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时代平面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4.74 MB
- 文档页数:9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授课课时计划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难点:新艺术运动的平面广告设计⏹解决方法:早期的平面设计在广告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Ⅰ组织课堂Ⅱ阐述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标Ⅲ导入新课内容Ⅳ课堂小结与布置课后作业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潇师授课课时计划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难点:装饰主义风格的平面广告设计⏹解决方法: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广告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Ⅰ组织课堂Ⅱ阐述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标Ⅲ导入新课内容Ⅳ课堂小结与布置课后作业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潇师授课课时计划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难点:平面广告设计概念⏹解决方法:利用图例直观讲解广告的概念教学过程及内容Ⅰ组织课堂Ⅱ阐述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标Ⅲ导入新课内容Ⅳ课堂小结与布置课后作业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湖潇师授课课时计划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难点:平面广告设计的基本要求⏹解决方法:利用图例直观讲解教学过程及内容Ⅰ组织课堂Ⅱ阐述课程性质、任务与教学目标Ⅲ导入新课内容Ⅳ课堂小结与布置课后作业7、容易使人记住:8、宣传内容与表现形式要健康,精神上是积极向上的。
三、平面广告与品牌:品牌是标示产品本身或与同类产品有区别的名称,文字和符号及与产品有关的独有特征的结合体。
有时候,品牌的价值就是产品的价值,它是产品的第二生命。
(一)、广告设计必须围绕品牌的“个性独立”和消费者的“欲望需求”展开。
1、注意消费者是沟通的基础:(二)、平面广告设计应从品牌发展需要出发在品牌战略“大创意概念”指导下,运用品牌个性特征进行创作,这样所呈现出的品牌印象才能刻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才能为消费者制造一个满意的品牌。
怎样来塑造中国品牌的个性形象呢?一是吸收他国先进经验,由于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只有大量吸收现代文明的养分,才能使自己的塑造能力飞速成长。
二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广告设计的品牌“个性特征”不能没有中国味,只有流动在国际级品牌(属于中国的)骨髓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是在本质上实现了“个性”。
包豪斯与平面设计包豪斯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发展到高峰时期的符号,它的建立也不是偶然的。
包豪斯是在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兴起与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在20世纪20年代均已经成熟情况下的集大成者。
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包豪斯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也是决定性的,重要的。
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仅就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影响做简单介绍。
平面设计的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具有平面设计意义的作品自古有之,古老的岩穴壁画可以看作是最为原始的平面设计作品。
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化时代等几千年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因与印刷相联系,因此往往受到印刷服务对象的限制和要求的影响,从而与各个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发生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平面设计史上,公元1919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欧洲仍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社会动荡,思想巨变,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败后的德国又掀起了“十一月革命”,国内的知识分子在巴黎,意大利,荷兰,苏联等各国传播近来的新思想的鼓舞下,抱着对祖国狂热的改革理想,积极投身到重建德国的各项工作中,公元1919年包豪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从1919年包豪斯成立到1933年包豪斯解体,在短短14年间,包豪斯经历了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以沃尔特·格罗庇乌斯为校长的早期发展阶段、以及汉斯·迈耶为校长的中期发展阶段和以米斯·凡·德·罗为校长的晚期发展阶段。
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仅表明了包豪斯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发展的历程,而且反映了当时德国乃至世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三任校长的设计教育思想的主导倾向,实质上是包豪斯在十余年间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曲线图。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共有三批教员,在平面史上,1922年的莫霍里纳吉和拜耶在一起重新打造了一种图形设计的新理念。
简述世界平面设计史发展历程
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以下是对世界平面设计历史发展的简要概述:
1. 印刷术的出现:15世纪的印刷术的发明为平面设计提供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设计师开始使用印刷技术来制作书籍、海报和宣传册等。
2. 艺术与工艺运动:在19世纪末,艺术与工艺运动在欧洲兴起。
这一运动强调设计与手工艺的结合,追求精细的手工制作和艺术性的设计。
这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它从简单的信息传达转向更加注重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3. 包豪斯学派:20世纪初,在德国魏玛成立的包豪斯艺术学校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工业化生产。
