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10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6)、简述题(43)、填空题(20)及单项选择题(3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第一节感染性疾病概述第二节结核病第三节伤寒第四节细菌性痢疾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第八节深部真菌病第九节寄生虫病重点难点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肺结核病的分类、各类型的病变特点;常见肺外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变特点。
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因。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和病变特点。
一、名词解释(26)1、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侵入,引起人体发生感染,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炎症,并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广义上讲感染性疾病包含传染病,但很多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类型,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病最常见。
典型病变是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A1型题1.鉴别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最重要的体征为A.肌张力减低B.肌肉萎缩C.腱反射消失D.病理征阴性E.感觉异常答案:E[解析] 二者均可存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征,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但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存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或其他异常感觉,体检时可发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感觉障碍。
2.哪项符合格林一巴利综合征的典型脑脊液改变A.细胞数正常,蛋白增加,糖降低B.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正常C.细胞数增加,蛋白增加,糖正常D.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增加,糖正常答案:E[解析]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典型脑脊液改变为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即细胞数正常,蛋白增高,糖正常。
3.接触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后,应A.立即检疫3周B.不须检疫C.可用丙种球蛋白预防D.立即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E.检疫至腮腺肿大答案:A[解析] 流行性腮腺炎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隔离至腮腺肿大消退或发病后10d,接触者应立即检疫3周。
4.患儿2岁。
咳嗽10d,近3d咳嗽加剧,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鸡鸣样回声,以夜间为甚。
体检:体温正常,咽红,舌系带溃疡,两肺呼吸音粗。
X线胸片显示间质改变。
外周血白细胞16.0×109/L,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80%。
下列诊断中应首先怀疑A.支气管炎B.流感嗜血杆菌肺炎C.腺病毒肺炎D.百日咳E.支原体肺炎答案:D[解析] 百日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病程1周后进入痉咳期,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阵咳终末伴有鸡鸣样吸气声,昼轻夜重,舌系带与门齿之间摩擦产生溃疡。
外周血象总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应选择D。
5.流行性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菌痢的主要区别在于A.皮肤瘀点瘀斑B.意识障碍C.发病季节D.脑膜刺激征E.脑脊液变化答案:E6.5岁患儿因头痛伴呕吐2d收治入院。
体检:神清,颈部略有阻抗,心肺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