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化学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2
*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适用班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60分,)),溶解氧含量约为()。
A.增大,8-12mg/LB.减小,8-12mg/LC.增大,1-2 mg/LD.减小,1-2 mg/L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A.水分含量B.有机质含量C.营养盐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比例3、天然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下列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溶解B.植物光合作用C.补水D.化学增氧4、可见光在海水中穿透力最强的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蓝光5、从营养盐限制的角度而言,河口区浮游植物通常受到()限制A.KB.NC.PD.C6、将鱼苗从一个水体转移到另一个水体时,水温突然变化不能超过()A.1℃B.2℃C.4℃D.5℃7、关于硬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正确的是()A.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B.钙离子可降低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C.可以增加水的缓冲性D.以上都是8、下列选项中,可以导致硫化氢毒性增大的因素是()A.水温降低B.水温升高C.泼洒黄泥浆D.pH升高9、养殖水体中非离子氨占总氨氮的比例主要受()影响。
A.溶氧B.pHC.盐度D.硬度10、养殖生产上通常要求水体的pH呈中性或弱碱性,这里所说的中性是指()A.pH6.5~8.0B.pH7C.pH6.5~7.5D.pH7~9.011、植物吸收无机化合态氮转变成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等的过程,称为()A.固氮作用B.同化作用C.硝化作用D.反硝化作用12、对虾高密度精养池塘养殖后期水体C/N调节措施是()A.添加碳酸钙B.添加葡萄糖或甘蔗渣C.添加氯化铵D.添加硝酸铵13、关于可控生态养殖管理措施中表述有误的是()A.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B.加大增氧力度,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C.不用杀藻类,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D.保持水体较低水平的浮游生物的数量14、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过高,抑制浮游植物生长;B.光照强度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正常;C.光照强度太弱,浮游植物无法生长。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I 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北省普通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水化学模拟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4.水中溶解氧较低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耗氧率。
15.水体有机物含量的表示方法常用:总有机碳(TOC)、、化学耗氧量(COD)、高锰酸钾指数。
16.太阳高度角是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7.水面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减小而。
18.天然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溶解磷和。
19.富营养型水体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20.河流及贫营养型水体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1.已知水中HCO -3含量为122.0mg/L,CO 2-3含量为6.00mg/L,OH -含量忽略不计,则水的碱度为()mgCaCO 3/L。
(计算中各元素的原子量分别取:H=1,C=12,O=16,Ca=40)。
A.1.101B.2.202C.110.1D.128.022.水体三大营养元素是N、()、S i 。
A.NaB .PC.CaD.Cl23.造成水体水化学成分垂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大风B.注水C.排水D.光照和水温24.NH 4+、NO -3、NO -2和N 2大量共存时,藻类一般优先吸收()。
A.NH 4+B.NO -3C.NO -2D.N 225.淡水及盐度低于()的海水,其最高密度相应的温度均在其冰点以上。
A.1‰B.25‰C.35‰D.50‰26.水体中脱氮作用发生的位置是()。
A.水的上层B.水中无氧层C.水中有氧层D.跃温层27.在水体营养分解层,有机物合成速率()有机物分解速率。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8.在氧气充足的水层,有机物中的硫元素最终被氧化成()。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6)一、名词解释1.限制因子:。
2.临界氧量:3.拥挤效应:4.生态位:5.水呼吸:6.赤潮生物:7.内禀增长率:8.窒思点:9.营养级:10.生态学:11.生态系统:12.生态因子:13.生境:14.阈:15.生态幅:16.指示生物:17.种群:18.环境容纳屋:19.生物群落:20.群落演替:21.库:22.积温:23.有效积温:24.生物群落:25.生态平衡:二、选择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 _________ 提出的。
A.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sley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__ 。
A.指数式递减 B.指数式递增 C.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_____ 。
A. B型B.C型C.A型D.其它型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_ 。
A.熊猫B.鲸鱼 C.鲤鱼 D.人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 ________ o A.轮虫 B.枝角类C.税足类D.原生动物6.海洋硬计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____ 0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肖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7.淡水硬计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____ 0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肖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_______ 消耗。
