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义浅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37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一、骨盆(一)组成1 .骨骼⑴舐骨5-6般椎⑵尾骨4-5尾椎⑶骸骨:骼骨、坐骨、耻骨2 .关节⑴耻骨关节⑵既能关节⑶舐尾关节女性耻骨间盘内矢状间隙较大,孕妇、产妇尤甚。
3 .韧带⑴舐结节韧带⑵舐棘韧带靓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
妊娠期激素影响下,韧带松弛,关节活动度增加,利于分娩。
(二)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骼耻缘及舐岬上缘连线为界骨盆假骨盆(大骨盆)腹腔内真骨盆(小骨盆)即骨产道,胎儿娩出通道真骨盆标记:能岬骨盆内测量对角径重要据点坐骨棘经肛查或阴道可触及,是分娩过程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重要标志耻骨弓(三)平面(四)类型(按Callwell与Moloy分类)1.女型最常见2.扁平型3.类人猿型4.男型(五滑盆轴(六)骨盆底二、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即外阴,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以耻骨联合为界,后以会阴为界1 .阴阜⑴耻骨联合前隆起的脂肪垫⑵阴毛呈倒三角,其疏密、粗细、颜色因人或种族而异2 .大阴唇⑴起于阴阜,止于会阴⑵外侧皮肤,内侧粘膜⑶含丰富血管、神经、淋巴,局部受伤发生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⑷未产妇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尿道口;经产妇因分娩影响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状。
3 .小阴唇⑴大阴唇内侧⑵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4 .阴蒂⑴位于两小阴唇之间顶端⑵似男性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⑶分为阴蒂头、阴蒂体、阴蒂脚5 .阴道前庭⑴两小阴唇之间菱形区⑵两口两腺一球一膜尿道口尿道旁腺(斯氏腺)阴道口处女膜两面为鳞状上皮,中间一孔经血、阴道分泌物排出通道初次性交时破裂分娩后残留数个隆起处女膜痕前庭球前庭大腺(巴氏腺)位于前庭后方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性兴奋分泌黄白粘液,润滑作用;若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脓肿或囊肿(二)内生殖器1 .阴道⑴作用: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通道⑵位置和形态①真骨盆下部中央,前临膀胱和尿道,后临直肠②上宽下窄,前浅后长(前壁7~9cm,后壁10〜12cm)③上端包绕子宫颈,称阴道穹隆,可分前、后、左、右四部分④后穹隆与直肠子宫陷凹紧贴,后者若有积液,可经后穹隆穿刺或引流,是诊断或手术的途径⑤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⑶组织结构①阴道壁由粘膜、肌层构成,有横纹皱裳②阴道粘膜淡红色,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无腺体③肌层内环外纵④阴道壁富含静脉丛,损伤易出血或形成血肿2 .子宫⑴作用:青春期宫内膜产生月经;性交后精子到达输卵管之通道;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部位;分娩时宫缩使胎儿及附属物排出⑵形态:前扁后稍凸"到置梨形,重50g,长7~8cm,宽4〜5cm,厚2〜3cm(7×5×3)z宫腔容量5ml(3)分部:宫体宫底、宫角体颈比例,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2:1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ICm,孕12周后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伸至7~IOCm,常在此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上端)解剖学内口:解剖上较狭窄(下端)组织学内口:此处子宫腔内膜转变成宫颈粘膜宫颈宫颈内口以阴道附着为界宫颈阴道上部宫颈管宫颈阴道部宫颈外口未产妇呈圆形,已产妇分为前后两唇⑷组织结构:①宫体内膜(粘膜层)上2/3为功能层,有周期性变化下1/3为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肌层内环外纵中交织内含血管,收缩时压缩血管,可制止产后子宫出血浆膜②宫颈粘膜有腺体分泌碱性粘液,在宫颈管内形成粘液栓。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一、散文概念散文概念有广狭之说。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古代无“散文”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在现代,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情的文体,这一概念广为公众所接受。
狭义的散文专指抒情散文。
二、散文的文体特征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种类1.写人记事类散文(1)以记叙人、事为主要内容。
这类散文以对人和事物的具体叙述和描绘为突出特色,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黑马程序员 python讲义
本《黑马程序员python讲义》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Python教程,全书共分为十章,从Python基础语法入门、函数、模块、文件操作、面向对象编程等各个方面详细讲解Python的知识点。
第一章主要介绍Python的基本概念和Python的安装。
第二章介绍Python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包括数字、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
第三章详细讲解了Python的流程控制语句,包括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第四章讲解Python的函数,包括定义函数、调用函数、参数传递等。
