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33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一)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1、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
2、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
3、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二)正确的执笔方法。
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
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三)正确的写字姿势的好处是: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的错误执笔方法及原因1、吊腕。
原因:上肢发育不成熟有关。
2、手腕屈曲。
原因:由于孩子的手腕稳定不够,负责将手腕拉向上的肌肉群还不够力道或不懂怎么运作。
3、拇指包食指(见图三)。
原因:手指指头欠灵活和力度。
4、拇指内收。
原因:拇指欠灵活。
5、指头达近笔尖。
原因:指头力度或触觉发展不足。
6、前四指执笔。
原因:这多与前三指与后二指的分工发展欠成熟有关。
7、握笔太紧。
原因:上肢发展欠佳,包括手指未能发展出独立的活动能力,触觉发展不成熟,手部力度调节能力弱等。
三、错误执笔方法的主客观原因前面第三条已经从生理发育的方面介绍了一些执笔错误的原因,下面再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详细说一下错误执笔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1、大多数孩子拿笔写字的时间太早,身体特别是手的发育跟不上拿笔写字的需要;2、用笔时间太长。
钢笔字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钢笔字是一种非常优美的书写艺术,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写出漂亮的字体。
在学习钢笔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钢笔字的技巧。
一、执笔方法1.握笔方式钢笔字的握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角握笔法,另一种是直握笔法。
三角握笔法是指将笔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中指轻轻支撑笔杆,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握笔姿势。
这种握笔方式可以使手指更加灵活,书写起来更加自如。
直握笔法是指将笔杆直接握在手掌中央,手指自然弯曲,形成一个直握笔的姿势。
这种握笔方式适合写大字和粗体字,但不适合写细致的字体。
2.笔杆角度钢笔字的笔杆角度是指笔杆与纸面的夹角。
一般来说,笔杆与纸面的夹角应该在45度左右,这样可以使字体更加优美。
如果笔杆与纸面的夹角太大,会使字体变得僵硬,如果夹角太小,会使字体变得模糊不清。
3.笔杆压力钢笔字的笔杆压力是指笔杆与纸面的接触力度。
一般来说,笔杆与纸面的接触力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
如果笔杆与纸面的接触力度太轻,会使字体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太重,会使字体变得僵硬。
二、书写姿势1.身体姿势钢笔字的书写姿势应该是坐姿,身体保持直立,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这样可以使手臂和手腕更加自由地运动,书写起来更加轻松。
2.手臂姿势钢笔字的手臂姿势应该是放松的,手臂应该自然垂下,手肘应该贴着身体。
这样可以使手臂更加自由地运动,书写起来更加流畅。
3.手腕姿势钢笔字的手腕姿势应该是放松的,手腕应该自然弯曲,不要过度用力。
这样可以使手腕更加自由地运动,书写起来更加自然。
4.纸张姿势钢笔字的纸张姿势应该是放在桌子上,与身体垂直。
这样可以使纸张更加稳定,书写起来更加准确。
学习钢笔字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才能写出漂亮的钢笔字。
简答钢笔字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
以简答钢笔字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钢笔字作为一种传统的书写方式,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书写的流畅与美观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下简答的钢笔字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
一、钢笔字书写姿势1. 坐姿端正:坐在椅子上时,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上,双肩放松,保持身体平衡。
2. 脚尖对齐:将脚尖对齐纸张的边缘,保持身体的稳定。
3. 纸张角度:将纸张放在桌面上,与自己的身体呈45度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笔迹。
4. 手臂放松:将手臂轻轻放在桌面上,保持放松状态,不要过度用力。
二、钢笔字执笔方法1. 握笔方式:用右手握住钢笔,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中指轻轻放在笔杆上以保持平衡。
2. 笔尖角度:将笔尖与纸张成约45度角,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笔迹的粗细。
3. 均匀用力:在书写过程中,要保持手臂和手腕的稳定,用力要均匀,不要过度用力或不足用力,以保证字迹的清晰和美观。
4. 动作流畅:在书写时,应保持手腕和手臂的协调动作,以保证笔迹的连贯和流畅。
5. 速度适中:书写时的速度要适中,过快容易导致字迹潦草,过慢则容易导致字迹不流畅。
钢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字迹的美观和书写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能够使笔迹更加流畅,字体更具韵味。
因此,学习者在书写钢笔字时,应该注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总结起来,钢笔字的书写姿势应该是坐姿端正、脚尖对齐、纸张角度约45度,手臂放松。
而执笔方法则是用右手握笔,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中指放在笔杆上以保持平衡,笔尖与纸张成约45度角,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流畅,速度要适中。
