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_第四章_植物分类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碳素营养是植物的生命基础:(1)植物体干物质中有90%是有机物,有机物中碳元素约占干物质重量的45%;(2)构成有机物的骨架是碳链,其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
异养植物---少数高等植物(食虫、寄生),某些微生物;碳素营养方式自养植物---绝大多数高等植物,少数微生物。
自养植物吸收无机态C,转变成为有机物的过程,称为植物的碳素同化作用。
细菌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广碳素同化作用泛,合成物质最多,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化能合成作用第一节光合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叶绿体,吸收光能,同化CO2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6CO2+6H2O C6H12O6+6O2↑+能量CO2+H2O (CH2O)+O2↑+能量特点:(1)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CO2中的C被还原为(CH2O)n中还原态的C;H2O中的O被氧化成O2)(2)需要在光照下,叶绿体内进行;(3)发生了光能的吸收、转化和贮存。
意义:(1)完成了自然界巨大规模的物质转变;地球上自养植物每年约同化2×1011吨碳素,60%由陆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相当于产生了4~5百亿吨葡萄糖。
(2)同时完成了巨大规模的能量转变;如上计算,相当于产生3×1021J的能量,每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约为其十分之一。
(3)能够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维持大气中O2含量的相对稳定,一部分O2转化为O3形成紫外线屏障。
(4)带动自然界其他物质的循环。
同化1吨C,相应可带动同化30公斤N,及5公斤S和P元素。
第二节叶绿体和叶绿体色素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一)结构: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直径为3~6μm,厚约2~3μm,呈椭球体。
1.被膜:由内、外两层半透膜组成,具有选择吸收性,内膜的选择性更强;细胞质中的CO2可透过被膜进入叶绿体,叶绿体中合成的物质也可透过它运送到细胞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