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环境化学(2)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35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3)一、填空题1、天然淡水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有、、、。
2、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SO42- ,优势阳离子为Ca2+,不含CO32-或HCO3-离子,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
3、按照阿列金分类法,海水一般是型水,淡水一般是型水。
4、海水盐度为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等于冰点温度。
5、天然水的盐度增大会使蒸汽压,渗透压。
6、在陆地水水质调查中,K+与Na+含量的测定方法是计算阴离子量与总量之差。
7、海水总碱度可简化为 ALK= 。
8、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是水生植物,水中氧气的消耗主要是。
9、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下层水温低、氧气溶解度。
10、淡水中,pH = 时,HCO3-最多; pH >10.4时,占优势。
随着海水氯度和温度增大,二氧化碳系统各分量与pH的关系曲线向移动。
11、水的溶氧升高,硫化氢的毒性;pH升高,硫化氢的毒性。
12、水中加入1mol/L的碳酸钠后,水体的碳酸总量增大 mol/L,碱度增大 mol/L。
13、若米氏常数KM平均为1 umol/L ,则有效磷浓度应不低于 umol/L 的范围。
14、一般情况下,若天然水或养殖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V左右时,可认为该水体处于良好的氧化状态。
15、淡水中的主要阴离子成分有、。
16、某水中的优势阴离子为Cl -,优势阳离子为Mg2+[CO32- ]=0,[HCO3-]=0,该类型水用符号表示为。
17、海水盐度为24.7‰时,最大密度时的温度冰点温度。
18、海水的盐度原来是用氯度来表示,现在不用氯度的原因是现在用来测盐度。
19、天然水的依数性表现在、、。
20、在天然水正常pH条件下,淡水的总碱度可简化为ALK = 。
21、晴天时,养殖池水白天的硬度比夜晚的硬度。
22、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有:大气中、、。
23、海水溶氧最小层通常出现在,再往深处,溶氧浓度又开始回升, 其回升原因是。
“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Aquatic Chemistry for Aquaculture 课程编码: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学时数:27学分数:1.5教学大纲说明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木大纲依据“2003版水产养殖专业木科生培养计划”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养殖水坏境化学实验”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的试验态度,并为后续实验课的实验操作打下良好的棊础。
为养殖生产中准确测定冇关化学成分,准确判断水质,确定生产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养殖生产中常见和重要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以及冇代表性常用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生上完实验课后应具备如下实验操作技能:1、熟练掌握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的基本技能, 熟练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
重点掌握比色分析的有关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2、掌握几种常见仪器(离心机、721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真空抽滤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基本掌握常用的水样预处理方法(絮凝法、离心法、过滤法)。
4、了解间隙水和底泥中化学成分的取样及测定方法。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一)学时分配总学时27。
原则上每个实验为3〜4学吋。
(二)教学形式学生课询预习,课堂上教师讲解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做必要的示范操作,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试验过程,及时辅导解决疑难问题。
尽可能用多媒体教学。
(三)实验性质综合应用型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方法如下(供参考):水质化学实验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50:50的比例计算总成绩。
平时成绩按照实验课上学牛平时的实验预习准备情况、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实验报告的质量等综合给出。
期末考核应以比色分析和工作曲线的制作等实验技能操作为重点。
养殖水化学答案养殖水化学答案【篇一:养殖水化学知识点】xt>1. 天然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和主要阴离子2. 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水质指标、意义及分类3. 表示水中含盐量的水质指标,表示方法间的关系,对养殖的影响4. 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水质指标5. 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其相关的作用6.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7. 温跃层及危害8. 水中有毒物质及影响因素9. 电子活度与pe、氧化还原电位10. 增氧作用和耗氧作用11.水中气体溶解度与饱和度,影响因素12.水体碱度、硬度,变化规律及与养殖的关系13.水体二氧化碳系统、分布系数与碳酸平衡14.水体ph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15.离子强度、活度与活度系数16.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17.水体透明度与补偿深度18.日较差及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19.