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考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
高考物理实验题在考试中占比较大,所以考生需要注重实验的复习和掌握。
根据相关信息和总结,以下是高考物理实验的 17 个必考实验:
1. 动量守恒实验
2. 机械能守恒实验
3.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4. 电阻、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5. 力的矢量守恒实验
6. 平抛运动实验
7. 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9. 测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10.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实验
11.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
12. 测定电池电动势及其内阻实验
13. 探究速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实验
14.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6.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17.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物理实验考查内容可能会
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高考考试说明和要求进行了解和准备。
高考复习中的物理实验与题型分析物理实验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既是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也是考查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物理实验的意义、高考中的物理实验与题型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复习物理实验。
一、物理实验的意义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和验证,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2. 加深理解记忆: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实际现象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并加深记忆。
3. 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考中的物理实验与题型在高考物理试卷中,物理实验与题型通常体现在选择题、判断题和应用题中。
1. 选择题:选择题常常以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作为背景,通过对实验数据、实验原理或实验现象的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2. 判断题:判断题往往涉及对物理实验结论的判断,学生需要根据物理实验的原理和结果判断判断给定陈述的真假。
3. 应用题:应用题是对物理实验进行综合运用的题型,通常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已知物理理论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方法为了有效复习物理实验,考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复习实验原理:重点关注常见物理实验的原理及相关公式,理解实验原理对应的物理概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复习实验步骤:熟悉常见实验的操作步骤,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做到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3. 复习实验数据分析: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结论。
4. 多做实验题:针对高考常见的物理实验题型,多做相关的习题,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四、怎样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复习时间在物理实验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充分利用时间:1.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物理实验复习的时间,将重点内容安排在最佳复习状态的时段,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2023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物理一、考试要求- 强调基础物理知识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 测评学生对物理学原理、概念和实验操作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 综合考察学生的物理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 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重点掌握物质、运动、力、能量等基本物理概念和相关定律。
- 理解牛顿力学,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 熟悉电磁学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等。
2. 基本物理实验- 熟悉并掌握常见的基本物理实验操作。
- 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能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应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掌握工程力学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相关知识。
- 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包括热传导、热膨胀等。
- 研究光学基本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
4. 现代物理- 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熟悉原子结构和核物理的相关知识。
三、考试形式- 闭卷考试。
- 组成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评分- 根据题目难度和解答准确度进行评分。
- 解答题的答案应简洁明确,计算过程清晰。
-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得到更高分数。
五、备考建议- 充分理解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 高效使用时间,进行大量练和题目训练。
- 注意解答题的步骤和计算过程,准确性和清晰性很重要。
-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相互讨论和研究。
以上为《2023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物理》的简要内容概述,提供给考生备考参考。
高考物理必考实验一、验证性实验⑴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N-----m2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 > m2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4.主要测量量: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高考实验专题 测定物体的加速度1. 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研究。
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
在ABCDE 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 点,在打出C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 (2). 0.233 (3). 0.75 【解析】【详解】分析可知,物块沿倾斜长木板最匀加速直线运动,纸带上的点迹,从A 到E ,间隔越来越大,可知,物块跟纸带的左端相连,纸带上最先打出的是A 点;在打点计时器打C 点瞬间,物块的速度24.65100.233m/s 220.1BD C x v T -⨯===⨯;根据逐差法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22226.15 3.15100.75m/s 440.1CE AC x x a T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0.233;0.75。
2.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 )所示。
实验时学.科.网,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 )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 )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 )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 )中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2)0.19 0.037【解析】(1)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由图(b )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间的距离逐渐滴水针头 小车图(a )水 83100117133150左 右 mm图(b )A减小,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所以相邻两水滴间的时间间隔为:s 324530==∆t , 所以A 点位置的速度为:m/s 19.02133.0117.0=∆+=tv A ,根据逐差法可求加速度:21245)(6)()(t a x x x x ∆=+-+, 解得a =0.037 m/s 2。