A.鱼类呼吸B.逸散入空气C.底栖生物呼吸 D.水呼吸9.林徳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________ 。
A. 10% B. 10-20% C. 50%D.15%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oA.互利共生B.原始合作C.竞争D.中性作用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 。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易错题精选1. 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A.空气氧分压B.水温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3. 酚的急性毒作用机制主要是使蛋白质凝固.对错4. 五氯酚、辛基酚、壬基酚、双酚A等具有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对错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粪大肠菌群这一指标.对错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污染物分为两类,汞和砷属于可蓄积的第一类物质,应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检测.对错7. 农业用水可采集 IV 类地表水.对错8. 二氧化氯消毒()A、消毒效果稳定,受pH影响,能除臭味,余氯不稳定B、消毒效果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余氯稳定持久C、消毒效果不太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余氯稳定持久D、消毒效果不太稳定,受pH影响,能与氨反应,并能除臭味E、对原虫的杀灭能力弱9. 当水中的氨含量较多时,加氯量与余氯的关系为()A.当出现余氯后,随加氯量的増加,余氯量逐渐上升,但产生的是游离氯B.只有在原水的折点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余氯量上升,形成的余氯全部为化合氯C.当出现余氯后,随加氯量的増加,余氯量逐渐上升,但产生的是化合氯D.在加氯量投入过程中,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水中余氯会有化合性余氯增加——化合性余氯恒定——游离性余氯增加的一系列变化E.在加氯量投入过程中,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水中余氯会有游离性余氯増加——游离性余氯减少——化合性余氯增加的一系列变化10. 水体富营养化后期,溶解氧下降,有机物厌氧分解,其产物主要是()A.二氧化碳、水、硝酸盐B.藻类毒素C.硫化氢、甲烷D.甲烷,水,硝酸盐E.硫化氢、硝酸盐11. 关于土壤的组成正确的是()【多选题】A.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B.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C.土壤矿物质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80%D.土壤液相是指土壊中水分及其水溶物E.土壤的气相是指土壤孔隙所存在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12. 关于土壤孔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正确的是()【多选题】A.土壤颗粒越小,容水量越大B.土壤颗粒越大,渗水性越强C.土壤容水量越大,透气性越差D.土壤颗粒越小,毛细管作用越差E.土壤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13. 关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正确的是()【多选题】A.环境背景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B.是指相对不受污染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C.在未受或少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自然组成及其含量水平,又称环境本底值D.同一环境要素在不同的地理、地质环境中,自然背景值是相同的E.化学元素含量超过了环境背景值,表明环境可能受到了污染14. 饮用水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的目的是()A.调节水的pH值B.去除有毒物质C.杀灭病原体D.改善水的感官性状E.调节水的温度15. 某地区人群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皮肤瘙痒、腹泻及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你认为水源可能受到哪种物质污染()A.砷B.甲基汞C.苯D.酚E.氰16. 某种污染物污染水体后能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该污染物时,出现头痛、头昏、心悸等症状,可引起甲状腺增生和肿大。
养殖水化学试题库《养殖水化学》试题库一、判断问题(共60个)1.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2.藻类在水中的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pH值和碱度3。
重金属最有毒的形式是自由离子4.无机还原物丰富的水溶氧测定时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5.各个河口区盐度与氯度关系式中常数项相同。
6.如果不同水体中HCO3-和CO32-的含量相等,则两者的pH值相同7。
经典的碘量法用于测定水产养殖水中的溶解氧。
8.河口水s-cl‰关系中的常数项是相同的。
9.河口区与大洋水的cl‰与s‰之间具有相同的关系。
10.水体中碳酸根含量高,其ph值必高。
11.在池塘水中,当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溶解氧含量通常最高。
12.池塘水的pH值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13.水体ph越高,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14.水体ph越低,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高。
15.藻类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pH值,导致HCO 3-含量降低,CO 32-含量增加。
16.Alekin分类仅适用于淡水,不适用于海水17.光合作用使池水ph升高,所以引起水中co2含量下降,co32-含量升高。
18.no2-对鱼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lc5019.cl‰=0.3285233×Wag,其中Wag为在标准海水中沉淀1kg卤素所需的纯银克数。
