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考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医疗妇产科知识点总结一、妇科疾病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经期疼痛明显。
患者可在经期出现腰酸背痛、腰部疼痛、下腹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妇科常见的问题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未能在性生活一年内怀孕。
治疗方案包括辅助生殖技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腹痛、腹部包块等。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
4. 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其主要症状是下腹疼痛、性交痛、月经不规律等。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等。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妇女生殖生理1. 月经周期:月经是妇女生殖器官周期性脱落的生理现象。
正常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持续3-7天。
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卵巢功能、内分泌系统等。
2. 卵巢功能:卵巢是妇女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卵巢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疾病、环境因素等。
3. 生殖内分泌:生殖内分泌是指卵巢、垂体和下丘脑之间通过激素调节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
生殖内分泌失调将引起月经不规律、不孕不育等症状。
4. 怀孕分娩:怀孕是指女性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发育为胚胎的过程。
怀孕期间需要进行产前检查、营养保健、心理指导等。
分娩是指孕妇子宫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将胎儿排出体外的过程。
三、孕产期护理1. 孕期护理:孕妇在孕期需要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合理的体力活动以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产后护理:产后需要注意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产褥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理,注意产后心理健康等。
以上知识点是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对妇产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妇产科高频知识点总结一、妇产科基础知识1. 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颈疾病等。
2. 产科常见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病、羊水栓塞、先兆早产、胎盘早剥等。
3. 妇科肿瘤: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4. 妇科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阴道流血和瘙痒等。
5. 妇科检查和诊断:包括妇科检查、B超、宫腔镜、阴道镜、妇科细胞学检查等。
6. 妇科保健:包括生理期卫生、避孕、妊娠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
二、妇产科疾病与诊断治疗1. 盆腔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的炎症,严重者可导致输卵管堵塞和不孕症。
2. 子宫肌瘤:良性肿瘤,常见症状有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律、腹部压迫感等。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子宫内膜异位的组织在子宫外异位生长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子痫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子痫病。
5. 乳腺癌:乳腺癌是妇女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
6. 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有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
7. 子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糜烂炎等。
8.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内膜增生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不孕症。
9.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或血糖增高。
10. 不育症:不育症是指已婚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未避孕未怀孕的情况。
11. 无痛分娩:产妇在分娩时采用镇痛措施,减轻或消除分娩时的疼痛。
12. 定位诊断治疗:包括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宫颈锁骨修复术等。
13. 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微创手术等。
14. 妊娠期保健:孕期保健、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管理等。
三、妇产科护理和卫生1. 产后恢复:包括产后营养、产后身材恢复、产后抑郁等。
2. 产后出血:包括产后大出血、产后出血管理、产后贫血等。
妇产科总结知识点一、妇科1、常见妇科疾病(1)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性交疼痛等。
(2)盆腔炎:是妇科炎症的一种,严重时可影响生育能力。
(3)子宫肌瘤:是子宫肌层生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2、妇科常规检查(1)妇科检查:包括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妇科B超等。
(2)妇科超声:用于诊断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积液等。
(3)宫颈活检:用于诊断宫颈病变。
3、妇科手术(1)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手术。
(2)腹腔镜手术:常用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3)子宫肌瘤切除术:当子宫肌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很多夫妇面临的问题,妇科医生需要对不孕症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评估,其中包括输卵管阻塞、卵巢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等多种因素。
二、产科1、孕前保健(1)妊娠前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乙肝、丙肝、HIV、梅毒、甲状腺功能等一系列检查。
(2)孕前营养:妇女在孕前要保证充足的营养,补充叶酸等必需营养素。
2、妊娠期间(1)孕产妇的常规产前检查:包括血压、体重、尿常规、血常规、血型、血糖、乙肝、梅毒等。
(2)孕期并发症:妇科医生需要关注孕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3、分娩管理(1)自然分娩:对于正常孕妇,鼓励自然分娩,但医生需要做好分娩计划和分娩过程的监测。
(2)剖宫产:对于存在严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的孕妇,需要进行剖腹产手术。
4、产后护理(1)产褥期的护理:包括伤口护理、产后恶露情况的观察、产后用药等。
(2)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有益,医生需要为产妇提供正确的喂养指导。
5、新生儿护理(1)新生儿常规检查: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肤色、吸吮反射等指标的观察。
(2)新生儿疾病防治: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症等的防治工作。
总而言之,妇产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妇科和产科两方面的知识。
妇科常见知识点总结一、月经与月经周期1. 月经的定义月经是女性每个月子宫内膜在没有受精卵的情况下脱落并出血的生理现象。
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左右,但也有个体差异。
2. 月经周期的正常范围月经周期的正常范围为21-35天,周期波动在2-3天内属于正常。
月经出血通常持续3-7天,出血量平均为20-60毫升。
3. 月经不调的类型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缩短、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或增多、经期不规则等情况。