他们的设计作品采用了几何形状、纯粹的色彩和简洁的排版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瑞士国际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士平面设计师们发展出了一种被称为“国际风格”的设计风格。
国际风格的特点是简洁、直接、功能性强。
他们使用了大量的负空间、规则的网格系统和简洁的排版风格,使信息传达更加清晰和直接。
5. 数字时代的平面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也进入
了数字时代。
设计师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来创建和编辑图形和图像,使设计过程更加高效和灵活。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设计风格和趋势,如扁平化设计、响应式设计和动态图形等。
总的来说,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充满了不同的影响和转变。
从印刷术的发明到现代数字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一直在不断演变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版式设计的历史工艺美术运动18C在英国率先发起的工业技术革命,以工厂制取代了之前手工工场制,成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显著标志。
然而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同时也导致了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及社会整体设计水平的下降,因此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迅速兴起,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改革精神的艺术家,如威廉·莫里斯、察尔斯·马金托什和C·F·A沃塞等。
其中被后人誉为“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更是强调设计的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他认为“美就是价值,美就是功能”。
以莫里斯为首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家们创造了以后许多设计家广泛运用的编排构图方式,比较典型的有:将文字和曲线花纹拥挤地结合,将各种几何图形插入和分割画面等等。
威廉·莫里斯莫里斯设计的《吉奥弗雷•乔梭作品集》扉页威廉莫里斯个人设计主张莫里斯曾在牛津大学学习神学。
在那里他受到了拉斯金的设计思想的影响。
拉斯金是一位作家和批评家,他通过极富雄辩和影响力的说教来宣传其思想,在反对工业化的同时,拉斯金对建筑和产品设计提出了与若干准则,比如“师承自然、忠实于传这些思想引导莫里斯走上了艺术与设计道路。
在游历法国之后,莫里斯了他的设计生涯。
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书籍内页莫里斯对于新的设计思想的第一次尝试是对他的新婚住宅“红屋”的装修。
为了给“红屋”建成后,莫里斯与几位好友建立了自己的商行——“莫里斯商行”,自己设计产品并组织生产。
这是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于英国的众多工艺美术设计行会的发端。
尽管莫里斯与别人一道设计过家具,但他主要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即从事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镶嵌玻璃等的设计。
另外,在印刷、书籍装帧设计方面,他也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取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
他的设计多以植物为题材,颇有自然气息并反映出一种中世纪的田园风味,这是拉斯金“师承自然”主张的具体体现,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设计革新运动的思想领袖,拉斯金将产品粗制滥造的原因归罪于机械化批量生产,因而竭力指责工业及其产品。
平面设计史平面设计都与图形或印刷有关, 所有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基本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 平面设计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第一章.现代平面设计之前的平面设计(★选择和填空)第一节.图形与文字一.图形:最早的平面创造,可以认为是古代的洞穴画和崖壁画,又称岩画。
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黑彩绘粗笔蛙形纹,或称变体人形纹,间作两大圆圈纹。
应为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陶器.二.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一是5500年前的楔型文字(钉头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的象形文字——圣书字;三是3300年前的甲骨文字。
第二节.标志、书籍、广告一.标志标志最早的形式表现为封泥、印章、印记。
二.书籍泥版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
纸莎草书卷最早的版式设计。
我国唐朝时雕刻印刷的《金刚经》现存世界上第一部印刷书籍三.广告招牌和招徕市声为最早公告、告示牌主要以文字为主,只有简单的版式。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广告雏形内容由文字构成.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
大约在15世纪上半叶,德国人古登堡改进了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与印刷业相关的平面设计的不断探索第二章.现代平面设计的开端第一节.新技术对平面设计的推动一.承前启后的字体设计1.法国的字体革新迪多字体2.欧洲现代体波多尼3.卡斯隆旧体及改造①以“卡斯隆旧体”为核心的一系列字体的创造。
②对古典的字体中进行提炼和改造.③无饰线字体的推广二.印刷和排版技术的发展木刻印刷技术是中世纪书籍、插图印刷的主要手段,到了约19世纪70年代则因为更先进的彩色石版印刷技术的出现而逐渐衰退从15世纪中叶德国古藤堡在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以来,每一次印刷技术的发展都会引发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的变化发展,逐步推动平面设计进入了现代化的背景.三.摄影技术的介入约瑟夫·尼普斯法国人,发明了“阳光腐蚀”法,是最早的摄影技术的运用。
设计方法演化及其阶段特征辨析设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设计方法的演化对于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设计方法的演化是一个与时代和技术密切相关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更新。
本文将从设计方法的起源和发展出发,对设计方法的演化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辨析。
