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模拟二(理综)
- 格式:doc
- 大小:806.50 KB
- 文档页数:36
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题二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试卷类型:A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粗犷.旷.日持久夺眶.而出矿.藏B.嫉.妒岌岌..可危疾.风劲草蕴藉.C.醍.醐文不对题.啼.笑皆非提.防D.缂.丝溘.然长逝刻.舟求剑恪.守2.下列四组词语中,错别字为两个的一组是A.磬竹难书装潢成绩斐然翔实B.高屋建瓴拖踏惨绝人圜茶毒C.鸠占雀巢搭讪因噎废食慰籍D.拾人牙慧肯綮事必躬亲荏苒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了使读者对这些问题有较详尽的了解,特编发一组相关报道,敬请。
②我们的宇宙处于某种被安排得极其的状态下。
③从1988年起已先后在700多家公司得到了邮政经营。
A.垂注妥帖许可B.注意稳妥认可C.注意妥帖许可D.垂注稳妥认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谦逊的品质,做到“兼听则明....”。
....,从谏如流B.新闻报道,讲究图文并茂,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离不开文字,两者相辅相成,形影不...离.。
C.他是个心地坦率的人,来校第一天,就肆无忌惮....地跟我们谈他自己内心的感受。
D.宋人多数不懂写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他们的诗味同嚼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开始我觉得领导未免不近人情,慢慢地就习惯于这种严厉的处罚对加强内部管理实在太重要了。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 .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 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B .图示DNA 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 .DNA 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 .DNA 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 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山西教育2022/3~4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Li-7C-12N-14Na-23Mg-24Al-27Si-28P-31S-32Cl-35.5Mn-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所用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使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可使用健那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灰绿色D.鉴别细胞是否具有活性时,台盼蓝能将死亡的动物细胞染成蓝色2.图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和细胞呼吸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0~12h ,种子通过渗透作用迅速吸水B.48h 时,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只有糖类C.A 点时,种子无氧呼吸速率和有氧呼吸速率相等D.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干重可能先减少后增加3.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某种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B.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失活,最终被细胞丙吞噬处理掉C.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虽然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完全不同D.感染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4.吊兰根在单侧光照射下会背光弯曲生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单侧光影响吊兰根背光弯曲生长需Ca 2+参与。
为验证该发现,不需要对吊兰根进行的处理是A.单侧光照射B.无光条件下用Ca 2+处理C.单侧光照射并用Ca 2+处理D.单侧光照射并用钙通道阻断剂处理5.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李星秀闫建红赵燕飞水分含量︵g ︶呼吸︵μl/h︶110山西教育2022/3~4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
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
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
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2023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某种光电式火灾报警器的原理如图所示,由红外光源发射的光束经烟尘粒子散射后照射到光敏电阻上,光敏电阻接收的光强与烟雾的浓度成正比,其阻值随光强的增大而减小。
闭合开关,当烟雾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干簧管中的两个簧片被磁化而接通,触发蜂鸣器报警。
为了能在更低的烟雾浓度下触发报警,下列调节正确的是()A.增大电阻箱的阻值B.增大电阻箱的阻值C.增大电源的电动势D.增大干簧管上线圈的匝数第(2)题2022年10月,我国发射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进入距地面高度为720km、周期约为100分钟的太阳同步晨昏轨道,如图所示。
所谓太阳同步晨昏轨道,从宇宙中看,卫星围绕地球在两极上空飞行(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且跟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轨道平面围绕太阳转动,且保持这个面一直朝向太阳,可实现全天候对太阳磁场、太阳耀斑等进行观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夸父一号”每绕地球1周,地球自转25°B.“夸父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C.“夸父一号”绕垂直于地球自转轴旋转D.“夸父一号”的发射速度大于第(3)题截止到2021年9月15日,中国接种疫苗累计超过21亿剂,10亿人完成了接种,中国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了70%以上,领先世界。
医护人员在抽取密封药瓶的药液时一般先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气体到药瓶里然后再抽取药液。
如图所示,某种药瓶的容积为0.9mL,内装有0.5mL的药液,瓶内的压强为,护士把注射器内横截面积为、长度为、压强为的气体注入药瓶,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护士快速将气体注入药瓶,则气体的温度会略有上升B.若护士缓慢将气体注入药瓶,则注入完成后瓶内气体的压强为C.若护士快速将药液抽出,则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D.若护士缓慢将药液抽出,则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不变第(4)题如图所示是一只扑翼飞行器,它像鸟一样通过机翼主动运动产生升力和前行力,充电后飞行器续航时间可达90分钟。
2022年高考仿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遗传控制中心是拟核B.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的“系统边界”是细胞膜C.真菌分泌纤维素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均位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叶绿体中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植物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甲状腺激素经体液运输可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自由扩散至突触后膜并作用于其上的受体D.胰岛素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3.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用紫色的牵牛花瓣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B.用H202溶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用马蛔虫受精卵观察减数分裂D.用小球藻观察叶绿体4.为了探究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已知赤霉素(GA)处理大麦种子能引起α-淀粉酶基因转录生成mRNA量增加的基础之上,某课题组又进一步用GA、脱落酸(ABA)对大麦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检测处理后的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量,结果如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的数量表示α-淀粉酶合成量的多少)。
