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地名列表
- 格式:doc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国时期的地名解释古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许昌(今河南省许昌东)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古九州: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重大战役地:赤壁(今湖北省嘉鱼东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一带)其他: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江夏(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长板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境内)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新城(今湖北省房县)新野(今河南省新野)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境内)宛城(今河南省南阳)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泉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一带)巴陵(今湖南省岳阳一带)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柴桑(今江西省九江西南,古城在水底)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邺郡(今河北省临漳西南)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北海(今山东省境内)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鱼台东北)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箕谷(今陕西省沔县北)阳平关(今陕西省沔县西北)郿城(今陕西省周至县西)武功山(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京口(今江苏省镇江)金城(今甘肃省兰州西南)街亭(今甘肃省庄浪东南)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一带)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夷洲(今台湾省)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
【三国地名古今对照,看电视不再懵圈】#历史故事#【三国地名古今对照,看电视不再懵圈】
1、常⼭——⽯家庄;(常⼭赵⼦龙)
2、九原——包头;(九原吕奉先)
3、官渡——郑州中牟;(官渡之战)
4、⾚壁——湖北⾚壁;(⾚壁之战)
5、夷陵——湖北宜昌;(夷陵之战)
6、豫章——南昌;
7、⼴陵——扬州;
8、吴郡——苏州;(吴郡四⼤家,陆、顾、张、朱)
9、会稽——绍兴;
10、陈留——开封陈留;(曹操起兵之地)
11、邺城——邯郸临漳;(铜雀台)
12、寿春——淮南寿县;
13、汝南——驻马店;(汝南袁⽒)
14、柴桑——九江柴桑;(周瑜练兵)
15、⼩沛——沛县;(刘备屯⼩沛)
16、宛城——南阳;(曹操征张绣)
17、河内——保定定兴;(河内司马⽒,司马懿)
18、平原——德州平原;(刘备平原县令)
19、上党——长治;
20、弘农——三门峡灵宝。
(弘农杨⽒,杨修)。
《三国演义》地名
涿县广宗颍州谯郡宛城安喜幽州南阳荥阳攀城平原冀州陈留邓城定州西凉洛阳渑池阳城长安砚山江都范县陈仓兖州东阿华阴襄阳曲阿凉州濮阳汝南泾县豫章秣陵弘农大阳安邑箕关历阳鄄城牛渚吴郡会稽小沛盱眙淮阴徐州淮南查渎梁城萧关寿春江亭白马延津阳武滑州荆州乌巢豫州下邽许昌青州官渡古城酸枣邺郡南皮穰山黎阳仓亭并州易州乌桓新野隆中江陵长沙渭南龚都汉江檀溪南漳柴桑当阳江夏赤壁零陵武陵涪关公安成都巴郡合肥汉津沔阳蕲春黄州南徐巴丘桂阳潼关益州郢州皖城陆口麦城上庸夷陵临沮房陵汉中夔关秭归泸水建宁咸阳安定金城西城武昌散关武都斜谷渭滨陇上南郑绵竹猇亭天水上邽新城街亭卤城北原陇西辽隧襄平济水狄道董亭长城沈岭骆谷洮阳雍州沓中剑阁江油建业夏口巴山黄州辽东雒城琉球解良北海勃海
附:还有这几个地名,这些字我打不出来,还请哪个能人把这几个字打出来。
眉(有右耳旁)坞佳(左边加“各”字旁)城眉(有右耳旁)城需(左边有三撇)须
楼桑村虎牢关汜水关北邙山芒砀山东岭关沂水关卧牛山卧龙岗鹊尾坡长板坡落凤坡阳平亭壶口关白狼山博望坡聚铁山南屏山华容道葫芦口蒲阪津刘郞浦葭萌关涪水关定军山逍遥津白帝城永昌郡锦带山西洱河秃龙洞银坑洞桃花渡锦屏山盘蛇谷列柳城五丈原木门道牛头山东兴郡武城山子午谷孔函谷铁笼山(白马)坡
- 1 -。
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那些个古地名,玩过《三国志》的小伙伴们应该是耳熟能详吧。
湖北地区:1.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2.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3.长坂坡: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4.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5.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6.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7.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8.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
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9.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10.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11.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12.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13.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14.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
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15.襄阳郡:治襄阳,即湖北襄阳。
16.油口:又叫油江口。
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17.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湖北公安。
湖南地区1.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2.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
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3.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4.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
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5.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
四川地区:1.巴西:今阆中市。
2.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
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3.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科普帖:三国演义中古今地名对照汇总三国演义中的古今地名对照,那些个古地名,玩过《三国志》的小伙伴们应该是耳熟能详吧。
湖北地区:1.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2.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3.长坂坡: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4.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5.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
