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_趣味竹竿舞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1
最新活动《竹竿舞》教学设计竹竿舞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舞蹈艺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竹竿舞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基本的舞蹈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竹竿舞的组合动作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竹竿、教学视频。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竹竿舞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竹竿舞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a. 讲解竹竿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b. 讲解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要领。
3. 示范与练习(20分钟)a. 教师示范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组合动作。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c.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一道关于竹竿舞组合动作的例题。
b.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a. 学生自主完成一道竹竿舞组合动作的练习题。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b. 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竹竿舞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2. 竹竿舞的基本步伐3. 竹竿舞的组合动作4. 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一篇关于竹竿舞的学习心得,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民族舞蹈,了解其特点,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示范与练习的安排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的内容与要求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对组合动作的分解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每个动作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