20.当向池塘施用碳酸氢钠时,二氧化碳会增加。
21.鱼池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池水ph上升,co32-也随之增加。
22.鱼池水溶氧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23.鱼池水中溶氧主要为养殖鱼类所消耗。
24.1-3mmol/L或2-3mmol/L的水产养殖水是最好的。
25.气体溶解度反映了气体在水中能溶解的最大值。
26.海水具有最大的缓冲能力。
27.普通海水没有最大缓冲容量。
28.当海水与淡水的温度与ph均相等,则两者二氧化碳系统各组分含量大小顺序也必相等。
29.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o32-+co2+h2op2hco3-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水环境化学》试卷(必修,A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08级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配系数2.标化分配系数3.辛醇-水分配系数4.生物浓缩因子5.亨利定律常数6.水解速率7.直接光解8.光量子产率9.生长物质代谢10.共代谢四、问答及应用题:(共70分)1.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H2CO3*]、[HCO3-]和[CO32-]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30分)2. 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
若用NaOH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入多少碱?(20分)3. 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20分)《水环境化学》试卷(必修,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配系数: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2)标化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颗粒物-水中的分配系数与颗粒物中有机碳呈正相关,以固相有机碳为基础的分配系数即标化分配系数。
(3)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
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
K OW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5)亨利定律常数:通常可理解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气-水分配系数。
(6)水解速率:反映某一物质在水中发生水解快慢程度的一个参数。
(7)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能而进行分解反应。
养殖水环境化学精选易错题1. 流量大的江河,污水在断面可出现()A.岸边污染带B.污染物在断面分布均匀并多方位扩散C.水华D.赤潮E.海水入侵2. 多氯联苯进入人体后,在那种组织蓄积最高()A、肝B、淋巴C、脂肪D、骨胳E、牙3. 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贡献较大的元素是()A、PB、N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4.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我国江河水常见的污染指标。
对错5. 下列哪些都是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多选题】A.氯仿B.次氯酸C.氯乙酸D.溴乙酸E.卤化酮6. 腐殖酸, 富里酸, 藻类, 氨氮等都是常见的有机前体物.对错7.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氯化消毒副产物与肝癌, 直肠癌及男性膀胱癌密切相关.对错8. 二次供水污染原因可能有()【多选题】A.管网破损渗漏B.蓄水池破损渗漏C.直接污染D.污水逆流E.蓄水池材料不合格9.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了数十项指标,其中铁、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属于()A. 特殊化学指标B. 感官性状和毒理学指标C. 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D. 毒理学指标E.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0. 聚丙烯酰胺作为常用的混凝剂,其特点为()A.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效果一般B.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效果一般对低浊和高浊水效果均好,价格昂贵,单体毒性较高C.腐蚀性小,对水质有些影响,水温低时絮凝体形成较紧密D.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但使用不方便E.腐蚀性大,易潮湿,适应pH范围较广,絮凝体大而紧密11.无机化和腐殖质化是土壤有机物生物净化的两种方式.对错12. 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A.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B.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C.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D.有机物的硝化阶段E.有机物的有氧分解过程13. 土壤中最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是()A. 农药和有机污染物B. 有机污染物C. 重金属D. 农药E. 重金属和农药14. 国产灭钉螺药五氯酚钠的杂质中有PCDD(二恶英) 和PCDF(呋喃).对错15. 关于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不正确的是()【多选题】A.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因素和受体因素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应基于保护陆地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C.我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土壤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D.地球化学法和生态效应法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两种基本技术路线E.我国依据上述两种技术路线,把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2个等级16. 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内容不包括()A.