通过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钢笔字的书写技巧,提升书写质量和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于想要学习钢笔字的人们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硬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这学期我们就要练习用钢笔写字了。
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由笔尖、笔杆和笔帽三部分组成,也可以分为笔壳、笔胆和笔尖。
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
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在写字时要注意别让笔尖上的墨水弄脏小手和纸张。
三、学习执笔方法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
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五、欧阳修画沙练字的故事诉说故意,激起学生练字的兴趣和决心第二课时:白字头(硬笔)教学内容:白字头(2-6 页)教学目标:1.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 写好例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根据要领书写生字。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激励学生练字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
小学生学硬笔(一)、练字必须有正确的姿势头要正、身挺直,两臂分开将姿势,“三个一”脚尖齐,边写本子边前移。
(二)、练字必须有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持笔方法并不难,拇食中指卡笔杆,指实掌虚是关键,笔杆斜卧虎口间。
(三)、注意钢笔字的笔法要用轻重、快慢和刚柔的变化达到沉着有力的目的。
在一字之中,要学会轻重并用、刚柔相济.概括来说,就是要注重“捉"和“按"两个字。
这样,钢笔字虽然小,也同样有了沉稳与飞动、粗壮与精细、阳刚与阴柔的对比;点划之间,不是简单的细铁丝一样的均匀线条的组合,而是有节奏、有韵味、有动感。
于是。
才有可能在适当的间架结构中显示美感。
(四)、字的间架结构要反复揣摩一个字是否好看,笔法是第二步的事,第一步要讲间架结构.“间架结构”,这四个字是从盖房子的话里借来的。
字不是“门面"?一个门面要修好,先要七梁八柱的搭个架子,称为“间架”。
搭好架子之后,梁与柱之间还要加一些互相联结的部件,还要安门上窗,这些统称为“结构".一个字的“间架结构"包括了各种部首和其他各部分之间的整体组合,也包括了各笔划之间的具体搭配。
(五)、要写好钢笔字笔顺不可忽视小学生写字往往有个毛病,叫“倒插笔”,就是“笔顺”不对,这样有不少害处.第一是影响全字的间架结构布局。
例如“王”字,先写下面的“一”,再向上写就很不顺当,全字的平衡也不易把握。
第二是影响写字的速度。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扭着劲去写,当然也写不快。
例如写“人”,必须先撇后捺,如果先捺后撇,明显地是绕了个圈子,时间必然用得多。
二、注重技法的指导指导小学生练好钢笔字的具体做法是:明确一个目标,分成两个阶段,采取三个步骤,注意五个结合。
一个目标:既要写得好,又要写得快。
具体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上有明确规定。
教师指导学生练字,从早抓,从小抓,从严抓,让他们练就一手既洒脱又快速的钢笔字.两个阶段书写技能主要属于动作技能,其形成过程与一般动作技能一样,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合理练习,才能掌握。
书法握笔手势
书法的握笔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字迹的流畅和书写的质量。
以下是一般的书法握笔手势步骤:
1. 握笔的姿势:首先,将笔尖握在食指和拇指之间,中指在笔尾处稍微支撑笔杆。
这三个指头形成一个三角形支点,使得笔能够更好地受到控制。
2. 手腕放松:手腕要自然放松,不要过于用力。
避免用手腕过大的力量来推动笔,而应该以手臂和肩膀的运动为主。
3. 拇指控制:拇指和食指之间形成的缝隙是用来调整笔的角度的。
通过微调这个缝隙的大小,可以控制笔尖与纸张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字迹的浓淡。
4. 笔尖角度:保持笔尖与纸张的角度稳定,这样可以使字迹更为流畅。
通常,笔尖与纸张呈约45度的角度是比较理想的。
5. 手指自然分布:保持其他三指自然地伸展开,不要过于紧张。
这有助于手的柔韧性和字迹的流畅。
6. 适度用力:在握笔的过程中,适度用力,不要用力过猛。
轻重得当有助于保持书写的舒适感和控制力。
7. 注意姿势:确保整个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姿势是自然而舒适的,避免不良的习惯导致手部疲劳或不适。
8. 练字时细心观察:在练字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自己的握笔姿势,及时调整和改正,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通过正确的握笔手势,可以提高书法的书写速度和字迹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手部疲劳感。
在书法练习中,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握笔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简述硬笔书法坐姿及握笔姿势
网论硬笔书法坐姿及握笔姿势之文甚多,然表述笼统、模糊以至误导初学
者亦不可避免,今就个人习字过程中自己的感悟述之如下,仅供参考:
一、坐姿:1、总则:头正、身直、臂开、足正。
“头正非直正、臂开非正开;身直、足正为真直正”。
头正(但,书写时头向左微倾,颔首、视线向右下
方笔端处)、身直(颈部至尾椎保持正直,坐直则正)、臂开(左臂直、
右臂放)、足正(放平则安)。
2、原则:放松自然。
3、数字:1尺(眼距纸面约一尺)、1拳(心口距书桌越一拳)、1肩(双足距离约一肩)。
二、握笔:1、总则:三指执笔,五指共用。
三指捏(拇指、食指、中指捏
住笔)、二指抵(无名指、小拇指抵住中指)、笔身放大骨节前后(莫放
虎口)。
2、原则:指实掌空(从食指到小拇指一个挨一个不留空隙,手掌
要空不能握拳)。
3、数字:2公分(指与笔尖的距离)、45度角(笔与纸面的角度)。
三、常见错误握笔姿势:握笔姿势不对,会导致手指运笔不灵活,影响速度、力度、美观度。
常见错误握笔姿势:1、拇指盖在食指上;2、笔杆与纸面垂直;3、笔
杆放在虎口;4、拇指与食指不是呈圆形,而是扁长形。
书法入门一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二、楷书基本笔
法三、点的书写规律