第五章详细讲解Python的模块,包括导入模块、自定义模块、标准库等。
第六章介绍Python的文件操作,包括打开文件、读取文件、写入文件等。
第七章详细讲解Python的异常处理,包括try...except语句、finally语句等。
第八章讲解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包括类、对象、继承、多态等。
第九章介绍Python的正则表达式,包括正则表达式的基本语法、常用元字符、正则表达式的应用等。
第十章详细讲解Python的常用模块,包括os模块、sys模
块、time模块、random模块等。
本讲义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Python。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麻醉与机械保定无论是给动物施行手术、解剖或是作各种测量、实验等操作,都要将动物麻醉。
就高等动物而言,麻醉可使动物在手术或实验过程中减少疼痛,保持安静,防止自发性损伤或因挣扎而对操作者的伤害。
此外,疼痛或惊恐也会引起动物身体内部生理生化的复杂反应。
虽然麻醉本身会造成动物生理机能变化,但就某种麻醉剂而言,这些变化是可以明了或预测的。
高等动物实施手术前进行麻醉既是遵守人道善待动物的准则,也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措施。
就低等动物而言,如蚯蚓、河蚌、田螺、水螅、海葵等,因其身体柔软,若遇到不利的刺激,则身体激烈收缩变形,在固定剂里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而无法进行观察。
即使甲壳类、昆虫类等具有坚硬外骨骼体形的节肢动物也会在被处死前发生自发性损伤而破坏身体结构。
因而在普通动物的形态解剖、系统分类等实验中,麻醉往往也是必要的。
另外,一些经济水产动物(虾、蟹、鳗等)作长途活体运输时,为使其不至于在途中因过分活动引起缺氧窒息死亡,需给予一定的麻醉措施。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麻醉一、麻醉前应有的措施与注意事项(1)应尽可能使人员避免接触挥发性麻醉药气体。
长时间与低浓度的氯烷(肝细胞毒剂)接触及长期吸入氯仿(导致动物发生肾、肝肿瘤)将有害身体健康。
如果有条件,应尽量将麻醉气体排至室外或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2)麻醉剂种类繁多,作用原理不尽相同,除了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还会引起其他生理机能的变化。
因此,在应用时需根据动物种类及实验性质慎加选择。
麻醉必须适度,其深浅程度可依呼吸、肌肉紧张程度、瞳孔大小及某些反射消失与否进行判断。
如常用刺激角膜、夹捏股部肌肉等方法观察其反射或反应,适宜的麻醉状态是呼吸深慢而平稳,角膜反射与运动反应消失、肌肉松弛。
(3)动物在麻醉前应进行足以空腹的一段时间禁食,这有助于防止反胃和胃内容物吸人气管。
禁食时间长短应依各种动物所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短来定,如鼠类禁食 6小时~12小时,而反刍类则要36小时~48小时。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一、概述: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以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少,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为特征。
二、病原学: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
(注: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也属于冠状病毒病。
)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含有3种病毒特异性蛋白: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纤突蛋白(S,对于决定病毒毒力强弱有重要作用)。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较多,目前报道过的至少有27个不同的血清型。
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有关。
病毒的抵抗力:(总体不强)可以使用鸡胚分离病毒,病毒能在10-11胚龄的鸡胚中生长,导致鸡胚萎缩。
大多数病毒株在56˚C 15min失去活力;但对低温抵抗力很强,在-20˚C时可存活7年。
一般消毒剂,均能在3-5min内将其杀死。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NaOH(pH12)1h,而在pH7.8时最为稳定。
血凝活性:IBV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C下处理3h后,可具有血凝活性,并且这一活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利用该特性,有些实验室建立了鉴定IBV毒株或监测抗体水平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但该方法目前尚缺乏规范标准。
三、流行病学:鸡是IBV的自然宿主,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比较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发病最严重。
本病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饲料、饮水、鸡舍、笼具感染)。
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特别是天气寒冷且潮湿的时候易发生)。
饲养管理不良等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卫生状况不良,存在大量大肠杆菌、支原体的鸡舍易发生)。
第二章造血及其调控本章要点1. 掌握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出生前后造血发生的场所。
2. 列举造血调控的细胞因子并描述其调控作用机制。
3. 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描述造血干细胞功能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4. 掌握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的概念。
5. 描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过程。