鼓励、支持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B.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C.需要进行处理的固体废物,按其性质采取相应控制标准进行处理D.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E.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不限进口可以用做原料的固体废物17. 关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新标准修订内容不正确的是()【多选题】A.标准名称由《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调整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B.土壤污染物控制项目由10项增加至21项,分为基本项目和选測项目C.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基本项目为必测项目,其他项目为选测项目D.新标准有风险筛选值和风险管控值两类E.《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后坚持土壤环境质量反退化原则18. 土壤大肠菌值是()A. 100g土壤发现的大肠菌群数B. 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C. 1g土壤中发现的大肠菌群数D. 发现1个大肠菌群的土壤千克数E. 土壤中大肠菌群数19. 城市垃圾综合整洽的目标是()A.综合化、减量化、资源化B.无害化、综合化、系统化C.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D.无害化、系统化、资源化E.综合化、减量化、系统化20. 以下关于《土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土十条”)不正确的是()A.是全国第一份土壤治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它制定从目前到2020年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B.“土十条”首要任务即“开展土壤污染调査,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C.“土十条”提出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D.提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E.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30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养殖业中,水环境的质量对于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特性和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对于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养殖水环境化学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水的硬度?硬度对养殖有什么影响?答: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溶解的钙和镁离子的含量。
硬度对养殖有重要影响。
高硬度的水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使得鱼类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此外,高硬度的水还会影响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增加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对养殖动物造成危害。
2. 如何降低水的硬度?答: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使用酸性物质,如柠檬酸或醋酸,向水中添加适量的酸性物质,可以中和水中的碱性成分,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 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钙和镁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3. 什么是溶解氧?为什么溶解氧对养殖动物很重要?答: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溶解氧对养殖动物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养殖动物进行呼吸和代谢所必需的。
缺乏溶解氧会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影响其生长和健康。
4. 如何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答: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增加水的曝气面积,例如通过增加水的搅拌或使用气泡增氧器等方式,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 增加水的氧气供应,例如通过向水中添加氧气或增加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5. 什么是氨氮?为什么氨氮对养殖动物有害?答:氨氮是指水中溶解的氨和氨离子的含量。
氨氮对养殖动物有害,因为它会导致养殖动物的中毒和死亡。
氨氮会刺激养殖动物的呼吸道和鳃,导致呼吸困难和鳃病。
此外,氨氮还会抑制养殖动物的免疫系统,使其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6. 如何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答: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加强水的曝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氨氮的氧化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一、名词解释1. 日较差:溶氧的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变化幅度,简称“日较差”。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以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的条件下的溶解度。
3、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NH4+-N(氨态氮)的过程。
4、活性磷:是指能用钼蓝法被测定出其含量的含磷化合物。
5、生物固氮:是指天然水体中一些固氮藻类(蓝、绿藻)及细菌,它们具有特殊的酶系统,可把N2变为生物可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为水体提供饵料及肥料。
作用:为水体不断输送丰富的有机态氮,为水生生物提供饵料基础,但也使水体不断富营养化。