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的一般规律20.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分布变化规律21.天然水有机物的分类22.腐殖质其对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23.水中胶体的种类、带电性与电动电位24.胶体的稳定性与脱稳25.胶体的吸附与吸附等温式26.溶解度与溶积度27.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28.水中常见难容物质溶解性与ph的关系29.络合物与络合常数30.水中常见配位体的种类及对金属的配合作用31.水体缓冲体系32.水中毒物种类及特征33.水中调控1【篇二:养殖水化学】txt>一、考试说明1. 参考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2. 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1)填空(30%)2)问答题(50%)3)计算题(20%)二、考试大纲1. 考试大纲的性质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全面介绍:复杂的养殖水体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用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体会来助推渔业发展提振产业效益一、养殖水体的物理环境一、水温大多时候,白天的平均水温低于气温,白天的水温则高于夜间水温,但泛塘时的水温例外。
水温低,水的密度就大,所以,底层水的水温大多低于表层水,但表层水结冰除外。
二、主要养殖品种的适宜生长温度有机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线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界线叫生物学0度。
鱼是变温动物,水体温度即是鱼的体温(正负值0.5-1.0°C),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生命代谢活动。
鱼的适温范围10至33°C,最适温度25至30°C。
10°C以下开始休眠。
10至15°C开始摄食,缓慢生长。
15至20°C食欲增强,生长较快。
20至30°C生长最快。
30°C以上生长又趋慢。
因此,饵料投入量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温度与鱼的催产、产卵、卵的孵化、鱼苗的生长、运输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家鱼在18至30°C,连续晴天时,催产,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都高。
8°C以下停止进食。
30°C以上食欲差。
16°C以下孵化率低。
31°C以上死亡率高。
8至10°C鱼少动少耗氧,适宜运输。
温度突变,鱼容易死亡,特别是鱼苗放养时,要注意水温差异。
三、温度变化与病害水温温度变化对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爆发影响较大,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鱼病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发病的温度范围)出血病大于25°C烂鳃病28-35°C小瓜虫15-25°C锚头蚤12-33°C温度急剧变化对鱼病的影响较大。
例如:草鱼出血病水温的几次陡降或回升爆发鱼苗鱼种饲养阶段出现的感冒病。
原因是温差大,刺激鱼的神经末梢引起的。
水体转移:(不能超过的温差)鱼苗2°C、鱼种4° C成鱼5°C。
养殖水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养殖13级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名词解释(1)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海水的总含盐量或盐度是可变的,但常量成分浓度之间的比值几乎保持恒定。
“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又称为“主要成分恒比关系原理”、“海水组成的恒定性原理”、“Marcet原理”和“Dittmar定律”。
(2)离子总量:离子总量是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
单位: mg/L 、mmol/L或g/kg、mmol/kg。
(3)矿化度:用蒸干称重法得到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标准温度:105~110℃,反映淡水水体含盐量的多少。
(4)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气压下降(Δp),沸点上升(Δt b),冰点下降(Δt f)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b)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5)电导率:为在相距1m(或1cm),面积为1m2(或1cm2)的两平行电极之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两电极间具有的电导。
测定的标准温度为25℃。
(6)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7)离子强度:是指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
离子活度(a)和浓度(c)之间存在定量的关系,其表达式为:a=γc·c。
(8)离子活度:衡量溶液中存在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粒子与它的离子氛之间的作用越强,离子强度越大。
(9)水体自净:在自然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生物代谢废物等异物的侵入、积累导致水体经常遭受污染;另一方面,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又可将这些有害异物分解转化,降低以至消除其毒性,使受到污染的水体恢复正常机能,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2、天然水中的常量元素。
海水与淡水中都有的常量元素: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HCO-、SO42-、Cl-淡水中有CO32-,海水中有H4BO4-、Br、Sr。
