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史-工业时代的平面设计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4
(完整word版)平面设计史莫里斯在平面设计上的贡献与局限:莫里斯通过克姆斯各特出版社强调了平面设计的重要性,呼吁设计界重视平面设计质量的每况愈下的状况,在15世纪早期的欧洲平面设计中找到可以利用的因素,加以发展,从而达到全面改善当时水准平庸的平面设计的目的,进一步形成可能发展的趋势。
然而莫里斯出版的书籍都非常昂贵,是一般大众无法接受的。
另外,从风格上,莫里斯没有从未来的发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回复到印刷刚刚开始的15世纪初期风格中找寻参考,显然是一种倒退的方式。
莫里斯的设计、克姆斯各特出版社的风格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比较1、相同之处这两个运动的起因都是对当时工业革命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和维多利亚时期繁复的装饰潮流的反动。
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都放弃传统装饰风格,转而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并受到日本装饰艺术和浮世绘木刻印刷品风格的影响。
2、区别之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风格,特别是从男性化的歌德风格中进行借鉴。
“新艺术”运动则对传统风格兴趣不大,认为传统风格不过是历史的遗留,对于发展新的设计没有参考价值。
“新艺术”运动基本放弃对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借鉴,以自然风格作为本身发展的依据。
立体主义一、立体主义的起源1、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
这个运动起源于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的探索。
2、这个运动的中心形式是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因此,它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理性化特点。
3、立体主义包含了对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立体主义的这种探索,在后来德国的世界最早的现代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被发扬光大,并体现在了包括平面设计的众多设计领域里,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未来主义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未来主义为平面设计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意大利的未来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自由文字”风格。
一、图形的起源与发展图形的发展可以说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沟通和交流。
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而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被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言语期与文字期中间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图形期,如法国南部的洞穴艺术,据推测,洞穴中的图形要比埃及和中国的象形文字早3万多年。
那时的人们为了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信息传递,设计了许多图画标记,以视觉符号的方式表达思想,并逐渐进行改良简化、相互统一,使它日趋完美。
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岩洞壁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简练、具有标志化特征的图形符号。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图形标志也逐渐统一和完善起来,这时,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进行广泛而准确地传播,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利用木片在湿泥板上刻画的所谓“楔形文字”,基本属于象形文字。
我国的中文汉字也是源于图画的象形文字,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经出现了类似文字的图形,如:日、月、水、雨、木、犬等等,与其代表的物象非常相似。
古埃及也发明了以图画为核心的象形文字,这是原始图形向文字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随后,单纯的象形文字逐渐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表现更广泛、更抽象的含义,人们开始采用表音、表意等其它手法来创造更多内容的文字,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
与此同时,图形的发展空间却更加扩展了,各种标识、标记、符号、图样的产生,丰富了图形的内容。
从西班牙古代摩尔人留下的建筑和镶嵌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虚实相生”的图样。
中国的“太极图”是流传至今的典范图形。
在我国民间还出现了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吉祥图形,如:双喜、四喜、连年有余、五福捧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更给现代图形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使其真正实现表述信息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