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知觉理论和设计应用案例(卢俊颖)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
格式塔原则在生活中的例子
格式塔原则在生活中的许多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例子:
1.购物中的超市货架布局:超市的货架布局是一个典型的格式塔应用的例子。
商品根据一定的规律摆放,如新鲜蔬菜水果摆在前面,饮料咖啡在旁边,而杂货、调料等则在后面或侧面架上。
这种布局有助于顾客快速找到所需商品,提高购物体验和超市的销售效率。
2.阅读理解:在阅读理解中,人们会根据文章的整体意义来理解段落和句子,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单词。
这是一种格式塔原则的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3.用户界面设计:在用户界面设计中,格式塔原则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用户界面的元素和信息应该按照逻辑关系和视觉层次进行组织和排列,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产品。
4.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格式塔原则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公园等元素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进行布局,以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5.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和时间线也是一种格式塔原则的应用。
人们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时间顺序来理解和筛选信息,以更好地管理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
这些例子只是格式塔原则在生活中的一部分应用,它们表明了格式塔原则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1 引言在视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有意识的视觉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视觉语言。
可以说,视知觉是心理学和平面设计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对于平面设计师而言,应该注重从视知觉的特征中去寻找平面设计的突破口,利用视知觉的原理去指导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师通过了解视知觉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通过对其深入理解和把握,将这样的理念运用到平面设计过程,可以使设计的作品更加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而使人产生对设计作品的感悟和共鸣。
格式塔心理学从视觉感知的角度研究了人在接受视觉信息时所经历的过程,是研究和处理视知觉的重要科学理论。
将格式塔心理学这一科学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将使平面设计更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有利于平面设计学的发展。
2 格式塔心理学概述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 年发端于德国,又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
虽然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感知觉问题,但其基本理论原则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从内容上看,格式塔心理学视知觉原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2]:第一,感觉和知觉。
虽然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但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的日常心理活动中地位却相当重要,一直都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人类的感觉是最简单而又最为常见、最为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在人类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感觉是人类知识的源泉。
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知觉,知觉是指人类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在人类大脑中,各种具体事物印象的产生总是由各种感觉进行综合而形成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论断之一就是“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视知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视觉不仅仅是一种观看活动,更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
视知觉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它具有一切思维的能力,通过视知觉活动,能够把对象加以简化、组合、抽象以及分离等处理。
格式塔设心理学运用到设计中的案例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需要满足人类对结构和秩序的基本需求,以及使用可预测的模式和规则来设计。
在设计领域中,可以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来创建更具吸引力和易于使用的产品和界面。
下面将介绍三个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设计案例。
1.网页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在网页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能够帮助设计师创建有序和易于理解的页面布局。
一个常见的应用是将重要的信息放置在页面的左上角。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人们的目光会自然而然地在页面的左上角开始,然后按照字母“F”的形状扫描页面。
因此,在界面的最重要的元素,例如logo、主要导航或醒目的标题,应该放在这个区域,以便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此外,网页设计中的白空间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合理使用白空间,可以使页面的信息结构更加清晰和容易被理解。
通过适当地划分页面的内容块,并在它们之间留出一定的空白,可以帮助用户更容易区分和消化信息。
2.平面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用来创建视觉层次和引导用户观看重点内容。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大小和颜色的差异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较大和颜色鲜艳的元素往往会先引起用户的注意。
另一个应用是使用对比来创造视觉层次。
通过将不同颜色、形状或纹理的元素放置在一起,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清晰的层次感,使观众能够快速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3.产品设计中的格式塔心理学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趋近一致性。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人们喜欢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保持一致的布局、颜色和样式有助于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在手机应用中,设计师通常会保持相似的工具栏和导航菜单的样式,以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功能。
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是直观性。
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人们喜欢在使用产品时能够快速明白该如何操作。
因此,设计师应该采用直观的界面设计,例如使用明显的按钮或图标,帮助用户理解和使用产品。
格式塔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解释了人类是如何感知并组织信息的。
这种理论指出,大脑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块,并对它们进行分类、编码和组合。
这些规律被称为“格式塔原则”,包括相似性、接近性、对比度、连续性和闭合性等。