一、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
1. 书写姿势:书写时身体要坐正,胸部与桌子保持一拳的距离,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上。
2. 执笔方法:用右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靠在中指下方,笔杆倾斜45 度左右,笔尖指向左前方。
二、楷书基本笔法
1. 藏锋起笔:起笔时,笔尖逆锋向左行,然后转笔向右行,将笔尖藏于笔画之中。
2. 中锋行笔:行笔时,笔尖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心线上,使笔画圆润、饱满。
3. 回锋收笔:收笔时,笔尖向左回收,使笔画末端圆润、饱满。
三、点的书写规律
1. 单点:单点一般为右点,由轻到重,向右下方行笔,收笔时要顿笔回收。
2. 双点:双点一般为左右点,左点轻,右点重,两点相互呼应。
3. 三点水:三点水的三个点呈弧形排列,第一点和第三点为右点,第二点为提点,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4. 四点底:四点底的四个点一般为左低右高的排列,第一点和第四点为右点,第二点和第三点为提点,四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简答钢笔字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
钢笔字正确书写的姿势是:身直、头正、臂开、足开。
身坐端正。
两肩摆平,腰背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
执笔方法:
1、笔和纸之间的夹角约在50-75度间。
2、执笔时候,不应当用拇指搭住食指,或者用食指搭住拇指。
拇指食指间应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3、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中指第一指间关节和食指掌指关节与笔接触;
4、食指指腹,拇指指腹右半部为主要发力点,中指第一指间关节为次要发力点,食指掌指关节作为定位用。
5、在书写“钩”之类自右下到左上的笔画的时候,无名指应该协助中指发力踢钩,不宜软趴趴地枕在纸面。
钢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钢笔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和舒适度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1.姿势:
-坐姿舒适,保持身体放松。
-将纸张放在略微倾斜的桌面上,使得手臂自然垂直。
2.执笔:
-将钢笔握在手指和手掌之间。
-大拇指和食指应该夹住笔身的上段,可以控制书写的力度和角度。
-中指可以放在笔身下方提供稳定支撑。
-无名指和小指可以放在纸上,以保持平衡。
3.书写:
-使用手腕和手臂联动,而不是只使用手指。
-用整个臂部控制笔的移动,保持流畅且稳定的线条。
-轻轻握住笔,不要用过大的力量,以免造成手部疲劳。
-控制笔的角度,通常笔尖与纸张呈约45度角。
记住,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写字的舒适度和效果可以因个人习惯和手型而有所差异。
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保持舒适和流畅的写字体验。
练字握笔姿势的正确方法
正确的练字握笔姿势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坐姿调整:首先要调整好坐姿,头要正,肩要平,双臂自然打开,背部挺直,脚放平。
良好的坐姿是写好字的前提。
2. 握笔要点:握笔时,要用指尖的三个点触碰离笔尖约3厘米的位置,手指自然弯曲放松。
大拇指轻轻按住笔杆,食指指尖稍微低于拇指,两者相对,但不要对捏或交叉。
中指指甲根部托住笔杆前方。
笔杆抵靠在食指第三关节,这样握笔既稳定又灵活。
3. 手掌与手腕:手掌的边缘曲线位置要完全贴合纸面,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但手掌根部的大支点要保持不动。
手腕部位的线要保持直线状态,不要往内钩。
同时,小指的侧面轻轻贴住纸面,不要压实,这样可以保持书写的灵活性。
4. 运笔与力度:书写时,要用手指和手腕的协调动作来运笔,力度要适中,既不要太轻也不要太重。
太轻会导致字迹模糊,太重则会使字迹生硬。
5. 练习与调整:开始练习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或别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习惯并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握笔姿势,以达到最佳状态。
总之,正确的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之一,需要不断练习和调整。
通过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书写汉字,提高书写质量和效率。
硬笔书法执笔方法硬笔书法需要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1. 正确的姿势执笔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姿要端正,身体与桌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手臂自然放在桌子上,手腕和手掌都要放松。
执笔时应该用三个手指头执笔,其中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力量比较均匀,无名指和小指应该起到辅助作用。
2. 掌握合适的力度在书写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重或过轻,力度过重会导致笔画粗重不自然,过轻则会导致笔画轻浮无力。
在写字时应该用力均匀,笔画流畅,注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
3. 稳定的手指和手腕动作手指和手腕要稳定,不要过度用力或扭曲,以免造成手部疲劳和不适。
在书写时应该保持手指和手腕的稳定,注重连贯性和流畅性。
4. 保持笔尖与纸面适当的角度保持笔尖与纸面适当的角度,一般而言,笔尖与纸面的角度越小,写出来的笔画就越细,反之则越粗。
要根据需要调整笔尖的角度,以达到不同的书写效果。
5. 持续的练习和调整硬笔书法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调整,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在练习时应该注重观察和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和技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6. 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协调性手指和手腕要协调配合,才能写出流畅自然的笔画。