分组处理对照组加GA加ABA加GA和ABAα-淀粉酶合成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本上要受GA和ABA共同调控B.ABA能促进大麦种子淀粉的水解C.GA与ABA在α-淀粉酶合成方面具有拮抗作用D.能合成ABA的大麦种子易穗上发芽5.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为该雄性动物一个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产生Ab和aB两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实现完全分离D.该细胞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易位6.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Ⅱ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Ⅱ1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C.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Ⅱ3D.Ⅱ2和Ⅱ2个体都是杂合子7.化学在生产、生活、科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2年高考仿真模拟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Ni59 As75 La139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概念图可以直观而形象地表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不符合图示概念1、2、3、4之间关系的是A.固醇,维生素D、磷脂、性激素B.核糖核苷酸,碱基、核糖、磷酸C.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D.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2.下列对酶及其在代谢中作用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A.用食盐析出的酶和高温处理后的酶都可以恢复活性B.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且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C.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D.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大大加快了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3.科学家发现:给患糖尿病的狗注射正常胰腺提取液血糖浓度未下降,而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保持胰岛正常,再将该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患病狗的血糖迅速下降;若抑制胰腺的胰蛋白酶活性后,将该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患糖尿病的狗,患病狗的血糖也迅速下降。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
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
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
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2019届全国新高三精品仿真卷(二)理综物理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共46分. 其中1—10题为单选,每小题3分,11—14题为多选,全对得4分,部分对得2分,错选得0分)1.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的第二年。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的观点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在粗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墙之间放另一截面也为半圆的柱状物体B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截面如图所示。
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 2,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为F 3。
在B 上加一物体C ,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则A ()A .F 2增大,F 3增大B .F 1增大,F 3保持不变C .F 1保持不变,F 3增大D .F 2增大,F 3保持不变]3. 如图,傾角为30的斜面连接水平面,水平面上安装半径为R 的半圆竖直挡板,质量为m 的小球从斜面上高为2R,处静止释放,到达水平面恰能贴着挡板内侧运动,不计小球体积、不告计摩擦和机械能损失.则小球沿挡板运动时对挡板的力是A .0. 5mgB .mgC . 1. 5mgD . 2mg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左侧是圆弧面,右侧是倾角为θ的斜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A 顶点上的小滑轮,绳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小球B 、C ,假设绳与物体A 的表面平行,当两球静止时,小球B 与圆弧圆心之间的连线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不计一切摩擦,则m 1、m 2之间的关系是( ) A .m1=m 2B .m 1=m 2tan θC .m 1=m 2tan θD .m 1=m 2cos θ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LR S ρ=、qF E =分别是电阻和场强的定义式 B .力的单位(N )、电流的单位(A )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C .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可能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D .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若加速度减小,则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6.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1s 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h 和平均速度之差△v ,数值上分别等于A .g v g h 2,2=∆=∆ B . 4,2g v g h =∆=∆ C .g v g h =∆=∆, D .g v g h 2,2=∆=∆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2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二)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由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聚变且反应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147N+42He→178O+11H B .3215P→3316S+0-1e C .21H+21H→42He+10n D .31H+21H→42He+10n 【答案】D【解析】选项A 属于人工核转变,选项B 属于β衰变,选项C 和D 属于核聚变,但只有D 选项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15.滑板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
如图所示,AB 、CD 分别是台阶的顶部与底部的水平平台,BC 是5级台阶,每个台阶高度为h ,宽度为2h 。
某同学正在进行滑板运动,从台阶的顶部平台B 点以水平速度v 0做平抛运动,该同学能够落在CD 平台。
不计空气阻力,同学与滑板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v 0的最小值为( )BA .3ghB .10ghC .22ghD .7gh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临界条件为同学与滑板竖直位移为4h 时,水平位移为8h 。
联立4h=12gt 2和8h = v 0t ,解得v 0=8gh ,选项C 正确。
16.如图所示,在平坦的地面上有两根竖直的金属杆A 、B ,轻质的晾衣绳分别固定在a 、b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
由于热胀冷缩,夏季的晾衣绳长度会有所增加。
悬挂同一件衣服,夏季与冬季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拉力变小B .绳子与金属杆的夹角变大C .衣架悬挂点上移D .金属杆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答案】A【解析】设a 、b 两点间高差为h ,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l b ,则有l=l a +l b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
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 14 Na 23 Ca 40 Cu 64 Zn 65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组成及结构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纤维素组成的网状结构构成细胞的基本骨架B .可以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 .液泡存在于植物的部分细胞中,其内含有各种色素和养料D .无叶绿体的根细胞经培养后,不能获得完整的绿色植株2.研究发现,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缺乏细胞凋亡的过程,而中药可以通过调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阻滞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和影响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等方面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涉及免疫应答、基因调控、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理过程B .治疗过程中,中药可能抑制抗凋亡基因的表达,促进凋亡基因的表达C .中药可能通过阻滞相关DNA 、RNA 等的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周期D .中药有利于肿瘤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3.结合图示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物质N乙 A .若甲为无机环境,物质N 为CO 2,则乙可以是硝化细菌B .若甲为浆细胞,物质N 为抗体,则乙可以是靶细胞内的病毒C .若甲为肾上腺,物质N 为肾上腺素,则乙可以是心肌细胞D .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物质N 为神经递质,则乙可为肌肉细胞4.某地山火使原有的优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取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该草原生态系统一定能演替成森林C .失火前后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故没有发生群落演替D .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5.