6. 掌握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了解其最新进展。
7. 了解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8. 了解细胞治疗的概念和最新进展,包括CART, IPS等。
病例患者女,35岁,2005年12月以头晕、乏力、发热、鼻血1月为主诉人院。
入院时血象Hb 24g/L, WBC l.8×109/L,BPC 26×109/L,ANC < 0.5×109/L,骨髓多部位穿刺增生均重度减低。
诊断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给予抗炎、康力龙、惠尔血、强的松等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加重,经本人和家属同意,于 2006年1月10日行脐血移植治疗。
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100 mg/(Kg.d)×2d。
预处理后分次输注血型相合、HLA不相合新鲜脐血共6个(其中4男、2女)。
共输入有核细胞数1.6×108/Kg,CFU-GM总数为2.O×104/Kg。
预处理后7日,WBC 为0。
移植后28日,WBC > 1.0×109/L,移植后85日,BPC 60×109/L。
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恢复。
骨髓中检出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
脐血移植后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由移植前HBF < 1%上升到HBF l4.2%,并持续3月余。
移植后4个月造血功能恢复出院。
出院BPC 50-60 x 109/L,一年后恢复正常。
患者已无病存活达10年余。
请问:脐血移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采用不相合脐血移植是否合适?脐血移植的原理和成功的标志?展望脐血移植的前景。
基础工程施工讲义一、基础工程施工的定义和重要性基础工程施工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范围内,对地基进行处理、加固和建设的基础部分,是建筑物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使用寿命。
因此,基础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环节。
二、基础工程的类型与施工方法1.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施工: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情况。
施工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基坑排水、基底检验和基础施工等步骤。
2. 人工地基工程施工: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或地质条件较差时,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常见的人工地基处理方法有压实、桩基、搅拌、冻结等。
3. 桩基础工程施工:桩基础是通过将桩打人土中,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土层的一种基础形式。
桩基础施工包括预制桩施工、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等。
4. 沉井基础工程施工:沉井基础是一种大型深井式基础,适用于大型、重型建筑物。
施工包括旱地上沉井基础工程施工和水中下沉沉井基础工程施工。
三、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1. 基坑验槽:开挖后应对基坑(槽)底的土质进行全面观察,检查地基持力土层的强度和均匀性、是否有浅部埋藏的软弱下卧层、是否有浅部埋藏的坑穴、古墓、古井等。
2. 基坑支护:根据基坑的深度、地质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
3. 基坑排水:基坑排水是保证基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排水方法。
4. 基础钢筋放样:基础钢筋放样是基础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确保基础钢筋的规格、数量和布置位置的正确。
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基础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养护条件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施工记录、质量检测等手段,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课第二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基础课第二讲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掌握基础课第二讲的重点内容,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相关概念。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基础课第二讲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
学生对基础课第二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基础课第二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与基础课第二讲相关的问题或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课件展示等形式,系统地介绍基础课第二讲的内容,包括相关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对基础课第二讲内容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4. 演练。
安排相关的练习题或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应用,加深对基础课第二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和困惑。
