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基础入门
- 格式:ppt
- 大小:783.50 KB
- 文档页数:22
编码器图解(值得收藏)编码器图解1、认识编码器(编码器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2、编码器的测量对象3、编码器测量直线位移的方式(1)编码器装在丝杠末端通过测量滚珠丝杠的角位移q,间接获得工作台的直线位移x,构成位置半闭环伺服系统。
(2)丝杠螺距设:螺距t=4mm,丝杠在4s时间里转动了10圈,求:丝杠的平均转速n(r/min)及螺母移动了多少毫米?螺母移动的平均速度v又为多少?(3)编码器和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4)编码器和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5)编码器和伺服电动机同轴安装(6)编码器两种安装方式比较编码器装在丝杠末端与前端(和伺服电动机同轴)在位置控制精度上有什么区别?4、绝对式测量(ABS)(1)信号性质输出n位二进制编码,每一个编码对应唯一的角度。
(2)接触式绝对码盘(3)绝对式光电码盘5 增量式测量(INC)(1)信号性质(2)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结构(3)辨向光敏元件所产生的信号A、B彼此相差90°相位,用于辨向。
当码盘正转时,A信号超前B信号0°;当码盘反转时,B信号超前A信号90°。
(4)辨向信号(5)倍频(细分)在现有编码器的条件下,通过细分技术能提高编码器的分辨力。
细分前,编码器的分辨力只有一个分辨角的大小。
采用4细分技术后,计数脉冲的频率提高了4倍,相当于将原编码器的分辨力提高了3倍,测量分辨角是原来的1/4,提高了测量精度。
(6)零标志(一转脉冲)在码盘里圈,还有一条狭缝C,每转能产生一个脉冲,该脉冲信号又称“一转信号”或零标志脉冲,作为测量的起始基准。
(7)零标志在回参考点中的作用(8)回参考点减速开关(9)回参考点示意图6、编码器在数字测速中的应用(1)模拟测速和数字测速的比较(2)M法测速(适合于高转速场合)有一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其参数为1024p/r,在5s时间内测得65536个脉冲,则转速(r/min)为:n = 60 × 65536 /(1024 × 5)=768 r/min编码器每转产生N 个脉冲,在T 时间段内有m1 个脉冲产生,则转速(r/min)为:n = 60m1 /(NT)(3)T法测速(适合于低转速场合)有一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其参数为1024p/r,测得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脉冲数为3000,时钟频率fc为1MHz ,则转速(r/min)为:n = 60fc /(Nm2 )=60×106/(1024×3000)=19.53 r/min 编码器每转产生N 个脉冲,用已知频率fc作为时钟,填充到编码器输出的两个相邻脉冲之间的脉冲数为m2,则转速(r/min)为:n = 60fc / (Nm2)7、编码器在主轴控制中的应用(1)主轴编码器(2)主轴编码器用于C 轴控制(3)主轴编码器用于螺纹车削车削螺纹时,为保证每次切削的起刀点不变,防止“乱牙”,主轴编码器通过对起刀点到退刀点之间的脉冲进行计数来达到车削螺纹的目的。
编码器基础知识
编码器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格式的过程。
编码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处理的二进制形式,以便进行存储、传输和处理。
编码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这个规则通常是预先定义的。
编码器可以将字符、数字、图像、音频等数据转换为二进制形式,以便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
编码器的种类有很多,包括ASCII编码、Unicode编码、Base64编码等。
其中,ASCII编码是最常用的编码方式之一,它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
Unicode编码则是一种国际化的编码方式,它可以表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
Base64编码则是一种用于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ASCII字符串的编码方式,它常用于在文本中传输二进制数据。
除了基本的编码方式外,还有一些高级的编码技术,如哈夫曼编码、LZ77等。
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压缩率和传输效率。
在计算机科学中,编码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处理。
了解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和种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中的相关技术。
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的结构及原理2009年06月12日星期五8:48本文主要介绍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与位置检测的方法。
一、光电编码器的介绍:光电编码器是通过读取光电编码盘上的图案或编码信息来表示与光电编码器相连的电机转子的位置信息的。
根据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将光电编码器分为绝对式光电编码器与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下面我就这两种光电编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做介绍。
(一)、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如图所示,他是通过读取编码盘上的二进制的编码信息来表示绝对位置信息的。
编码盘是按照一定的编码形式制成的圆盘。
图1是二进制的编码盘,图中空白部分是透光的,用“0”来表示;涂黑的部分是不透光的,用“1”来表示。
通常将组成编码的圈称为码道,每个码道表示二进制数的一位,其中最外侧的是最低位,最里侧的是最高位。