4. 月经不调的常见原因月经不调的原因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紊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等。
5. 月经不调的治疗根据不同原因,月经不调的治疗可以包括药物调理、手术治疗或中医调理等。
二、妇科常见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子宫肌层。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盆腔疼痛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异位生长,可引起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不孕等症状。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囊性病变,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可引起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等症状。
4.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经间期出血、月经不规律、不孕等。
息肉的大小和位置不同,症状也各异。
5. 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常见于性生活不洁或分娩后。
主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6. 宫颈炎宫颈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一种,常见症状包括宫颈出血、白带增多、性生活疼痛等。
7. 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于产后或更年期的女性。
主要症状为盆腔不适、尿失禁、性生活困难等。
8. 阴道炎阴道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常见炎症,主要症状包括阴道瘙痒、灼热感、白带增多、异味等。
三、常见妇科检查1. 乳腺检查乳腺检查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一环,包括乳腺触诊、乳腺彩超、乳腺X光等。
妇科总结知识点一、妇科常见疾病阴道炎:是指阴道黏膜炎症,它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阴道炎主要包括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等。
宫颈炎:是指宫颈黏膜炎症,其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下腹部胀痛、月经不调等。
盆腔炎:是盆腔内脏器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
症状主要为下腹部疼痛、发热、不规则月经等。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肿瘤,多在育龄期发生。
其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增多、盆腔疼痛等。
卵巢囊肿:是卵巢表面或内部形成的液性囊肿,多在生殖期女性发生。
其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腹部肿块、盆腔疼痛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移植到子宫腔以外的组织内并生长,常在盆腔、输卵管、卵巢等处发生。
其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盆腔疼痛、不孕等。
二、妇科常见疾病的预防阴道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穿棉质内裤等。
宫颈炎的预防主要包括定期妇科检查、避免性生活过度等。
盆腔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保持生殖器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避孕等。
子宫肌瘤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
卵巢囊肿的预防主要包括定期妇科检查、保持身体健康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主要包括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身体健康等。
三、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阴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用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局部抗菌药物等。
宫颈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抗炎药物、药物治疗等。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生殖系统清洁等。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综上所述,妇科常见疾病是女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因此,女性朋友应该注重自身的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同时,也希望医生能够关注妇科疾病的研究,为女性朋友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妇科学常见知识点总结妇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学科,其中涉及了很多常见知识点。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和科学研究,总结妇科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女性健康问题。
一、月经周期女性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但正常的周期范围是21-35天,周期长短因人而异。
月经周期是由脑下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控制的。
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子宫内膜开始脱落,形成月经,同时卵巢开始发育卵泡。
经过14天左右,卵泡破裂,排卵发生。
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卵巢会产生黄体素,维持子宫内膜的厚度,同时向脑下垂体释放抑制因子,导致黄体衰退,子宫内膜脱落,形成新的周期。
二、常见妇科疾病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点是子宫内膜异位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导致月经期疼痛、不孕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形成。
初潮早、生育年龄晚、月经量多、月经周期异常、不孕等是该病的常见表现。
治疗原则:抑制排卵和月经期,通过手术将异位子宫内膜切除。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表现为排卵障碍、月经不规则、不孕、多囊卵巢形成等。
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胖、体毛增多、阴道干涩等。
治疗原则:改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调节内分泌。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妇科良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月经不规则、周期紊乱、腹痛、腰痛等。
大多数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
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组炎症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
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腹部不适、发烧、白带异常等。
治疗原则:抗感染治疗、改善阴道卫生、预防复发。
5.子宫颈癌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临床表现包括异常阴道出血、痛经、性交出血等。
治疗原则: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或联合治疗。
6.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常见的类型有上皮性卵巢癌和性索间质肿瘤。
妇科科室的知识点总结一、常见妇科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痛、盆腔压迫感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不孕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盆腔检查、B超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药调理等。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的卵巢疾病,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痛、腹胀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B超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4. 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宫颈疾病,多见于生育期的女性,症状包括阴道不规则流血、性交疼痛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检查、宫颈活检等,治疗方案包括电灼术、冷冻疗法和激光治疗等。
