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5.36 MB
- 文档页数:102
工业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工业建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环境。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节能已经成为工业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工业建筑的节能性能,设计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工业建筑工程设计的节能专篇。
一、建筑外加保温材料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建筑外加保温材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在建筑结构外部增加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热传导系数,减少能量的损失。
目前,常见的建筑外加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板、泡沫玻璃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提高工业建筑的节能性能。
二、采光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是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降低照明系统的使用频率,减少电力消耗。
设计师们通常会设计大面积的采光窗户和天窗,通过优化窗户的位置和朝向,使室内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降低用电成本。
采用智能化的光控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照明系统,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
三、节能建筑材料选择节能建筑材料也是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
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来做墙体和屋顶隔热层,采用高隔热玻璃来做窗户等,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
还可以采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材料来制作建筑构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绿色建筑。
四、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工业建筑节能的利器。
通过对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可以优化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能耗。
采用智能化温控系统和新风净化系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和空气质量自动调整供暖和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能源的浪费。
五、绿色屋顶和太阳能发电在工业建筑的设计中,绿色屋顶和太阳能发电系统也是常见的节能技术措施。
绿色屋顶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表面温度,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阳光能转换为电能,实现自给自足,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与城市老旧小区更新
技术及实践
新趋势与新要求 01 标准和技术支撑 02 案例分享 发展建议
03 04
目录
Contents
01
“新时代”背景下
既有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发展新趋势
17.90%
36.20%
47.50%
54.77%
58.52%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中国1978-2017年城镇化率
已超过58%,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
☐城镇化率提高的同时,建筑存量大幅增加 ☐截至2018年,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m 2,其中既有城镇面积约380m 2左右。
我国城镇化率攀升,从
1978年的17.90%增长至2017年的58.52%,2020年将达到63.20%
数据来源:《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
快速城镇化发展带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1)城市发展秩序性欠缺,城市基础设施急需不断完善(规划滞后于建设,导致无序与混乱;城市“马路拉链”随处可见,城市规模盲目扩张,尤以新区建设缺乏特色)
(2)能源资源严重紧缺,节能环保压力巨大
(3)城市发展不均衡,出现新时代“二元化”(国家实施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战略。
中小城市面临压力)(4)既有建筑改造实施大拆大建,造成资源大量浪费。
新加坡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加坡建设局科技署高春平副署长新加坡建设局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制定规则和标准并予以执行,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分析。
众所周知,新加坡在1960年后发展迅速,建筑环境和建设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中国所进行的快速城镇化,新加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完成。
现存的大量建筑都是既有的,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新加坡算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发达国家,依然还会有一些工程项目出现,但发展速度相对于中国是放缓了许多。
由于新加坡已完成了城市化建设,现在建筑业的主要能耗是来自运行能耗。
据可靠统计,占总电能消耗的31%。
新加坡的目标是到2030年能耗比2005年降低35%,同时减碳目标降低11%~16%。
这些数据和建筑行业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都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进行了建筑能耗的统计,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能耗分为空调和非空调两类,这和中国的分类方式是不大一样的,数据值也不能和欧美等国相比。
原因就在于使用模式的不同,使用时间不一样,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中国住宅多统计的是总建筑面积,在新加坡用的则是户内建筑面积。
如果看单体建筑的节能,就会发现以下特点:建筑大部分能耗都是由空调或暖通来承担的,41%是空调制冷系统,12%是风系统,41%水系统,其余为照明系统等。
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有26%用户的插座或是小电器用电能耗,这个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统一的数值。
作为一个完全城市化的国家,商业和居住建筑用电相加要远远超过工业建筑的用电。
另一个趋势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间,用电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们做建筑能耗的模拟和控制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短期内将上升趋势转化为下降趋势,而是减缓其上升速度。
这是我们在制定政策中考量的一个依据,即制定政策不能以经济发展为代价,环保和经济应携手并进。
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全新加坡的绿色建筑覆盖率达80%,同时建筑节能率要达到50~60%。
浅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作者:罗明宙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08期摘要: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研究新型低能耗的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体系成套节能技术及产品;新型能源的开发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太阳能、地下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综合利用,室内环境控制成套节能技术的研究和设备开发;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制冷空调系统,对制冷空调系统进行智能控制,最大限度减低运行能源;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成套技术,特别是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改造;建筑物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和冷热量计量收费技术及产品。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冷;控制引言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的60%是既有居住建筑。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已占能源总量的30%左右。