如果编码盘有4个码道,则由里向外的码道分别表示为二进制的23、22、21和20,4位二进制可形成16个二进制数,因此就将圆盘划分16个扇区,每个扇区对应一个4位二进制数,如0000、0001、 (1111)a) b)按照码盘上形成的码道配置相应的光电传感器,包括光源、透镜、码盘、光敏二极管和驱动电子线路。
当码盘转到一定的角度时,扇区中透光的码道对应的光敏二极管导通,输出低电平“0”,遮光的码道对应的光敏二极管不导通,输出高电平“1”,这样形成与编码方式一致的高、低电平输出,从而获得扇区的位置脚。
(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Increamental Optical-electrical Encoder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码盘随位置的变化输出一系列的脉冲信号,然后根据位置变化的方向用计数器对脉冲进行加/减计数,以此达到位置检测的目的。
它是由光源、透镜、主光栅码盘、鉴向盘、光敏元件和电子线路组成。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是由旋转轴转动带动在径向有均匀窄缝的主光栅码盘旋转,在主光栅码盘的上面有与其平行的鉴向盘,在鉴向盘上有两条彼此错开90o相位的窄缝,并分别有光敏二极管接收主光栅码盘透过来的信号。
增量型和绝对值编码器常见问题(FAQ)编码器业务部目录1增量式编码器 (4)1.1如何选择单圈脉冲数PPR (4)1.2编码器的最大允许单圈脉冲数如何计算编码器的最大允许单圈脉冲数如何计算?? (4)1.3编码器的最大允许转速为? (4)1.4编码器的接口通信距离可达? (5)1.5是否必须使用屏蔽线缆是否必须使用屏蔽线缆?? (5)如何有效降低编码器应用时的噪声影响?? (5)1.6如何有效降低编码器应用时的噪声影响为何要使用柔性联轴器?? (5)1.7为何要使用柔性联轴器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什么意思?? (5)1.8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门参考脉冲?? (6)1.9什么是门参考脉冲增量式编码器可兼容何种串行通信方式?? (7)1.10增量式编码器可兼容何种串行通信方式1.11倍加福RS422编码器的信号电平为编码器的信号电平为?? (7)输出接口有?? (7)1.12倍加福编码器的供电-输出接口有1.13什么是差分线驱动输出什么是差分线驱动输出?? (7)什么是集电极开路输出?? (8)1.14什么是集电极开路输出什么是图腾柱输出?? (8)1.15什么是图腾柱输出什么是推挽式输出?? (8)1.16什么是推挽式输出什么是吸收型输入和源型输入?? (8)1.17什么是吸收型输入和源型输入什么是正交信号输出?? (9)1.18什么是正交信号输出1.19正交输出和4倍频什么关系倍频什么关系?? (9)有何用处?? (9)1.20反向通道A和B有何用处什么是参考脉冲?? (9)1.21什么是参考脉冲为何需要使用上拉电阻?? (9)1.22为何需要使用上拉电阻更换编码器必须断电停机吗?? (9)1.23更换编码器必须断电停机吗成什么后果?? (10)1.24意外将24V DC连接到输出通道会造连接到输出通道会造成什么后果成什么后果编码器故障诊断需要什么检测设备?? (10)1.25编码器故障诊断需要什么检测设备等级?? (11)1.26什么是IP等级2绝对值编码器 (12)2.1什么是绝对值编码器? (12)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的区别是什么?? (12)2.2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式编码器的区别是什么绝对值编有哪些输出码制?? (12)2.3绝对值编有哪些输出码制什么是格雷码?? (13)2.4什么是格雷码2.5如何转换格雷码为二进制码如何转换格雷码为二进制码?? (13)什么是单圈绝对值编码器?? (13)2.6什么是单圈绝对值编码器什么是多圈编码器?? (14)2.7什么是多圈编码器3NAMUR本安型编码器 (15)为何需要它?? (15)3.1什么是NAMUR 本安型编码器本安型编码器,,为何需要它本安型编码器可以应用于石油精炼厂吗?? (15)3.2本安型编码器可以应用于石油精炼厂吗3.3什么是隔离栅什么是隔离栅?? (15)两者有什么区别?? (15)3.4电器设备分类IIB 和IIC两者有什么区别3.5什么是0区? (15)3.6如果不便使用隔离栅有其它选择方案吗?? (16)如果不便使用隔离栅,,有其它选择方案吗隔爆型编码器比较便宜吗?? (16)3.7隔爆型编码器比较便宜吗1 增量式编码器1.1 如何选择单圈脉冲数PPR选择增量式编码器的单圈分辨率PPR ,须考虑:a. 将所选择的单圈脉冲数PPR 和电机驱动编码器的最大转速综合考虑,计算工作频率,确保其不会引起在最大转速下脉冲输出频率超过编码器的脉冲输出频率和控制器的输入频率。
编码器培训教程编码器作为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多种应用领域和丰富的使用操作,使得编码器培训逐渐成为企业和个人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那么,如何进行编码器的学习和培训呢?一、编码器基础知识编码器是工业自动化中常见的一种传感器,可用于位置、转速、角度等测量,以及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
基础的编码器类型有光栅式、磁栅式、全角度、增量式等,通过不同的检测方式实现转速、位置等参数的测量。
因此,学习编码器必须掌握基础知识,包括传感器类型、信号处理、精度、分辨率等方面的知识。
二、编码器安装和调试技术编码器在安装和调试方面是需要一定的技能的。
通常编码器的安装应注意防震、防水、位置正确等方面,同时调试过程中也应注意电气和力学等部分的调整。
编码器的安装和调试技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因此实践是个好方法,可以借助培训课程中的模拟训练场地或教材来提供实践机会。
三、编码器维护和保养编码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保养维护,保证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如对基准面、轴心线等进行清洁和校准,对励磁电流、输出信号等正确调试和检测,以及日常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等。
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维护错误导致的机器故障或生产事故发生,培训中应加强相关的课程和实操环节。