3、哪些参数能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相互间的关系?§常用的有离子总量、矿化度、氯度还有盐度。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和品质都具有直接影响。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一、pH值pH值是指养殖水中氢离子活性的酸碱度指标。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水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养殖生物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水的pH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氨氮氨氮是常见的养殖水环境指标之一,主要来自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和监测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维持养殖水质的关键。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常常由于底泥产生并溶解到养殖水中。
硫化氢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浓度的硫化氢还可导致养殖生物的中毒和死亡。
因此,定期清除底泥、增加氧气供应和保持充足的水流是减少硫化氢的重要措施。
四、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之一,是维持养殖生物呼吸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养殖池塘、养殖箱或养殖槽等养殖设施的氧气供应方式和水流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的质量,减少氨氮和硫化氢含量。
五、硬度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所决定,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水的硬度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很重要。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水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适当调节养殖水的硬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pH值、氨氮、硫化氢、溶解氧和水的硬度等。
合理控制和管理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殖水质,保障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能对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养殖⽔环境化学习题各章复习思考题及综合性模拟题参考答案第⼀章⼀、名词解释1、⽔质:⽔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
2、⽔质系:⽔和其中杂质所组成的⼀切复杂体系。
⼆、问答题(答题要点)1、为什么说天然⽔是包含各种杂质的溶液或浊液?答:天然⽔中溶解了多种盐类、⽓体和有机物,⽽且还含有泥沙、粘⼟颗粒、浮游⽣物、有机碎⽚等悬浮物质,所以说天然⽔是包括各种杂质的溶液和浊液。
2、⽔⽣⽣物与⽔、⽔质有何密切关系?(可问⽼师)答:主要从⽔⽣⽣物⽣长、繁殖等与⽔、⽔质的关系及养殖⽣产的产量、质量与⽔、⽔质的关系这两个⽅⾯另以阐述。
第⼆章⼀、名词解释1、硬度:单位⽔体中所含⼆价和⼆价以⾦属离⼦的总量为⽔的硬度。
2、暂时硬度:⽔中的钙、镁的碳酸氢盐在煮沸后即分解成碳酸盐沉淀析出,故相应的硬度⼜称暂时硬度。
3、永久硬度: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等,⽤⼀般的煮沸⽅法不能把它们从⽔中除去,所以⼜称永久硬度。
4、电导率:在相距1cm⽤惰性⾦属制成的平⾏电极间,电解质溶液有1cm2⾯上所具有的电导,称为电导率。
P325、离⼦活度:离⼦的有效浓度。
P306、⽔的透明度:把透明度板沉⼊⽔中,⾄恰好看不见板⾯上的⽩⾊,此时⽔的深度即为⽔的透明度。
7、温跃层:温度随深度增加⽽迅速降低的⽔层。
8、⽔温的正分层:指夏季的上层温度⾼,下层温度低的分层情况。
9、⽔温的逆分层:指冬季的上层温度低,下层温度⾼的分层情况。
10、⽔温的全同温:指春秋季的上下层温度⼏乎相同的情况。
⼆、问答题(答题要点)1、⽔的硬度如何分类?答:单位⽔体中所含Ca2+、Mg2+的总量称为⽔的总硬度,按照造成硬度的阳离⼦的不同,硬度⼜可分为钙硬度和镁硬度。
考虑阴离⼦组成,硬度可分为碳酸盐硬度(其中钙、镁的碳酸氢盐标定的硬度⼜称暂时硬度)和⾮碳酸盐硬度(⼜称永久硬度)。
2、硬度的常⽤单位有哪三种?这些单位之间如何相互换算?答:常⽤单位有:mmol(1/2 Ca2+,1/2 Mg2+)·L-1;德国度(0H G)和mg(CaCO3)·L-1三种。
1■光照与水生生物的关系(1 )光照可以影响养殖水体的水温(2)光照可以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影响养殖水质。
(3)光照可以影响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4)光照强度可以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活动(5)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可影响水产动物的性腺发育2■养殖水体光照强度的调控方法(1)遮阳棚:通常用于工厂化育苗池或室外饵料生物培养池(2)加深水位:阻碍光线的穿透,降低池底的光照强度,抑制底生植物的生长(如浒苔)。
这在对虾放苗前期应用较多。
(3)营造水色:①通过培养单胞藻类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
②通过添加色素营造水色,达到遮光的目的。
例如在罗氏沼虾的育苗水体中添加少量的土霉素或四环素。
在海水轮虫池塘培养中使用绿肥进行肥水(利用植物色素)。
3.水色的主要营造者(藻类):池塘中的生产者:浮游藻类、底生藻类、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一浒苔、沟草)在养殖池塘中,浮游藻类是主要的生产者,作用最大,是池塘的主要生产者。
①藻类是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直接或间接);②藻类的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主要的溶解氧来源;③藻类的光合作用可大量吸收水体的无机营养盐;④藻类可营造水色,为养殖动物创造隐蔽而安静的生活环境。
*4■水色调控方法(1)施肥培养藻类(适用于养殖初期)建议采用“无机物+有机肥+芽孢杆菌”混合使用的肥水方法,效果佳。
具体表现在:肥水速度快,稳定、pH值适中。
(2)施肥后水色培养不起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①可能是水中的藻种数量太少②可能是水中的浮游动物太多③可能是水的pH值太低④可能是施肥量不足⑤可能是光照不足(3 )不理想水色的调控方法①白浊水的调控方法使用一些较安全的药物杀灭部分浮游动物,然后追加肥料和引入好的藻水培育水色。
②红褐水的调控方法处理时首先应换水,然后使用“底质净”初步处理,隔天后可交替使用“菌敌”(4-5亩/公斤)与“强效碘” (4-5亩/ 500克),2-3次,防止疾病的暴发。
水色基本稳定后,可施用微生物调水剂保持良好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