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 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Exchange Rate Regime and Foreign Exchange Control
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熟悉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 或Exchange rate system or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 )
(一)概念: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包括对汇率水平、变动幅度等)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内容包括:汇率的决定基础、变动幅度、调节方式、协调管理机构。
(二)汇率制度的类型
☐ 按变动幅度划分(传统分类)
1、固定汇率制:指现实汇率受平价的制约,并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1880-191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944-1973年)
■两种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
相同点:1. 各国货币规定有含金量, 中心汇率由金平价确定;
2. 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中心汇率小幅波动
2、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Free floating 和managed floating ;clean floating and dirty floating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 比较的要点: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固定汇率制:
优点:1.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开展; 2.利于国际合作和各国政策的协调
缺点:1.不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 2.不利于国内经济平衡发展,BOP 的均衡是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
3.易使通货膨胀在国际间传递;
4.易受国际游资的冲击
浮动汇率制
优点:1. 可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阻止通胀跨国传播
2. 调节国际收支;
3. 减少外汇储备的需要
缺点:
1.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发展;
2.助长国际投机活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不利于国际合作和各国政策的协调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 按是否钉住某一货币和波动幅度划分
钉住汇率制和弹性汇率制
☐ IMF 的划分
1.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
2. 货币局制;
3.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
4. 水平波幅内钉住汇率制;
5. 爬行钉住;
6.爬行波幅内钉住;
7. 无事先宣布路径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8. 独立浮动
什么是名义锚normal anchor ? 指交易者心理上存在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成为名义锚,是因为交易者自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交易者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当经济条件超过这个承受能力时,交易者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改变投资者(交易者)的预期来实现政策目标。
☐ 居中安排的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Managed/Dirty Floating;爬行钉住;
货币委员会。
:以独立的货币机构取代中央银行,根据持有的外汇储备决定本国货币发行数量;彻底放弃自主的货币政策;
比如香港的美元联系汇率制度
(三)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2.特定的政策目的;
3.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
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
(四)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货币区:指区内成员国货币保持钉住汇率制,对区外货币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
该理论最早由蒙代尔提出。
■蒙代尔要素流动性分析(1961)
最优货币区标准: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
要素流动性越高的国家越适合组成货币区;与国外要素市场隔越大的国家,越适合组成单独的货币区,即实行浮动汇率制。
■麦金农经济开放性分析(1963)
标准:经济的高度开放性。
开放度越高,越应实行固定汇率制,反之实行浮动汇率制。
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开放国家应组成一个汇率区。
☐经济论
☐依附论
☐三元悖论(克鲁格曼)
含义: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根据这一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选择汇率的稳定性和货币
政策的有效性,而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性。
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图)
⏹汇率目标区:指将汇率波动限制在中心汇率附近一定区域内的汇率制度
与钉住汇率的区别是,目标区可随时调整,而且货币当局对目标区并不严格承诺
硬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小、调整少,目标区对外公开,政府以货币政策维护责任大
软目标区:指汇率变动幅度较大、经常调整,目标区严格保密,政府维护责任小
(图)
目标区内汇率变动表现:蜜月效应;离婚效应
S型均衡汇率曲线(图)
二、外汇管制Exchange Control
(一)概念:也称外汇管理,指一国政府为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集中外汇资金等目的授权国家货币管理当局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外汇收支、买卖、兑换及汇率水平等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分全面管制与部分管制。
(二)管制机构:中央银行、外汇局
(三)管制对象:居民与非居民;静态物与动态物;地区
(四)管制方式:直接管制与间接管制;价格管制与数量管制
(五)具体措施 --对外汇收支的管制
1、对经常帐户的管制
■贸易账户:奖收限付
出口收汇管理: 结汇制、颁发外汇转移证、外汇倾销
进口付汇管理:审批制、售汇制、进口许可证制、配额制等
中国结汇制:境内机构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占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比例
在80%以下的,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现汇的比例为其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50%;
在80%(含)以上的,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保留现汇的比例为其上年度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80%。
新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境内机构,如上年度没有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其外汇账户的初始限额为不超过等值20万美元。
汇发【2007】49号文(发布时间:2007-08-13)新规:境内机构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保留其经常项目外汇收入。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
■非贸易账户管制
奖收限付:多类似贸易收支措施
中国因私用汇管制:限制购汇时间及金额
境内居民个人出境旅游(含港澳游,不含边境游,下同)、探亲会亲、朝觐、境外就医、商务考察、被聘工作、出境定居、国际交流、境外培训、外派劳务等有实际出境行为的购汇指导性限额,出境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为等值5000美元;出境时间在半年(含)以上的,为等值8000美元。
自费留学购汇指导性限额仍按《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境内居民个人自费出国(境)留学购汇指导性限额的通知》(汇发[2004]111号)执行,学费为按照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或费用证明上所列明的学费金额全额供汇,生活费为每人每年不超过等值2万美元。
2、资本帐户管理
■资本输出管制
■资本输入管制
3、对汇率管制
■直接管制:公开复汇率制;隐蔽复汇率制
■间接管制:买卖外汇;调整利率
4、对货币自由兑换的管制
■可自由兑换货币
IMF协定第8条规定,凡是实现不对经常性支付和资金转移加以限制、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能够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交易中取得的本国货币的国家,该国货币就是可自由兑换货币。
实现经常帐户下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称为“第8条款国”。
中国1996年12月1日起实现经常帐户下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成为“第8条款国”。
☐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外汇储备;健全的货币管理机制;完善金融市场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六)汇率改革进程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