一、设计方法的起源和发展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的设计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比如食物的获取和加工,简单的生活工具制作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设计活动逐渐扩展到了更多的领域,如建筑、工业制品、信息系统等。
设计活动也逐渐从单纯的生产活动演变为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设计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设计方法的演化历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几个阶段的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技术发展状况,也揭示了设计方法在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二、设计方法的阶段特征辨析1. 手工时代的设计方法手工时代(古代)是设计方法的最早阶段,这个阶段的设计活动主要依靠人的手工和经验进行,设计者通过不断的试验和积累经验来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方法的特点是经验传承和个体主义,设计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在设计活动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设计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建筑等方面。
工业化时代(近现代)的到来,标志着设计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设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设计活动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信息设计等专业不断涌现。
设计方法的特点是规范化和科学化,设计者的个人主义渐渐被规范的设计流程和科学的方法所取代。
设计方法与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加速了设计活动的发展,设计思维和方法不断被改进和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设计方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设计活动更加高效和便捷。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设计方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设计活动开始朝着更为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1、现代主义一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大众市场也已经基本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为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的各种设计思潮终于融汇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的形成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设计首先起源于对机器的承认,它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有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
在产品设计上,科学取代了艺术性,体现为象征效率的风格,所以,它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主张:(1)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和附加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
(2)现代主义主张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
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3)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实际上它还是形成了一种现代风格。
这种风格以“机器美学”为基础,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它的造型语言就是以20世纪艺术变革的各种抽象理论为基础的。
(4)现代主义认为形式不能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的分开,其中心信念和奋斗动机是为新的技术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艺术的力量来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的理想与工业和社会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也是现代主义在欧洲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5)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联系较少。
由于过分强调简洁和标准化,剥夺了消费者多样性学则的权利,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2、新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机构和办公室剧增,对工业设计产品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家具、室内设计和办公用品。
对这些场合来说,有必要体现出商业界的秩序和效率,因此设计应有冷漠、正规、中性的外观特征。
艺术设计的概念: 一部完整的平面设计艺术史,是从人类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反映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物质创造的历程而开始的。
平面设计即平面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简称。
设计艺术是一种文化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社会活动,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联系的时代特征。
最早使用这一专业术语者是美国人威廉·阿迪逊·德维金斯(William Addison Dwiggins,1880-1956),始用于1922年的世界一战之后。
这一术语把最早诞生在印刷工匠和建筑师手中的“设计概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即把一般理解中的平面与三维空间结合起来,把视觉的图形、图像与相关工程学的材料、结构应用的物质创造结合起来。
因此,Graphic Design已经成为国际设计艺术界通用的专业术语。
平面设计艺术图形的视觉传达,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三维空间的特定方式。
人类不仅在原始时期的语言有限、能力不足情况下,而且在文化高度发展的抽象思维阶段,对于思想的传播、意图的表达、活动的组织及物质的创造等,均有赖于文字、图形、图像、图表等这些平面视觉传达途径。
