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频率法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
- 格式:ppt
- 大小:530.50 KB
- 文档页数:37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控制系统的校正控制系统的校正是为了保证系统的输出能够准确地跟随参考信号变化而进行的。
它是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基础,也是实现系统优化性能的重要步骤。
本章主要讨论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和常见的校正技术。
一、校正方法1.引导校正:引导校正是通过给系统输入一系列特定的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从而确定系统的参数。
最常用的引导校正方法是阶跃响应法和频率扫描法。
阶跃响应法:即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信号,观察系统输出的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输出曲线的形状和响应时间,可以确定系统的参数,如增益、时间常数等。
频率扫描法:即给系统输入一个频率不断变化的信号,观察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通过观察响应曲线的峰值、带宽等参数,可以确定系统的参数,如增益、阻尼比等。
2.通用校正:通用校正是利用已知的校准装置,通过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整,使系统能够输出符合要求的信号。
通用校正的步骤通常包括系统的全面测试、参数的调整和校准装置的校准。
二、校正技术1.PID控制器的校正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它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组成。
PID控制器的校正主要包括参数的选择和调整。
参数选择:比例参数决定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积分参数决定系统对稳态误差的响应能力,微分参数决定系统对突变干扰的响应能力。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性能。
参数调整:通过参数调整,可以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参数调整方法有经验法、试错法和优化算法等。
2.校正装置的使用校正装置是进行控制系统校正的重要工具,常见的校正装置有标准电压源、标准电阻箱、标准电流源等。
标准电压源: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参考电压,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压测量装置。
标准电阻箱: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电阻,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流测量装置。
标准电流源:用于产生已知精度的电流,可以用来校正控制系统的电流测量装置。
校正装置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动控制原理简答题自动控制原理简答题47、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系统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48、系统校正:为了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给系统加入特定的环节,使系统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个过程叫系统校正。
49、主导极点:如果系统闭环极点中有一个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据虚轴最近且附近没有其他闭环零点,则它在响应中起主导作用称为主导极点。
51、状态转移矩阵:,描述系统从某一初始时刻向任一时刻的转移。
52、峰值时间:系统输出超过稳态值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为峰值时间。
53、动态结构图:把系统中所有环节或元件的传递函数填在系统原理方块图的方块中,并把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以拉氏变换来表示从而得到的传递函数方块图就称为动态结构图。
54、根轨迹的渐近线:当开环极点数n 大于开环零点数m 时,系统有n-m 条根轨迹终止于S 平面的无穷远处,且它们交于实轴上的一点,这n-m 条根轨迹变化趋向的直线叫做根轨迹的渐近线。
55、脉冲传递函数: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与输入离散信号的变换之比,即。
56、Nyquist判据(或奈氏判据):当ω由-∞变化到+∞时,Nyquist曲线(极坐标图)逆时针包围(-1,j0)点的圈数N,等于系统G(s)H(s)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P ,即N=P,则闭环系统稳定;否则(N≠P)闭环系统不稳定,且闭环系统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Z为:Z=∣P-N∣ 57、程序控制系统: 输入信号是一个已知的函数,系统的控制过程按预定的程序进行,要求被控量能迅速准确地复现输入,这样的自动控制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
58、稳态误差:对单位负反馈系统,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即输入量)之差的极限值,称为稳态误差,它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稳态)精度。
59、尼柯尔斯图(Nichocls图):将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画在一个图上,即以(度)为线性分度的横轴,以l(ω)=20lgA(ω)(db)为线性分度的纵轴,以ω为参变量绘制的φ(ω) 曲线,称为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或称作尼柯尔斯图(Nichols图)60、零阶保持器:零阶保持器是将离散信号恢复到相应的连续信号的环节,它把采样时刻的采样值恒定不变地保持(或外推)到下一采样时刻。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调节方法一、引言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调节方法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技术问题。
在制造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稳定性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调节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控制系统技术。
二、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1. 传感器校正传感器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传感器校正是指通过对传感器进行实验或者理论推导,调整其输出信号以使之达到预期的准确性。
常见的传感器校正方法包括零点校正、放大倍数校正和线性度校正等。
2. 信号处理器的校正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从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将其转化为系统所需的控制信号。