四、编码器在生产制造环节中的应用编码器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机械、物流设备、生产装备等,培训的应用也应结合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从整体认识上完善学习。
对于不同应用领域,编码器的安装、调试、校准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学习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注重编码器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和配合。
五、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编码器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使用者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参加真实场景下的培训和实践操作,锻炼实际水平和应急能力。
同时也应加强案例分析,注重实际应用中应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增加实践能力和试错经验。
总之,编码器培训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实践的过程,培训内容和形式多样,因此我们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方式。
编码器知识点一、编码器基本概念1.编码基本概念:将字母、符号等特定信息编成相应N位的二进制代码的过程,称为编码。
2.编码器基本概念:将输入的每个有效的高/低电平信号变成一组对应的二进制代码。
3.编码器的分类: 普通编码器、优先编码器二、普通编码器1.特点:任何时刻只允许输入一个有效的编码信号,输入是有约束的。
即编码器只对惟一的一个有效信号进行编码。
2.引脚图:输入端,输出端(两者数量间的关系)N位(输出)编码器可以表示2N个信息(输入)。
如4位编码器可以表示24即16个信息。
例:3位二进制普通编码器3.逻辑功能:I0-I7中任一个输入高电平编码信号,Y2Y1Y0相对应输出3位二进制数。
(输入与输出间的逻辑关系可用真值表表示)4.真值表(功能表):输入输出端间的逻辑关系(看下标,找规律)(1) 编码输入端:逻辑符号输入I0~I7端上面无非号,这表示编码输入高电平有效。
(2) 编码输出端:Y2、Y1、Y(原码输出)5.读懂8-3线编码器功能表逻辑含义(看下标,找规律,把下标放大方便观看)(1)I0输入为1,其余输入端为0时,输出Y2Y1Y0=000(看作一组三位二进制数的原码)逻辑含义:当I0输入为1-----指该输入端输入有效编码信号时(类似于计算器中按下数字“0”键)其余输入端为0时-----指该输入端输入无效编码信号(类似于计算器中没有被按下的其余按键)输出Y2Y1Y0=000,相当于输出端输出十进制0(与输入端下标相对应)(类似于计算器输出数码“0”)(当然这实际还包含了显示等过程)(2)I1输入为1,其余输入端为0时,输出Y2Y1Y0=001逻辑含义:当I1输入为1-----指该输入端输入有效编码信号时类似于计算器中按下数字“1”键其余输入端为0时-----指该输入端输入无效编码信号类似于计算器中没有被按下的其余按键输出Y2Y1Y0=001,相当于输出端输出数码1(与输入端下标相对应)类似于计算器输出数码“1”。
编码器基础——格雷码这样图案化编码的好处编码器是一种测量角度(或直线长度)的传感器,它将需要测量的角度(或直线长度)预先在传感器内部编码,并以数字编码的方式向外发送传感器测量的数据。
其中,格雷码就是其最常用的编码方式。
01格雷码(Gray Code)因1953年公开的弗兰克.格雷的专利而得名。
格雷码是二进制循环码,其编码最大的特点是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码值间,只有一位码不同,这样在码值上下变化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位码,从而传输、读数的错码率最小。
格雷码还是循环码,其最大码到最小码同样遵循只改变一位码的编码原则,因而形成循环码。
每次只变一位的唯一性、循环性、图案化编码对称性是格雷码的编码原则,它的图案化编码形式犹如小孩子搭积木来搭建金字塔般简单,而又优美。
以下是以4位代码为例,对比格雷码与纯二进制码:(1)每次只变化一位,例如在7到8之间,纯二进制(0111到1000)4位都发生了码值的变化,格雷码(0100到1100)仅最高位码值变化。
(2)循环码,最大码15与最小码0的格雷码只有一位最高位码值的不同(1000到0000)。
(3)图案化编码金字塔对称,最低位从1(2的0次)开始向大变化,连续两个1再连续两个0,再两个1;第二低位从2(2的1次)开始向大变化,连续四个1,再连续四个0;第三低位从4(2的2次)开始,连续8个1,再8个0;第四低位从8(2的3次)开始,连续16个1,再16个0......如果横过来看,像积木搭金字塔型图案,依此规律方法,即使小学生都可随手写出更多位数的格雷码编码。
02格雷码这样图案化编码的好处:(1)同步性多位数读码容错宽度最大。
由于格雷码两个相邻码值变化时每次只变一位,那么在多码道位数同时读取(例如光学码。
编码器培训教程引言:编码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它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于传输和处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编码器,本教程将详细介绍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工作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第一部分: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
它通过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采样、量化和编码。
1.采样:采样是将连续的信号转换为离散的信号。
采样过程中,编码器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将连续的信号转换为一系列离散的点。
2.量化:量化是将连续的信号值转换为离散的信号值。
量化过程中,编码器将采样得到的信号值按照一定的量化级别进行量化,将连续的信号值转换为离散的信号值。
3.编码: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值转换为数字信号。
编码过程中,编码器将量化后的信号值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将离散的信号值转换为数字信号。
