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丸剂
特点
1.传统的丸剂作用迟缓,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2.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 3.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4.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 5.丸剂的缺点
中药药剂学
赋形剂
水丸 蜜丸 水蜜丸 浓缩丸
糊丸 蜡丸
第十三章 丸剂
分类
水、酒、醋、药汁 蜂蜜 蜂蜜水 以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 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淀粉糊、米糊等 蜂蜡为赋形剂
①柱塞②提升↑,打开入口; 柱塞③提升↑,药液吸入 横孔
②当柱塞③开始下降时↓,柱 塞②先下行↓,将入口通 道封闭
③此时,柱塞④上升↑,其环 槽与泵体通孔相对,通道 打开,药液被推挤出泵体
④柱塞④下降↓,封住出口
滴丸剂的生产技术—丸重
理论丸重=2πry r—滴管口半径;y—药液的界面张力。
影响丸中的因素:滴管口的半径; 滴管口与冷凝液面的距离; 药液界面张力。
中药药剂学
方法:
第十三章 丸剂
1.粉末直接起模法
手工起模 特点:丸模结实,但费工时。
机械起模
2.湿粉制粒起模法
改进
特点:丸模成型率高,丸模均匀,但模子较松
(三)成型
注意:每次加水、加粉量
(中药四药剂)学 盖面
1.干粉盖面 2.清水盖面 3.清浆盖面
第十三章 丸剂
(五)干燥
一般——80℃
含水 量 < 9%
中药药剂学
微丸
第十三章 丸剂
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球形或类球形的药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丸剂
蜡丸、糊丸
糊丸——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 蜡丸——以蜂蜡为粘合剂
释药极慢,延长药效,降低毒性, 适合于毒性、刺激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