高考物理实验方法,题型及解决方法高考物理实验题类型及解决方法1、迁移类实验这类实验题具有如下特点:它们基本上都不是课本上现成的实验,但其原理、方法以及所要求的知识均是学生所学过的,即用“学过的实验方法”、“用过的仪器”进行新的实验,以考查其基本实验能力和理解、推理、迁移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在了解所介绍的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使用过的仪器和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情景迁移、联想类比,就可解决问题。
【解析】这是游标卡尺拓展应用.圆弧形的游标尺相当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圆盘的边缘标有的刻度相当于主尺.在游标尺0刻度前读出19°,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在游标尺上读出0.5°.因此测量的夹角为19.5°.【解析】这是游标卡尺拓展应用.圆弧形的游标尺相当于游标卡尺的游标尺,圆盘的边缘标有的刻度相当于主尺.在游标尺0刻度前读出19°,游标尺的第5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刻度对齐,在游标尺上读出0.5°.因此测量的夹角为19.5°.2、应用型实验这类实验题具有如下特点:它们基本上以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背景立意命题,且多以信息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给的文字、图表中捕获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解答。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从题给的文字、图表中捕获有效信息,从中找出规律,通过联想、等效、类比等思维方法建立与新情景对应的物理模型,并在旧知识与物理模型之间架设桥梁,并将旧知识迁移并运用到新情景中去,然后进行推理、计算,从而解决问题。
3、设计型实验这类实验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要求和给出的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
要求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能将课本中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新的背景中,进而设计出实验方案。
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大纲解析高考物理中,实验题目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考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深入理解高考物理实验题目大纲,把握其中的要点和规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看高考物理实验大纲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大纲会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多个领域的实验。
力学实验中,常见的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热学实验则可能涉及到探究固体的热膨胀规律等;电学实验通常包括测量电阻、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光学实验或许有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等。
在这些实验中,每个实验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方面的要求。
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为例,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实验原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通常有小车、砝码、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绳、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天平、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包括安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等环节。
在数据处理方面,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加速度的值,并绘制相应的图像来分析数据。
误差分析则要考虑摩擦力、测量误差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考生来说,理解实验原理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清楚地知道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才能在面对各种变化和问题时,准确地把握实验的核心。
比如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如果不明白欧姆定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要采用伏安法测量,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电路和器材。
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高考物理实验的一个重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实验器材的用途、精度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器材。
例如,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就需要根据电源的参数和实验误差的要求来确定。
如果量程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或者无法测量。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全归纳
高考物理实验题类型涵盖了多个实验题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
1. 实验设计题:给定实验条件,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预期目标。
2. 实验数据处理题:给定实验数据,要求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计算。
3. 实验误差处理题:给定实验数据和误差范围,要求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结果。
4. 实验仪器使用题:给定仪器和实验步骤,要求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实验,并得出正确结果。
5. 实验结果分析题:给定实验结果和目标,要求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相关推断。
6. 实验图形分析题:给定实验图形,要求分析图形,得出结论并进行计算。
7. 实验宏观与微观结合题:要求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宏观与微观的分析,提出相关结论。
8. 实验应用题:要求将实验中得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物理实验高考知识点物理实验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考察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巧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物理实验相关的高考知识点。
一、仪器与量具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量具有许多种,其中包括显微镜、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万用表、天平等。
这些仪器的使用需要掌握其使用方法、读数规则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二、电路实验电路实验是物理实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常见的电路实验有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等。
在进行电路实验时,需要注意电路的准确连线、电阻值的选择以及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
三、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是物理实验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干涉实验、衍射实验、透镜成像等。
在进行光学实验时,需要注意光源的选择、光的调节以及透镜的放置方法等。
四、力学实验力学实验主要包括测量小球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等。
在进行力学实验时,需要注意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误差的分析。
五、热学实验热学实验包括测量热量的传递、测定蒸汽的压强等。
在进行热学实验时,需要掌握热量的传递规律、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热力学方程的应用。
六、电磁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包括测量电磁感应的现象、测定电磁铁的磁场等。
在进行电磁学实验时,需要熟悉电磁感应的原理、电磁场的测量方法以及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七、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常见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绘制实验曲线、确定实验规律以及计算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和相对误差等。
