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植物和我们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22
《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杨立芬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课让学生在认识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也使在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
因此该课既有概括性,又有扩展性。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一株植物有机部分构成比较熟悉,对人类的食物离不开植物也比较容易理解,至于植物对人类的贡献,则知道的可能不全面。
他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还是停留在感性方面,上升到理论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导入,通过适当的诱导启发,总结出植物的重大贡献。
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科学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3、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4.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地和谐。
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信息收集法四.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观察家庭用品,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学生关注自己近日所吃的植物并把植物带到课堂上,如前一天所吃的蔬菜、水果等:3.收集资料及植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视频。
4.一株完整的西红柿植株图片及其它植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让春天更加美丽,这离不开一种重要东西的装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思考回答)2.大家说的很对,植物不仅装扮了我们的生活,他还有很多重要的好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她的重大贡献。
(揭示内容,引出课题)3.我们前几课探讨了植物的各个具体部分,了解了植物各个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今天我们总体上来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它的重要作用。
(二)建构: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的结构组成1.首先,出示西红柿果实图片,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西红柿吗?那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西红柿是植物的那一部分吗?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出示西红柿各部分图片。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下4.3《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内容主要包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植物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植物的相关知识可能较为陌生,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植物种类有限,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可能缺乏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知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植物的繁殖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实验器材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呈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4.3《植物和我们》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植物的良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提供食材等。
但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良好意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六大器官。
2.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的探究,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准备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水等。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吗?植物的六大器官又是什么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图片、实物等资源,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1课《植物和我们的生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关爱植物。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让他们感受到植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见植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植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2.呈现(10分钟)思考,了解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植物在生活中的各种作用。
4.巩固(5分钟)进行植物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如:“苹果属于什么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植物?讨论保护植物的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农药使用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关爱植物。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状况,思考如何保护它们。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动物、植物和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生命现象,体验生命的奇妙和神圣。
2、激发关心、热爱动、植物的情感,唤起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3、能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正确地填写在表格里。
课前准备:1、学生课外调查动物、植物常见的生命现象和奇特的生命现象。
2、课件。
课前活动:二(1)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第一次到二(1)班上课,觉得特别高兴,因为今天又可以认识许多可爱的小朋友了!你们想成为我的好朋友吗?(想)咱们来握个手认识一下吧。
(边握边唱《找朋友》)教学过程:一、感受生命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请来了许多美丽可爱的朋友跟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欢迎,鼓掌)那就让我们热情地与它们打打招呼吧!瞧,他们来了。
2、教师点击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狗、长颈鹿、熊猫、东北虎、金鱼、鲸、蜜蜂、黄莺)。
师与学生一起热情地欢迎它们:小狗,你好!小蜜蜂,欢迎你!……师(指着大屏幕):喜欢他们吗?你最喜欢哪一个朋友?(指三个学生回答。
)(来到黑板前)这些活泼可爱的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生答:动物)。
师板书:动物。
3、师:动物朋友还有好多好多呢,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
除了这些活泼可爱的动物朋友们,老师还请来了另外一些美丽的朋友,请看大屏幕。
他们是——(学生边看边说,师补充:桃花真美呀!油菜花真香啊!……)课件播放植物的视频(桃花、油菜花、小草、竹子、松树、椰子树、葡萄树、桔子树)师: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生答:植物,师板书植物)。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生答)预设:如果学生已经说出是“植物”朋友了,老师就直接肯定地说:是的,被你们猜中了,就是植物朋友,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植物朋友吧!师: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
是呀,多么活泼可爱的动物朋友,多么美丽的植物朋友,它们和我们人类(板书:和我们)都是地球上最有活力的生命。
(板书:、和我们生命)来,让我们再次走进他们,去感受他们那富有活力的生命吧!4、学生观看视频《富有活力的动植物》师:看了这些富有活力的生命,你有什么感受吗?(生答:它们太可爱了,太美丽了,太奇妙了……)预设:学生可能会以为花的绽放是一瞬间的,老师要指出来,这是快镜头播放的效果,拍下花儿绽放最美的瞬间给我们欣赏,其实花儿开放也是一个缓慢的生长过程。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和我们的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和我们的生活》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植物有好奇心,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主动探索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探究植物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常见植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2.难点:培养学生探究植物与生活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生活的关系;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植物种植、养护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标本、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2.准备种植植物的容器、工具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与生活的关系;4.安排课堂活动空间,便于学生观察、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生活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植物的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植物,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种植植物,体验养护植物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种植过程和观察到的植物特征,教师点评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