5.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常见的病变,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痛、盆腔压迫感等。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中药调理等。
二、诊断方法1. 初步诊断初步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主诉、病史和症状来确定可能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盆腔疼痛、不孕等。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妇科医生必须进行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和盆腔等部位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激素水平检测、细胞学检查等,可以为妇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等,可以为妇科医生提供直观的解剖结构信息。
5.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包括活检、切片检查、细胞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6. 激素水平检测激素水平检测是评估患者内分泌状态的重要手段,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卵泡刺激素等。
妇科个人知识点总结大全1. 基础知识(1)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等器官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2)女性月经周期:了解女性的生理周期,包括生理期、排卵期、黄体期等,以及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影响。
(3)妇科疾病的分类:包括炎症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生殖健康问题等。
2. 常见疾病(1)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性疾病,易导致不孕不育和慢性盆腔痛。
(2)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性疾病,多表现为月经过多和周期不规律。
(3)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等,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威胁。
3. 诊断及检查(1)妇科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涂片、妇科B超等。
(2)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如宫腔镜检查、盆腔炎病原体检测、宫颈环扎术等。
4.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避孕药、调经药等,针对不同的妇科疾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包括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妇科微创手术等,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
5. 疾病预防(1)定期体检:定期到妇科医生处进行体检,排除妇科疾病的风险。
(2)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3)生活方式调整: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有助于维护妇科健康。
6. 妇科保健(1)孕前保健:孕前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保证身体健康后再怀孕。
(2)孕期保健:孕妇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生活和工作的安排,避免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3)产后康复:产后需要进行产后康复训练,恢复身体健康。
7. 女性生殖健康知识(1)避孕知识:了解不同的避孕方法及其适用情况。
(2)性教育:了解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及性健康知识。
(3)更年期保健:更年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需要特别注意保健和调理。
总之,妇科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学科,对于女性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并掌握妇科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女性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健康。
妇科室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妇科常见病1.月经不调:包括闭经、月经过多、不规律等问题。
治疗方法常见的有中药调理、激素治疗等。
2. 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发生炎症,症状包括白带增多、瘙痒不适等。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等。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到宫外器官或腔隙内引起相应的病变,常见症状为月经不规律、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激素治疗等。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生殖系统常见肿瘤,多数无症状,如有症状则包括月经不规则、下腹部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中药治疗等。
二、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真菌药物局部外用或口服治疗。
2.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宫颈、子宫等部位的肿瘤,诊断方法常见的有超声检查、CT、MRI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3. 阴道炎:阴道炎是指阴道发生炎症,症状包括阴道瘙痒、异味、白带增多等,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抗感染药、局部清洗等。
三、孕产妇保健1. 孕前保健:孕前保健是指女性在怀孕前进行的身体保健工作,包括孕前体检、补充营养、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2.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包括孕期食品营养、孕期体检、孕期锻炼等,还应定期进行妇产科检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
3. 产后保健:产后保健包括产后休息调养、产褥期护理、产后体检等。
四、妇科手术1. 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手术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2. 宫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用于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异位妊娠、子宫内膜息肉等。
3. 宫颈锥形切除术:宫颈锥形切除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切除宫颈表浅组织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妇科室是女性专属的医疗科室,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女性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妇科疾病1.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炎症等。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等。
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的一种囊状肿块,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胀痛、压迫感等。
宫颈炎症是一种宫颈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疼痛等。