6. 作业。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复习和巩固,加强对基础课第二讲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课件。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图片、图表、实例等,直观地呈现基础课第二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基础课第二讲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课第二讲的核心内容和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答案]BDE【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
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生产工具[答案]D(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三章第一节讲义
机械设备安装技术
1H413011 掌握机械设备基础的种类及其应用
一、材料组成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
1.素混凝土基础
由砂、石、水泥等材料组成的基础,适用于承受荷载较小、变形不大的设备基础。
2.钢筋混凝土基础
由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组成的基础,适用于承受荷载较大、变形较大的设备基础。
3.垫层基础
适用于使用后允许产生沉降的结构,如大型储罐。
【例1】(2011真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大型储罐选择()基础较为妥当。
A.混合
B.垫层
C.深井
D.框架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4。
二、埋置深度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
(一)浅基础
1.扩展基础
2.联合基础
由组合的混凝土结构组成,适用于底面积受到限制、地基承载力较低、对允许振动线位移控制较严格的大型动力设备基础。
3.独立基础
(二)深基础
1.桩基础
由承台、桩组成的基础形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适用于需要减少基础振幅、减弱基础振动或控制基础沉降和沉降速率的精密、大型设备的基础。
2.沉井基础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式基础。
三、结构形式不同的基础种类及应用
1.大块式基础
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刚度很大的块体基础,广泛应用于设备基础。
2.箱式基础
3.框架式基础
由顶层梁板、立柱和底层梁板结构组成的基础,适用于作为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基础。
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章绪论全世界人口总数正在奔向70亿,在每分钟里有超过250个婴儿出生,同时每天有150000个人死亡,因此全世界人口以每秒3个人的速度在递增。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神奇的有机体,每个人正常的生活、思考、烦恼和白日梦都离不开它。
对自身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本课程从宏观到微观探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了解内在的运作机制,更好的为人类自己服务。
一、人体的组成(一)细胞生命的遗传物质DNA,DNA(脱氧核糖核酸)常常被称作为生命的分子,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生物中,充当携带指令的化学密码,通称为基因,具有调节生物体及其不同部分的生长、发育、执行功能和自身的维持作用。
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46条,共23对,为双倍体。
其中44条为常染色体,2条为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男女相同,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XX。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又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即为基因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是相对稳定的,如果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有变异,将导致遗传性疾病。
高龄产妇增加了染色体异常,35岁以上产妇尽量检查。
基因组是整套人类基因结构,控制着人类细胞到整体的发育,人类基因组含30000~35000个基因,分布在几乎所有人类细胞的46条染色体上。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与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2006年5月1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
(二)组织组织由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PKPM讲义目录目录 (1)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 (6)(一)“按经验考虑墙梁上部作用的荷载折减” (6)(二)“按规范墙梁方法确定托梁上部荷载” (6)(三)“底框结构剪力墙侧移刚度是否应该考虑边框柱的作用” (6)(四)混凝土墙与砖墙弹性模量比的输入 (6)(五)砖混底框结构风荷载的计算 (7)(六)砖混底框不计算地震力时该如何设计? (7)(七)砖混底框结构刚度比的计算与调整方法探讨 (7)第二章:剪切、剪弯、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三种刚度比的计算与选择 (9)(一)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的理解与应用 (9)(二)剪切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三)剪弯刚度的理解与应用 (10)(四)《上海规程》对刚度比的规定 (10)(五)工程算例 (11)(六)关于三种刚度比性质的探讨 (13)第三章: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 (14)(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倾覆力矩的计算 (14)(二)带框支结构短肢剪力墙的计算 (14)第四章:多塔结构的计算 (19)(一)带变形缝结构的计算 (19)(二)大底盘多塔结构的计算 (20)第五章:总刚计算模型不过的主要原因 (21)(一)多塔定义不对 (21)(二)悬空构件 (22)(三)铰接构件定义不对 (22)第六章:错层结构的计算 (22)(一)错层结构的模型输入 (22)(二)错层结构的计算 (23)第七章:PKPM软件关于砼柱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 (23)(一)规范要求 (23)(二)工程算例 (24)(三)SATWE软件的计算结果 (24)(四)注意事项 (25)(五)如何判断“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这个条件? (26)第八章:梁上架柱结构的荷载导算 (26)(一)工程概况 (26)(二)内力分析 (27)第九章:如何选择剪力墙连梁的两种刚度模型 (28)(一)剪力墙连梁变形的相对位移 (28)(二)结论 (28)第十章:板带截面法计算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 (29)(一)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计算方法 (29)(二)有限元法计算的问题 (29)(三)板带截面法的特点 (29)第十一章:弹性楼板的计算和选择 (29)(一)什么是弹性楼板 (30)(二)弹性楼板的选择与判断 (30)(三)四种计算模式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0)(四)工程实例 (32)第十二章: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一)斜屋面的建模 (34)(二)软件对屋面斜板的处理 (34)(三)斜屋面结构的计算 (34)(四)工程实例 (35)第十三章:次梁按主梁输和按次梁输的区别 (38)(一)导荷方式相同 (38)(二)空间作用不同 (38)(三)内力计算不同 (38)(四)工程实例 (38)第十四章:不规则结构方案调整的几种主要方法 (40)(一)工程算例1 (40)(二)工程算例2 (43)第十五章:用SATWE软件计算井字梁结构,为什么其计算结果与查井字梁结构计算表相差很大? (44)(一)计算假定不同 (44)(二)计算假定不同的结果 (44)(三)工程算例 (44)(四)砖混结构,井字梁楼盖,如何计算? (45)第十六章:JCCAD软件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45)(一)地质资料的输入 (45)(二)荷载的输入 (46)(三)筏板基础的输入 (47)(四)弹性地基梁基础 (47)第十七章:基础的计算 (48)(一)联合基础的计算 (48)(二)砖混结构构造柱基础的计算 (49)(三)浅基础的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 (49)(四)基础重心校核 (49)(五)弹性地基梁5种计算模式该如何选择? (50)(六)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筏板基础时,倒楼盖和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结果差异很大,为什么? (51)(七)为什么同一个梁式筏板基础,采用梁元法计算和采用板元法计算二者之间会相差较大? (52)(八)基础沉降计算时,为什么会出现沉降计算值为0? (52)(九)基床反力系数K值的计算 (52)(十)单桩刚度的计算 (53)第十八章:钢结构 (53)(一)Mu<1.2Mp何意?如何解决? (53)(二)节点域不满足要求何意?如何解决? (55)(三)门式刚架结构,柱子的截面很大,应力比也很小,为什么柱长细比总不能满足要求? (57)第十九章:其它问题 (60)(一)结构周期比的计算 (60)(二)为什么SATWE软件在调整0.2Q0系数时要默认最大值为2.0?如果想突破最大默认值该怎么办? (61)(三)为什么有时候弹性板下的位移值小于刚性板下的位移值? (61)(四)模拟施工1、模拟施工2和一次性加载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61)(五)如果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规范规定中的值该怎么办? (62)(六)砼柱的单、双偏压计算该如何选择? (62)(七)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该如何选择? (62)(八)结构振型数的选取 (62)(九)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该如何填? (63)(十)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该如何填? (63)(十一)结构基本周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填? (64)(十二)一根砼柱托两根不在同一条轴线上的梁该如何实现? (64)(十三)砼剪力墙暗柱为什么会超筋? (64)(十四)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配筋面积太大怎么办? (64)(十五)如何解决人防地下室工程梁延性比超限问题? (66)(十六)斜支撑输入中的常见问题 (67)(十七)SATWE软件中“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是何意?该如何选择? (67)(十八)何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67)(十九)SATWE和TA T软件中“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里的值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可否作为基础设计依据? (68)后记 (68)PKPM学习版学生*教师/tumuren/383.htm小成(316065067) 于2008-04-01 21:17:25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小成(316065067) 于2008-04-14 22:37:56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回帖引用1楼[楼主] 小成只看此人2008.04.0120:56 [吧主]荣誉:0经验:443第一章砖混底框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