方面。
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导言: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是指对人体的健康、财产和环境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燃烧性、腐蚀性、毒性等危险性质。
危化品在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隐患。
消防安全知识对于危化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非常重要,能够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危化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性,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学习相关的知识。
第一部分:危化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一、危化品的基本概念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等特性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按照国际标准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以散列状或顺序的形式放置,能够生产危险,伤害或感染人体、动物、植物、物质、家产或环境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
二、危化品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危险特性和用途,危化品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物理状态分类根据危化品的状态,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包括可燃气体、非可燃气体和毒性气体;液体包括易燃液体、可燃液体和腐蚀性液体;固体包括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湿易燃物质、强烈反应物质等。
2.燃烧性分类根据危化品的燃烧特性,可分为易燃物质、可燃物质和高燃木物质。
易燃物质是指闪点低于或等于20℃的液体和可压榴的气体;可燃物质是指闪点高于20℃但低于或等于60℃的液体和气体;高燃木物质是指闪点高于60℃的固体。
3.腐蚀性分类根据危化品对人体、设备和环境的腐蚀性质,可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腐蚀性物质。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有时也被称为腐蚀性气体。
4.毒性分类根据危化品对生物体的毒性程度,可分为剧毒物质、急性毒物和慢性毒物。
剧毒物质是指对人体或动物致死的物质;急性毒物是指对人体或动物有致命或严重伤害的物质;慢性毒物是指长期作用于人体或动物,会引起损害或某种疾病的物质。
5.爆炸性分类根据危化品的爆炸特性,可分为易爆物质、自发燃烧物质和温和物质。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技术》复习备考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危险化学品的概念: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按《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分为3大类:含爆炸物(16类) ;含急性毒性(10类) ;含危害水生环境(7类) 。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1. 燃烧性;2. 爆炸性;3. 毒害性;4. 腐蚀性;5. 放射性三、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四、化学品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容及要求(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csds或msds,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露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2、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6大项近70个小项的安全信息容。
包括: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废弃处置、运输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毒理学资料、理化特性、法规信息等。
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编印,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
4、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容,从制作之日起,每5年更新一次。
若发现新的危害性,在有关信息发布后的半年,生产企业必须对技术说明书的容进行修订。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1、危化品安全标签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规定如下:包括13项容,如名称、分子式(混合物可省略)、化学成分及组成、编号(UN No.和No.)、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安全措施、灭火、批号、提示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生产企业信息、应急咨询。
2、警示词有“危险”、“警告”、“注意”。
1. 每种化学品最多可以选用______标志。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 用人单位应对危化品建立安全标签和______制度。
A.安全技术说明书
B.请示报告
C.生产经营
3. 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持续时间长、_______、涉及面广等。
A.扩散迅速
B.经济损失
C.人员伤亡多
4. ______对人体骨髓造血功能有损害。
A.二氧化硫中毒
B.铅中毒
C.氯化苯中毒
5. 甲苯的危害性是指______。
A.易燃、有毒性
B.助燃性
C.刺激性
6. 三氧化二砷属于______。
A.无机剧毒品
B.有机剧毒品
C.无机毒害品
D.有机毒害品
7. 工业生产中,酒精的危害表现为______。
A.易燃性
B.助燃性
C.刺激性
8. 浓硫酸属于______危险品。
A.助燃性
B.刺激性
C.腐蚀性
9. 联合国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提出几种工业化学品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______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10. 制作干电池使用的二氧化锰具有什么危害? ______
A.刺激性
B.有毒
C.腐蚀性
11. 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哪类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______
A.易燃性液体
B.腐蚀性液体
C.还原剂
12.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油漆工因为接触油漆涂料引起的? ______
A.呼吸道损坏
B.视网膜损坏
C.接触性皮炎
13. 当502胶将自己的皮肤粘合在一起时,可以用以下什么液体慢慢溶解? ______
A.汽油
B.丙酮
C.酒精
14. 焦化厂排出的烟尘中对人体有毒害物质较多的为_____。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一氧化氮
15. 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什么系统的损害? _____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造血系统
16. 下列哪种物质可经皮肤进入人体损害健康? _____
A.汞
B.尘土
C.碳
17. 石棉尘埃对人体的哪种器官有危害? _____
A.胃部
B.手部
C.肺部
18. 下列三种毒气哪一种是无色无味的? _____
A.氯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19. 亚硝酸盐呈______,味感微咸或微甜,常被误食而中毒。
A.白色粉末
B.黄色粉末
C.粉红色粉末
20. 进行有关化学液体的操作时,应使用_____保护面部。
A.太阳镜
B.防护面罩
C.毛巾
●1.B 2.A 3.A 4.B 5.A 6.A 7.A 8.C 9.C 10.B 11.C 12.B 13.B 14.A 15.C 16.A 17.C
18.B 19.A 20.B来源:考试大-安全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