6、脱氮作用: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N2O)或氮气(N2)的过程。
7、同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利用天然水中NH4+(NH3)、NO2- 、NO3- 等合成自身物质,称为同化作用。
8、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2- 、NO3-。
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引起试验生物群体中50%生物个体死亡的水中化合物的浓度。
9、半(数)致死浓度(LC5010、硬度: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
11、必需元素:是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12、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
13、碱度:水结合质子的能力,也就是水与强酸中和能力的一个量。
14、胶体:任何线性直径在10-9m到10-6m间的粒子。
二、填空题1、无机氮的存在形态NH4+-N、NO2--N、NO3-—N。
2、联合作用的类型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3、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1试验设计、2试验溶剂的配制、3预备试验、4试验浓度的选择、5试验负荷、6试验期间的施肥和投饵4、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引起水pH的变化。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2、水域生态学的定义什么?养殖水域生态学与水域生态学有什么不同?3、水产养殖与水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章:个体生态学1. 解释名词:个体生态学、生态幅、环境、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最适度、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补偿点、补偿深度、真光层、适应性、乔丹定律、有效积温、活动积温、离子系数、临界氧量、窒息点、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2. 简述水体的光照特点。
3. 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4. 何谓极限温度? 其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有那些适应?5. 周期性变温对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为什么?6. 水体的化学分类体系如何? 对淡水的含义有几种观点?7. 试述水生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机制。
8. 何谓呼吸系数(R.Q.)? 何谓二氧化碳平衡系统?9.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对水生生物有何作用?10. 水生生物怎样适应呼吸条件的变化?11. 水中悬浮物有何生态作用?12. 简述水体降氨措施和氨毒性利用。
13. 水中溶解有机质有何生态作用?第二章种群生态学1.解释名词:阿利氏原理、领域制、内禀增长率、生态对策、拥挤效应、环境容纳量、最小种群原则、社会等级。
2.何谓种群?说明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决定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哪些?试予以说明。
4.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5.什么是存活曲线?它有那几种基本类型?举例说明。
6.简述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效应和生态学意义。
7.什么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试比较两者种群动态特征的区别。
8.什么是内禀增长率?它与周限增长率有何关系?为什么?9.种群数量变动的方式有哪几种形式?什么原因?10.试述北温带湖泊浮游生物种群的季节消长规律。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1.解释名词:高斯原理、边缘效应、共位群、生态等值者、抽彩氏竞争、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锥体、大群落、小群落、Tilman模型、原始合作、优势种。
《养殖水化学》习题集目录第一章绪言---------------------------------------------------- 1 第二章水环境基本理论------------------------------------- 1 第三章天然水的气—液溶解作用------------------------- 3 第四章天然水中营养物质及其循环---------------------- 5 第五章天然水的氧化还原作用---------------------------- 6 第六章天然水中的胶体及其作用------------------------- 7 第七章天然水中的其它化学作用------------------------- 8 第八章水环境污染------------------------------------------- 8 第九章几种主要类型天然水及其特征------------------- 9 第十章养殖水体水质调控原理与技术------------------- 10第一章绪言1、何谓环境与环境污染?2、什么是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现状是怎样的?水污染的现状又是如何?4、何谓水质指标?常见水质指标有哪些?5、我国现行的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水质指标有哪些?6、试述水化学与水生生物、水化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7、养殖水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内容?第二章水环境基本理论1、试述水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对水分子性质的影响。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有哪些?3、天然水有哪些主要化学特征?4、什么是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有何意义?河口区海水常量成分的恒定性有何不同?5、什么是盐度和氯度?试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6、海水中离子的存在形式有哪些?海水中主要离子通常以何种形式存在?7、什么是离子氛、离子强度?如何求算离子强度?8、什么是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有哪些方法可以获得离子的活度系数值?9、什么是透明度和混浊度?太阳辐射在天然水中的衰减取决于哪些因素?10、什么是补偿深度、营养生成层与营养分解层?11、光照与水生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何?12、什么是天然水的电导率?淡水的电导率与总含盐量之间有何关系?海水的电导率与温度、压力和盐度之间有何关系?13、什么是实用盐度?14、什么是天然水的依数性?天然水的依数性与含盐量或盐度之间有何关系?15、渗透压与冰点下降之间是否有一定相关性?16、天然水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与冰点温度之间有何关系? 17、天然水的混合作用有哪些?18、阐述北方典型淡水湖泊温度的四季分布特点。