第二部分:编码器的分类根据编码器的编码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
1.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输出的是脉冲信号,它通过计算脉冲的数量和方向来确定位置信息。
增量式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它的缺点是存在累积误差,且在断电后无法确定位置信息。
2.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它通过编码器内部的码盘来确定位置信息。
绝对式编码器具有高精度、无累积误差的优点,但它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在高速运动时输出信号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三部分:编码器的工作方式编码器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1.接触式编码器:接触式编码器通过机械接触来实现信号的传递。
接触式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它的缺点是存在磨损和寿命问题。
2.非接触式编码器:非接触式编码器通过电磁感应、光电效应等方式来实现信号的传递。
非接触式编码器具有无磨损、寿命长的优点,但它的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对环境要求较高。
P+F Absolute Rotary Encoder通讯参数设置型号1、地址选择和终端电阻1.1站地址1.2 终端电阻2、信号和电源线的连接3、安装GSD文件GSD文件为电子设备数据库文件,是可读的ASCII码文件。
不同厂家的PROFIBUS产品集成在一起,生产厂家必须以GSD文件方式提供这些产品的功能参数,例如I/O点数、诊断信息、传输速率、时间监视等。
在Step 7 的SIMATIC 管理器中打开硬件组态工具HW Config ,安装GSD后,在右边的硬件目录PROFIBUS DP→Additional Field Devices→Encoders→ENCODER将会出现刚刚安装的P+F Rotary Encoder。
其数据传输原理如图所示。
4、组态通讯参数在Step 7硬件配置窗口中,双击P+F Rotary Encoder 图标,打开编码器(DP Slave)的参数设置窗口,如图所示。
结合工程实际,在此窗口中进行参数设置:a、代码顺序(Code Sequence):计数方向, CW(顺时针旋转,代码增加),CCW (逆时针旋转,代码增加);b、标定功能控制(Scaling function control):只有设置成Enable ,下面c、d和e的设置才会生效;c、单圈分辨率(Measuring units per revolution):8192;d、测量范围高位(Total measuring range(units)hi): 512;e、测量范围低位(Total measuring range(units)lo): 0;f、其它参数采用默认值。
注:1、由c可以计算出编码器每圈产生(=8192)个二进制码,即单圈精度为13位。
2、由d和e可以计算出编码器最大可以转(=512×65536+0)圈,即多圈精度为12位。
5、预置值6、LED状态灯指示信息也可以直接输入十六进制的值,然而,这个非常复杂,建议避免此类操作。
增量旋转编码器选型有哪些注意事项?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1. 机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2.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
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输出(F型HTL格式),电压输出(E),集电极开路(C,常见C为NPN型管输出,C2为PNP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
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请教如何使用增量编码器?1,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有分辨率的差异,使用每圈产生的脉冲数来计量,数目从6到5400或更高,脉冲数越多,分辨率越高;这是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2,增量型编码器通常有三路信号输出(差分有六路信号):A,B和Z,一般采用TTL电平,A 脉冲在前,B脉冲在后,A,B脉冲相差90度,每圈发出一个Z脉冲,可作为参考机械零位。
一般利用A超前B或B超前A进行判向。
3,使用PLC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模块;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板卡;使用单片机采集数据,建议选用带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口。
4,建议B脉冲做顺向(前向)脉冲,A脉冲做逆向(后向)脉冲,Z原点零位脉冲。
5,在电子装置中设立计数栈。
关于电源供应及编码器和PLC连接:一般编码器的工作电源有三种:5Vdc、5-13 Vdc或11-26Vdc。
如果你买的编码器用的是11-26Vdc的,就可以用PLC的24V电源,需注意的是:1.编码器的耗电流,在PLC的电源功率范围内。
2.编码器如是并行输出,连接PLC的I/O点,需了解编码器的信号电平是推拉式(或称推挽式)输出还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如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有N型和P型两种,需与PLC的I/O极性相同。
如是推拉式输出则连接没有什么问题。
3.编码器如是驱动器输出,一般信号电平是5V的,连接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24V的电源电平串入5V的信号接线中去而损坏编码器的信号端。
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线数-回复标题:深度解析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线数一、引言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编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位置和速度检测装置,其性能和精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果和效率。