为确保信号处理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进行校正。
常见的信号处理器校正方法包括电压校准、频率校准和相位校准等。
三、控制系统的调节方法1. 反馈控制调节反馈控制调节是指根据系统输出信号与期望信号之间的差异,通过控制器对系统进行调节的方法。
该方法在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常见的反馈控制调节方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2. 前馈控制调节前馈控制调节是一种预先根据系统模型设计的控制器,通过输入信号的预测值来实现对系统的调节。
与反馈控制调节相比,前馈控制调节更快速、精确,适用于对系统动态特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常见的前馈控制调节方法包括前馈增益调节和前馈补偿调节等。
3. 模糊控制调节模糊控制调节是一种利用模糊逻辑推理来实现对系统的调节的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控制方法,模糊控制调节更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的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常见的模糊控制调节方法包括模糊推理规则的设计和隶属度函数的确定等。
四、结论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调节方法是实现高效、稳定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校正,可以确保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如反馈控制调节、前馈控制调节和模糊控制调节等,可根据系统需求来提高控制的性能指标。
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测试方法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控制系统,其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和自动化等领域。
在进行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测试系统的动态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一、闭环测试法闭环测试法是一种基于反馈机制的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闭环测试法通过将输出信号返回到控制器中,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误差,并对系统进行校正。
闭环测试法可以精确地测试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闭环测试法的步骤如下:1.设置控制器参数:将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分别设置为合适的值。
2.设置测试信号:将测试信号设置为阶跃信号或正弦波信号。
3.打开闭环控制:将伺服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打开,使输出信号返回到控制器中进行校正。
4.测试响应速度:通过检测响应速度,判断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闭环测试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地测试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缺点是测试过程比较繁琐。
二、开环测试法开环测试法是一种基于预设信号的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开环测试法通过将预设信号发送到伺服控制系统中,检测输出信号的变化,并对系统进行校正。
开环测试法可以快速测试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开环测试法的步骤如下:1.设置测试信号:将测试信号设置为阶跃信号或正弦波信号。
2.关闭闭环控制:将伺服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关闭。
3.测试响应速度:通过检测响应速度,判断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开环测试法的优点是测试过程简单,缺点是无法测试伺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三、频率扫描测试法频率扫描测试法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动态响应测试方法。
频率扫描测试法通过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频率扫描,分析其频率响应特性,并对系统进行校正。
频率扫描测试法可以快速测试伺服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频率扫描测试法的步骤如下:1.设置测试信号:将测试信号设置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方法:
1.基于试探法的校正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试探性的扰动,观察系统的响应来确定
调整参数的大小和方向。
常见的方法有阶跃响应法和斜坡响应法。
阶跃响
应法通过输入一个阶跃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响应,调整参数使输出尽快
收敛到期望值。
斜坡响应法则是通过输入一个斜坡信号,观察系统的输出
响应的斜率,根据斜率的大小和方向调整参数。
2.基于频域分析的校正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频域分析工具来分析系统的幅频特性,从而得到系统的
频率响应函数,进而调整参数使得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与期望值尽量接近。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曲线法。
根轨迹法通过画出系统
的根轨迹图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进而调整参数。
频率响应曲线法
通过绘制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观察曲线的形状、幅值和相位信息,从而
调整参数。
3.基于模型预测的校正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来进行系统的校正。
常见的方法有
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
间的平方误差来调整参数。
极大似然法则是通过最大化实际输出的似然函
数来调整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输出尽可能接近期望输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自动控制系统校正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和控
制目标。
在进行校正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实际
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校正过程中还需考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外界干扰和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以实现系统的更好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