1. 碱度与水产养殖有什么关系?碱度的毒性与那些因素有关?碱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降低重金属的毒性;(2)调节CO 2 的产耗关系、稳定水的pH;(3)碱度过高对养殖生物有毒害作用。
碱度与pH和水的盐度有关系:pH越高碱度的毒性越大,水的盐度也会使碱度的毒性增加。
2. 无风闷热的晚上比有风凉爽的晚上,鱼池更容易发生缺氧,为什么?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将溶于水中,溶解的速率与水中溶解的不饱和程度成正比,还与水面扰动状况及单位体积表面积有关,也与风力、水深有关。
氧气在水中的不饱和程度大,水面风力大和水较浅时,空气溶解起的作用就大。
如果没有风力或人为的搅动,空气溶解增氧速率是很慢的,远不能满足池塘对氧气的消耗。
所以无风闷热的晚上比有风凉爽的晚上鱼池容易发生缺氧。
3. 为什么生产中,常在晴天中午前后开动增氧机?主要打破水体分层(温跃层),上下水层水体交换,使上层富氧水进入下层,下层贫氧水进入上层,从而增加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从而使整个养殖水体总含氧量增加。
4. 简述水体中氧气来源?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1)由大气中的氧通过扩散方式补给,这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2)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放出氧。
5. 简述水中氧气的消耗因素?水体中溶解氧减少有三个方面:(1)耗氧有机污染物在降解时,耗氧;(2)还原性无机物质氧化时耗氧;(3)生物呼吸过程吸收氧。
6. 为什么池塘水体中pH值一般有明显的日变化?早晨天刚亮时pH较低,中午、下午pH较高。
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引起水pH的变化。
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有显著差异,因此pH也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垂直分层现象,并且与O 2 、CO 2 、HCO 3 -、CO 3 2-以及水温等有明显的相关性。
动植物生物量大的水体,表层水pH有明显的日变化。
7. 简述天然水的缓冲性是如何形成?(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2)CaCO 3 的溶解和沉淀平衡(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8. 水体中硫化物的毒性受那些因素影响?水中硫化物的毒性随水的pH、水温和溶氧含量而变。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01级《养殖水域生态学》考试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一、名词解释(20分)1.胞外产物:2.限制因子:3.临界氧量和窒息点:4.全球变化:5.拥挤效应:6.生态位:7.水呼吸:8.新生产力:9.赤潮生物:10.内禀增长率: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0分,每题1分)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_______ 提出的。
A. 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 sley2 .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A.指数式递减B.指数式递增C.不变D.算术级数递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生长效率是指oA. PG/AtB. PG/CC. PN/LD. Pt/Pt-14.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_______ oA. B型B. C 型C. A 型D.其它型5.林德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________ oA. 10%B. 10-20%C. 50%D. 15%6.环境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
A.生态破坏和全球变化B.赤潮现象和环境污染C.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D.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7.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 oA.互利共生B.原始合作C.竞争D.中性作用8•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 oA. C二P+R+F+UB. PG= PN+RAC. P = PNC +RD. PNC = PG - RA-RH二PN-RH9.有机物质的分解包括破碎(C)、降解(K)和淋溶(L),则有机质分解(D)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oA. D = KCLB. D = K —C+ LC. D = KC/LD. D = K + L—C10. "Q10=2-3"所表示的生态学意义符合______________ 。
养殖水化学及答案【篇一: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txt>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水质: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水质系:水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一切复杂体系。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天然水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答:天然水中溶解了多种盐类、气体和有机物,而且还含有泥沙、粘土颗粒、浮游生物、有机碎片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水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水生生物与水、水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老师)答:主要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等与水、水质的关系及养殖生产的产量、质量与水、水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另以阐述。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硬度:单位水体中所含二价和二价以金属离子的总量为水的硬度。