在书写时要注意手指和手腕的协调性,注重连贯性和流畅性。
7. 注意放松肌肉和关节在书写时要注意放松肌肉和关节,避免过度用力或扭曲,以免造成肌肉和关节的疲劳或损伤。
要保持身体的放松状态,注重自然舒适。
8. 观察和模仿优秀书法家的技巧观察和模仿优秀书法家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通过观察优秀书法家的作品和现场表演,可以学习他们的执笔方法、笔画技巧和风格特点等。
在模仿中要注意观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
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书姿势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1.臂开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2.身直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
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
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3.头正头部端正,略向前俯。
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 40厘米。
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
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俗称为二郎腿)。
(二)立书姿势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
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
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
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
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
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
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
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姿势,执笔,钢笔楷书,钢笔书法康有为(1858-1927年)、梁启超(1873-1929年),众所皆知的维新变法领导者。
康有为提倡北碑并身体力行,与鼓吹政治一般不惜余力。
传闻一位学康书绝似的年轻弟子,与藏有康有为印章的遗孀合作,曾在杭州伪造了康有为大量书迹。
1994年春季嘉德上梁启超书法有三幅,楷书对联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端秀抒情,与其师不同,5.5万元。
2004年1月,康有为的行书横幅7.48万元(北京翰海)和草书四言1.65万元(上海崇源)。
在2003年10月27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梁启超的楷书十五言联价值7.8万港币,2004年12月22日,康有为草书四诗屏在上海崇源售20.9万元。
罗振玉(1866-1940年),1994年朵云轩上一幅立轴9千元。
甲骨文的书写形式对这位精于此道的专家,乃本色当行。
同次拍卖还推出郑孝胥(1860-1938年)的楷书对联,2.2万元;此公政治上麻烦颇多,影响了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其实,他至少是位近代史上少有的对楷书有创造力的书家。
2004年1月9日蓝天国拍上,罗振玉的篆书四屏3.19万元;而郑孝胥的行书立轴在2004年1月9日的中国嘉德上售价3.21万元。
书法要比国画更难推陈出新,于右任(1879-1964年)能推出易识又不落入野狐禅的于体草书,当然地位颇高。
执笔姿势口诀正确的执笔姿势执笔姿势口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
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
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
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
腕灵活: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
方向:指笔尖和笔杆的方向,正确的笔尖方向一般应指向前方,而笔杆的朝向应是右后方。
笔画轻重:是指书写时用力的轻和重,即让学生体会轻和重的不同结果。
书写时用力轻则笔划就细,用力重则笔划就粗。
要让学生知道在书写硬笔字时,用力是有变化的,遇到该细的笔划,如写点时下笔要轻,方可出现尖的效果,收笔时要用力要重,方可出现粗的效果。
扩展: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书写还会影响孩子骨骼成长,影响视力等,对孩子身体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那么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呢?有“八字”口诀可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
臂开: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足安: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
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一前一后或交叠。
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正平放,左手压本子,右手拿笔,从上到下书写。
第一课时:硬笔书法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2.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3.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这学期我们就要练习用钢笔写字了。
但是,钢笔和我们用的铅笔一样,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执笔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使用钢笔和正确地握笔。
二、认识钢笔的结构和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钢笔,观察一下钢笔由哪些部件组成。
2.学生发言,教师补充说明。
3.教师总结:钢笔由笔尖、笔杆和笔帽三部分组成,也可以分为笔壳、笔胆和笔尖。