2.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需要依据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辅助检查包括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妊娠期管理1.妊娠期管理是妇产科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孕早期的产前诊断、孕中晚期的孕产检、分娩过程的分娩管理等。
产前诊断主要包括孕妇的健康评估、孕产检的筛查和诊断、孕期营养和保健等。
孕产检主要包括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以及对孕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分娩管理主要包括对孕妇的分娩准备、分娩过程的监测和指导,以及分娩后的产褥护理。
2.产前诊断主要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两个方面。
产前筛查主要包括母血和胎儿超声检查,用于早期筛查孕妇生育异常和胎儿先天畸形的风险。
产前诊断主要包括羊水穿刺和绒毛活检,用于明确胎儿染色体和遗传疾病的诊断。
三、产科手术1.产科手术主要包括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术两种。
剖宫产术是一种把胎儿从子宫内取出的手术,适用于孕妇分娩困难、娩儿发生窘迫、产妇发生紧急情况等情况。
阴道分娩术是一种通过阴道自然分娩的方式,适用于孕妇分娩情况正常的情况。
2.产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妊娠骨盆积液等。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理等。
综上所述,妇产科是一个重要的医学专业领域,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而复杂。
妇产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够胜任相关的临床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妇产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更多的女性带来健康和幸福。
妇产科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1.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女性生殖器的生理周期,包括月经周期、排卵过程、受精和妊娠等生理过程的规律和变化。
3.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包括青春期的特征、月经初潮的年龄和规律等内容。
4.女性生殖器官的变态生理,包括月经失调、闭经、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生理机制和表现。
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2.女性生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3.女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和后天改变,包括子宫双角、子宫发育异常、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等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女性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
5.女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包括盆腔积液、盆腔器官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妊娠期的保健和常见妊娠并发症1.妊娠期的保健知识,包括孕期饮食、运动、作息、心理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2.孕早期疑似妊娠、妊娠骨盆及妊娠早酒球综合症等疑似早孕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3.妊娠中期的保健知识,包括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孕期体重增长、胎动监测等内容。
4.孕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妊娠后期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5.妊娠合并病及妊娠远期并发症,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孕期子痫前症、妊娠合并肾病等罕见妊娠合并症的诊治。
四、分娩和产后护理1.分娩的生理过程,包括产程的三个阶段、分娩的规律和变异、产妇临产的征象等内容。
2.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包括孕期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产后康复恢复等方面的指导。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生殖系统解剖生理1.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
卵巢是生殖细胞的生成器,也是分泌性腺;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通道;子宫是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和外阴则是生殖道的出口。
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2. 月经周期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月经周期正常为28天左右,分为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四个阶段。
其中排卵期为女性受孕的最佳时机。
月经周期的长短、月经量和质地都是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第二部分:常见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较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盆腔疼痛、异常阴道流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保留子宫和维护生殖器官功能。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周期性盆腔疼痛、性交疼痛、月经失调和不孕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
3. 盆腔炎症盆腔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多个部位。
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热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等。
4.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早期诊断对于妇女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第三部分:妇女生殖健康及生育1. 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参考指标。
2. 不孕症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男性因素、女性因素和双方因素。
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促排卵治疗、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等。
3.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包括孕期体重管理、营养调理、孕期保健检查等。
孕期合理的保健措施可以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妇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妇科常见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内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常引起月经不调、盆腔疼痛等症状。
2. 卵巢囊肿:卵巢内的液体或半固体组织形成的囊状物,常引起腹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在子宫外生长,常引起经期疼痛、不孕等症状。
4. 子宫颈炎:子宫颈发炎,常引起白带异常、性交疼痛等症状。
5.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发炎,常引起月经不调、腹痛等症状。
6. 卵巢炎:卵巢发炎,常引起下腹痛、发热等症状。
7. 宫颈糜烂:宫颈表面上皮受损,常引起白带增多、性交出血等症状。
8. 盆腔炎症:盆腔内器官感染,常引起下腹痛、发热等症状。
二、妇科常见检查1. 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和附件的触诊、镜检等。
2. 妇科超声:通过超声波探头观察子宫、卵巢和盆腔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3. 阴道分泌物检查:观察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气味和性质,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4. 宫颈涂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和其他疾病。