因此,图形、图像、文字就构成了平面设计中最主要、最稳定、也是最活跃的基本设计元素;图形、图像、文字在相互组合中的创造、复制、传播与应用,也就是平面艺术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创造与图形意识.北美印安第人的岩画与文字创造两河流域人的岩刻与契形文字古埃及人的文字创造与发展—从契型走向“象形”中国象形文字的创造与发展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和印刷技术对欧洲早期设计的推动综合各国的探索而创造完善了金属活字并推动了印刷技术发展的是德国人。
德国的早期书籍插图装饰设计和字体设计国的阿伯里奇.丢勒(1471-1528)既是世界著名的画家,又是具有杰出贡献的插图设计和字体设计家。
文艺复兴时期的平面设计发展标志设计在德国、意大利的诞生与应用印刷设计在法国的发展巴塞尔、里昂成为16世纪欧洲新的印刷业中心欧洲17世纪的平面设计——英国的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剧作家米贵尔·塞万提斯(等带动的文艺繁荣促使了设计与印刷的发展;——1640年法国皇帝十三在巴黎的罗浮尔宫设立了“皇家印刷处”——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阿维莎关系报》(在德国、《柯兰托斯》在英国相继出版发行;——荷兰的出版家路易斯·艾泽维与杰出的艺术设计家斯托佛·梵戴克合作,推动优秀的出版物发展;——英国在其北美洲的殖民地输入印刷技术与平面设计;18世纪欧洲平面设计的特点——法国罗可可(The Rococo)风格的书籍出版与平面设计;——英国平面设计与印刷行业的密切结合;——欧洲“现代”字体设计体系的形成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文艺繁荣的重要时期。
平面设计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摘要:如今我们接触到的平面设计,它是一个经过了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一项艺术。
平面设计同样也是一项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技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与平面技术有了新的定义和需求。
对平面设计在我国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设计;平面;网络;个性化;发展趋势平面设计的发展映射这社会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一个转变。
在当今信息社会呈现多方面的发展的趋势之下,过去陈旧的平面设计的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进步的需求,在新的时代,与又有新的理念注入到平面设计之中,对于空间视觉的艺术进行一个新的定义。
平面设计是一项能够自我发展的艺术,随着不同的要求和定义的提出,它会发展成为一项更加新型的艺术。
仔细发现,如今我们接触的平面设计都有着新的理念,新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新的视觉感受。
平面设计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传播信息的手段,它的载体就是图像和文字。
因此它的发展和完善都体现在这两个因素之中。
同时,平面设计并不仅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体验,它要有一定的实用性,既要有艺术感,同样要有实用性。
一、平面设计整体的发展过程平面设计的起源是我国造纸术以及印刷的发明。
这两样发明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传播的载体。
平面设计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艺术,只有通过媒介才能够发挥出它的艺术效果,可以说中国造纸术以及印刷术的发明不但是平面技术的发展起源,更是人类更加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
从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平面设计计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的。
平面设计计运用到,工业、商业,都是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西方平面设计计发生了及其发杂的变化过程,尤其是二十世纪,平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只有不到三十年的时间。
设计的核心在于去探索去发现,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利用好这些细节就是一项伟大的成功。
平面设计中包含着各种很细小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应用就是平面设计的主要工作,在这些元素运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艺术手法的应用。
世界平面设计史纲要☐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及其组合的布局设计,包括字体、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表现方式是以印刷技术实现。
相关领域: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s design),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平面设计作品,多指印刷批量生产的产品如书籍装帧、包装装潢、广告、标志、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出版物的字体与版面设计,建筑设计的表现、工业设计的表现、影视动漫多元媒体(multimedia)设计也采用平面设计的若干手法。
☐影响平面设计的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综合,集中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和文化品味。
平面设计是在中国最早得到完善的。
汉代蔡伦发明造纸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代的《金刚经》(公元886年)十九世纪机械化印刷技术促进了平面设计大发展,大众化市场需求产生平面设计师职业。
第一章平面设计在工业化以前的发展过程☐原始平面设计的开端文字,各种形象的符号,原始人洞穴壁画、雕刻、石刻,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公元前1800年),古埃及《死亡书》(前1370年),中国的甲骨文(公元前1300年)、青铜器图案、印刷术(950年),拉丁字母的起源是古希腊字母(前1700年),阿拉伯数字。
☐字母的创造和在平面设计中的使用罗马字体(拉丁文字)在西元二世纪普及1.古典风格: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综合。
2.凯尔特人(Celtic)的书籍设计:基督教手抄文书,比如圣经。
《都罗之书》(680年)3.卡罗林时代(the Caroline)平面设计的复兴公元789年,国王查理曼发布命令,努力统一整个欧洲书籍的版面标准、字体标准、装饰标准。
4. 西班牙的图画表现主义风格发展书籍抄本具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复杂插图装饰,书籍四周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并在公元945年出现了完全以图案为中心的装饰扉页,扉页采用非常工整的几何图案布局,色彩绚丽。
1. 平面设计史的发展是从符号及文字创造开始的。