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6.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7.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8.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
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9.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10.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11.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12.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13.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14.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
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15.襄阳郡:治襄阳,即湖北襄阳。
16.油口:又叫油江口。
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17.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湖北公安。
湖南地区1.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2.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
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3.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4.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
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5.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
四川地区:1.巴西:今阆中市。
2.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
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3.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司州一洛阳河南洛阳东汉十三州说法中不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西域长史府,另此处扬州分为魏、吴两部分,故合计十六项。
司州平阳郡平阳县山西临汾西司州河东郡安邑山西夏县北司州弘农郡弘农河南灵宝北司州河内郡怀县河南武陟[zhì]西南司州河南尹洛阳河南洛阳兖州二郡丘山东郓[yùn]城西北兖州陈留国陈留河南开封市东南兖州东郡濮阳河南濮阳南兖州东平国无盐山东东平东兖州泰山郡奉高山东泰安东兖州山阳郡昌邑山东金乡西北兖州任城郡任城山东济宁市东南兖州济阴郡定陶山东定陶西北兖州济北国治卢县山东定陶西北豫州三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东南豫州颖川郡阳翟河南禹县豫州陈郡陈县河南淮阳豫州沛国沛县江苏沛县豫州梁国睢阳河南商丘南豫州谯郡谯县安徽毫州豫州汝南郡汝南安城河南汝南东南豫州弋阳郡弋阳河南潢川西豫州安丰郡安风安徽霍邱商扬州四淮南寿春安徽寿县魏国部分扬州淮南郡合肥安徽合肥西北扬州庐江郡六安安徽六安北扬州鲁郡鲁县山东幽阜青州五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青州济南国东平陵山东章丘西北青州乐安郡高苑山东梁邹东青州齐国临淄山东淄博市临淄青州北海过平寿山东潍坊南青州东莱郡黄县山东黄县东青州城阳郡东武山东诸城徐州六下邳江苏邳县南魏国部分徐州东莞郡不详不详徐州琅玡郡开阳山东临沂徐州东海国郯(Tán)县山东郯城北徐州彭城国彭城江苏徐州市徐州下邳国下邳江苏邳县南徐州广陵郡淮阴江苏淮安西南冀州七安平信都河北冀县冀州魏郡邺河北临漳西南冀州广平郡曲梁河北鸡泽东南冀州阳平郡馆陶河北馆陶冀州平原郡平原山东平原南冀州清河郡清河山东临清北冀州安平郡信都河北冀县冀州河间郡乐成河北献县冀州渤海郡南皮河北南皮北冀州乐陵国厌次山东惠民东北冀州巨鹿郡廮[yǐng]陶河北宁晋西南冀州赵国房子河北高邑西冀州常山郡真定河北石家庄冀州中山郡卢奴河北定县并州八太原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并州雁门郡不详山西代县西南并州新兴郡九原山西忻[xīn]州并州乐平郡沾县山西昔阳西南并州太原郡晋阳山西太原市西南并州西河郡离石山西吕梁市并州上党郡壶关山西长治北,潞城西幽州九燕国蓟县北京市西南幽州代郡代县河北魏县东北幽州上谷郡居庸河北怀来东幽州范阳郡涿县河北涿州幽州燕国蓟县北京市西南幽州渔阳郡渔阳北京密云西南幽州右北平郡土垠[yín]河北丰润东幽州辽西郡阳乐河北卢龙东幽州昌黎郡昌黎辽宁宁义县幽州辽东郡襄平辽宁辽阳幽州玄菟[ tú ]高句丽辽宁沈阳东幽州乐浪郡朝鲜朝鲜平壤南幽州带方郡带方朝鲜沙里院雍州十京兆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雍州陇西郡襄武甘肃陇西南雍州南安郡不详不详雍州天水郡冀县甘肃天水西北雍州广魏郡临渭甘肃天水东雍州安定郡临泾甘肃泾川北雍州新平郡漆县陕西彬县雍州扶风郡槐里陕西咸阳西南雍州北地郡不详陕西耀县雍州冯翊[yì]郡临晋陕西大荔县雍州京兆郡长安陕西西安市西北凉州十一武威姑臧甘肃武威凉州武威郡姑臧甘肃武威凉州金城郡榆中甘肃兰州凉州西平郡西都青海西宁凉州张掖郡角乐得甘肃张掖凉州酒泉郡禄福甘肃酒泉凉州敦煌郡敦煌甘肃敦煌凉州西海郡居延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西域长史府十二海头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遗址置戊己校尉于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屯田驻防;主要国家有:鄯善、于阗、疏勒、龟兹、焉耆[q í]、车师后部六国;乌孙不属于西域长史,定都于赤谷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伊什提克。
【州郡国县】一,司州,司隶,治所洛阳。
下辖郡县: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
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县北。
弘农郡,治所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河内郡,治所怀,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阳,今河南洛阳。
二,兖州,治所郡丘,今山东郓城西北。
下辖郡国陈留国,治所陈留,今河南南开封市东南。
东郡,治所濮阳,今河南濮阳南。
东平国,治所无盐,今山东东平东。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东泰安东。
山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东南。
济阴郡,治所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下辖郡国:颖川郡,治所阳翟,今河南禹县。
陈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
沛国,治所沛县,今江苏沛县。
梁国,治所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谯郡,治所谯县,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
弋阳郡,治所弋阳,今河南潢川西。
安丰郡,治所安风,今安徽霍邱南。
鲁郡,治所鲁县,今山东曲阜。
四、扬州(魏国部分),治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
下辖: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庐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鲁郡属豫州,并非兖州。
五、青州,治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