5.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HCG等,用于评估身体状况和妊娠情况。
6. 乳腺检查:包括乳房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用于筛查乳腺疾病。
7. 骨密度检查:用于评估骨骼健康状况,预防骨质疏松症。
三、妇科保健知识1. 月经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 孕前保健: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的饮食,避免吸烟和饮酒,定期进行体检。
3. 孕期保健:遵医嘱进行孕期体检,保持适量的运动和均衡的营养,注意避免感染。
4. 更年期保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适量运动,注意饮食调理,定期进行体检。
5. 避孕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避孕环、避孕注射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
6. 妇科炎症预防: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清洗和使用刺激性物品,注意个人卫生。
7. 乳腺保健:定期进行乳房自检,避免乳房受到外力撞击,保持乳房清洁干燥。
四、妇科手术治疗1. 子宫肌瘤切除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功能。
妇科医学知识点总结一、妇科常见疾病1. 阴道炎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等。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阴道炎症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局部抗菌药物或口服抗真菌药物。
2.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经量增多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或介入治疗。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灶异位生长为主要特征。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经期疼痛、盆腔疼痛、不孕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
4.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卵巢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腹部包块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或药物治疗。
5. 宫颈炎宫颈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疾病,主要包括宫颈糜烂、宫颈炎性疾病等。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宫颈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阴道炎症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局部抗菌药物或冷冻治疗。
6. 盆腔炎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疾病,主要包括宫管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下腹痛、发热、盆腔压痛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
7.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是妇科常见疾病中的一类,主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心理性不孕等。
治疗该疾病通常采用心理疗法、药物治疗等。
二、妇科诊断方法1. 临床检查临床检查是指通过触诊、妇科检查、彩超等检查手段来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妇科分泌物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尿液检查等。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盆腔彩超、盆腔CT、MRI等。
4.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活检、细胞学检查等。
5. 生殖内分泌检查生殖内分泌检查主要包括妇科激素检查、超声波排卵监测等。
三、妇科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
妇科知识点护考总结一、妇科常见疾病1.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形成的肿块,生长于子宫肌壁内或外。
其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腹胀等。
在检查时常见的症状为子宫肿大及触摸到肿块。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1.2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一种卵巢内出现的囊性病变。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腹部不适、下腹疼痛等。
检查时可触及肿块,有时需要进一步的B超、CT检查来确定囊肿的性质。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穿刺引流或药物治疗等。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骨盆腹膜等而引起的慢性炎症。
其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经期疼痛、性交疼痛等。
检查时可发现盆腔肿块和粘连,有时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来确定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及激光治疗等。
1.4 阴道炎阴道炎是一种由细菌、念珠菌或滴虫等引起的阴道炎症。
其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下腹疼痛、性交疼痛等。
检查时可触及阴道炎的分泌物,需要进行分泌物涂片检查来确定病因。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及局部药物的应用。
1.5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一种由于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乳腺病变,主要发生在20-40岁的女性。
常见症状包括乳房不适、乳房胀痛、乳房包块等。
检查时可触及乳腺增生的肿块,有时需要进行乳腺X线摄影和B超检查来确认诊断。
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手术切除以及中药治疗等。
二、妇科常见症状2.1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或经量与正常生理情况不符。
常见类型包括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等。
可能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而定,包括调整生活作息、饮食调理、中药调理以及药物治疗等。
2.2 下腹疼痛下腹疼痛是妇科常见症状,可能是由于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
治疗方法包括抗炎药物、抗感染药物、手术治疗等。
2.3 白带异常白带异常是指阴道分泌物的性状、颜色以及气味发生改变。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妇科常见疾病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指来源于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其症状表现有月经不规律、经期过多、经期延长、腹痛以及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等。
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如盆腔腹膜、卵巢等,引起月经不调、腹痛、性交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壁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发热、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介入治疗等。
5、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液性或实性肿块,常见症状有月经不调、下腹胀痛等。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6、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炎症,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不适等。
治疗方式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及保持宫颈清洁。
二、产科常见疾病1、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一般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