其中,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因其能在一圈内提供唯一的绝对位置信息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线数进行深入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此类编码器。
二、编码器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编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编码器是一种能将机械转动或直线运动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通过测量这些信号的变化,可以得到运动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在编码器中,线数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编码器的分辨率和精度。
线数是指编码器内部码盘上的刻线数或者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
每转过一条刻线或触发一个光电感应元件,编码器就会输出一个电脉冲信号,因此,线数越多,单位角度内产生的脉冲数就越多,编码器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三、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线数解析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17位”表示其输出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这意味着它能提供2^17=131072个唯一的绝对位置信息。
然而,这并不直接对应于编码器的线数。
要计算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实际线数,我们需要知道编码器的电气周期(也称为电气角度)。
电气周期是编码器输出一个完整周期(即所有位置都被唯一标识)所需的角度范围。
对于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其电气周期通常为360度。
假设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电气周期为360度,那么其线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线数= 2^n / 360其中,n是编码器的位数。
将n=17代入公式,我们得到:线数= 2^17 / 360 ≈3600因此,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理论线数约为3600线。
这意味着在一圈360度的旋转中,编码器可以产生3600个唯一的电脉冲信号,每个脉冲对应的角度分辨率为1度。
四、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然而,在实际应用中,17位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线数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编码器基础知识做一个伺服系统时,如何选择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型编码器?常用的为增量型编码器,如果对位置、零位有严格要求用绝对型编码器。
伺服系统要具体分析,看应用场合。
测速度用常用增量型编码器,可无限累加测量;测位置用绝对型编码器,位置唯一性(单圈或多圈),最终看应用场合,看要实现的目的和要求。
一、增量旋转编码器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1. 机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2.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
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式输出(或称推挽式,F 型HTL格式),电压输出(E),集电极开路(C,常见C为NPN型管输出,C2为PNP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
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如何使用增量编码器?1,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有分辨率的差异,使用每圈产生的脉冲数来计量,数目从6到5400或更高,脉冲数越多,分辨率越高;这是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2,增量型编码器通常有三路信号输出(差分有六路信号):A,B 和Z,一般采用TTL电平,A脉冲在前,B脉冲在后,A,B脉冲相差90度,每圈发出一个Z脉冲,可作为参考机械零位。
一般利用A超前B 或B超前A进行判向。
3,使用PLC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模块;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板卡;使用单片机采集数据,建议选用带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口。
4,建议B脉冲做顺向(前向)脉冲,A脉冲做逆向(后向)脉冲,Z原点零位脉冲。
5,在电子装置中设立计数栈。
关于电源供应及编码器和PLC连接:一般编码器的工作电源有三种:5Vdc、5-13 Vdc或11-26Vdc。
如果你买的编码器用的是11-26Vdc的,就可以用PLC的24V电源,需注意的是:1.编码器的耗电流,在PLC的电源功率范围内。
2.编码器如是并行输出,连接PLC的I/O点,需了解编码器的信号电平是推拉式(或称推挽式)输出还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如是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有N型和P型两种,需与PLC的I/O极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