在景观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原则可以用来构建景观元素和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原则可以用来激发人们的感官和情感,使人们更易于理解和欣赏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
以下是几个例子:1.相似性原则:相似的元素通常会被组合在一起,这给人们一种简洁的感觉。
例如,相似的植被可以在一起使用,或者相似的结构可以被构建在一起,以提供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效果可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景观设计的概念,从而增强其感性价值。
2.对比原则:对比可以使景观设计更有动态效果。
例如,如果在静态的景观中使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更具视觉冲击力。
此外,在景观设计中,大小、形状和质地等对比,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
3.接近性原则:接近的元素通常被组合在一起,比如,相同类型的树可以在同一地区种植,相邻而不相交的草坪可以用石头或树来划分,等等。
这使得人们可以轻松理解景观中的不同地区,并通过视觉组织来意识到相应的因素。
4.连续性原则:连续的元素可以创建一个感觉流的效果。
例如,可以通过连续的小路、蜿蜒曲线的涟漪水池或者循环的花床来创造这种效果,因为它们都试图在整个画面中保持统一性和平衡感。
5.闭合性原则:闭合的元素可以凝聚和强化景观形式。
比如,闭合性的雕塑、广场和花园可以与周围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这通过视觉上的统一感和平衡产生有力的影响。
在景观设计中,格式塔心理学的原则经常被用来创建视觉艺术效果,激发感官和情感反应,并使景观元素结合得更自然和协调。
通过使用这些原则,设计师可以制作出更整洁、平衡和有吸引力的景观设计,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美的需求。
格式塔⼼理学(四)知觉理论1、图形与背景⼈的知觉系统的最基本能⼒就是在图形与背景之间做出区分。
⼀般来说,视觉图形是由轮廓以及与背景有关的不同亮度和颜⾊的间隔所决定的,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图形就越有可能成为知觉的对象。
有时,知觉情景中的图形与背景是模棱两可的,此时知觉的主体可以⽤⼀种⽅式感觉,也可以⽤另外⼀种⽅式感觉。
这说明我们的知觉是积极的、主动的组织过程,我们并⾮被动的接受感觉刺激。
2、接近原则在⼀个知觉领域,彼此邻近的各个部分容易组合形成⼀个整体,⽆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两个成分越近,就越是可能被感知成为⼀个整体。
3、类似原则⼈们倾向于把形状、颜⾊、结构等特征类似的部分组合成为⼀个整体。
4、包含原则当被知觉的图形是个复杂图形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知觉到那个包含其他图形的图形,⽽忽略被包含的图形。
军事伪装往往运⽤了这⼀原则。
5、客观定势原则假如我们观察到的某种图形,且对这种图形形成⼀种定势,那么即使这⼀图形产⽣⼀些微⼩的变化,我们任然倾向于以原有的⽅式去知觉它。
6、闭合原则我们的知觉对不完全的图形或残缺的图形有⼀种使其完全的倾向。
若⼀个图形应该是封闭的却没有闭合,我们的知觉就倾向于把它组合成为⼀个封闭的完形。
之所以具有闭合的倾向,是因为知觉的⼼理活动与⼤脑的⽣理活动同型的缘故。
尽管刺激是残缺的,但⼤脑⽣理活动的整体属性吧刺激组织成完善的图形。
7、简单性原则若不受其他元素的影响,⼈们在知觉时倾向于把知觉到的东西看成是简单的规则图形。
8、完形趋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这是⼀条最重要的原则。
其他原则都是它的不同表现形式。
依据这⼀原则,知觉的组织作⽤总是趋向完善或完形,它使我们把不完全的图形知觉为完全的图形,把⽆意义的图形看成有意义的图形,把模拟两可的图形知觉成明确的图形。
其他各原则都是这条总原则的特例。
格式塔整体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罗贤翠夏珺引言英语阅读在我国不仅是语言知识载体,也是英语学习者获得信息的一个工具。
“通过阅读可扩大语言学习者背景知识、增加词汇量。
”近年来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且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篇章结构和语篇类型,掌握相关阅读技巧并将其运用到阅读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篇含义,最终达到交流目的。
但因受到传统语法-翻译法影响,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单词讲解与语法结构研究,更多让学生从文本结构上掌握段落的主旨内容和语篇细枝末节的搜索。
该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对语篇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因此,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启动,“但形式轻意义的做法还相当普遍。
”基于此,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原则,即从整体入手,在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该理论在学习方面也得了认可和运用,阐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力求将格式塔理论契入语篇教学中。
1.格式塔整体观“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 ”一词的音译,与英文“configuration ”,“structure ”意思相近,但这些词无法准确表达gestalt 真正含义,因此英文中将该德语词作为外来词。
本意为“形式,图形或完形”,有两层含义:(1)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2)指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的概念。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创始人分别是惠太海默、苛勒、考夫卡,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整体观,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1知觉整体性“知觉是一种整体性,一种格式塔,在分析时,整体性就会被破坏。
”知觉的对象往往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不同特点,而大脑把它们有机的组合成一个整体或完形。
魏特海默用三角形例子解释了整体论思想:“三条直线相交组成一个三角形,但是三角形所具有的属性并不是三条直线属性的简单相加,比起三条直线,三角形又具有新的属性。
因此,三角形在具有三条直线的属性外又组成一个客体,这样三角形作为整体的性质大于三条直线相加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对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的部分原理对设计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
在家具设计里,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
这些理论和研究阐述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
简单地说,家具外形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结构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结构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
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
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
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
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
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表现作品的整体感与和谐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根据直觉的观察和对自己的视觉表现的自觉评价,以及受众的反应得出结论:无论是设计师本人或是观者,都不欣赏那种混乱无序的形象。
一个格式塔很差的形象即缺乏视觉整体感、和谐感的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缺乏联系、细节零散而无整体性,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安定感,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有毛病”。
这样的视觉形象势必为人们所忽视,乃至于拒绝接受。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格式塔心理学在家具设计里的一些应用。
例如左图这款经典的红蓝椅,这件椅子由13根5cm×5cm的机制木条和两块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框架,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式经过精心计算得出的,因此整个设计存在着一种几何学上的精确感,没有一根多余的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