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6.59 MB
- 文档页数:27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物理化学危险性(易燃易爆、氧化性等)、生物危险性(毒性、腐蚀性等)和环境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如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危险化学品基本特征燃烧性(闪燃、着火和自燃)、爆炸性、毒性、腐蚀性、放射性。
三、危险化学品分类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害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危害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
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五、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
窒息分单纯窒息、血液窒息和细胞内窒息。
六、危险化学品烧灼伤的现场急救化学腐蚀物品对人体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物品造成的灼伤与一般火灾的烧伤烫伤不同,开始时往往感觉不太疼,但发觉时组织已灼伤。
所以对触及皮肤的腐蚀物品,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1)化学性皮肤烧伤化学性皮肤烧伤,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至30分钟(强烈的化学品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红药水、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2)化学性眼烧伤①要在现场迅速用清水进行冲洗。
应使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②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洗涤。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是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前提。
一、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处理、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或危害的化学物质。
2.分类:按照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志》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可分为爆炸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剧烈反应物、有毒物品、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等九类。
二、危险化学品的标识和包装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上标注有关信息,这被称为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主要包括危险性描述、品名、生产厂家和批号等。
在包装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用封闭、密封、隔离等措施,以确保危险化学品不泄漏、不挥发、不燃烧。
同时,包装应符合国家质量规定,批准的包装箱上应有合格证明。
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1.储存: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储存室内,储存室内应装有专用的储存箱或柜,并应按照危险等级分类和分区存放。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室应避免静电、潮气、阳光直射、火源等威胁,并应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防火措施。
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设有防翻、防漏、防冲击等安全装置。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冷冻等情况并防爆防火,固定运输工具时不能带电、带油、带磁。
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理1.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掌握安全规定,并应穿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保持储存、运输标识等,防止误用和交叉污染。
若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出现泄漏、溢出、着火等情况,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处理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理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溢出等事故处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爆燃性、氧化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由于危险化学品的使用范围广泛,为了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安全使用的必要知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的危险性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的物质。
危险化学品根据其特性可分为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等多个类别。
爆炸品是指能产生爆炸效应的物质,如火药、雷管等。
易燃液体是指能在常温下迅速蒸发并能燃烧的液体,如酒精、汽油等。
易燃固体是指具有可燃性,在温度升高时能产生火势的物质,如纸张、棉花等。
氧化剂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氧的化学品,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毒性物质是指能对人体产生中毒作用的物质,如砷、汞等。
腐蚀品是指能在短时间内破坏其他物质结构的化学品,如鹰", "性"油、硫酸等。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对于正确识别危险化学品以及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知识1.正确储存和标识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分类储存、分区储存、专用储存。
分类储存是指根据危险性质将化学品分类储存,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分开存放。
分区储存是指根据安全要求将储存场所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危险性分类储存化学品。
专用储存则是指将特定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在专门的设备中。
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也非常重要,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储存、搬运和使用场所设置标识牌,明确标识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质、防护措施等信息,以便使用者正确识别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操作和防护措施,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首先,使用者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以减少与化学品接触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概念及定义危险化学品:指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和放射性的化学物品危险化学品分类■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类易燃液体■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类有毒品■7类放射性物品■8类腐蚀品燃烧有关名词概念■可燃物:凡能与氧和其它氧化剂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统称为可燃物,也统称还原剂。
花炮药剂中常用的可燃物有硫磺、木炭、铝粉、铝镁合金粉等。
■氧化剂: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是氧化剂。
它一般都含有氧元素,能在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作用下,释放出“有效氧”并与可燃物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氧化剂也称为助燃剂。
■还原剂:■火源:也称即激发冲能,凡是能引起可燃物产生燃烧的激发能量。
激发冲能有(热能、光能、机械能(摩擦、撞击)、电能、化学能和其它能,这些都能形成着火源。
■自燃点:使可燃物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自燃点。
■加热自燃点:由于外来的热源使可燃物加热到自燃点,不与明火接触就能燃烧,这种现象就叫加热自燃点。
■爆发点:在一定条件下,以恒定的介质温度使烟火药间接加热,从烟火药开始受热而爆炸的时间称为烟火药在此温度下的爆发延滞期,此时介质温度称为烟火药的爆发点。
■闪点:液体在空气中或在液面附近产生蒸汽,其浓度足够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称该液体的闪点. ■点燃:不论是固体或液体可燃物,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出现火焰或灼热发光,开始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可继续燃烧,我们将此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或着火点.■自然点:即自然温度。
指物质没有火焰、电火花火等火源作用下,在空气和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爆炸及其特性一、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一种极为迅速的化学或物理能量释放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的内在势能转变为机械功及光和热的辐射等.爆炸做功的基本原因,在于系统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体的躲然膨胀。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1. 意识到危险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或其他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
对于工作场所或个人来说,了解和意识到危险化学品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2. 标识和标签危险化学品容器上的标识和标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包括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
在接触危险化学品之前,应仔细阅读和理解标签上的信息。
3. 储存和处理储存和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例如,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的储存柜或区域内,远离火源和热源。
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4. 事故应急处理事故应急处理是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蔓延和减少损失的重要环节。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迅速清除泄露物、关闭泄漏源、通知有关人员或机构,并提供急救措施。
5. 风险评估和控制风险评估是识别和评估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减少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改进工艺和提供培训,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6.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对于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应佩戴耐酸碱手套和防护眼镜。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7. 培训和教育进行危险化学品工作的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8. 禁止私自操作私自操作危险化学品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危险化学品。
私自操作可能导致事故和危险情况的发生,危及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9. 废弃物处理危险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废弃物应储存在特定的容器内,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中和、燃烧或回收。
10. 监测和检测对于某些有毒或危险性的化学品,应采取监测和检测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第一篇: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能够对人体、动植物、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其中不同种类的化学品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按照其危害程度和安全管理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爆炸品、易燃品、氧化剂、毒物、腐蚀品、放射性物质等各类。
家庭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消毒液、杀虫剂、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物质都具有致病、致癌、致畸等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与重视,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为了防止该类型的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伤害,国际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我国也对危险化学品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制度、危化品储存许可证制度、危化品运输许可证制度等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旨在确保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方法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方法是保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危险化学品在储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储存地址必须设立于独立的场地,严格区分于办公区和生产区,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储存场所必须平整、干燥、通风、防潮、防火,不得有裂缝、漏水。
3、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应分开存放,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储存并设立标识牌。
4、储存容器应为交通便利的地方,不得随意搬动和拆封,对已拆封的容器应妥善处理。
5、要完善储存资料,建立完整可靠的档案,对储存容器和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和维护。
6、储存场所应设置消防器材、警铃、温湿度计等安全设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以上是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方法的一些基本措施,仅供参考。
储存危险化学品需要实行严格的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因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三篇:遇到危险化学品应采取的措施遇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应采取下述措施:1、立即撤离现场,逃离污染区域,寻找远离污染源的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