如图是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时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分裂时染色体3和4不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中有一半染色体数目正常B .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细胞C .若在分裂过程中有一个基因M 发生缺失,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一半出现染色体异常D .图中基因N 和n 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某高中生物兴趣小组用ABA 及ABA 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摘后的香蕉,香蕉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 为对照处理)。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二次模拟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Mg-24 Cl-35.5 K-39 Ca-40Cu-64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核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大类B.姐妹染色单体上具有1个亲代和1个子代DNA分子C.翻译时转运RNA分子的磷酸基团端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D.半保留复制合成的子代DNA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是估算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B.群落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等都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各种群关系和边界范围等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C.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5.高密度水体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
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鱼塘富营养化水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N、P等元素B.鱼类与稻田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存在捕食、竞争的关系C.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过程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D.鱼塘尾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能被稻田中的植物直接吸收利用6.下列有关细胞代谢叙述,正确的是A.与白天相比,夜间小麦叶绿体中NADPH/NADP+的比值明显降低B.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中ATP/ADP的比值明显升高C.与气孔开放时相比,气孔关闭时小麦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明显降低D.与有氧状态相比,缺氧时人体肌细胞中NADH/NAD+的比值明显升高7.化学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梨花淡自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合成纤维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8.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B.2.3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 A和0.2N A之间C.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A .已知酸性的强弱顺序:233H CO HCN HCO ->>,则向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2CO 时:22232CN CO H O 2HCN CO --++=+ B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镁溶液:Ca 2++OH -+HCO -3===CaCO 3↓+H 2O C .侯氏制碱法:NaCl +NH 3 +CO 2 + H 2O =NaHCO 3 + NH 4+D .室温下用稀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ClO −+Cl −+H 2O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仿真模拟卷二物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每小题6分,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四川德阳三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 55Cs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 其核反应方程式为137Cs→137 56Ba+x, 可以判断x为电子55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 该原子外层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D.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 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答案 C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 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的能量, 结合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 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故A正确;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 核反Cs→137 56Ba+x中, x的质量数为0, 电荷数为:Z=55-56=-1, 所以应方程式13755x为电子, 故B正确;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将电子释放出来, β衰变释放的电子不是来自于核外电子, 故C错误;质子和中子结合成α粒子, 核反应方程为221H+210n→42He,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 释放的能量是ΔE=Δmc2=(2m1+2m2-m3)c2, 故D正确。
2017届高考理综模拟仿真试题(二)(扫描版)学海大联考·2017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二)生物1.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其中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用磷脂酶处理,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会被分解,磷脂双分子层不再存在,从而使细胞膜被破坏。
2.B 解析: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而控制RNA合成的模板应为DNA单链,①错误。
人剧烈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此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将增大,②正确。
激素发挥作用后将会被灭活,③错误。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其中只有兴奋性递质才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④错误。
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本质为蛋白质,而基因工程的载体的本质为DNA,⑤错误。
抗体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多种细胞器参与,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⑥正确。
3.D解析:甲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产生该细胞的生物可以为雌性纯合子,也可为雌性杂合子,A错误;秋水仙素作用于分裂前期,乙图中cd段包含前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体细胞又进行下一次有丝分裂,没有发生受精作用,de段为DNA复制时期,B错误;丙图中2区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只要位于性染色体上,其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就会与性别相关联,C错误;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图中表示二倍体生物只含1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再在秋水仙素作用下加倍成含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2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彼此相同,不为同源染色体,D正确。
4.C 解析:不进行分裂的细胞不会发生DNA复制即①过程,A错误。
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②),其作用底物为DNA,B错误。
过程③为翻译,根据教材必修二P66蛋白质合成过程图解可知,一个核糖体上可结合两个tRNA,C正确。
翻译(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D错误。
5.A 解析:据图可判断激素A表示赤霉素(赤霉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可以抑制细胞伸长,由多种组织合成,故为乙烯,A错误;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生长,故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激素A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抑制细胞伸长,故两者之间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