2. 人们终于知道楔形文字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3. 苏美尔人的文字最早是写在泥板上的,特点:在泥板上印刻,只适合书写较短的.直线的笔画,由于书写时用芦苇角或木棒角按压,在按压的地方印痕较宽.较深,抽出是留下的印痕则较细.较窄,这样,这种文字符号的每一笔开始部分都较粗,而末尾部分都较细,就像木楔一样,“楔形文字”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4. 死亡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后人亦称此书为《金字塔经典》。
5. 汉字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字。
中国文字最早形态是简单象形的。
与埃及不同,中文早期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记录和书写排列,早期并没有插图与文字并存的先例,直到清代都没有发生变化。
中文造字的三种基本方法:形音意6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三种基本类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
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具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
7. 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古代腓尼基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8. 罗马字母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出现了装饰线二是采用了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
9.什么是中世纪?艺术史的中世纪是指介于两个艺术高峰即古希腊罗马艺术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段时间,大约从公园13世纪到14世纪。
近1000年左右。
10.教士比修斯抄写的《比修斯评圣约翰启示录文书》是这个时期比较重要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作品中出现了以水粉为基础的插图,11. 1265年的《杜斯启示录》是这个时期的手抄《启示录》,特点:书中每页都附有插图,文字都分两栏,书写工整。
12.意大利人于1262年在他们制造的纸张上采用了水纹,以作为产品的标记。
13.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木板印刷,产品大部分是宗教肖像或者当时的政治领导的肖像。
14. 古登堡(德国)采用铅为材料铸造字模进行印刷,改变印刷材料,用亚麻仁油混合灯烟黑灰制成黑色油墨。
平面设计发展历程一、起源与初期发展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传媒领域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对视觉传达的需求。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通过绘画、雕刻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
然而,直到工业革命时期,平面设计才开始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平面设计的崛起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发展。
15世纪的欧洲,古老的手工书写逐渐被印刷术所取代,这使得大规模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
平面设计师开始运用排版、字体、图形等元素来设计印刷品,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现代平面设计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平面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平面设计开始与广告、出版、宣传等领域紧密结合。
设计师们开始运用色彩、构图、排版等技巧,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象。
四、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平面设计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计算机软件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创作和编辑。
数字化工具的运用使得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例如三维设计、动画效果等。
五、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结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设计师们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创造出简洁、直观、易用的界面和图形。
平面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印刷品,而是涉及到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界面等多个领域。
六、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平面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未来,平面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同时,设计师们也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创造出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作品。
总结: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艺术和传媒学科,经历了起源与初期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与平面设计的崛起、现代平面设计的兴起、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平面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结合等多个阶段。
未来,平面设计将继续发展,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变化。
1) 最早的平面设计形式?岩穴笔划最为原始的平面设计作品2) 拉文特岩画,在原始社会,图画先于文字,人们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
这些形象简洁、具有强烈的符号特征,都是当今标志设计的动机。
3) 公元前 2500 年摆布,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文字特点:是一头粗,一头细.粗的一端像三角一样,是楔形,所以管它叫“楔形文字”4) 《死亡书》最引人注目 ,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籍”。
5) (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种基本类型,即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 )6) 腓尼基人的字母是最早的字母,也是欧洲字母的始祖,渐渐发明出一套 22 个字母的字母群。
罗马人攻克希腊借用大部份希腊字母加以修改,罗马的 23 个字母已相当完美。
几百年后中世纪时期,拉丁字母又加入 3 个字母,现代英语的 26 个字母至此完成。
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浮现了装饰线。