2、暂时硬度:水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用一般的煮沸方法不能把它们从水中除去,所以又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用惰性金属制成的平行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面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
p325、离子活度:离子的有效浓度。
p306、水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见板面上的白色,此时水的深度即为水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的水层。
8、水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高,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水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高的分层情况。
10、水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几乎相同的情况。
二、问答题(答题要点)1、水的硬度如何分类?答:单位水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子的不同,硬度又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
考虑阴离子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又称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又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用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3、鱼池水硬度变化与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何关系?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会引起鱼池水硬度变化:光合作用使硬度减小,呼吸作用使硬度增大。
《养殖水化学》试题库一、判断题(总计60题)1.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2.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增加,碱度也增加。
3.重金属最毒的形式是自由离子。
4.无机还原物丰富的水溶氧测定时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5.各个河口区盐度与氯度关系式中常数项相同。
6.不同水体中HCO3-与CO32-含量分别相等,则两者pH相同。
7.养殖水中溶氧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8.河口水S—Cl‰关系中常数项相同。
9.河口区与大洋水的Cl‰与S‰之间具有相同的关系。
10.水体中碳酸根含量高,其pH值必高。
11.池塘水中,当二氧化碳含量达最高时,溶氧含量往往也最高。
12.池塘水的pH随水深增加而增加。
13.水体pH越高,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14.水体pH越低,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高。
15.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增加,所以引起HCO3-含量下降,CO32-含量增加。
16.阿列金分类法仅适用于淡水,不适用于海水。
17.光合作用使池水pH升高,所以引起水中CO2含量下降,CO32-含量升高。
18.NO2-对鱼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 LC5019.Cl‰=0.3285233×W Ag,式中W Ag为沉淀1Kg标准海水中卤素所需纯银的克数。
20.向池塘施放碳酸氢钠,CO2必增加。
21.鱼池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池水pH上升,CO32-也随之增加。
22.鱼池水溶氧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23.鱼池水中溶氧主要为养殖鱼类所消耗。
24.养殖用水的A t 1—3mmol/L或2—3mmol/L为最佳。
25.气体溶解度反映了气体在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值。
26.大洋水具有最大缓冲容量。
27.一般的海水不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28.当海水与淡水的温度与pH均相等,则两者二氧化碳系统各组分含量大小顺序也必相等。
29.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O32-+ CO2+H2O ≒2 HCO3-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NO2-对水产动物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 LC5030.31.夏天中午光线强,水温度高,氧气溶解度低,所以易发生鱼虾缺氧浮头死亡。
32.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aCO3+ CO2+H2O ≒2 HCO3-+Ca2+ 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33.向池塘施加NH4HCO3,池水CO2必增加。
34.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aCO3+ CO2+H2O ≒2 HCO3-+Ca2+向左移动,因而引起水体A与H T的下降。
35.已知某河水的钙硬度为8.38°H G,镁硬度为1.01mmol/L,则总硬度为4.00 mmol/L 。
36.如水中存在下列平衡:H++ CO32- ≒CO2+ H2O (1)HCO3-≒CO32-+ H- (2)CaCO3≒Ca2+ + CO32- (3)夜间,当呼吸等作用使水中CO2量增加时,HCO3-量相应增加,因此(2)式向右移动,又使CO32-量增加,(3)式向左移动,导致CaCO3沉淀,所以呼吸作用使CO2量增加,可形成CaCO3沉淀。
37.如以KCl溶液代替标准海水测定氯度,则需从元素周期表上查得钾与氯的原子量,再据海水分析要求以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用容量瓶准确配成即可。
38.某养殖场数日昼夜气温均为2℃,风力较强,某日突然暖流来临,气温剧增至5℃,且几乎无风,因此池水相应转为全同温期。
39.某井水pH=6.30,通过曝气驱除部分CO2,pH值升至7.00,井水曝气后,CΣCO2减少了,碱度值未变。
40.已知某河水的钙硬度为8.38°H G,镁硬度为1.01°H G,则H T为167.7mg CaCO3/L。
41.鱼池水CO32-含量高,其pH必高。
42.有毒性的物质必定是毒物。
43.当风吹动池水时,下风口的含氧量要高于上风口。
44.一种毒物对于一定鱼龄的某种鱼的24、48及96小时半致死浓度具有三种确定的值。
45.盐度就是总含盐量。
46.某年某月5—10日,某浅水湖泊所在地昼夜气温均为6℃左右,11日凌晨气温降至2℃,因此湖水转为全同温期。
47.向池塘施磷酸盐肥料最好在下午光合作用进行强烈的时间,以便为水生植物充分吸收。