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子痫、胎儿宫内窘迫等。
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压、保持休息和输液等。
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乏力等。
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等。
3、宫内发育受限宫内发育受限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导致胎儿体重低于正常低于胎龄的10%。
常见症状为宫高增长缓慢、羊水过少等。
治疗方式包括定期产检、输液等。
4、羊水过多羊水过多是指孕妇子宫腔内的羊水量超过2000ml。
常见症状为腹围增大、心前区胀痛、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式包括抽取羊水、输液等。
5、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妊娠期间胎膜破裂,羊水过早流出。
常见症状为阴道流出液量增多、羊水呈脓性恶臭等。
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保持卧床等。
妇科记忆知识点总结大全妇科疾病知识点: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子宫肌层内的良性肌瘤,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或不规律,腹部压块感,尿频、尿急,性交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外其他部位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痛经,性交疼痛,不孕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生长的一种囊状肿物,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胀痛,月经不规律,不孕等。
治疗方法通常为手术切除。
4. 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病因素为宫颈HPV感染。
早期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后期可出现腹痛、腰痛、下肢水肿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
5.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子宫内膜表面绒毛状肿块和较多血管组织形成的肿块。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多,性交出血等。
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6. 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器官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多为细菌感染引起。
常见症状为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规律,性交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手术治疗。
妇科保健知识点:1. 月经保健月经是女性生理期的重要表现,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疲劳对月经保健至关重要。
2. 孕产期保健孕产期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孕期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适当的运动,产后要恢复良好的身体状态。
3. 更年期保健更年期是女性生理变化的重要阶段,更年期保健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适当的锻炼,增强抵抗力和心理调适。
4. 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保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措施,包括妇科内科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等。
5. 预防妇科疾病预防妇科疾病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
以上是一些妇科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妇科疾病,保持女性生殖健康。
希望每位女性朋友都能够关注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妇科基本知识点总结一、妇科常见病症1. 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等情况,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
2. 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和组织的炎症,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不适感等。
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5-50岁的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经期过多、腹痛等。
4.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生长的一种水肿性、液体充满囊袋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月经紊乱、排卵疼痛等。
5. 宫颈炎症:宫颈炎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宫颈黏膜炎症,表现为白带异常、盆腔疼痛等症状。
二、常见妇科肿瘤1. 乳腺癌: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凹陷等。
2.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下腹疼痛等。
3. 卵巢癌:卵巢癌是卵巢组织中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腹水、消瘦等。
4. 宫颈癌:宫颈癌是宫颈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异常、下腹坠痛等。
5. 阴道癌:阴道癌是阴道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肿块、排尿困难等。
三、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1. 多囊卵巢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女性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多毛症、不孕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经期疼痛、不孕、盆腔疼痛等。
3. 妇科功能性出血:妇科功能性出血是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异常,表现为月经失调、经期过多或过少等。
四、妇科微创手术妇科微创手术是指用微创技术治疗妇科疾病的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和阴道镜手术等,常用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炎、宫外孕、宫颈息肉等疾病的治疗。
五、妇科盆底功能障碍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盆腔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紊乱或破坏,包括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常见于产后、更年期及盆腔手术后的女性。
妇科临床常用知识点总结前言妇科临床是指涉及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的临床医学领域,广泛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及治疗。
妇科临床的常用知识点包括妇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妇科临床常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参考。
一、常见病理生理知识点1. 妇科生理(1)月经周期:月经周期通常为28天,从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起。
在月经周期中,主要包括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每个周期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变化和激素水平变化。
(2)妊娠:妊娠是指女性受孕并怀孕的生理过程。
妊娠期通常为40周,分为三个孕期,分别是前三个月、第四到第六个月和第七到第九个月。
2. 妇科病理(1)炎症性疾病:如宫颈炎、盆腔炎等,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下腹疼痛等。
(2)肿瘤性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肿块、月经不调等。
(3)内分泌失调疾病:如月经紊乱、闭经等,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异常、雌激素水平变化等。
