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 电冰箱的故障检查及维修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31
电冰箱的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冰箱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冰箱保护措施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了解电冰箱保护功能的重要性,认识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3. 学生掌握安全使用电冰箱的方法,了解节能环保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判断电冰箱的故障并进行初步排查。
2. 学生具备安全使用电冰箱的能力,学会简单维护和保养电冰箱。
3. 学生能运用电冰箱保护知识,提高家庭用电的节能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用电器保护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
2. 学生增强节能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家庭节能行动。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冰箱保护知识,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以实际操作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节能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电冰箱工作原理:讲解电冰箱压缩机和制冷剂的循环原理,以及保温层的作用。
教材章节:《物理》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制冷原理及其应用”。
2. 电冰箱保护措施:介绍电冰箱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以及定期清洁、保养的方法。
教材章节:《物理》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家用电器的保护与维护”。
3. 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电冰箱不制冷、噪音大等常见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物理》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五节“家用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4. 节能环保知识:讲解如何通过正确使用电冰箱,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家庭用电的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环保》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电冰箱工作原理及保护措施第二课时:电冰箱常见故障及原因第三课时:节能环保知识与实践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保护措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宝坻中专示范校课程建设《电冰箱与空调器维修实训》一体化课程校本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成长性评价,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
建议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建议采用的评价标准如下:1、基本思路本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效果即时可测。
考核由过程考评、期末考评组成。
具体比例如下。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70%+结果评价30%过程考评评价:70%学习课时数、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各个项目的设计成绩。
期末考评评价:30%考核对制冷维修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技能操作的综合能力2、具体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表2-1考评方式考评实施考核标准备注过程考评(项目考评)70%70分岗位素质20分平时表现5分上满全部课时,无缺席现象5分缺课时数超过5% 2分缺课时数超过10% 0分缺课时数超过总学时的30%,总成绩记为0分学习态度5分学生上课表现和上课回答问题见学习态度考核标准表2-2安全生产能力5分实训现场垃圾清理情况、剩余耗材摆放整齐;工具使用操作规范、工具还原合作能力5分组长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组员之间有没有做好分工配合,协助能力,组内成员之间有没有很好的沟通,有没有发生争吵见合作能力考核标准表2-3岗位能力50分项目50分按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分数根据实际项目内容设定期末考评30%(30分)按照教考分离原则,由教务处组织考评考核以理论+实操对综合布线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技能操作的综合能力按实际项目内容设计而定表2-2 学习态度考核标准5分4分3分2分0分上课回答问题5分回答完全正确回答问题较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大概正确不能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