48.天然水的碱度主要是由水中HCO3-、CO32-及OH-形成。
如pH一定时,CO32-含量高的水,A t不一定高,因HCO3-可能含量很低。
49.当水中H+量一定,CaCO3处于饱和状态,HCO3-量越多,Ca2+量不一定越少。
50.某湖泊,钙硬度为8.00°H G,镁硬度为 2.00°H G,则该湖水总硬度为25.025mgCaCO3/L。
51.鱼池中的营养盐越高越好。
52.如鱼池水A值高,其H T值也必高。
53.湖泊水中如A t高,其H T必定低。
地下水如A t高,H T值必定高。
54.以容量法测定海水氯度,可以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准确配制的KCl溶液代替标准的海水。
55.盐度与实用盐标概念不同,但对同一份水样测得的数值相等。
56.以容量法测定海水Cl‰,必须用标准海水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
57.电解质溶液中,化学物质(离子、分子等)的活度系数由于周围离子的静电作用而均小于1,因而使活度小于浓度。
58.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59.气体在水中的最大含量受到亨利定律的限制。
60.海水的pH高于淡水的pH。
二、问答题(总计80题)1.不同的毒物混合后,毒性可能发生哪些变化?2.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有哪些?盐度的化学含义是什么?3.4.海水有哪些常量成分?5.海水为什么呈碱性?6.叙述碱度、硬度的涵义以及表示单位7.为什么光合作用使pH升高?8.池塘水中有哪些因子使水的pH降低?9.在什么条件下池塘水会产生硫化氢?10.水中硫化物与氨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由什么因子决定?11.有机物在养殖生产中有什么意义?12.水中主要的毒物有哪些?13.水体中无机氮的存在形式有哪些?14.大洋水中CaCO3的溶解度要高于一般河水中的相应值,为什么?15.COD Cr、BOD5各代表什么意思?16.Na2.06.5Cl 表示水质什么特点?17.Cl‰=0.3285233W Ag,式中W Ag代表什么?18.阿列金分类法中硫酸盐和氯化物的钙组和镁组中为何没有Ⅰ型水?19.总含盐量与矿化度的区别。
20.半致死时间与半致死浓度的涵义是什么?21.天然水的常量成分有哪些?22.天然水的缓冲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海水是否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或最小的缓冲容量?为什么?23.影响海水中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24.海水有哪些化学特性?25.海水有哪些化学成分和化学特点?26.有氧海区与无氧海区的主要氧化作用特点是什么?27.亨利定律的使用条件。
28.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29.碱度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表示单位有哪几种?30.水体的溶氧量对水质与生物有哪些影响?31.淡水鱼池中,HPO42-含量大于或等于H2PO4-,池水的pH该为多少?32.海水常量成分的恒定性原则是什么?33.TLm与LC50各代表什么意思?34.1978年实用盐标的固定参考点。
35.实用盐标35‰的固定参考点是什么?其浓度值为多少?该溶液的特点是什么?36.指出实用盐标公式的使用范围。
为何可根据河口区所测得的水的相对电导率求得实用盐标?37.天然水中与水生生物有关的主要化学过程有哪些?38.天然水的缓冲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海水是否具有最大或最小的缓冲容量?为什么?39.氯度的新定义及其表示式。
40.河口滨海区使用哪种氯度—盐度公式较为合适?41.什么叫海水相对电导率?42.养鱼池水溶氧的测定方法与经典的碘量法的差异。
43.大洋水与河口水的盐度和氯度关系式的差异。
44. C.F、COD Cr、BOD5各表示什么含义?45.说明活性磷酸盐与有效磷的含义。
46.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47.在封闭性的海域中,为什么在夏天阴雨天的凌晨海水中溶氧量最低?48.为什么夏天阴雨天的凌晨鱼类易浮头?49.简要说明海水如何实现自净作用的?50.举三个例子说明海水常量成分离子对的形式对海水化学成分存在形式的影响。
51.说明天然水中溶氧丰富时具有哪些化学特征?52.溶解氧在海水养殖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53.说明LC50与BOD5的涵义,并写出相应的英文词。
54.求算NO2--N与重金属离子的安全浓度的公式有何差异?55.春夏季晴朗天气,池塘中以上水层与底层水在化学因素上有哪些区别?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56.密度环流与风动环流在养殖生产上有什么重要意义?57.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涵义是什么?58.CO2系统包括哪些成分?59.什么叫水体的酸度、碱度与pH?60.水中有氧氧化与无氧氧化有何差异?61.什么叫有效磷?62.什么叫活性磷酸盐?63.说明TLm与BOD5表示什么涵义?64.气—液之间定量交换的原则是什么?使用亨利定律的条件是什么?65.说明养殖池水中NH3-N t测定不可用次溴酸盐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法的原因。
66.二氧化碳系统有哪些平衡?67.说明富积系数的含义68.养殖水体的主要离子有哪些?。
69.说明COD Mn与COD Cr所表示的含义。
70.二氧化碳系统在养殖生产上有什么作用?71.海水中二氧化碳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存有哪些平衡?这些平衡对海水的化学性质和海洋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作用?72.水中具有下列化学平衡:CO2+ H2O ≒H++ HCO3- (1)HCO3- ≒H++ HCO3- - (2)当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使平衡(1)向左移,使HCO3- (3)含量减少,因而又使(2)式左移,使CO32-含量下降,最终导致pH值下降。
这种推理对否?为什么?73.天然水中硫酸盐类的钙组中为何没有Ⅰ型水?74.缺氧海区有哪些重要的化学特征?75.说明在夏季晴朗无风天气,20—30公分以上的上层水与下层水溶氧、pH、二氧化碳、营养盐含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76.说明光合层中CO2、pH、DO昼夜变化特点。
77.说明池水中起缓冲作用的因子。
78.说明水体的主要的化学成分。
79.说明当光合作用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时,相应地将使碱度与硬度发生什么变化?呼吸作用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又将引起碱度发生怎样的变化?80.pH过高与过低对养殖生产有何不利?三、实验原理(总计6题)1.写出碘量法测定溶氧的方法原理。
2.说明以下两种水质分析的原理:总硬度、氨态氮3.以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水中溶氧的测定原理。
4.Winkler法测定海水中溶氧的原理是什么?5.写出碘量法测定溶氧的方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