建筑领域是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节约土地,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问题,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决定性意义。
一、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物尽其用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原则,将这些建筑拆除重建显然不符合这个原则,由于旧房改造短期可见节能减排效果,因此,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意义重大。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建造的房子,不具备任何现代化的功能,设备设施也与今天的要求相去甚远,如何使这些老设备发挥其作用,在节能改造的同时,满足使用者对功能和环境的需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1.惠新西街12#楼基本情况惠新西街12#楼位于朝阳区惠新西街,建筑面积约10179.94㎡,共十八层,共计144户。
该楼建于1988年,为内浇外挂板结构,外墙为280mm陶粒混凝土,外窗为空腹钢窗,屋面作法不详。
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工业建筑民用化绿色改造技术规程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工业建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筑形式和功能多样,但旧工业建筑常常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重、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进行绿色改造已成为关键。
然而,由于工业建筑的复杂性和规模较大等特点,绿色改造技术规程需要权威的指导,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的背景和意义1. 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工业建筑通常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工业园区或者郊区,其规模大、设计复杂、建造工艺特殊。
在建筑使用后,存在着能耗高、排放量大、利用率低等问题。
单纯的传统工业建筑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要求。
2. 绿色改造的重要性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减轻环境压力,更在于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绿色改造将有利于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减少社会资源浪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的内容与要求1. 适用范围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面向各类工业建筑,包括厂房、仓库、生产车间等。
2. 规程的目标规程的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改善工业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其成为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的绿色建筑。
3. 技术要求规程中应包括对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要求。
4. 管理措施规程还应包含绿色改造的管理措施,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评审、施工过程监理等,以确保绿色改造的全面实施。
四、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的实施1. 政策引导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的制定需要政府政策引导,通过加强政府对绿色改造的财政支持和税收激励,推动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的实施。
2. 技术支持为了实施规程,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研发创新,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制定绿色建筑标准与认证制度,推广利用一些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及案例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全球能源问题显得尤为紧迫,而建筑节能作为重要的节能途径,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之一。
虽然新建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已经采用了大量的能源节约技术,但旧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节能的一个瓶颈。
如何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意义既有建筑本身具有多重价值,包括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是我们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但是,许多既有建筑在建筑构造、保温性能、采光质量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且存在能源使用效率低、室内环境不佳的问题。
因此,节能改造既可以改善建筑的能源效率,也可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使用效率,这对于节约全球能源及推动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节能改造还能起到促进经济发展、消减碳排放、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多重效益。
在政策层面,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各种有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政策措施。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包括外墙保温、高效隔热材料、能量回收、新风系统、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LED节能灯等多个方面,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外墙保温在现代建筑节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减少能量流失。
目前,在既有建筑改造领域,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十分先进,主要采用的是保温板、外保温系统等多种方法。
具体而言,保温板是在建筑外墙表面贴上隔热材料,如挤塑聚苯板、玻璃棉板等,可有效提高墙体隔热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而外保温系统则是将隔热材料和抹面材料在外墙面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和防裂性。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大大提高建筑隔热性,降低室内能耗。
高效隔热材料在改善既有建筑能效中,使用高效隔热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常用的高效隔热材料有岩棉、玻璃棉、聚苯板等。
其中,岩棉和玻璃棉不仅有着优良的隔热性能,而且不易燃,在建筑保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聚苯板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优良的隔热性能的材料。
同时,隔热材料的应用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性。
能量回收能量回收是将废弃热能重新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