笔壳是用来保护笔胆和笔尖的(教师作演示)笔胆是用来吸收和装墨水的(教师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笔胆清洗干净,换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净。
笔尖用来写字,使用时要保护好,尽量不要让笔尖撞上硬的东西。
在写字时要注意别让笔尖上的墨水弄脏小手和纸张。
三、学习执笔方法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握铅笔的。
2.教师边作示范边归纳。
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
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四、学生练习握笔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的握笔方法。
五、欧阳修画沙练字的故事诉说故意,激起学生练字的兴趣和决心。
第二课时:白字头(硬笔)教学内容:白字头(2-6页)教学目标:1.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生字。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激励学生练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以白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钢笔、字帖。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欣赏导入1.交流:同学们,喜欢美吗?想欣赏美的字吗?2.欣赏含有白字头的字。
这些字写得很美,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也能写得一样美,大家有信心吗?大家想一下,在你认识的字中,哪些字分别属于这个偏旁呢?(板书课题)二、指导范例,授之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特点。
观察一下含有白字头的字,你能找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2.观察、总结含有白字头的字的书写规律。
三、尝试练习,巩固写法写字之前提醒学生注意双姿四、欣赏评价,培养美感1.每个小组内选出一名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2.被评的学生自我评定等级。
五、课堂总结,激发兴趣1.生谈收获。
2.师做总结。
板书设计:白字头泉皇皂皋畏第三课时:四字头(硬笔)教学内容:四字头(7-11页)教学目标:1.掌握以四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生字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激励学生练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以四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钢笔、字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欣赏导入1.交流:同学们,你们会写四吗?如果四字做偏旁怎样写呢?2.欣赏含有四字头的字。
3.你们再举几个带四字头的字吗?二、指导范例,授之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特点。
观察一下含有四字头的字,你能找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2.观察、总结含有四字头的字的书写规律。
3.小结。
三、尝试练习,巩固写法写字之前提醒学生注意双姿四、欣赏评价,培养美感1.小组内选出一名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2.被评的学生自我评定等级。
五、课堂总结,激发兴趣1.生谈收获2.师做总结。
板书设计四字头罢署罪置罗第四课时:西字头(硬笔)教学内容:西字头(12-16页)教学目标:1.掌握以西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写好例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生字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激励学生练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以西字头为偏旁的上下结构汉字书写规律。
教学难点: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钢笔、字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欣赏导入1.交流:上节我们学了四字头字的书写,四字做一个字的偏旁时的书写有什么变化?西字做偏旁会有什么变化呢?2.欣赏含有西字头的字。
3.大家想一下,在你认识的字中,哪些字分别属于这个偏旁呢? 板书课题二、指导范例,授之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特点。
观察一下含有西字头的字,你能找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吗?2.观察、总结含有西字头的字的书写规律。
3.小结。
三、尝试练习,巩固写法写字之前提醒学生注意双姿。
四、欣赏评价,培养美感1.每个小组内选出一名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全班评价2.被评的学生自我评定等级。
五、课堂总结,激发兴趣1.生谈收获。
2.师做总结。
板书设计:西字头要粟栗票贾第五课时:月字底教学目标:⒈了解月字底的结构特点,掌握月字底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⒉在月字底及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探索尝试的能力;⒊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结构造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及喜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月字底在字中的位置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月字底在字中的主笔原则。
教具:范字、钢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⒈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⒉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⒈引导学生观察,月字单写与做偏旁有什么不同。