二、诊断常用知识点1. 基本检查(1)妇科检查:包括外阴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检查等,用于观察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病变情况。
(2)妇科超声:包括盆腔超声、宫颈超声等,用于观察卵巢、子宫和其他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异常情况。
2. 特殊检查(1)细胞学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等,用于筛查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2)生物化学检查:如雌激素水平、孕酮水平等,用于评估内分泌功能、妊娠情况等。
3. 诊断常见病例(1)宫颈炎: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诊断可通过宫颈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等。
(2)卵巢囊肿:常见症状包括下腹不适、月经不规律等,诊断可通过盆腔超声等。
(3)子宫肌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增多、腹部包块等,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盆腔超声等。
三、治疗常用知识点1. 药物治疗(1)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等,用于治疗宫颈炎、盆腔炎等炎症性疾病。
妇产科常见考点总结
1. 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
2. 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禁止
肛门指检)
3. 胎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
4. 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5. 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
6.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
7.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型首选:缩宫素静滴(高张型首
选哌替啶)
8.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选在第一产程中注射:哌替啶
9. 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首先考虑:胎盘植入
10. 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特征:宫颈糜烂
11. 宫颈癌最早症状:接触性出血
12. 筛选宫颈癌最有效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13. 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发生
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腹腔镜检查
15. 最常见的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16. 固定宫颈位置最重要的韧带是:主韧带
17. HCG于妊娠时间分泌达高峰的时间是:8~10周
18. 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
19. 胎盘早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IC
20. 死亡率居妇科癌症首位的是:卵巢肿瘤
21. 蒂扭转最易发生于:浆膜下子宫肌瘤
22. 侵润性葡萄胎转移转移灶最长转移到:肺
23. 确诊前置胎盘首选:B超检查可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
24. 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最常见的途径为:子宫颈管粘膜的静脉
25. 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6. 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
腔种植
27. 绒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肺、阴道、脑、肝
28. 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是:氯米芬治疗
29. 最简单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诊断方法是:雌孕激素序贯试
验
30. 肌瘤变性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样变
31. 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鳞腺癌
32.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移行带
33. 早孕反应:妇女停经后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
欲缺乏喜食酸物恶心晨起呕吐等
34.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
阴道排除称恶露(血性、浆液、白色)
35. 子痫前期处理:治疗原则为休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解痉:硫酸镁镇静:地西泮降压:肼苯哒嗪扩容:血清蛋白、全血利尿:甘露醇)36. 子痫处理原则:控制抽搐纠正缺氧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
制后终止妊娠
37.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者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处理原则:抑宫缩止出血纠贫血防感染)
38.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正常位置的胎盘在
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39. 胎儿窘迫: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及酸中毒而危及其健康和
生命的病理现象
40. 产褥感染:分娩时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
部或全身感染
41. 子宫肌瘤分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42. 葡萄胎: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终于绒毛
变成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之间有细蒂相连称串形如葡萄4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和其周围组织纤维化,在病变部位形成紫褐色半点或小泡甚至发展成大小不等的紫蓝色结节
或包块
44. 功能性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检查级生殖器官检查均未发现明星的器质性疾病
45.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
出血
46. 产后2小时处理:在产房观察产妇情况后协助产妇首次哺乳定时测量血压脉搏观察阴道流血量膀胱是否充盈并记下检查结果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并肌注子宫收缩
剂:目的防止产后出血
47.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48. 阴道出血的原因: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与妊娠有关的子宫
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全身性疾病
49. 葡萄胎的自然转归:葡萄胎排空后消退规律对预测很重要血清hcg稳定下降首次降至阴性的平均时间约9周最长不超过14周治疗:1清宫2卵巢黄素化囊肿3子宫切除术4
预防性化疗
50. 子宫韧带:
1圆韧带(维持前倾)
2阔韧带(限制两侧倾斜)
3主韧带(防止子宫下垂)
4宫底韧带(维持前驱位)
51. 输卵管4部:
1间质
2峡部
3壶腹
4伞部
52. 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精神因素胎儿
53. 输卵管妊娠的病因:慢性输卵管炎卵子游走避孕失
败输卵管发育异常
54. HCG: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受精后6日开始分泌于妊娠8到10周血清HCG到高峰持续10下降到分娩只要功能维持黄体寿命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55. 盆腔炎最低诊断标准:宫体压痛触痛附加标准:体温大于38度宫颈淋球菌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特意标准:输卵管表面充血输卵管壁水肿输卵管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56. 子宫肌瘤分类:
1肌壁间
2浆膜下
3 黏膜下
57. 肌瘤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肉瘤变脂肪变钙化
58.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1 体腔上皮来源的肿瘤
2 生殖细胞肿瘤
3 性索间质肿瘤
4 转移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