罗马字母设计的此外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方形的大写字母“方体”.7) “多立克”柱式特点?特点是比较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 20 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8) 中世纪古典风格:是从古典希腊、古典罗马和古典埃及的各种字体风格中综合发展起来的文字风格,同时也包含了古典时期的版面编排的特点。
9) 利用羊皮纸作为手抄本是中世纪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10) 凯尔特人的手抄书籍特点:首字母装饰得非常大和华贵,书籍的插图都是图案式的。
11) 标准化出版的开端:公元 789 年,查理曼发行皇家标准书,派送到欧洲各地,命令全欧洲遵照标准出版,以提高整个欧洲的文字和书籍手抄的出版水平。
12) 西班牙“图画表现主义风格特点:公元 711 年,西班牙的手抄本色采冷艳,具有浓厚的异国装饰情调,书籍抄本四边都有华贵的阿拉伯风格图案花边装饰。
13) 印刷术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封泥和印章.14) 公元 2 世纪摆布,中国有将经文刻在石头上,通过拓印达到复制目的和复制方式。
□张心婉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摘 要: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艺术家倾向于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柔和的色彩、简洁的二维图像、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装饰。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平面设计图1图2新艺术运动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延续时间将近20年。
1906年以后,新艺术 运动逐渐退潮,被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取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结束。
新艺术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
这场运动的兴起 预示着旧时代——手工艺时代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作品自然、简洁,集中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艺术设计风格的转变。
新艺术运动艺术家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丰富的色彩装饰设计作品,这种风格对于后世平面设计作品的装饰手法发展有 着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推动了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不断发展。
一、新艺术运动概述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根源在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努力探索艺术与工业化生产方 式的关系及二者的结合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发展对传统制造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反对工业化的情绪出现。
在此背景下,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反思工业化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复兴手工艺,否定工业产品的美学价值。
但在欧洲大陆,知识分子 反对工业化的姿态较为温和,他们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逐渐接受了机械化生产方式,最终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欧美大陆。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艺术设计运动的兴起。
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摘要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印刷设计是平面设计最基本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设计。
印刷技术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基于印刷前图文处理和印刷后加工的相关知识,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方法和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印刷技术的性能。
关键词:印刷;印刷工艺;印刷制作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印刷材料已成为图形设计中最重要的展示形式。
这是视觉传达设计所需的基本性能。
当今的印刷设计和制作已经不只是机械和化学过程,而是随着桌面出版系统的发展与数字技术紧密的集成。
印刷制作是否符合人们的视觉要求由于图形设计和印刷过程的相互配合,因此还增加了印刷设计作品的制作,平面设计计划和印刷过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促进彼此的发展。
1、印刷工艺的历史与发展1.1印刷工艺的起源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促进人类文化传播的伟大发明。
众所周知,中国东汉时代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但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早期的纸张主要由竹片,木板和缣帛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太重或太贵,无法普遍生产和使用。
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并用树皮、破布、旧渔网和其他纺织材料制成了质地优良的纸张,这就是著名的蔡伦纸。
纸的发明和推广为人们提供了价格便宜的书写材料,并且还是印刷不可缺少的材料。
木活字版是元代科学家王祯所创。
他耗时两年,请工匠制作了三万多个木活字,并使用这些活字在一个月内印刷了100多本《旌德县志》。
此外,王祯还发明设计了转轮排字机,减少了排字工人的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王祯还将制造木活字的方法及拣字、排字、印刷方法全都写进了他的著作《农书》中的《造活字印书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活字印刷术的专门著作。
王祯的木活字排版使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与工艺得以大大推进。
1.2印刷工艺的发展在中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国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刷术的主流。
德国人约翰·谷登堡——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重大改进和重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