月字底的写法:月字底,形略宽;改左竖撇为竖,“月”左无撇时居中,左有撇时略偏右。
如“育、肯、肖、肩、有”等字。
⒉出示例字“育、肯、肖、肩、有”三、例字解析⒈育,“月”字略窄,与上部件的纵向比例是3比2;上部件类似“云”字,上点居中,横左右伸展;“月”字中心与上点对正。
⒉板书“育”字做示范。
四、指导描红⒈注意描红要点。
⒉对例字“育、肯、肖、肩、有”先描红,后书写,教师给予指导。
五、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⒈指导学习的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注意字笔顺指导。
提醒学生“育、肯、肖、肩、有”字的难点易错处。
⒉布置练习作业“育、肯、肖、肩、有”,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六、随文生字练习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结构,笔顺以及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和苏轼有关的典故苏公堤唤鱼池板书设计月字底范例“育、肯、肖、肩、有”教学反思第六课贝字底教学目标:⒈了解贝字底特点,掌握贝字底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⒉在贝字底及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探索尝试的能力;⒊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及喜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贝字底在字中的位置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贝字底在字中的主笔原则。
教具:范字、钢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⒈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⒉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⒈引导学生观察,贝字单写与做偏旁有什么不同。
贝字底的写法:贝字底,形略宽,“贝”中用竖弧撇,起笔对正中心;右下点略长与撇平衡。
如“员、资、贺、贤、贵”等字。
⒉出示例字“员、资、贺、贤、贵”三、例字解析⒈贵,“贝”字略窄,与上部件的纵向比例是3比2;上部件类似“虫”字,中竖居中,横左右伸展;“贝”字撇的起笔与上竖对正。
⒉板书“贵”字做示范。
四、指导描红⒈注意描红要点。
⒉对例字先描红后书写,教师给予指导。
五、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⒈指导学习的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注意字笔顺指导。
提醒学生“员、资、贺、贤、贵”字的难点易错处。
⒉布置练习作业,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六、随文生字练习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结构,笔顺以及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趣味链接和苏轼有关的典故拼死吃河豚东坡肉板书设计贝字底范例“员、资、贺、贤、贵”教学反思第七课十字头教学目标:⒈了解十字头的结构特点,掌握十字头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⒉在十字头及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探索尝试的能力;⒊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结构造型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十字头在字中的位置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十字头在字中的主笔原则。
教具:范字、钢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⒈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⒉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⒈引导学生观察,十字单写与做偏旁有什么不同。
十字头的写法:十字头,一般较小;中竖起笔于中心,行笔略斜,似撇。
⒉出示例字“古、南、直、克、卉”三、例字解析⒈南,“十”字略窄,与下部件的纵向比例是1比2;下部件宽扁,围住内里的笔画;框内中竖居中,与“十”字斜竖的起笔对正。
⒉板书“南”字做示范。
四、指导描红⒈注意描红要点。
⒉对例字“古、南、直、克、卉”先描红,后书写,教师给予指导。
五、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⒈指导学习的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注意字笔顺指导。
提醒学生“古、南、直、克、卉”字的难点易错处。
⒉布置练习作业“古、南、直、克、卉”,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六、随文生字练习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注意字的结构,笔顺以及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七、趣味链接沈尹默----一句话使他下决心练好字板书设计十字头范例“古、南、直、克、卉”教学反思第八课土字头教学目标:1、了解土字头的结构特点,掌握土字头结构字的书写规律。
2、在土字头及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探索尝试的能力;3、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结构造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及喜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土字头在字中的位置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领会土字头在字中的主笔原则。
教具:范字、钢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⒈引导学生观察,土字单写与做偏旁有什么不同。
土字头的写法:土字头,一般下横较长,字形较宽;中竖起笔于中心,与下部件中心对正。
士字头,如“吉、声”等字。
一般两横都较短,字形较小;中竖起笔于中心,与下部件中心对正。
⒉出示例字“寺、去、幸、袁、吉”三、例字解析⒈寺,“土”字略宽,与“寸”字的纵向比例是2比3;“土”字中竖居中,而“寸”的竖偏右,点偏左;上下两部件虽错位,但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