绝密 ★ 启用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本试卷共32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a 55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膜流是指由于膜泡运输,真核细胞生物膜在各个膜性细胞器及细胞膜之间的常态性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质壁分离和复原是膜流现象的例证B .蛋白质和RNA 进出细胞核的过程发生了膜流C .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发生了膜流D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A 错误;蛋白质和RNA 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没有发生膜流,B 错误;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该过程存在膜流,C 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不能发生膜流,D 错误。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S 32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D .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下关于注射针剂及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B .乙肝疫苗需要注射三次,是为了引起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C .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产生抗体帮助机体消灭抗原D .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5.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 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分别位于Ⅰ、Ⅱ区段B .存在于同源区段即Ⅲ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C .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D .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 .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C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PM 2.5的污染B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C .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 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黄芽指的是黄铜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L 氟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是N AC.室温下,2 L 0.05 mol/L 的NH4NO3溶液中所含有的氮原子数目是0.2N AD.22.4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9.依曲替酯用于治疗严重的牛皮癣、红斑性角化症等。
它可以由原料X经过多步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X和YC.1 mol Y能与6 mol H2或3 mol NaOH发生反应D.依曲替酯只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10.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能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CH2+O2→2CH3CH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每有0.1mol O2反应,则迁移0.4mol H+C .正极反应式为:CH 2=CH 2-2e -+2OH -═CH 3CHO+H 2OD .负极区溶液的pH 减小12.W 、X 、Y 、Z 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Y 是植物生长所需化学肥料中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1.5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沸点:Z 一定高于Y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强于YC .W 、X 、Y 、Z 都能分别与氯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D .仅由W 、Y 、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属于盐类13.室温下,将0.10 mol ·L -1盐酸滴入20.00 mL 0.10 mol ·L-1氨水中,溶液中pH 和pOH 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pOH =-lg c(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点所示溶液中c(NH 4+)+c(NH 3·H 2O)=c(Cl -)B .N 点所示溶液中c(NH 4+)>c(Cl -)C .Q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D .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C.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D.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15.“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使我国天基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显著提升。
关于“高分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分四号”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很高,采取措施使它距地球更近一些,效果会好一些B.“高分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 km/sC.“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力与其他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的大小相等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绳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A.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减小B.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小C.水平推力F减小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17.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O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q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杆上a、b两点与Q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是ab的中点。
使小环从O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通过a点的速率为v。
若已知ab=Oa=l,静电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
则kQqA.在a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l2B.在c点,小环的动能最大C.在c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D.在b点,小环的速率为18.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弹簧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C时,物块A运动的距离为d,速度为v。
则此时A .B 的质量满足m 2g sin θ=kdB .A 的加速度为m1F +kdC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 v sin θD .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 -m 1gd sin θ-21m 1v 2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55137Cs →56137Ba+x ,可以判断x 为电子C .若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c 220.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 匝数n 1=500,副线圈b 匝数n 2=100,线圈a 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的交流电源上,“3 V,6 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 2=18.5 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交流电源的频率为100 HzB .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52 Wb/sC .电压表的示数为44 VD .R 1消耗的功率为8 W21.如图甲所示,质量m =3.0×10-3kg 的金属细框竖直放置在两水银槽中,细框的水平细杆CD 长l =0.20 m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1=1.0 T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
有一匝数n =300、面积S =0.01 m 2 的线圈通过开关K 与两水银槽相连。
线圈处于与线圈平面垂直、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B 2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t =0.22 s 时闭合开关K ,细框瞬间跳起(细框跳起瞬间安培力远大于重力),跳起的最大高度h =0.20 m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0.10 s 内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3 VB .开关K 闭合瞬间,CD 中的电流方向为由C 到DC .磁感应强度B 2的方向竖直向下D .开关K 闭合瞬间,通过CD 的电荷量为0.03 C第II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