下辖郡国:济南国,治所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北。
乐安郡,治所高苑,今山东梁邹东。
齐国,治所临淄。
北海国,治所平寿,今山东潍坊南。
东莱郡,治所黄县,今山东黄县东。
城阳郡,治所东武,今山东诸城。
六、徐州(魏国部分),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南。
下辖郡国:东莞郡,不详。
琅邪国,治所开阳,今山东临沂北。
东海国,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北。
彭城国,治所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下邳国,治所下邳。
广陵郡,治所淮阴,今江苏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县。
下辖郡国:魏郡,治所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广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鸡泽东南。
阳平郡,治所馆陶,今河北馆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东临清北。
乐陵国,治所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
三国时的地名三国古地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长安(今陕西省西安西北)许昌(今河南省许昌东)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古九州: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重大战役地:赤壁(今湖北省嘉鱼东北)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一带)其他: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江夏(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县)长板坡(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北)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鄂县(今湖北省鄂州市)华容道(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樊口(今湖北省鄂城西北)南阳(今湖北省襄阳县内)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境内)乌林(今湖北省洪湖东北)新城(今湖北省房县)陆口(今湖北省嘉鱼西南)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上庸(今湖北省竹山西南)寻阳(今湖北省广济东北)公安(今湖北省公安西北油江口)秭归(今湖北省秭归)章乡(今湖北省当阳东北)麦城(今湖北省当阳东南)夷道(今湖北省宜都西北)猇亭(今湖北省宜都北古老背) 很山(今湖北省长阳西南)涿乡(今湖北省宜昌西)马鞍山(今湖北省宜昌西北) 石门山(今湖北省巴东东北) 新野(今河南省新野)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境内)宛城(今河南省南阳)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北)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汝南(今河南省新蔡县北)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安众(今河南省邓县东北)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北)汝阳(今河南省上蔡西南)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故市(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北) 舞阴(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乌巢(今河南省延津东南)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 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安丰(今河南省固始东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县西)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泉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境内)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一带)巴陵(今湖南省岳阳一带)桂阳(今湖南省彬县)益阳(今湖南省益阳)巴丘(今湖南省岳阳)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柴桑(今江西省九江西南)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吴郡(今浙江省富春县)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南)邺郡(今河北省临漳西南)巨鹿(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北)广宗(今河北省威县东)曲阳(今河北省晋县西)徐无山(今河北省玉田县北)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东)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北海(今山东省境内)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鱼台东北)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一带)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斜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箕谷(今陕西省沔县北)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阳平关(今陕西省沔县西北)郿城(今陕西省周至县西)武功山(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南)武兴(今陕西省略阳)南郑(今陕西省汉口)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散关(今陕西省宝鸡西南)彭城(今江苏省徐州)京口(今江苏省镇江)金城(今甘肃省兰州西南)街亭(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广陵(今江苏省扬州)下邳(今江苏省雎宁县北)曲阿(今江苏省历阳)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南安(今甘肃省陇西县一带)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一带)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建威(今甘肃省西和东北)西县(今甘肃省天水西南)武者(今甘肃省成县西北)阳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木门(今甘肃省天水西南)狄道(今甘肃省临洮)钟提(今甘肃省成县)段谷(今甘肃省天水东南)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历阳(今安徽省和县)皖城(今安徽省潜山)舒城(今安徽省庐江)夷洲(今台湾省)白帝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江阳(今四川省卢县)葭萌(今四川省昭化县东南) 白水(今四川省昭化县西北) 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县)江州(今四川省江北县)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县)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巫县(今四川省巫山北)江油(今四川省江油东)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南) 交州(今广东省广州一带) 安邑(今山西省夏县)沓中(今青海省东南境)。