八、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并注意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如合理使用实验药品和仪器,正确处理废弃物等。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掌握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物理成绩和总成绩至关重要。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注重实践,熟悉各种实验仪器和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规律和数据处理技巧,提升自己的实验能力。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要求根据给定的电路和仪器,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数值。
2. 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要求通过测量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确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等效电阻。
3. 欧姆定律的验证:要求通过改变电压或电阻,测量电流的变化,验证欧姆定律(U=IR)。
4. 灯泡的热效应:要求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计算灯泡的功率和能量转化。
5. 电磁感应:要求通过运动磁铁或改变线圈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电流的产生和方向变化。
6. 高斯定律和电场分布:要求用静电计测量不同位置和方向的电场强度,观察电场的分布和变化。
以上是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题型的一些常见内容。
具体的实验题目和要求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年份而有所差异。
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教材和
过往的高考真题,以获取更准确和具体的题型信息,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准备。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高考物理必考的17个实验主要包括:光的反射定向、串联电阻的测量、并联电阻的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L-C振荡电路的测量、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电磁感应定向、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谐振弦波的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定性测量、直流电磁铁的磁场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负偏压电流的测量、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学校一段漂移的磁力测量和绝缘体介质的电导率测定。
第一个实验是光的反射定向实验。
通过使用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探究光在反射过程中的定律。
实验中利用反射角测量角度并确定各角的关系。
第二个实验是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串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第三个实验是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并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四个实验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性。
第五个实验是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实验。
通过改变气压,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研究气压与气压计读数之间的关系。
第六个实验是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实验。
通过在弹簧上加不同的力,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第七个实验是L-C振荡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计算L-C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
第八个实验是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实验。
通过使用纸张和水,分离出简单混合颜料中的某个颜色。
第九个实验是电磁感应定向实验。
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测量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和磁感应强度。
第十个实验是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实验。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同时,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在凸透镜上的成像距离和物距计算几何焦距。
第十一个实验是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金属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量,计算金属导线的比热容。
高考物理力学试验主要有哪些
学生:试验题在物理高考中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力学试验主要有哪些?
老师:中学必修课物理学生分组试验由长度的测量、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探讨平抛物体的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六个试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力学试验板块。
占《考试大纲》上所列出的学生分组试验的32%。
物理试验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重要内容,也是确定考试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复习物理试验的时候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因为任何一个中学物理试验都有如下的学问结构: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器材、试验装置、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现象的视察、试验数据记录、试验数据的处理、试验结论。
把每个试验的大框架弄清晰以后,才能详细到某一个试验的特别要求:限制哪些变量条件、试验仪器的运用、数据如何记录、结论得出以及误差分析等。
只有上述试验的学问结构清晰了,才有可能去借鉴学过、做过的试验设计简洁的新试验方案。
同学们认为比较难的设计试验试题的命题基本原则是理在书内题在书外。
专题02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的设计原理(1)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x 1、x 2、x 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Δx =x 2-x 1=x 3-x 2=x 4-x 3=C (常量),即两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2)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①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根据x 4-x 1=x 5-x 2=x 6-x 3=3aT ²(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236322522141333T x x a T x x a T x x a -=-=-=、、, 再算出平均值3321a a a a ++=①用图像法求加速度 先根据Tx x v n n n 21++=以求出所选的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 -t 图像,图线的斜率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实验步骤(1)按图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细绳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跨过滑轮后在另一端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一端固定在小车上,用手拉住小车。
(3)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这样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至少重复3次。
(4)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研究,舍去开头比较密集的点,确定好计数始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使时间间隔为T =0.1s 。
(5)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1x 、2x 、3x ①n x 。
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值,最后求其平均值(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作出v -t 图像,求得直线的斜率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典例1:(2022·浙江·高考真题)(1)①“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全归纳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全归纳在物理实验这一块,考生尤其是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一定要掌握各种题型,熟练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下面是一份高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全归纳。
一、基本电路实验1. 求串、并联电阻的总电阻。
2. 用毫伏表、电流表测量含电阻器电路的电流和电势差。
3. 确定电路内一电极的电势差。
4. 确定由电势差移动一定电荷在电路内的电子电动势。
二、运动学实验1. 利用滑板和匀加速运动的轨迹,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2. 用卫星探测器的径向速度设计轨道路径。
3. 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了解匀变速运动轨迹的特点。
4. 深入探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时间。
三、光学实验1. 利用到达屏幕的反射光和折射光绘制实际的折射光线图。
2. 确定一个凸透镜的焦距。
3. 利用将波长测量标尺放在光线上,并使光线水平地测量光波波长。
4. 利用衍射原理测量信号的波长计算电信设备的带宽。
四、力学实验1. 用万能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修正读数。
2. 用双臂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修正读数。
3. 用扭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4. 用电子秤、弹簧测力计设计尺寸小的载荷测量装置。
五、热学实验1. 测定多个材料的比热容和热导率。
2. 利用卡尔曼系统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不同散热条件的影响。
3. 测量钢制柱和铝制柱的热膨胀系数,并进行比较。
4. 测量液体和气体的密度、热导率、热膨胀系数。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实验题的题型全归纳。
考生可以参考这些题型加强自己的实验能力,从而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同时,这也是一个学习物理实验的好方法。
解析高考物理必考的电路实验题高考物理考试中,电路实验题是必考的一部分,也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电路实验题的解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物理考试。
一、串联与并联电路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实验是高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实验类型之一。
该实验主要涉及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电流和电压计算。
1. 实验目的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性,掌握其电流、电压的计算方法。
2. 实验材料与仪器(1)电源: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稳定性好。
(2)电阻:选用不同阻值的电阻,方便计算。
(3)导线:选用良好导电性能的导线进行连接。
(4)电流表与电压表:准确测量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3. 实验步骤(1)串联电路实验:(a) 将三根电阻串联,连接到电源正极和负极。
(b)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
(c)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d)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总电流、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2)并联电路实验:(a) 将三个电阻并联,连接到电源正极和负极。
(b)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流。
(c)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d)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支路电流、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4. 实验数据分析(1)串联电路:(a) 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
(b)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2)并联电路:(a) 根据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各个支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b)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个电阻上的电压。
二、电阻与电流关系的实验电阻与电流关系实验是高考物理考试中另一个重要的实验类型。
该实验主要研究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电流计算电阻值,也是考生必备的实验技能。
1. 实验目的探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学习电流对电阻变化的影响。
2. 实验材料与仪器(1)电源:使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稳定性好。
(2)电阻:选用不同阻值的电阻,方便实验。
(3)导线:选用良好导电性能的导线进行连接。
2022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2022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将依据XXX2022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高考物理旨在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其中,理解能力包括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推理能力包括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综合能力包括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高考物理旨在全面衡量考生的德、智、体,择优录取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
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核力和核反应方程核力是一种特殊的力,它可以维持原子核的稳定。
高考物理实验考什么
初中是学物理的开始,打好地基才能盖高楼大厦;高中是盖好这座高楼大厦的重要过程。
小编准备了高考物理实验,希望你喜欢。
(1)独立完成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实验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
所列的实验(共17个学生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
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要在明确目的、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实验,既要真止理解而不是亦步亦趋地单纯模仿;又要能有创见地在实验过程中提山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控制实验条件促成达到实验目的方面积极进行独立思考,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
(2)会运用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
要学会掌握做某个或某几个所列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经自己消化吸收后能举一反三,能够用以完成其他类似的实验,或设计某些实验。
比如用比较法测电阻的实验内容,也不属于前述所列实验范围。
但所涉及的一些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都在考试说明要求的17个实验范围之内。
(3)会正确使用在所列实验中用过的仪器
考试说明中写明的、要求会止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
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要会止确使用仪器,就需要列它的性能、功用、规格、使用规则、读取数据的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地对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
要会从实验要求山发选择符合需要的仪器或量程。
在高考中将选择仪器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电路等相结合,常常是深入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
(4)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山结论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要从实验目的山发、结合实验原理进行。
对于实验中获得的原始数据(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如何根据相关规律进行止确处理并从中得山应有的结论,是实验效果如何的关键性一步。
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不仅是功败垂成,也是实验能力有缺陷的一种表现。
在处理分析数据时要能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必要时要能用函数图象作图法正确处理数据,要会发现实验的误差,并能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
还要强调一点:物理高考试题中有时还会有考查演示实验的内容。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物理演示实验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考生掌握物理
知识的情况,适当地安排一点演示实验的考查题,会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